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些“逆袭”的老手艺——新匠人焕新老手艺的故事

2023-06-28 10:09:49 来源:网络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非遗传承人】

  当人们在一门手艺前冠以“老”字时,这门手艺通常底蕴深厚、精妙绝伦,但有时也意味着它“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甚至面临存续方面的困境。

  对手艺来说,时间亦敌亦友。有的在历史长河中日趋式微,有的随着时间飞逝涅槃重生、乘风再起。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所有手艺不得不面对的命运。

  掌握其命运的,唯有手艺人。

  “我们出生时,许多传统手艺的式微之态已有苗头;我们长大成人后,传统手艺的僵局已经打破,很多已完成‘逆袭’!”采访时,青年非遗传承人的豪情壮志令记者动容。

  在时代大潮中,他们为老手艺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传统美学搭建虚拟世界的舞台,让“高冷”艺术走进日常……他们总有新鲜、接地气的创意,让老手艺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生存空间,在艺术审美和经济收入之间找到平衡点,缔造着属于一根绣线、一根竹丝、一块铜板的传奇,讲述着文化物件里的中国故事,反映着一个民族对过往的追思、对未来的追寻。

  张雪的苏绣团扇“凤凰于飞”。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师古不泥古

  2018年的一个傍晚,苏州90后青年张雪正在湖边散步。抬头远望,天边一朵飞鸟状云彩抓住了他的眼球,他随手拍下这景象并分享在社交媒体。出于一名苏绣绣郎的职业习惯,他写道:把它绣出来可好?

  这个无心的自我提问,要认真作答。一家游戏公司主动联系张雪,希望他根据这张照片设计一把团扇。那时,张雪做了快十年绣郎了,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在虚拟世界里展现苏绣之美。

  设计,几易其稿;技法,反复推敲。他对扇面上金凤凌空的设计很满意,但仍遇到难题——如何呈现背景中星光满天的效果?张雪决定将缂丝与苏绣结合起来。

  “许多‘宝藏’传统手艺都有自己的特长。迷茫时,我常常会从它们当中寻找灵感,也向其他的手艺人借力。”张雪请一位苏州缂丝的手艺人制作了缂丝的扇面。扇面上,黑线镶了金线。灯光照射下,扇面出现了繁星点点的效果。

  在缂丝扇面上绣花,又是难题。“绣线太粗,画面粗糙;太细,绣线容易被缂丝的底料割断。”整个绣制过程,张雪“如履薄冰”。给绣制难度做加法,于张雪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他还将手艺“宝藏库”里的苏式制扇、榫卯结构、宋锦用在了这把团扇上。

  最终,这把“凤凰于飞”团扇在游戏中与玩家见面。张雪对游戏制作方提出要求:当玩家拿到道具时,一定要把团扇所涉的非遗技艺呈现出来,让玩家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00后学生纪天翔和张雪一样,把各类传统手艺视作宝藏。2022年,纪天翔开始跟随该校艺术学院教师、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丁晓飞学习景泰蓝制作。“老师常说传统手艺太丰富了,我们永远都学不完。”刚入行的纪天翔,把丁晓飞不断向各类传统手艺学习的嘱托牢记在心。

  纪天翔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2016年,丁晓飞承担了为海军某部队舰船制作景泰蓝舰徽的任务。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在处理图案中的大片空白时,会用掐丝在图案底部绘制云纹、回字纹等分割空白,减轻施釉难度。但舰徽的图案不能随意更改,于是丁晓飞转变思路,转而使用錾刻工艺打制金属胎,錾刻的轮廓线起到了和掐丝工艺底纹相同的效果。

  “能够熟练掌握錾刻工艺的人并不多见,听到老师讲解这件作品时我心生敬佩。”纪天翔深知,丁晓飞能在遇到问题时见招拆招,离不开多年来的全面学习。他也感到幸运,能在青春年少时,遇到这位“一专多长的老师”,为他的学艺之路“扣好第一粒扣子”。

  非遗“长”在生活里

  2008年,来自四川省青神县的殷瑛带着她的竹编作品来到北京奥运“祥云小屋”,向世界各国友人展现家乡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可现场的状况让她有些心急。

  经过竹编展区的参观者,在对竹编画赞叹之余,还会讨论这画的材质究竟是什么。丝线、藤、草、塑料……五花八门的答案让殷瑛急得“上火”。“我说是竹子,他们都不信!”讲起这段经历,殷瑛依然激动。这趟北京之行,让这个生长在竹编世家的80后青年,开始思考竹编的推广和传承问题。

  殷瑛擅长平面竹编,她介绍,“长时间制作—高价售出—长时间制作”的循环曾经是竹编画制作的主要模式,这就决定了这项“像大熊猫一样珍贵又少见”的技艺一直与大众市场“绝缘”。

  随着国家在非遗保护领域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殷瑛也开始尝试“让竹编走进大家生活”。2016年,殷瑛的工作室与上海大学艺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为首饰、箱包制作竹编纹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殷瑛用这句诗向记者形容青神竹编的现状:竹编技艺已经广泛运用在餐具、家具、建筑等领域。“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编不出来的。”她说。

  2022年,青神县全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达70亿元,殷瑛的积极探索正是这项非遗技艺在青神县转型发展的缩影。

  景泰蓝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遇到过和竹编画相似的问题。“这项技艺门槛高,涉及多个环节,需要掌握多项技能。”纪天翔说。这位青年景泰蓝学习者知道自己要成长为成熟的景泰蓝传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对景泰蓝的推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传统的景泰蓝器物都是以碗、瓶等摆件的形式出现,实用性和功能性较弱。发挥想象力,才能给景泰蓝创造更多应用场景。”临近端午时,纪天翔设计了一款小鼠吃粽米的卡通景泰蓝坠饰,这是他发挥想象力的一次“小实验”。他希望在未来,景泰蓝可以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些年,国潮审美和国风文化的流行,让纪天翔对景泰蓝艺术的生活化运用充满信心:“景泰蓝的色彩和线条有诗歌一般的气派和韵味,只要这韵味还在,脱离了器皿摆件,它依然是景泰蓝。我们的目标是让非遗生长在人们的生活里,而不是把它们封存在博物馆里和人们的记忆中。”

  科技塑造新形态

  在同行看来,张雪“脑洞很大”。实现了苏绣在虚拟世界、动漫等领域的华彩亮相后,他又开始探索三维立体苏绣的可能性。

  2022年,三维动态苏绣“玉兰蝴蝶”绣制成功,“玉兰绽放彩蝶来”的生动场景出现在苏绣织就的世界里,张雪的三维苏绣梦实现了。“唤醒”这些蝴蝶和花卉的“魔法”是一种记忆合金材料。

  张雪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合作,用记忆合金实现立体、动态的苏绣画面。张雪和团队成员通过精密的设计和绣制,把记忆合金“藏”在了花瓣和蝴蝶的翅膀里。在特定条件下,两片记忆合金向不同的角度形变,形成了玉兰花开、蝴蝶振翅的动态效果。作品一经问世,就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有网友感叹道:“这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奢侈品。”张雪以此为契机,把苏绣带到了更多、更大的舞台。

  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出台,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天马行空的设计从蓝图变成实物,有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景泰蓝和科技的结合是纪天翔思考了很久的问题。他开始学习景泰蓝技艺之前,并不知道这种珐琅工艺还能和3D打印结合。事实上,3D打印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在景泰蓝制胎工序中的使用已经比较成熟。感受到科技给这项古老工艺带来的变化后,纪天翔“脑洞大开”:这么好的技术是否能运用在施釉等后续的工序中呢?

  一次上课,纪天翔观察到烧炉里珐琅釉料因高温亮着橙光,而后从沙砾变成了琉璃,嵌在金属胎器表面。他随即想到这与3D打印中光固化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3D打印给景泰蓝上釉或许真的可以实现。纪天翔把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支持他的想法。

  “全流程3D打印景泰蓝未来可期。”纪天翔畅想道,“如果成真,更多人就能参与到景泰蓝的设计,甚至制作中。这对景泰蓝的传承意义重大。”

  像张雪、纪天翔一样的青年探索者还有很多,他们用科技塑造着这些手艺的当代形态。“或许千百年后的人们在撰写手工艺历史时,会把我们的探索故事记录下来。我希望那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张雪说。(记者 殷泽昊 彭景晖)(本期选题支持:苏 雁 董 城 周洪双)

【编辑:朱延静】 ,瞧,那些“逆袭新龙珠af ”的老手艺——新匠人焕新老手艺的故事

相关:

化解住院陪护难,仍需医患双方多配合  社论   对患者和家属的难处感同身受,尽量减轻费用负担和提升诊疗的便捷性,才能让医疗更具有人文关怀。   近日,云南的王女士向央广网反映,今年4月中旬,她家人患有神经肿瘤,住院11天,因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自己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护工费加上自己的住宿费,让她感到经济压力很大。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但医院、患者对陪护问题看法不一。   医院的一些病区不允许家属陪护,有其合理..

长丰警方通报儿童坠楼事件:其母拍打孩子规劝进屋  中新网6月26日电 安徽合肥市长丰县公安局官方微博26日晚发布通报称,长丰警方于2023年6月25日19时36分接群众报警,水湖镇某小区有人坠楼。接警后,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到达现场后,在该小区某单元楼下发现一名坠楼儿童(闫某某,男),随即送医救治。   通报称,经初步调查,闫某某因贪玩担心母亲责罚,躲到防盗窗外平台上。其母亲担心闫某某坠楼,用棒状物拍打闫某某,规劝其进屋。后闫某某跳楼。目前,经..

探访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参观者热情高 日均五千多人  中新网新疆石河子6月26日电 (史玉江)“近一年来,参观者兴趣浓、热情高,人数相比往年成几倍增长,今年日均已达五千多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长甘霖告诉中新网记者。   坐落在新疆石河子市一隅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于2004年正式挂牌成立,是以新中国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列内容的博物馆,目前存有文物实物1400多件套,开馆迄今已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成为了解新疆、了解兵团,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

留学“断供”后,她在异国他乡送外卖  留学一直是部分年轻人学业“晋级”的梦想之路。然而每年动辄数十万元的学费,以及当地高昂的生活开销需要父母稳定的经济支持。一旦家中境况突变、资金断供,留学生们就需要自己“支棱”起来,他们有人选择打工继续支付留学费用,有人选择赶进度完成学业,有人则做起了留学中介……   留学中止 她回国帮父母挽救生意   2021年暑假,正在美国高校留学的小荷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爸爸妈妈的生意出问题了!”   当..

中国禁毒主战场云南1至5月缴毒6.5吨  中新网昆明6月26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6日从云南公安禁毒工作经验成效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5月,云南公安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556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634人,缴获毒品6.5吨,呈现毒品刑事案件破案数、缴毒数、阻截可制毒化学品数、查处吸毒人员数环比明显上升,新发现吸毒人员数环比下降的“四升一降”态势。   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孙香元介绍,今年以来,云南省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组织开展“清源断流..

青海湖水域面积达到近十年来最大值 湟鱼洄游迎来高峰期  央视网消息:湟鱼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如果没有湟鱼,青海湖的水质、鸟类的迁徙繁衍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那么,湟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它为什么会出现洄游的现象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认识湟鱼。  湟鱼因流经青海省境内的湟水河而得名,其实它的真名叫做青海湖裸鲤。裸鲤就是没有鳞片的鲤鱼。专家研究认为,青海湖曾经与黄河水系相通,湟鱼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是有鳞的。..

连续高温晴热 灌区提前蓄水保农田用水  央视网消息:近日,辽宁省出现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多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农业用水需求较往年明显增加。辽宁省水利部门提前部署调水计划,大中小型灌区渠道内提前蓄水,满足水田随时用水,保证粮食安全。   在沈阳市的浑浦灌区高花总干节制闸,水源正在通过闸门源源不断地流入浑浦灌区。浑蒲灌区位于浑河中下游沈阳市西南部,是辽宁省的大型灌区之一,包括十六个乡(镇),共有209个行政村,有效灌溉面积54.81万亩。今年..

中国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上线 开创科研智算新模式  中新网上海6月27日电(李秋莹)6月27日,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在复旦大学正式上线。这台为发现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而建的科研“超级计算机”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中国电信共同打造,以先进的公共云模式提供超千卡并行智能计算,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这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也领先于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   目前,首个基于CFFF平台训练的科学大模型..

中外学生唱诵王安石诗词 跨千年时空与古人对话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26日晚,北京语言大学校内迎来一阵古诗词朗诵的“中国风”。来自7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留学生齐聚一堂,以王安石诗词为主要内容,高质量演绎了一场多艺术形式表达的精彩文化大餐,广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中外学生艺术团合唱《书湖阴先生壁》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歌来啦》栏目组供图   当晚,唱诵对话大会在爱乐男合附属羽歌童声合唱团清亮..

调查报告:中国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  中新网6月27日电 题:调查报告:中国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6日在北京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但在不同领域实际行为表现存在差异。其中,行为表现较好的领域是“呵护自然生态”“关注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产生”“节约能源资源”“选择低碳出行”和“分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