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申遗工作者:让世界看到中国茶

2023-09-22 21:40:51 来源:网络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申遗工作者:让世界看到中国茶

  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审议,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自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申遗成功的好消息从沙特阿拉伯传回中国,也传到了西南边陲的古茶林。景迈山当地村民穿起民族服饰,点燃篝火,自发庆祝申遗成功。在现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和村民一样激动,她参与了整个申遗过程,为诸多专家讲解了景迈山的故事与魅力。

  为什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能申遗成功,景迈山有哪些独特的茶文化,13年申遗之路背后有哪些故事,景迈山未来有哪些保护计划?新京报记者对话了熊登奎,听她聊聊景迈山申遗背后的故事。

  申遗成功 现场沸腾了

  新京报:景迈山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时,你的心情如何?

  熊登奎:9月17日晚上,景迈山下着小雨,村民自发组织了联欢会,点起篝火。当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现场都沸腾了,我也觉得很激动。其实在去年9月,世界遗产专家来现场评估后,大家就觉得心里有底了。专家们对景迈山翁基古寨非常感兴趣,原定是待1个小时,结果待了3个小时。一个专家跟我说,这个地方太像他老祖母生活过的村庄,还跟我们交流如果申遗成功了,要怎么保护景迈山。感觉他当时已经承认了这项世界遗产,叮嘱后续的保护工作要怎么做,这也让我们有了底气。

  新京报:为什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能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熊登奎: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在澜沧江中下游有非常多的茶林,有的茶树比景迈山的知名度大,有的茶叶比景迈山的价格高,那为什么是景迈山申遗成功呢?为了申遗,我们去考察了其他茶山,很多茶山都很好,但茶林面积比景迈山小很多,最明显的是茶林的生态环境区别于景迈山。在景迈山,你很难分辨出哪些是原始森林,哪些是古茶林,人们最早是在林下种茶。这是符合茶树习性的,最适合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30℃,超过40℃就会被晒伤。

  我突然理解了古人创造的“茶”字,象征着“人在草木间”,景迈山很好地呈现了这种人与茶林的生态。在这里,没有其他商业因素的干扰,人们尊重森林、尊重草木、尊重昆虫、尊重茶林里的一切。景迈山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古村寨和古茶林,这是重要的世界遗产要素。在每片茶林的外围,人们保留原始森林作为分隔防护林,防止病虫害传到另一片茶林,也防止风力等对茶林的伤害。

  新京报:景迈山申遗成功的意义有哪些?

  熊登奎:我觉得景迈山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茶,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申遗结果的专家说,恭喜中国!借着申遗的机会,景迈山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还有一种包容且乐于分享的态度。古人种植的茶林,现代人如何传承守护好的同时怎么提升茶叶制作工艺,再分享给世界。还有人如何与万物和谐共处,如何尊重自然等,景迈山展现了中国人对环境的态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大自然会回馈给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借助世界遗产大会,我们也可以向世界各地茶林学习,学到更多保护与利用的经验。

  “景迈山是个永远看不厌的地方”

  新京报:景迈山有哪些独特的生态系统?

  熊登奎:根据这次申遗文本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老师的研究,从平面圈层来看,村寨的外围是茶林,茶林的外围是原始森林;从垂直的角度来看,一座山的高处是神山,半山腰是古茶林和村庄,再往下是粮食种植区;关于树林的垂直分布,高处的是乔木和杂木,中间是茶树,下面是草木层。这些圈层的分布都是有层次和规律的。

  新京报:在景迈山,有哪些关于茶的习俗和信仰?

  熊登奎:布朗族的茶魂树、傣族的茶神树代表茶祖守护着茶林,其实也是人们对祖先的崇拜和纪念,祖先带着一棵茶树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景迈山人,他们也在一代代地感恩、传承。几乎每家每户的茶林里都有茶魂树,茶农会在自己那一小块茶林里选一棵茶魂树,在旁边立一个像拐杖一样的标志。在景迈山,老人们的话语权非常高,大家都很尊重老人。老人平时会拄着拐杖,所以在茶魂树旁边也放一个“拐杖”。

  新京报:作为一名当地画家,你觉得景迈山最美是什么时候?

  熊登奎:景迈山是一个永远看不厌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很美。春天是采茶季,人们在古寨里炒茶,茶香飘荡在山野间;夏天的茶林最润,绿油油的,雨过天晴后,云层还没来得及升空,可以看村庄脚下的云海;秋天,景迈山的植被丰富,各种树落叶和结果的节奏不一,颜色很丰富;冬天,漫山的冬樱花开了,煮一壶熟茶,晒晒太阳,也很舒服。

  “用13年认识这座山”

  新京报: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过程中,你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熊登奎:景迈山申遗工作分为很多个板块,包括环境整治、消防安全、非遗展陈、非遗讲解等,我的工作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本来是在展陈组,后来又分到了讲解组。我们一共有80个点位的讲解,除了茶林、古村寨、分隔防护林等遗产要素,还多准备了一些其他讲解,包括周边的环境、河流等等。

  我其实是一个业余的讲解员。2009年,我从教师队伍调到了文化系统。2010年6月,景迈山启动申遗工作,各种专家前来考察,我就经常接待他们并承担讲解的工作。一直以来我喜欢画画,会边画边跟村民聊天,然后我就把这些了解到的东西跟遗产专家说。大家一起讨论,我们的景迈山文化讲解脉络就越来越清晰了。有人觉得,是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让景迈山申遗成功,其实不是,是祖先留下了这一座宝贵的山。我们只是用了13年的时间,通过文化调查去解读这座山、认识这座山。

  新京报:在多年的申遗准备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熊登奎:在整个申遗过程中,我常常觉得非常感动。在外出参加一些画展时,我经常看到一些作品素材是来自澜沧县,特别是一些获奖的作品。澜沧的政府很重视文化的保护,像景迈山这样民族文化浓厚的地方,一直被保护得很好。作为一个画画的人,我觉得生长在澜沧很幸福,只要开车半小时就能看到美景。还有一种感动是源于遗产保护的专家,他们是真的用心在保护这些遗产,也希望村民的生活能更好。历经十几年,在当地村民心中,“申遗”从一个抽象的概念慢慢变得具体、清晰。当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记者采访村民,他们都会说,我们会传承好这些文化传统,也会把这些茶林守护好。

  新京报:申遗成功只是个开始,景迈山后续有哪些保护和传承计划?

  熊登奎:以前来普洱的游客就像走亲访友一样,对当地而言,没有太大的压力。如今景迈山申遗成功,可能会有很多游客涌入,我们也在考虑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保护。所有旅游设施的规划都是以保护为前提,山上的开发项目估计会很少,只有一些满足科考和短暂停留的客栈,其他的酒店可能还是开在山下。此外,我们每天都会做各种监测,包括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等等,进而确定游客的承载量是多少。

  茶林是景迈山各民族的衣食所依。他们与这座山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物相连,生生不息。为了守护这片家园,村民和政府一直在努力。旱季,村民们每家轮值敲铓,提醒注意火灾等险情的发生,这些乡规民约,大家都自发遵守。政府设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将古茶林传统村落森林列入法律保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遗产保护机制下保持着真实性和完整性,更替有序,充满生机。(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编辑:田博群】 ,景迈山申遗工作者:让世界看到中国挖财宝 茶

相关:

百年永祚寺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双塔开笔礼活动  中新网太原9月21日电 (记者 胡健)“凝心启智,文脉赓续”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双塔开笔礼活动21日在山西太原永祚寺文峰塔下开幕,百余名小学生在数百年双塔寺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9月21日,山西永祚寺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双塔开笔礼活动。太原双塔博物馆供图   活动现场,一年级新生身着汉服列队而立,通过“自正衣冠”“拜谒孔子”“朱砂启智”“描红开笔”“明笔四德”“诵读家风”“击鼓明志”等仪式,..

从无人机“小白”到全国冠军 这名“00后”是如何做到的  从无人机“小白”到全国冠军,这名“00后”是如何做到的?   眼下正值湖南晚稻管护的关键时期,在株洲,有一支特别的无人机飞行团队穿梭在田间地头,操控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虽然他们外表看起来和常人无异,但熟悉他们的人才知道,这支飞行团队都是由各类残障人群组成的。今年20岁的李桃春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身患言语类残疾,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从无人机新手成长为全国冠军。   在湖南..

员工利用公司资源“干私活” 离职索要销售提成未果  【说案】员工利用公司资源“干私活” 离职索要销售提成未果   9月8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员工庞某在职期间成立与用人单位经营范围相同的公司,并利用工作便利截取公司的商业资源以谋取个人私利,法院认为庞某的行为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不符合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获取劳动报酬的目的,违背了民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最终判决案涉公司无需支付庞某在职期间的销售提成。   ..

新疆博湖:六万余亩色素辣椒迎来丰收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0日电(都古尔加甫 龚玲)金秋九月,正值色素辣椒收获的时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6.4万亩色素辣椒进入采收季,种植户们抢抓时机采收成熟的辣椒。田间地头与晾晒场上,红彤彤的辣椒铺满一地,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农户正在采摘色素辣椒。  龚玲 摄   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克日木哈尔村村民赫克木·麦合苏提家的辣椒地里,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装满了辣椒的袋子密密麻..

女子3万元卖掉亲生女儿后又后悔 求助警方成功找回  中新网赤峰9月20日电 (记者 张林虎)出生仅仅3天的婴儿,竟被亲生母亲以3万元的价格卖掉。2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元宝山区分局获悉,该局历时4小时,速破一起拐卖儿童案,抓获5名嫌疑人,成功解救一名被拐卖儿童。 图为警方将被拐卖婴儿解救。 元宝山区公安分局供图   9月15日,女子钱某来到元宝山区公安分局报案称,自己出生3天的孩子被人以3万元的价格贩卖。   接到报案后,元宝山区警方立即展开..

云南:累计1.1万余株濒危植物德保苏铁回归野外  中新网昆明9月19日电(杨华 卯吉华)记者19日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7200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德保苏铁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谷拉乡能地村回归野外种植。2021年至今,该区域已累计野外回归定植德保苏铁11000余株,成活率达95%,野外回归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图为德保苏铁野外回归。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据悉,云南省于2021年启动德保苏铁等4种苏铁属植物的就地保护、人工扩繁和野外回归项目,由..

小心演唱会上的镜头“杀手”  9月,周杰伦、张韶涵等歌手演唱会“扎堆”举办,让乐迷大饱耳福。据媒体报道,一些用户在演唱会现场,其手机镜头因被激光灯照射而受损。  那么,激光灯为什么会对手机镜头造成损坏?还有哪些强光源会损害手机镜头?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激光能量密度非常高  光是由一个或多个光子汇聚而成的,光子在进入人眼后会打在视网膜上,而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会向大脑发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人..

新疆吉木乃口岸跨境旅游持续升温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0日电 (李森)9月18日,4辆车20人的跨境自驾团从新疆吉木乃口岸出境,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旅游观光。   此次6天的行程将前往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斋桑湖等地,感悟历史人文,体验异国风情。   克拉玛依游客蔡显润说:“我来自克拉玛依,听说现在持护照就可以开启哈萨克斯坦14日之旅。克拉玛依距吉木乃口岸300多公里,我约了朋友们一起从吉木乃口岸出境到哈萨克斯坦开启6日游,这是我第一次出境,很开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开工建设  中新网陕西杨凌9月19日电(记者 张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项目19日在陕西杨凌正式开工建设。该研究院旨在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战略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农业学科专业布局,抢占未来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支撑和引领我国未来农业发展。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张远 摄   未来农业研究院分为先期启动区和主体功能区。其中先期启动区约300亩,主体功能区约900亩。规划建设未来农业前沿交叉研究中心、作物生物..

谁在借“夜骑潮”做“黑生意”?  夜色中迎着微风骑行,看向镜头莞尔一笑……一段段经过剪辑的“夜骑”视频在网上引发讨论。  记者调查发现,京城“夜骑”的火热,让一些人动起了赚钱的心思,出租自行车和陪骑跟拍都成了生意,其中有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 直击 ■  单手骑车带娃让人捏把汗   秋日北京的夜晚凉爽宜人,每天都有大量市民、游客来到长安街,体验骑行的乐趣。晚上8时,长安街灯火辉煌,自行车车流如潮。其中部分车辆虽然颜色不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