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爱看任何vlog”登上热搜 vlog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吗

2023-11-14 04:37:51 来源:网络

  “我为什么不再爱看任何vlog”登上热搜——  

  属于vlog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一缕阳光照亮卧室,伴随着闹钟的响起,博主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做做瑜伽,逗一逗小猫,新鲜的咖啡冒着热气,鲜花迎风摇晃,多么美好而又可爱的生活,这样的场景是再经典不过的日常vlog(视频博客)的开头。曾经这样的vlog能获得众多网友的点赞,博主轻松写意的生活也让网友们无比向往,而现在,情况似乎已经变了,vlog在年轻人的视频收藏夹里似乎正在慢慢走向消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A、镜头越考究,网友热情越低

  日前,“我为什么不再爱看任何vlog”话题登上了小红书的热搜榜,一位小红书博主对vlog的看法引发了近三万名网友的共鸣,一度非常流行的精致生活vlog被网友们认为是空虚的,“你看到的充满计划、斗志和感悟的生活vlog,是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如果你去看那些刚开始拍vlog的新手,会发现他们的内容大多很无聊,没有一个主题,也没有抓住观众的桥段,因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是反叙事的。”网友JH对此表示了赞同,“有摄像头对着,就不可能是真实的生活状态。”

  那些剪辑流畅、拍摄精良的vlog曾经有多大的影响力?网友安娜分享了她的故事,“说来不敢相信,我出国读书就是因为看了太多海外学习工作的vlog,我觉得太美好了。后来发现不管在哪里,普通人的生活都充满了琐碎。”

  失真是精致vlog不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同质化问题很严重,很多vlog千篇一律,镜头画面的顺序甚至都大差不离,整个vlog的主题内容也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把煮咖啡换成了做面包,做瑜伽变成了看小说,“我都能背下来了,感觉用的都是一个剧本。”会让观众产生这样的感觉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早的vlog确实是记录生活的流水账,最初在海外流行,国内vlog的流行可能还要归功于以欧阳娜娜为代表的一批年轻明星的推动,明星拍摄下自己生活的片段分享给粉丝,所展现出来的镁光灯之外的明星们生活是精致的、松弛的,突破明星神秘光环的明星vlog获得了关注,这也成为了vlog给观众们留下的第一印象,随后获得众多粉丝关注的自媒体博主们大多也走了这个风格,不断拓展内容,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记录扩展到了运动健康、美食烹饪、猫狗宠物等方面,考究的光影画面赏心悦目,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微电影。

  但随着越来越多人拍摄这样的vlog,同质化问题开始凸显,镜头越来越考究,但观众们的热情却越来越低了。对于这一点,九零后姑娘小培深有感触,“我对于vlog的认知其实就是记录生活,记录真实的生活,但一些精致的vlog我能看出它的脚本、分镜,很流程化,在华丽的包装下,真实的内容和有效信息太少了,这类视频我不愿称之为vlog,有点假。”

  B、精致派vlog博主探索转型道路

  尽管精致vlog的热度下降了不少,但是vlog仍然是自媒体视频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正如小培所言,vlog发展到现在,比拼的早就不是谁拍摄得更加漂亮,谁的剪辑手法更加娴熟,能不能提供更为独特的内容成为vlog能不能收获点赞的关键。小培在高中时期就已经开始看各种vlog了,那时候流行过一阵子以夺眼球为主的探店、挑战类vlog,小培对此并不“感冒”,现在她更喜欢看校园类vlog,关注了几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的账号,他们所发布的基本是自己学习生活的分享,“这种vlog节奏比较轻松明快,而且博主还会分享一些知识,跟着看有种‘云上课’的感觉。”

  现在打开B站等视频平台,我们能看到vlog风格种类更多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vlog正在慢慢回归到它最初的样子——记录真实生活。在B站,美食vlog一直很火,但早年的顶流是以“日食记”为代表的精致派,舒缓的音乐,利落的料理手法,布满了阳光的厨房和漂亮的厨具,再配上一只可爱的猫咪,而现在“食堂记录派”异军突起,这些博主是在全世界各地求学的学生,用手机拍摄以“今天食堂吃什么”为主题的vlog,视频内容也简单,第一视角拍摄打菜的画面,配上对今日菜品的夸赞或者吐槽,食品画面呈现全靠当日食堂大师傅的功夫,出现烧糊的肉和稀烂的菜也是常有的事,短短一两分钟的视频也能收获几百万的浏览量。

  精致派的vlog博主们也探索起了转型道路,比如饮料博主,除了用美观的画面和镜头呈现花式饮料调法,博主们还会不定期推出翻车大合集,直接向观众展示精致镜头背后的狼狈不堪:冰块脱模的时候直接“飞”出去了,好不容易做好的混合饮料倒杯的时候镜头虚焦啥也没拍到,小心翼翼地打奶油结果喷口故障完全打不出漂亮的奶油顶……“这类vlog我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创意,感觉也很真实,我认为这是vlog的要素之一嘛,记录真实。精致的背后是狼狈,这种反差感反而会吸引人去看。”不过,视频博主小瑄仍然喜欢那些精致漂亮的vlog,“因为我自己没有那么精致,就想要看看自己没有的东西。”平日,小瑄也有拍vlog,但也更倾向于把vlog作为记录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不会刻意去呈现精致的生活。vlog这个视频种类并不会消失,从人们收藏夹里消失的是那些套用模板的vlog,生活本身是多姿多彩的,并不只有精致美好的一面,小小的不完美构成了更加真实的生活细节,这样的vlog依然会获得观众的喜爱。

  C、真实的生活更加火热

  “通过vlog,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圈层人的生活,这是在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且这些别人的美好生活的片段也在构造一种想象。”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赵伟认为,之所以精致的vlog能火,很大程度上在于符合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想象,“这种感觉就像是比较古早的那种偶像剧,里面的爱情都特别好。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这种成人童话是经不起推敲的,距离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比较远。这些精致的vlog也是如此,看起来是很好,但是又多少人是真的过着这样的生活呢?这是非常理想化的生活,一开始我们看的时候可能会带入其中,但久了梦也就醒了,真实的、朴素的生活才是我们接触更多的。”

  确实如此,精致派vlo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不少人对于生活方式、未来出路的选择,经常在精致派vlog里出现的房屋装修风格也曾风靡一时,简约的白色基调,温暖的长毛地毯和造型别致的桌子都是装修爆款,但实际上,按照这样风格给自己家装修的人吐槽也不少,“不实用”是说得最多的,一切都是“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到处都是卫生死角,而大家并没有那么多精力每天都在打扫卫生。“这样的vlog你说能有多少的自然流露呢?很多vlog可能完全是虚构的,有脚本,有表演,有多个机位换着角度拍摄,这是制造生活,这不是真正的日常生活,看得多了自然也就不想看了。”

  在赵伟看来,精致派的vlog是已经经过了剔除的生活,镜头背后博主做过多少精心的准备,房间里放了多少个机位,有多少个打光灯,我们都是看不到的,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虚拟的生活,观众窥视其中,就像在看楚门的世界,镜头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却不是以真实生活的规律运转。“观众的审美是会改变的,不仅是vlog风格变化了,你看现在偶像剧也不流行那种古早的完美爱情风格了,可能比较粗糙的、流水账式记录的vlog能火起来也和它形式上比较新鲜、内容上又有趣味性有关系。”但这些流水账式记录的vlog,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真实的记录,毕竟此前也有网友曝光过,一些所谓的宿舍生活vlog,拍摄场地是搭建的摄影棚,而所谓的舍友们,也都是各有人设的演员。

  不管是精致派的vlog还是简单粗糙的生活流水账,人们都在破除vlog所带来的精致陷阱,不再通过vlog去满足情绪,认清现实,回归真实生活。“不管是从vlog里获取情绪价值还是去学习知识,最终的立足点都是回归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生活更加火热。” 【编辑:陈文韬】 ,“不再爱看任何vlog”数据通信原理 登上热搜 vlog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吗

相关:

中国原创医疗设备进驻英国牛津20年 超声治疗引青睐  中新网重庆11月13日电 (记者 钟旖)不用开刀,也能切除肿瘤——在全球超声治疗领域,中国重庆海扶医疗自主研发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海扶刀设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国际上首个引进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国家,截至2022年,英国牛津大学20年来累计完成1186例肿瘤患者的治疗。   近日,国际微无创医学会原主席、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聚焦超声治疗中心主任David Cranston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网..

因“网”而变!互联网新产品、新技术赋能多维生活  央视网消息:11月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落下帷幕。在互联网时代,不同人群在不同纬度的创新,推动着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  金力平:智慧体育社区带动健身热  金力平是浙江桐乡石门镇白马塘村的一位村民。热爱运动的他,以前喜欢跑步、打球。但现在,家门口的智能健身房成了他的最爱。  在健身房的屏幕上,可以看到每天各社区的运动人数、人群时间活跃图、运动年龄比例等数据。此外,这里还有体育培训..

“父母食堂+”加出服务新花样  一家养老助餐点,究竟有多少“潜力”?在人们的印象中,助餐点的“本职工作”就是为老人提供可口的饭菜,可西城区的259家“父母食堂”不满足于此。它们有的办起了智能手机应用班、绘画班,有的为辖区“神兽”开办了假期托管班,还有的成了老人拉家常、练合唱的“聚点”,老人们有事没事就往“父母食堂”跑,把这里当成了另一个家。“父母食堂+”,加出了新花样,加到了老人们的心坎里。   “父母食堂”+课堂  多元课程解..

扬州何园迎来140岁生日 近百位何家后人“回家”为故园祝寿  中新网扬州11月11日电 (记者 崔佳明)11月11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20个国家重点公园之一的何园迎来140岁生日,近百位何家后人“回家”为故园祝寿。 11月11日,扬州何园迎来140岁生日,近百位何家后人“回家”为故园祝寿。 乔家明 摄   这是一座私家住宅园林,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舸重修。园名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取意,称寄啸山庄,素有“晚清第一名园”的美誉。因主人姓..

婺源爱心义诊:让健康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新网江西婺源11月12日电 题:婺源爱心义诊:让健康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 徐雪莹   “一天吃一个鸡蛋没问题,蛋黄也可以吃。”婺源县人民医院义诊窗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冯斌正叮嘱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   前来就诊的王宝英告诉记者,今年4月她做身体检查时发现了血管斑块,且血脂偏高。由于家族有相关疾病遗传史,此后她格外注重饮食与治疗。“听说北京的专家要来,高兴..

广西罗城:《十二天籁·仫佬古条歌》精彩上演  中新网罗城11月11日电(韦如代)11月9日至11日,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举办第五届仫佬族依饭文化旅游节。节庆期间,广西各民族原生态民歌新音乐系列晚会之五《十二天籁·仫佬古条歌》,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剧院精彩上演,展示仫佬族民歌文化艺术魅力。 图为演员在表演混声合唱《走坡歌》。韦如代 摄   晚会上,演员们表演了混声合唱《走坡歌》《凤凰歌》《我们的家园》、男女声表..

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一民房坍塌 4人被困  11月11日中午,永嘉县桥头镇岩头巷一民房在翻修过程中发生坍塌,有4人被困。截至12日凌晨2点 ,已搜寻出3名被困人员,均无生命体征,另外1人仍在全力搜救中。目前,正组织房屋坍塌原因调查和善后处置工作。 永嘉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3年11月12日   (总台央视记者 张延 韩栋 陈亚宇) 【编辑:曹子健】

京杭对话:一脉清水通南北 共绘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徐婧 杜燕)10月的尾声,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畔奏响《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以及《牧神午后前奏曲》《图画展览会》《火鸟》等经典乐曲。这是北京艺术中心迎来的首支国际大团,也是捷杰耶夫首次登台北京艺术中心。   被誉为“文化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正对各类设施及服务进行测试,它与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图书馆共同组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

“华人老家”山西洪洞举办癸卯年寒衣节祭祖大典  中新网临汾11月13日电 (刘小红)“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13日(农历十月初一),洪洞大槐树景区举办癸卯年寒衣节祭祖大典,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以及关注传统文化、研学教育的代表们齐聚祖地,共祭移民先祖。 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举办癸卯年寒衣节祭祖大典。洪洞大槐树景区供图   以“寻根洪洞大槐树  传承孝德千万家”为主题的祭祖大典,在通赞的主持下,依次进行“迎请神主”“敬香通神”“典..

江山如画|一片叶子背后的生态密码:燕子窠因何出圈?  中新网南平11月13日电(记者 袁秀月)沿着山路往前走,一块醒目的电子屏映入眼帘,屏上记录着环境实时监测的五项指标——负氧离子、温度、湿度、PM2.5、PM10,红色的数字滚动更新。这不是来到了某个环境监测站,而是走进了位于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燕子窠生态茶园。   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在福建武夷山,茶文化历史悠久,武夷山因茶闻名、因茶而兴。而如今,武夷茶正走上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图为燕子窠生态茶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