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态”纪录片走红:文化底蕴和情感温度的创新表达

2020-01-15 10:29:07 来源:网络

  网生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以超高评分成为跨年“黑马”,片中书籍卖断货

  “小众”不再“小众”的秘诀:文化底蕴和情感温度的创新表达

  本报记者 张祯希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一部网生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收获了极高口碑。这部在哔哩哔哩网上刚刚播完的作品共五集,由演员胡歌担任旁白,聚焦的是编辑、装帧师、翻译、书店老板、绘本作者、旧书收藏家等爱书人的故事。上线至今,这部纪录片收获了超557万播放量以及3.6万个弹幕,在知名影评网站上更是拿下9.3的超高分。

  更令人欣喜是纪录片的后续效应——片中提到的一些冷门书籍,被青年观众放入了购物车。在纪录片第一集上线的第三天,作家袁哲生的小说集《寂寞的游戏》便在出版社官方淘宝店卖出700多册,在当当网上更是断了货,临时紧急加印8000册;同样一度断货的还有中华书局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在纪录片更新期间,这部作品售出千余册。

  与网红主播、偶像明星动辄千万级的带货能力相比,图书千册的销量并不惊人,但让冷门纯文学以及历史书籍在热衷发弹幕的年轻一代中走红,足以证明纪录片的文化穿透潜能。在业内人士看来,《但是还有书籍》是继《我在故宫修文物》后,又一部用青年审美打开市场局面的纪录片佳作,其背后传递出这样一个市场信号:所谓青年观众好评多多的“网感”,绝不是指低姿态的迎合,而是基于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创新表达。

  在书籍的奇幻漂流里,打捞爱书人艰辛、迷茫、幸福的时刻

  《但是还有书籍》这个有些古怪的片名,来自文学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同名诗歌——人是纤弱的,但保存着人类智慧、文明与情感的书籍永存。有意思的是,《但是还有书籍》展现的恰恰是为这“一笔一画的希望”付出的人们。“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以外,还拥有无数个平行世界。我们希望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人,捕捉和书有关的精彩故事,向编舟者致敬,为爱书人点赞。”纪录片总导演罗颖鸾导演说。

  “书籍,从一诞生,就开始了它的奇幻漂流”——从作者的书稿,到文字翻译,再经编辑和设计师之手成册,接着进入书店、图书馆,而后流转到二手书店和淘书人手中……《但是还有书籍》用五集的结构,展现了这场“奇幻漂流”,大结构下是感人的幕后故事。第一集《书海编舟记》中关于编辑的故事就吸引了不少观众。2005年,古籍出版社编辑俞国林,在一本书里发现了一页郑天挺手写日记。这一发现让编辑经验丰富的俞国林如获至宝:要知道,郑天挺是西南联大总务长,与当时不少大家往来,他的日记无疑是了解抗战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关键线索;更重要的是,当年市面上并未出版过郑天挺的日记。俞国林在联系郑家后人后得知,郑老的日记足有一箱,不但保存完好,且时间跨度近十年。只是,日记毕竟是私密记录,家人不同意出版。被拒绝的俞国林并未放弃,他一次次前往天津,拜访郑老的儿子,后来两人甚至成了逢年过节不忘问候的忘年交。多年交往积累下的信任与情感,让郑家人最终松了口。2018年,《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经过多轮释读、考订、校对后问世。而这,距离俞国林初次看到日记,已过去13年。被誉为“板凳一坐一辈子冷”的古籍整理出版背后,有职业的坚守,也有人的温情。

  最令观众感动的,是《但是还有书籍》中爱书人有情怀、有性格,甚至是有血性的瞬间。一对80后小夫妻lulu和蜗牛,开着车跨越了11个省市,将“流动书店”开进城市与乡村的各个角落。在农村设摊时,一些扛着锄头的村民踌躇着不敢打开崭新的书籍,lulu鼓励大家:“这里的都能看,书就是希望它被看。”这句话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底;女儿诞生后,绘本作家“熊暗”为自己改名“熊亮”,并且一头扎进儿童心理学研究,改变风格,开始了明亮可爱的童书创作。“幼吾幼”的他希望为孩童创造出丰饶的精神家园;为了出版小说《寂寞的游戏》,沉默内敛的编辑朱岳联络各方关系帮忙推广,甚至一气之下将以“冷门”为由拒绝帮忙的哥们拉黑。这群性格迥异的平凡个体,因为对书的热爱显得生动不凡,让人们在快时代里感受到缓慢阅读的意义。

  内容惊艳、传播老练的年轻态纪录片,正成为市场新宠

  过往,纪录片的核心受众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男性。近年,内容、传播年轻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一批“年轻态”纪录片频频“出圈”成为网红。走红于青少年云集的视频网站,收获大量讨论弹幕,赢得年轻人点赞的《但是还有书籍》,正是“年轻态”纪录片中的典型案例。好看之外,这部纪录片的走红,也提供了一个小众纪录片内容、形式、传播的有益范本。

  《但是还有书籍》并非幕后纪录片团队首部聚焦“书”的作品,之前该团队制作了纪录片《书迷》。与前作相比,《但是还有书籍》在内容上进一步“出圈”——除了出版圈内公认的“老师傅”外,纪录片中亦加入不少圈外爱书人的故事。用光影记录下都市人的阅读热情,在网络上开出“地铁上的读书人”相册的文学女青年;在哔哩哔哩专门分享阅读笔记、拥有39万粉丝的“up主”小隐……这些爱书人的故事,是阅读碎片化时代,读书体验发展、变迁的最生动注脚。

  在呈现形式上,纪录片也进行了创新探索。区别于传统播音腔,为《但是还有书籍》担任旁白的,是首次为纪录片配音的演员胡歌。纪录片团队认为,用富有个人色彩的声音,增添内容产品的“人格化”属性,是当下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一大趋势。这样的配音选用确实成为纪录片的一大亮点,有观众评价,胡歌的配音犹如友人向你娓娓道来,很是亲切。同样让观众眼前一亮的,还有纪录片对动漫效果的运用,简约又充满文艺范儿的插画填补镜头难以捕捉的灵动体验,每集都有不多的短暂呈现,又不至于喧宾夺主。

  《但是还有书籍》在传播上,同样花了心思。纪录片上线后,胡歌便在个人社交网站上转发片花,为作品造势,明星自带的粉丝效应为纪录片完成了第一波受众积累。大众化的影视明星之外,青年文化领域的圈层传播同样重要。在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网上,不少豆瓣红人也对该片进行了推广。 【编辑:黄钰涵】 ,“年轻态”纪录ddy 片走红:文化底蕴和情感温度的创新表达

相关:

国内影史票房前三名导演均非科班出身 意味着什么?  科班再难出名导吗  【见仁见智】  2019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斩获49.7亿元的票房,其骄人的成绩改写了国内影史的票房排行榜,与《战狼2》和《流浪地球》等影片一起位居国内影史票房前三甲。由此,便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国内影史票房前三名的导演都是非科班出身的导演。所谓“科班出身”是指受过系统的影视类、艺术类高等教育的影视从业人员。而《战狼2》的导演吴京,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以武行的身份进入..

跨越100公里上班的长三角人 在双城之间奋斗奔波  跨越100公里上班的长三角人   他们宁愿把生命1/6时间花在路上,也要在双城之间奋斗奔波,又奋力团圆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今天的上海,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加开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那些居住在上海周边城市的人们,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有哪一刻离开过上海   本报记者 杜晨薇   今天,有超过5万人每天往来于上海和苏州,上班,回家。如果再算上那些为了节约时间选择偶尔或周末往返的,这个数字还要庞大..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省公交:“突破”是共识  规章制度有待完善,信息服务统一也有必要   示范区跨省公交驶向“城市公交”   本报记者 任俊锰   “示范区1路公交车通了,就不骑摩托车回上海了。”想不到,说这话的竟是一位71岁老人。   老人名叫黄武臣,已在苏州吴江区的汾湖居住了10年,之前一直是骑摩托车往返于汾湖月亮湾小区与上海共富新村的家中,单程大约要2小时20分。如今,“示范区1路就在门口,我已经坐了两次。”“我是这个小区第二家进来的。”..

你看了《唐探》网剧吗?我反正是看了停不下来了直到阿温的这一笑,我才看出来谁是神,谁是魔。 上面是电影《唐人街探案》思诺(张子枫饰)和网剧《唐人街探案》阿温(王真儿饰)被揭穿真正的面目后露出的诡异的笑。这两个细节为唐人街这个宇宙增色不少,只有真正有罪的才会露出如此诡异的笑,她们心中没有一丝对自己犯下罪行的忏悔之心,或许在她们看来,她们所行之事是正义之事,毕竟人都是利己的,在保障自己权益面前,即使牺牲掉他人利益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阿温的笑的内..

面对吃饺子汤圆等节日食俗 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过节?   临近春节,全国各地阖家团聚、欢度节日时,多有食用汤圆、饺子等习惯。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1.1亿,糖尿病前期人群约1.5亿。专家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欢度佳节时也应该注意饮食,尽量限制糖分摄入。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表示,北方地区多喜欢吃饺子,中等大小的饺子6个约为1两,一般糖尿病患者一顿摄入2两饺子为宜,也就是约12个。   郭立新表示,饺子皮的选择也..

如何养肺防癌?来听听名医的“养肺箴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截止2015年,中国肺癌患者有78.2万人。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如何通过科学手段发现并治疗肺癌?人民网采访到了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

睡觉鼾声如雷!警惕呼吸暂停综合征 前一秒鼾声如雷,后一秒呼吸没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越来越多中国人需要面对的疾病,通俗点说就是病态的打鼾。比如鼾声雷动却突然停止,要过好半天才会听到“噗”的一声吐出一口气,有时甚至喘不过气来,突然被憋醒等等。今天我们就睡眠呼吸障碍、打呼噜,以及睡眠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口鼻气流停止十秒以上,同时伴有氧饱和度,基础水平下降四个百分点可以称之..

益生菌对身体有益?再好也不能多吃 要说营养界现在什么最火?“益生菌”肯定是流量ICON,一时风头无两。然而迷它的消费者们,也同时有很多疑问,例如益生菌到底是什么菌?对普通人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益处?吃还是不吃?人民网采访到了科信食品和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峰,看看专家怎么说。 益生菌可以平衡肠道的PH值,促进体内菌群平衡,从而让身体更健康。简而言之,益生菌是一种可以保持消化道有益菌和无益菌平衡的一种活性微生物。关于肠道微生物,..

天气寒冷心脏压力大 如何打赢冬季心脏保卫战?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王秉阳)我国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并呈现上升趋势。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病的头号危险因素,并上升为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气温骤降的时节,心血管科急诊室、病房里总是人满为患。而天气温度变化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常常被低估。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

孩子长不高可能是病?专家教你科学干预   新华社沈阳1月14日电(记者李铮、包昱涵)比同龄人矮半个头、裤子两三年不用更换尺码、一年长高少于5厘米……孩子的身高问题是许多家长的烦心事,一旦出现以上情况,便不可掉以轻心了。专家提醒,儿童身材矮小可能是病,应尽早规范治疗、科学干预。   国家卫健委2010年发布了小儿内科1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其中就包括矮小症。据统计,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全国4-15岁的儿童中,约700万人需要接受治疗,然而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