剧版《三体》来了,原著粉过年了……

2023-01-19 23:21:14 来源:网络

图片

杀青两年后,《三体》电视剧版终于迈入开播这一步!

1月15日晚,电视剧版《三体》播出,开播不久后,#三体##三体赢麻了#等词条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

据该剧官方微博,电视剧上线1小时,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突破2.5万,成为腾讯视频开播热度最快破2万剧集,打破腾讯视频剧集首日热度值纪录。

从首播口碑看,原著粉最为满意,认为直接抠书,对原著的高还原度比领会不到精髓的乱拍明智许多。但也存在一些质疑,比如没看过原著的观众表示这种叙事方式看不懂,另外,王传君等演员的演技也遭到了质疑。

1、

坎坷影视化之路,与口碑崩塌的动画版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系列小说,从首次公布影视化的消息至今已历时7年。

原著曾在2015年获得第73届雨果奖。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大导演卡梅隆都是《三体》的书迷。

《三体》的影视化之路却则十分坎坷。导演张番番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09年他就已经把这个项目收下来了。2014年8月,游族影业与张番番正式建立合作,发力电影《三体》。而电影《三体》早在2015年已拍摄完毕,却至今不见上映迹象,面临无限延期,网传原因是当年《三体》的IP价值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成品质量不佳。

2018年,游族网络以1.2亿高价收购了张番番的公司(《三体》影视版权持有人),拿下《三体》的影视版权。《三体》的影视化之路终于迎来转机。

从2019年《三体》电视剧正式立项,到2020年杀青,再到2023年1月宣布定档。历时4年,《三体》电视剧如今才得以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视剧版《三体》首播之前,动画版《三体》已于去年12月抢先开播,开播10小时播放量便破亿,创下动画剧集最快破亿纪录。

仰赖于原著,热度虽有,口碑却高开低走。刚开播时《三体》动画豆瓣评分7.1分,目前已经一路直线下滑到4.7分。备受争议的点主要是剧情创作脱离原著,主角人设立不住,剧情拖沓被指注水等等。

如今,又轮到电视剧版播出,口碑如何呢?

2、

原著党满足了,对新粉却不友好?

从首播口碑看,好评占据了上风。其中,还原原著是《三体》电视剧最大的亮点。

不少人表示,还原原著是国内目前改编《三体》最好的方向,《三体》动画版就是创作者“自以为是”、过度改编原著的结果。而剧版《三体》也确实在努力还原原著。截至目前,《三体》电视剧共播出四集,高度还原了原著中的多个名台词、名理论、名场面。

比如申玉菲的“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预告中叶文洁的“到这里来吧,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常伟思第一集中向汪淼提到的“整个人类世界都是偶然”都没有做丝毫改动。

此外,叶文洁年轻时收到警告“不要回答”的名场面以闪回形式出现。粒子对撞实验、射手与农场主等抽象理论概念,剧中以简明的特效和动画呈现,降低了观众的理解门槛。

对于剧情高度还原,原著党表示看起来十分享受。

原著党表示,导演真的读原著了,而且事实证明,只要按照原著拍,就会很好看。这种直接抠书的操作方式,比领会不到精髓的瞎胡搞明智得多。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基础文戏是从原著拿下来的,虽然不会犯错,但是剧本却不会讲故事。这样的叙事方式在电视上效果太差了。比如没读过原著的人,看第一集会看不懂。

还有观众认为,节奏太过拖沓,故弄玄虚,剧情走向模糊,绝对地观众不友好。而且很多科学术语对于普通人是不理解的,与其去拍粒子对撞的特效,不如好好讲讲这个结果为什么对角色有影响。

无意义的慢镜头、无意义的闪回、无意义的空镜头…节奏慢、拖沓和剪辑混乱成为了一些观众比较集中的槽点。

3、

天花板级别的演员阵容仍有争议

刘慈欣的这部《三体》,不仅仅代表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代表了世界科幻小说界的巅峰。这么好的作品,如此万众期待的剧,自然要找中国演艺圈天花板级别的演员来出演。先看两大男主,都是属于是又叫好又叫座的好演员。

先说于和伟,从《巡回检察组》到《觉醒年代》,于和伟在影视圈的地位,基本上已经“封神”了。特别是看过他在《觉醒年代》中饰演的陈独秀以后,已经不会再有人质疑他的演技。

此次于和伟在《三体》中饰演的是剧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刑警史强一角。

于和伟对于该角色的诠释,观众们的评论却是褒贬不一。

大部分观众还是很认可于和伟塑造的史强,甚至有评论认为于和伟演史强,这剧就稳了。

不认可的声音则有两种,一种是认为于和伟并不符合原著史强的外形,但是对于和伟的演技依然认可。

还有一种则是认为于和伟在剧中演技极差,甚至不如动画版的史强。认为史强被于和伟演的像gai溜子,还提出质疑 “于和伟有没有看过书啊” 。

对于林永健饰演的常伟思,很多观众表示感到非常惊喜,认为他演出了有担当有智慧有格局的领导的感觉,台词也非常有厚度。

但也有观众并不认可,倒不是因为演技有问题,主要是因为林永健搞笑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带入将军的角色让人有点出戏。

目前被吐槽声量最大的莫过于王传君了,他在剧中饰演著名物理学家丁仪,被大规模吐槽演得太差,称他把丁仪演成了神经质疯子艺术家。

还有网友吐槽他演得太装。

台词也成为了被吐槽的重灾区,网友觉得他一开口就出戏,劝他好好练练普通话。

总的来说,从开播口碑看,大部分观众,尤其是原著党,对于该剧的叙事方式还是很满意的,张鲁一的表演也得到了观众认可。虽然其中掺杂着一些观众对于该剧节奏、以及部分演员演技的不满意,但《三体》电视剧版算是获得了一个还不错的开局。

但是随着后续剧情的展开,不知是否会暴露出其他问题,原著党是否仍然感觉满意。毕竟对于这么一个大IP来说,俘获了原著党的心,就算成功了一多半。说剧版《三体》成功,目前还为时尚早了点。

,剧版《三体》来了,原著粉过年了…怎么学粤语 …

相关:

打一架,209万?近日,疑似王思聪打人被官方通报,网传用209万和解。这是什么大瓜,消失已久的王思聪竟然以这么drama的方式回归了?昨天上午,上海警方通报了王某某打人事件,蓝底白色的通报令人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氛。不少网友结合蛛丝马迹,猜测打人的王某某是王思聪。后来有媒体称联系上了某权威人士,证实了网友们的猜测,引发舆论轰动。有网友曝出消息,称王思聪最终用209万元的赔偿金与被打的人达成了和解,但消息的真实性存疑。不少网..

京东方三十难立新年伊始,国产液晶屏幕厂商京东方鼓乐喧天,好不热闹。先是豪掷69亿增持合肥10.5代产线,加码大尺寸面板业务;后又在CES上大秀“屏之互联”,大谈屏幕产业创新生态,将两辆阿斯顿马丁摆在展台上引人侧目。近日iPhone 15消息频出,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更直称,若未来数月的开发与生产顺利,京东方将一跃成为iPhone 15与15 Plus的最大屏幕供应商,供应比重约70%,远超三星、LG。与此同时,京东方拟花费4亿美元在越南建厂的消..

万亿险企前掌门人失联撰文 | 刘星志编辑 | 赵晋杰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曾掌舵国寿、新华两家头部险企的保险行业老将万峰,近日被曝失联。据财新报道,万峰于2022年11月下旬失联至今,有业内人士向盒饭财经证实了这一消息。早在两个月前,业内就已传出消息称万峰“涉案”,或与其在新华期间一些不动产项目有关。此外,2022年11月,万峰新书《利益,打造高绩效保险代理人团队》刚刚出版,原定于12月在北京进行分享,但该活动后被主..

黑鲨手机崩溃始末:游戏手机消亡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电厂,记者 | 张勇毅,编辑 | 高宇雷1 月 12 日,黑鲨联合创始人罗语周发了一条微博,除了配图之外只有三个字「早上好」。但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中,却被各种「讨薪」的回复所占领:黑鲨在去年十二月将手机研发以及 VR 研发部门几乎完全裁撤,但大多数被裁黑鲨员工并未按时拿到约定的 N+1 补偿:有一部分前员工直接在微博评论区晒出到手只有 2000 元的补偿金,同时组建相关的员工维权群,计..

刘强东的狠话,谁听进去了?‍‍‍‍‍‍‍‍‍‍‍‍‍‍‍‍‍‍‍在京东,去年12月底爆出的刘强东风暴行动,继续走向纵深。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整风、拆墙、回归初心。在HRBP的带领下,京东中高层正在开始展开反思会,每个人上台反思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反思会从中高层开始,将渗入到每一位京东人。就管理层的个人工作作风,京东画出7红线、11条原则。针对管理层,京东有了“底线思维”。与此同时,子公司的架构调整也已经开始,一周前,京东科技已经率先..

美国科技大厂万人级裁员:微软官宣1万 亚马逊1.8万启动周三,微软、亚马逊纷纷开启万人级别大裁员。微软正式宣布,到3月31日之前将裁员1万人,在总员工数中的占比不到5%。亚马逊最新一轮裁员计划也于周三开始,这是其1月初宣布的超过1.8万人大裁员的一部分。微软周三表示,将在3月31日之前裁员1万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5%。微软没有具体说明本次裁员将集中在哪些领域,媒体报道称,该公司计划裁减诸多工程师的职位。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的大裁员计划将冲击到其智能混合现实设备..

凤凰网CFO吕靖:坚守媒体理想,寻找长期价值驱动人才自动播放“说起爱德华,我以为是爱德华王子,没想到最后是‘剪刀手’爱德华”。在凤凰网年终总结会 “员工吐槽高管”的脱口秀节目上,一位员工“吐槽”道。凤凰网CFO吕靖的英文名字是Edward,但公司同事对他的昵称是“爱德华”。大屏幕上还放了一张把吕靖头像P到《剪刀手爱德华》剧照上的图片,旁边写着一行大字:“还能再砍点”。图片一出现,台下一片笑声。(凤凰网年终总结会现场,CFO吕靖被员工P图“吐槽”,现场气氛热烈)..

深度根植!苹果永远都不能完全离开中国制造日前,英国财经杂志发文称,苹果是迄今为止最依赖中国的全球科技公司,极高的依赖程度以致于苹果可能永远都不能完全离开中国市场,至少可预见的未来20年内都是如此。数据显示,苹果在中国直接雇佣了1.4万名员工,其全球供应链中150万名员工,大部分都在中国。尽管苹果的合作伙伴如富士康等,最近几年正高调地加大在越南、印度等地生产苹果产品的力度,但正如一名微软前高管预判的那样,越南距离真正具有竞争力还有很多年时间。这..

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厂2023年可能难以走出寒冬期智通财经APP获悉,科技研究机构TrendForce周四在其最新预测中表示,随着客户减少订单和制造业扩张步伐放缓,预计2023年台积电、三星等芯片代工厂销售额将较上年同期下降4%。这与去年预计的28.1%的同比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比2019年1.9%的降幅更糟。由于市场对先进制程芯片的需求迅速降温,TrendForce预计今年全球芯片代工厂商(foundries)的整体营收将出现下降,而这些先进芯片制造商们支撑着亚洲的科技驱动型经济体,比如中国..

寻找用户增量 亚马逊或推出“低价版”Prime会员在如今全球几乎所有头部互联网平台都已进入存量时代的情况下,印度与东南亚无疑成为了拓展新用户的又一战场。而面对互联网与人口的双重红利,各大视频流媒体和电商平台都试图在这类新兴市场布局,以争抢市场份额。日前有消息称,亚马逊方面或已在印度市场测试新的Prime会员订阅服务“Prime Lite”,以更低的价格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据了解,Prime Lite Beta的价格为999卢比/年(约12美元),作为Prime会员的一种经济高效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