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市场正在回暖

2019-12-25 10:08:17 来源:网络

  影视市场正在回暖

  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突破630亿元几成定局,其中破40亿元的3部,破20亿元的6部,除了一部美国大片,其他均为国产片。这一年,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国庆档,多部主流国产影片集体崛起,成就了“史上最强国庆档”。电视剧方面,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有创新和突破,出现了《老酒馆》《破冰行动》《都挺好》等优秀剧集。这一切,都为当下的“影视寒冬论”提供了反证。

  去年以来,因为热钱减少、艺人降薪等原因,一些从业者和媒体有意无意地炒作“影视寒冬来了”。其实所谓的“影视寒冬”,不过是对过去数年行业泡沫的正常挤压。影视行业的“遇冷”,恰恰肇始于过去数年的“极端过热”。现在回想起来,那确实是一个热钱涌动、行业疯狂的时间段:影视公司豪赌大IP,动辄投资上亿;视频网站以流量为王,纷纷竞价争抢;流量明星片酬天价,赶场到只能“轧戏抠图”……最常见的制作模式是一位“顶级流量明星”,搭配数位老演员当配角,演一部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古装剧。题材以玄幻、穿越、武侠、古装偶像等居多,剧名则非常大,通常包含“凤凰”“天下”“乾坤”“苍穹”等字眼儿……

  当影视艺术成为资本游戏,当从业者都以逐利为第一目的,那么剧本的扎实程度、作品的艺术水准必然会大打折扣,观众一旦不买账,相关作品自然难以继续收割流量和票房,行业重新洗牌也就成为必然。

  行业调整期,大IP糊了,流量艺人不灵了,人设崩塌了,曾经纷至沓来的热钱,也潮水般离场了。与此同时,好作品和好演员也会逐渐浮出水面。我们发现,从去年到今年,真正扎实做好内容的公司,真正磨炼演技、好好拍戏的演员,不但活着,而且活得很好。曾以《琅琊榜》《欢乐颂》引起关注的正午阳光收缩了艺人经纪业务,心无旁骛地攻主业,近两年推出了《大江大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等爆款剧,据行业人士透露,“每一部剧都不愁卖”。

  也有媒体统计了2020年待播的97部剧集的相关数据,发现其中有两部以上待播剧的演员,大部分最近三到五年里都曾出演过高质量的热播剧,且80%都毕业于中戏、北电、上戏三大专业院校,而非“唱而优则演”“人气高则演”的流量艺人。

  在我看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作品不配位,方致寒冬。夸大其词的“影视寒冬论”,如果说有积极意义的话,那应是激发行业和观众的沉思,让抠图、文替无地自容,让演技、口碑回归本位,让每个人的劳动所得对得起其艺术贡献。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升级,影视等文娱产业的动态调整必将成为常态。对行业的参与者来说,与其抱残守缺,空生焦虑,怨天尤人,不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是坚持不懈抓队伍。文艺行业的竞争,最终看的是谁能出精品,而出精品的依托则是人。梳理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影视作品,大家会发现“基本都是那几个团队做的”。因此,在大众对五毛特效、面瘫式演技零容忍的情况下,能够在未来培养或绑定数个在执行导演、表演、灯光、特效、配乐、造型、摄像等方面具备高水平的团队或个人就至关重要。

  二是下大力气抓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能否吸引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情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前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本,就“前后改了66个版本”。过去那种“简单买个网文,再动辄注水到80多集”的创作观,显然已经行不通。

  三是本着良心抓制作。近年来“整容式演技”“精良服化道”“每一帧可以当屏保”,成为影视剧的重要宣传点。然而,实际执行中这些内容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非常大,比如当特效的投入非常大时,制作者往往难以保持匠心,所以作品往往名不副实。今后要想赢得观众,靠糊弄和忽悠不行,作品质量必须得过硬。

  过去很多表演艺术家经常说“戏比天大”。我想这句话不只适用于演员,同样适用于影视行业的其他从业者。把戏当“天”,把观众当“地”,作品有依托,制作有追求,方能上天入地,顶天立地,早日迎来的行业的春天。

  (作者:杨卓远,系资深媒体评论人) 【编辑:田博群】 ,www.epson.com.cn

相关:

如何把主流大片送达更多观众  如何把主流大片送达更多观众  【文艺观潮】  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讲好中国故事、擦亮“国家名片”,取得了丰富的经验。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最令人惊喜之处莫过于主旋律电影在市场化方面的成功探索,通过对主流价值观的积极阐释,对观众期待的积极回应,对电影市场规律的积极配合,主旋律电影完成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2019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是电影界从..

电视剧《澳门人家》:普通人视角下的家国情怀  普通人视角下的家国情怀  作为纪念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的一部重磅主题性创作,电视剧《澳门人家》从澳门一个普通家庭的视角出发,反映了澳门回归祖国前后的时代变迁。该剧对于澳门平民的“生活态”和故事中人物的沧桑命运讲述,为当前荧屏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主题性创作的水准提供了诸多宝贵启示。同时,该剧也是“爱国爱澳”“一国两制”题材的破局,呼应着祖国统一、和平稳定的鲜明时代主题。  《澳门人家》是一部有筋骨..

17岁大学生,9斤胸腔畸胎瘤堪比巨大胎儿  17岁大学生,9斤胸腔畸胎瘤堪比巨大胎儿  如果一个孕妈怀了个巨大儿,那肚子里的宝宝足以让她不堪重负;如果类似的重物从腹腔跑到胸腔,那不仅让人喘不过气,还会危及生命。  最近,湖南一位17岁大学生的胸腔里就长了一个巨型肿瘤,重达4.4公斤,堪比一个巨大胎儿。在肿瘤的压迫下,他的心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命悬一线……两个月来,他经历了一场高难度的手术,三次进出重症监护室,终于在12月23日从浙大二院顺利出院。..

西安一开发商办假国土证建售341套房 多名公职人员被处理  西安一开发商办假国土证建售341套房,多名公职人员被处理   陕西西安市一开发商用伪造的《国有土地使用证》,通过层层监管,建售西安“嘉华新苑”小区341套房,业主购房9年难以拿到不动产权证书。   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https://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今年1月刊发报道后,长安区委、区政府政府发布通报称,公安机关、区纪委、监察委介入调查处理,并成立项目处置工作小组开展工作。   近日,官..

河北隆尧天然气管道起火致1村民死亡 政府介入调查  中新网邢台12月25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针对河北隆尧天然气管道起火致1人当场死亡一事,隆尧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官方公众号网信隆尧24日通报称,12月22日,隆尧县东良镇东二村村民张某某在使用天然气做饭时失火导致死亡。经初查,已排除刑事案件。针对事故原因,当地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 图为通报截图。   通报称,12月22日12时,东良镇东二村村民张某某在使用天然气做饭时失火死亡。家属怀疑为连接..

铁路春运第13日售出车票超1500万张 资料图:旅客上车。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中新网客户端12月25日电 12月24日,铁路春运售票进入第13日,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20年1月22日(腊月廿八)车票,当日全国铁路共售出车票1577.3万张,其中铁路12306网售出1371.4万张、电话订票售出1.7万张,铁路12306网售票占总售票量的86.9%。   铁路12306网售出的车票中,网站售出199.7万张,占网售车票的14.6%;手机客户端售出1171.7万张,占网售车票的85.4%。候补购票订单兑..

吃生鱼片吗?日本的?不,广西的!  两广人以会吃闻名,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能被两广人烹制成美味佳肴。在吃这一点,两广人不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在广西横县,这个藏匿在广西东部崇山峻岭的地方,有一道民间土味美食,从做法到味道,可媲美闻名于世的日本刺身。   这个冬日,当北方已是漫天飞雪时,小新决定踏上南方温暖的土地,到广西的绿水青山间探寻这道相传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美食。      宽广、支流众多、水路纵横交错..

文化大餐惠基层 乡村春晚成亮点  文化大餐惠基层 乡村春晚成亮点  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昶荣 蒋肖斌)今天,在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召开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旅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表示,文旅部把农村、社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推动优质资源和服务下沉到基层一线,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3.89亿元为12984个贫困地区乡镇配送约8万场以地方戏曲为主的演出,为基层群众送上了文化大餐。  截至今年..

每天梳头100下可健脑? 解惑专家:刘新通,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 小细节,可养生,“梳头百遍,病少一半”就是民间流传的养生小细节之一。人们相信每天梳头100下,除了能美发之外还能健脑,这是真的吗? “梳头确实能刺激皮肤,放松心情,缓解焦虑,适当梳梳没问题!”不过,神经医学专家刘新通指出,请勿将梳头作为健脑之法,最怕因此错过真正的护脑知识。 说法1:多梳头可美发?..

上腹疼痛,或是心梗信号 冬季是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高发的季节。每年冬季,前往医院就诊的心梗病人会明显增多。很多人都知道胸痛是心梗的一个典型症状。其实,因个体的差异、病史和病因不同,约30%的急性心梗者并无胸痛症状,而是表现为其他不典型症状。不久前,一位99岁老人就因腹痛就医,一查竟是心梗! 阿婆突发腹痛竟是心梗 生于1920年的陈阿婆(化名)向来身体硬朗。不料11月下旬某天晚上10点左右,她突然上腹部疼痛难受,还出现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