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三代母女,这部电影精准描摹了中国式母女关系

2020-06-07 17:27:48 来源:网络

  《春潮》:描摹女性心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隗延章

  发于2020.6.08总第950期《中国新闻周刊》

  14岁那年,杨荔钠还是长春市少年宫里热爱舞蹈的一名女孩。辽宁盘锦歌舞团来招人,她被选中,去了盘锦市歌舞团,成为一名专业院团的舞蹈演员。离开长春那天,她和她的家人都在哭。只不过,家人在哭与她分别,她在哭自己终于能脱离了家庭。

  如今,人至中年的她,拍摄了一部讲述原生家庭题材的电影《春潮》。电影中既有她个人经验的投影,也包含她对中国母女关系的观察。影片曾在first影展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亮相,还分别获得“观众最喜爱影片奖”和“最佳影片提名”。

  最近,该片在线上上映,引发了众多讨论,故事中的妈妈纪明岚和女儿郭建波,被认为是少见的对于中国母女关系的精准描摹。“它是成千上万个纪明岚,成千上万个郭建波的缩影。”杨荔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投影

  《春潮》的故事萌芽于2014年。那年,杨荔钠在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居住在布鲁克林,每天一边上网看与中国有关的文章,一边回想自己的故乡。那些与长春有关的记忆,在杨荔钠脑中清晰起来,她萌生拍摄一部“三代母女”故事的想法。

  影片在她心里彻底定型,源于一次被杨荔钠形容为“像催眠一样”的经历。那天,她和女儿在英国一家教堂听古典音乐会。她看着台上古典音乐的演奏,思绪飘到电影。“当一场音乐会结束时,《春潮》的气质,人物,分场,甚至尾声都在脑海里呈现出来。”杨荔钠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影片中,核心冲突发生于郭建波和她的母亲纪明岚之间。纪明岚在家庭之外,热心于社区事务,在家里却是一个控制欲强,喜欢将情绪暴风骤雨一样宣泄到女儿身上的母亲。郭建波面对母亲的语言暴力,习惯性地沉默应对,内心却饱受折磨。

  这种母女关系,有杨荔钠自身经历的投影。每次杨荔钠去母亲家,都会在心里计算日子。“只要和母亲在一起相处超过3天,必然会有一场战争。”杨荔钠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两人发生冲突时,她在母亲面前也只能选择沉默。承受不了了,她就一个人跑到家附近的咖啡馆哭上一个小时。

  与影片中郭建波对纪明岚几乎彻底的疏离相比,杨荔钠人到中年有了孩子后对母亲的处境有了更多理解,“我知道那种怒气是从哪来的,她年轻时积累了太多不公平,太多宿怨,最后她就会吐出来,吐给身边的人。”杨荔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近年来,同样由女导演拍摄,讲述母女关系的电影还有《柔情史》。与《柔情史》中人物身上的时代痕迹被架空化处理不同,《春潮》中的纪明岚和郭建波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纪明岚在“文革”度过青春、结婚,如今喜欢带领社区老人唱红歌。郭建波则受80年代的思潮影响至深,如今在报社工作,是一个经历过幻灭的理想主义者。

  与纪明岚和郭建波之间的纠缠、灰色的关系不同,片中的小女孩郭婉婷似乎象征着希望。在那个被纪明岚的暴躁和郭建波的沉默填充的房间中,郭婉婷总能用一种天真、幽默的语言,将气氛缓解。

  这个小女孩的部分台词都取材于杨荔钠和女儿的日常对话。

  杨荔钠在养育女儿时,曾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像母亲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女儿。如今,她的女儿已经17岁,喜欢马术,打算未来去德国学习艺术。有时,她写完剧本,会让女儿做第一读者。

  影片的拍摄地就在杨荔钠的家乡长春。拍摄的房间,是杨荔钠的大姨家。这不仅让这个现实主义故事的真实感得到了保证,也让导演杨荔钠回忆起诸多往昔。在她动荡、漂泊的少女时代,相比她自己的家庭,大姨家是一个更有归属感的地方。

  梦境与直觉

  《春潮》中,有很多超现实镜头:在郭建波坐地铁陪母亲撒骨灰时,出现了一个穿着粉红衣服的女人;夜里,医务人员在家中带走了一只母羊,镜头转到楼梯时,母羊又变成了纪明岚的样子;影片结尾,冰河融化,潮水流入病房、舞台。

  杨荔钠有些遗憾,受限于影片的制作成本,没能将这些超现实镜头拍得更精细。片中的超现实情景,有些来自于杨荔钠曾经的梦境。

  杨荔钠有记录梦境的习惯,“在梦里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所思所想,包括欲望和忧虑”,杨荔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自己如果不做导演,或许很适合做一个帮人预测命运、解决烦恼的“大仙儿”。

  相比逻辑、事实、理性这些坚硬的东西,梦境、直觉、感受是杨荔钠更愿意谈论的。她提到自己过往的作品的创作动机,会称那是“一团气息”。那团气息赶不走,挥不去,凝聚到最大化的时候,就该是我用逻辑和理性梳理出来变成作品的时候。

  如今,因《春潮》的热播,杨荔钠开始渐渐进入主流视野。此前,她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一名独立纪录片导演,以及贾樟柯电影《站台》中的女二号。

  1987年,杨荔钠离开盘锦歌舞团,在长春大姨家休养一段时间之后,去了吉林市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和主持人。三年之后,她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后成为总政话剧团的一名话剧演员。

  在总政话剧团,她的理念总是跟团里创作的题材合不上拍。那时,她租房住在北京青塔小区,楼下常年坐着一群老头,她觉得这些老头“像一串糖葫芦串起来似的,非常好看”,便拿起DV,开始拍摄。拍摄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拍的作品叫做“纪录片”。

  杨荔钠拿起DV拍老头那会儿,吴文光已经拍摄了《流浪北京》《四海为家》等作品,享誉圈内外,那时,也正是吴文光寻求突破的阶段,他接到杨荔钠的电话,邀请他帮忙看看《老头》的素材。回想起这段经历,吴文光称自己虽然给杨荔钠在《老头》的粗剪、字幕上出了一些主意,但过程中,杨荔钠也给了他启发,成为他创作的转折点,“我内心发生了暴风雨般的革命,彻底可以把那些大机器、大设备扔掉了。”吴文光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1999年,杨荔钠的《老头》在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获得亚洲新浪潮优秀奖。这个电影节是当时国内独立纪录片导演们最为看重的电影节。之后,该片又获得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德国莱比锡纪录片电影节“金奖”和“观众最喜欢的影片奖。”次年,杨荔钠又拍摄了《家庭录像带》。如今来看,在杨荔钠的独立纪录片生涯中,《家庭录像带》是内核最接近《春潮》的一部作品。影片是关于她父母离婚的故事。她父母离婚那一年,她正在舞蹈团工作,并不知情。这部纪录片,便是杨荔钠拿起镜头,对准母亲、弟弟、父亲,追问当年离婚原因的过程。

  在吴文光看来,杨荔钠凭借直觉创作的《老头》和《家庭录像带》,意外走在了时代前列。《老头》之前,国内没有人用DV拍摄纪录片;《家庭录像带》前,国内鲜有导演会将镜头对准自己家庭的私人生活,直到很多年之后,“私影像”才开始流行。“你不可能想象那时有男性会拍这种东西,男性都是关心宏大话题、国家社稷这些全局性的东西,女性的话,才会拍摄这种私人家庭的、内部的、让自己揪心的东西。”吴文光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女性导演

  《春潮》制作班底的形成,亦源于一种女性之间对自身处境的共鸣。有一天,杨荔钠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称想找一位制片人,制片人李亚平见到后,回复“我!”。李亚平读到《春潮》的剧本之后,觉得在其中见到了自己的故事。

  演员郝蕾接到剧本时,亦觉得在其中见到自己的影子,“我十五六岁就离家开始出来拍戏,在父母眼中我永远是长不大的,我认为我妈看我,可能永远是我15岁离开家的样子。杨荔钠找我演郭建波是很对的,我能体会到那种(母女之间)无法交流的心情。”郝蕾这样说。

  这不是杨荔钠的第一部“女性电影”。2011年,杨荔钠从独立纪录片转向剧情片创作之后,作品一直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她的上一部电影《春梦》,通过讲述一个中产阶级女性沉迷性梦的故事,探讨当代女性的精神困境。

  在中国,女性电影长期以来一直是稀少的存在。戴锦华在《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女导演阵容,但绝大多数女导演的作品中,制作者的性别因素都难于辨认。

  1949年后,中国第一位女性导演是王苹。她拍摄了《霓虹灯下的哨兵》《永不消逝的电波》《柳堡的故事》众多作品。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几乎都是以“苦难人民的代表”,“一个等待被拯救的”形象出现。

  之后出现的女导演是王好为、石小华、石蜀君等人。她们电影中的女性,虽然不再是一种“被拯救者”的形象,却有浓厚的“无性别”特征:片中鲜有对女性本身特征、情感的探索,更多是强调女性和男性一样“能顶半边天”。

  女性导演真正开始在电影中有意识辨识自己的性别特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其中代表人物是导演张暖忻和黄蜀芹。前者的作品《沙鸥》中,讲述了一位女排运动员在精神上的探索。后者的《人·鬼·情》中,第一次将女性意识完整地展现在电影中。

  90年代,电影市场化初期,女性电影又一度陷入沉寂。导演黄蜀芹在总结这一阶段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时说,“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绝对没有女导演的地位,我们现在看的很多片子,特别是商业巨片,一定是主流社会男人眼中的判断和甄别标准为准绳的,初级阶段的电影就是男人眼中的世界。”

  21世纪之后,女导演李玉的女性意识最为鲜明。在她的“女性三部曲”中,《今年夏天》既有对女同性恋性别困惑的探讨,亦有对男权的鞭挞。而在《红颜》《苹果》中,她将探讨重心转为女性的生存状态。

  近年来,出现了《嘉年华》《柔情史》等女性主义影片,相比以往,这些作品对女性处境的探索更为多元。其中最广受好评的作品是文晏的《嘉年华》,围绕一起性侵案,展开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困境的反思。

  如今,因为《春潮》,人们又重新认识了女性主义导演杨荔钠。接下来,她打算拍摄一部名为《春歌》的电影,关于85岁的母亲和65岁女儿之间的故事。此外,她手上几个已经写好的剧本,也都是与女性主题有关。“我想从女性视角出发,探求人生和社会,包括对这个父权中心的世界提出质疑和关照。”杨荔钠说。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20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田博群】 ,一个家庭,三代母价值观念 女,这部电影精准描摹了中国式母女关系

相关:

记者手记:洞庭湖,我记下你每一个变化  记者手记:洞庭湖,我记下你每一个变化  新华社长沙6月7日电 题:记者手记:洞庭湖,我记下你每一个变化  新华社记者史卫燕  今年5月21日,记者在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采访时,遇到71岁的徐正安老人。他背着手,和家人正在名为“运粮渠”的背街小巷散步。   “运粮渠,就是运粮的河道,年轻的时候,我在这里搬过粮食。”他告诉记者,他见证了运粮渠的变化。乡镇大了,运粮渠两侧盖满了房子,渠道变成了下水道,垃..

湖南发布今年首个洪水红色预警 江华县5人在洪水中失联  新华社长沙6月7日电(记者周楠)记者7日从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南多地出现了暴雨,湘南局地出现大暴雨。湘江上游潇水的一级支流萌渚水部分河段出现了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江华瑶族自治县数十个村庄受淹,5名群众在洪水中失联,江永县部分乡镇被淹,有群众遭洪水围困。   自6月1日进入主汛期后,湖南省迎来了强降雨集中期,全省多地出现了强降雨。江华县水文水资源局7日9时22分发布洪水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发行  中新网哈尔滨6月7日电(吉星 记者 史轶夫)7日,“风华百年,情邮万里”《哈工大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仪式在校举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向哈工大捐赠了版号为19200607和20200607的两个整版纪念邮票。   《哈工大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既是哈工大百年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我国高校序列邮票的最新力作。 图为活动现场。 吉星 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画面以哈尔..

贵阳至广州客运专线恢复通车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记者 蒋雪林)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最新信息显示,6月7日14时20分,经过铁路部门迅速抢修,广西贺州境内因暴雨落石受阻的贵广客专恢复通车,D2989次桂林北到广州南的列车已安全通过贺州至怀集区段,运输秩序正在恢复正常。   当天8时30分许,受连日强降雨影响,贵广客专怀集站至贺州站区间因落石行车受阻。当地铁路部门已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修,造成部分列车晚点。铁路部门对因此给..

中缅边境归侨傣医:脚跨两国的“胞波”健康守护者  中新社德宏6月7日电 题:中缅边境归侨傣医:脚跨两国的“胞波”健康守护者   作者 缪超 姚文晖   上身着泛黄白衬衫,旧西裤用一根粗线系在腰上,卷至膝盖的裤脚沾有泥渍,挂着拖鞋的双脚脚跟龟裂……若不是庭院里堆满草药,记者绝难看出约相尚依是一位医生。   古稀之年的约相尚依家住云南省瑞丽市勐板崃村,村寨东南面是缅甸木姐地区。中缅建交70周年纪念日临近,记者近日踏上中缅边境线,听到一位归侨傣医脚跨..

广西桂林出现超警洪水 漓江精华段游船暂停营运  中新网桂林6月7日电(欧惠兰 杨宗盛)从6月3日开始,强降雨天气轮番袭击广西桂林,几轮强降雨落区与前期强降雨过程部分重叠,6月7日,桂林阳朔县、恭城县、平乐等县出现超警洪水,漓江精华段游船及漓江竹筏均暂停营运。   因连日降雨漓江水位上涨迅速,为确保水上交通安全,桂林海事部门通知,从6月7日07:40时起对漓江精华游航线实行船舶封航管制,漓江精华段游船暂停营运,后期恢复游览时间另行通知。目前漓江竹筏..

戚薇发声力挺杨丽萍:我们女人早就不是生育工具了近日,舞蹈家杨丽萍发布的生活视频下一条热评引发热议:“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7日,戚薇发文力挺杨丽萍:“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时至今日,还在给我们'女人'下定义,还把儿孙满堂当作女人唯一的成就...生育工具?!呵呵,我们早就不是了!”据悉,近日,一则杨丽萍的近况视频引起了大家的争吵,而争论的焦点不是备受瞩目的颜值问题,而是一番狭隘的“生子机器论”。视频下的评论称,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一..

不服一审判决,《PD》造假案主犯安俊英提出上诉安俊英不服一审判决已上诉6月7日,据韩媒报道, 因涉嫌Mnet选秀节目《Produce》投票作假,在一审中被判2年实刑的安俊英PD不服判决进行了上诉。据法院消息,安俊英PD于6月4日提交了上诉书,检方也于5日进行了上诉。此次案件双方都进行了上诉,将由首尔高等法院进行审判。

小鱼儿让安吉把自己拍白一点,成片竟是这样?小鱼儿6月7日,胡可分享了一组安吉为弟弟小鱼儿拍摄的大片,还透露拍照之前鱼儿要求哥哥把自己拍白一点。胡可发文只见安吉为了表达对弟弟要求的满足,曝光磨皮一键美颜都来了一套,完成了一组白色系大片儿。小鱼儿在照片里真的是白得发光。只能说安吉太会了,只是不知道鱼儿自己喜欢不喜欢。安吉与小鱼儿此前合照网友看到后也是捧腹不已:“安吉:弟弟你看,这个白度合适吗?”“曝光开最大是哥哥对你深沉的爱!”“哈哈哈哈哈确..

61岁杨丽萍被指无儿女是最大失败,竟收获上万点赞?1989年春晚,杨丽萍以一支《雀之灵》一夜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孔雀公主”。转眼间,这位与舞蹈相伴了大半辈子的艺术家,也步入了中老龄的行列。6月7日,一则杨丽萍的近况视频引起了大家的争吵,而争论的焦点不是备受瞩目的颜值问题,而是一番狭隘的“生子机器论”。近期,杨丽萍晒出了一则吃火锅的视频,画面中,杨丽萍穿着美艳,五官精致,一颦一笑尽显女人味,身材皮肤保养的都非常好,活脱脱的就是一副冻龄女神姿态。就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