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本游戏或成孩子的“新宠”?

2022-07-15 16:14:07 来源:网络

  用剧本游戏讲好“寓教于乐”的故事

  儿童剧本游戏或成孩子的“新宠”?

  日前,文旅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记者注意到,一种以“寓教于乐”为宣传点的儿童剧本游戏,正在深入书店、博物馆、影院等地,走出圆桌、走进实景。有剧本发行商创业者告诉记者,近期剧本的月销量并不高,行业究竟会如何,还是未知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灿

  争议滋生 新规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

  “剧本娱乐”是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据新华社报道,在这种娱乐形式中,玩家们扮演手里剧本中的角色,由主持人引导,通过剧情推理、搜证梳理线索,共同找出案件中的真凶。“娱乐+社交”属性,让它在近两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但与此同时,飞速发展也导致多种乱象滋生,部分剧本主题内容涉及暴力、盗版多发等状况,让整个行业备受争议。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因此,为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通知》明确了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的经营范围登记为“剧本娱乐活动”。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名称、作者、简介、适龄范围等信息实行告知性备案。还专门提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初现苗头 儿童剧本游戏起步发展

  此前,剧本娱乐可以说是年轻人的专属娱乐活动,超7成消费者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近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儿童剧本游戏”热度初现苗头,相关笔记近2万篇。据介绍,这是一种适合6-12岁儿童娱乐的游戏方式。它通过主持人的剧情推进、线索的触发一步步达成任务;与成人娱乐方式的区别在于,它在内容把控方面会更加严谨,通过趣味扮演、推理游戏的形式,间或进行教育知识的输出。

  “儿童剧本游戏的特别之处在于沉浸式体验,结合不同种类的题材,让孩子们带有身份地学习财商、历史、科学等。每个剧本都有独特的立意,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内容并学习知识。”成都有案儿童剧本平台联合创始人潘巧慧告诉记者,在她看来,这是寓教于乐的儿童文娱产品。另一位上游剧本发行商——新星魔方、葵花发行、乐嘟嘟数字剧本创始人目暮警官(化名)告诉记者,本质上,儿童剧游是带剧情的桌游,是桌游的升级版,和传统剧本娱乐有很大的差别,在构思上面也会更偏重于孩子玩后的收获。

  儿童剧游是何时兴起的?目暮警官直言,直到现在,依旧只能说是起步发展的阶段。一般来说,儿童剧本的售价是500元至1000元不等。儿童剧本的售价会稍高出成人剧本,但单人次的消费和成人消费基本持平,一家儿童剧本馆前期大约需要20个本子,就可以完成很好的运营。

  据了解,目前儿童剧游落地较好的城市有重庆、青岛、成都、温州。面对这个新兴行业,上游发行商信心满满,看好未来发展,但也觉得前途充满了未知数。采访中,潘巧慧告诉记者,儿童剧游一般是家长购买、孩子体验,购买者与实际使用者分离,难以将产品和用户进行有效对接,是儿童剧游这个市场最大的痛点。另外,儿童剧游的概念太新了,从建立认知到完善服务都需要市场的检验,目前仍然要给市场时间完成自洽。

  异业合作 儿童剧游从圆桌走向实景

  记者注意到,除了较为普遍的圆桌剧本游戏之外,儿童剧游还有了新的发展,即与博物馆、书店、游乐园等业态合作,以实景剧本游戏的方式呈现。“例如博物馆的文化属性很强,但孩子们更多的是被动地、被灌输式地去听讲解,我们就用剧本游戏的方式讲好每个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家长和孩子一同进入博物馆里,在场馆里寻找证据,询问、思考、然后推出真相。”潘巧慧告诉记者,最近该司旗下的“小鹿侦探社”就与成都当地的博物馆合作了剧本游戏,在博物馆的实景环境和NPC演职人员的氛围烘托下,这项游戏很受欢迎。7月初至今,他们共举办了五六场实景儿童剧游,每场有二三十人参与。

  除此之外,儿童剧游也与影院结合起来。比如家长在影厅里观影,孩子们在旁边专门的小房间里玩儿童剧游。目暮警官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儿童剧游都是和异业合作,单独开门店的较少。

  在直面消费者的下游终端,记者注意到,在某点评平台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南京市仅有两家店铺开设了这项娱乐活动。

  一家店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他们只提供室内剧本游戏,暑假期间,到店来玩的小朋友多了起来,但基本上一天只排一场,因为小朋友在店里活泼好动,担心会影响别的玩家。

  另一家店铺提供三种以推理为主的儿童本,主要面向六至十二岁的小朋友。完成一场剧情需要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每位小朋友的花费在79至89元不等,家长可以全程陪同。暑假期间,这家店铺和环宇城商场有过一次合作,吸引了一百多位小朋友报名参加。 【编辑:于晓】 ,儿童剧本游戏或成孩子的“新宠金瓶梅爱的奴隶 ”?

相关:

节令之美·入伏丨节到小暑进伏天:16日“入伏”  新华社天津7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自7月16日起,“三伏”大幕正式开启,进入“烧烤+桑拿”模式。民俗专家表示,进伏这天的饮食一般有讲究,南北稍有差异,比如北方人会吃饺子,南方人习惯吃馄饨。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伏”是“伏藏”之意,喻阴气受阳气所迫而暂时隐藏于地下。“三伏”由头伏、中伏、末伏三个时间段构成。我国古代历法早就有伏天的推算,直到今天民..

9岁男童骑车追尾11岁男童 他们8岁的小伙伴报了警  9岁男童骑车追尾11岁男童 他们8岁的小伙伴报了警   交警:交通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警,值得点赞   扬子晚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刘宁 姜福钢)盛夏,格外闷热,可因为暑假的缘故,在孩子的心中已完全忽略,在他们看来,无忧无虑地玩乐是最愉快的。可如果玩乐中相互之间发生了碰撞该如何处理呢?在我们看来,无非是把家长喊来,大家一起协商解决,不过,有的孩子不是这么想的。   “我们接到了一起报警,称秦..

南京主城一天用掉“1/3个玄武湖” 创单日供水历史新高  扬子晚报讯(记者 张可)记者从南京市水务局获悉,因南京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南京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南京玄武湖容积量约611.11万立方米,那么,7月12日南京主城区的用水量超过了玄武湖水量的1/3。   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市、区两级防汛抗旱部门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引水力度,包括:调度秦淮新河闸站、红山窑泵站引长江水入秦淮河、滁河,每日引水量达500万立..

一年中最热时段到来 高温打卡日历看哪里热到高温全勤  三伏警告!一年中最热时段到来 高温打卡日历看哪里热到高温全勤   中国天气网讯 俗话说“ 热在三伏”。最近,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甚至有人因热射病死亡,还没入伏就已经热得无法喘息。明天(7月16日)正式入伏,标志着我们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超长待机版”,哪里将“伏”汤蹈火高温不断片?哪里会佛系入“伏”悠哉度盛夏?中国天气网三伏日历、高温打卡日历为你揭晓。   今年三伏又是4..

虚构8000元律师费坑被告 原告与律所被罚13万  为了多收8000元律师费,律所与原告合谋坑被告,为要回这笔虚构的律师费,律所还向法院起诉原告。法官明察秋毫,发现了其中的“端倪”。日前,南通崇川法院判决驳回了律所的诉讼请求,并对该律所罚款8万元,对原告公司罚款5万元。   2021年9月,江苏南通某律所律师代理某信息技术公司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起诉的买卖合同案件,在起诉状、代理合同、庭审中,代理律师及原告公司均陈述实际支付律师费18000元,并提..

这片票房都超十亿了?今天要聊一聊的电影,朱一龙主演的《人生大事》。没看之前,我听闻这部片子拍的是国内少有的丧葬题材,所以从一开始就在心里做了一些预设,以为会是职业性比较高的那类影片。结果看完之后,还是觉得把这部片子当成是有一点丧葬元素的家庭片来看,更合适一些。截止目前,上映20多天,评分7.3分,票房已经超过了13亿。是当下,甚至是今年院线片里表现最不错的一部片子之一了。那究竟这部电影值不值7.3分和13亿票房?——朱一龙饰演..

神探大战曝新海报 刘青云林峯“正邪只在一念间”刘青云与林峯一体两面游走正邪累计票房已破2.5亿的2022生猛港片《神探大战》俨然已经掀起了这个暑期档的一股“疯”潮。在赞叹过影片的刺激紧张,惊艳过主创们的精彩表现之后,观众的讨论点开始集中于影片中最大的反派到底是谁。今日,片方全新发布一款“大邪若正”海报,昭示片中最核心概念“与怪物搏斗,小心自己成为怪物”,同时发布正片片段“怪物再现”,这一幕不仅再次将影帝刘青云贯穿全片的“无实物疯癫表演”推到极致,..

这是一部看完直呼“晦气!”的电影文 | 王重阳lp《咒》是一个故事结构比较好,结尾却让人争论不休的电影。在中国台湾,这部恐怖片目前票房持续走高;在内地,一些看过的观众觉得自己被冒犯,以至于“咒 晦气”成了《咒》的热搜词。为了看这样一部伪纪录片形式的恐怖片,我在之前还认真做了一番功课:影片中的故事原型是2005年台湾高雄的一则“神明附身”案。高雄市吴姓油漆工全家自称神明附体,全家人起乩多日,期间彼此互殴甚至互相泼粪喂食粪便,28岁的大女..

闲鱼变成当代青年的“忏悔录”,你的兴趣谁来买单?文 | 刘小土仿佛就在不久前,年轻人还是各种新闻、报告里财大气粗的硬核消费者。他们炒汉服、炒潮鞋、炒盲盒,简直就是个麻辣香锅,可炒万物。但当初的热情有多高涨,现在的口袋就有多窘迫。已有不止一位年轻朋友跟硬糖君“哭诉”,自己正抛售闲置回血,努力寻找接盘侠,指望踩着新韭菜的肩膀爬出“兴趣坑”。好友鳗鱼(化名)一口气清掉了几百张黑胶唱片,连音箱、唱机都计划低价处理,“没钱谁还在乎啥兴趣”。为了加快去库..

“不做核酸纳入征信”应尽快取消▲资料图:民众正在进行核酸检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据健康时报报道,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国多地对无故不参加核酸检测者发布处罚通告,包括但不限于赋黄码、行政拘留、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在媒体上公开曝光等。还有地方鼓励居民举报未参加核酸检测人员,并分别给予举报者奖金奖励。这些严厉的处罚举措引发广泛关注。今年以来,随着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病毒传入我国,不少地方面临着严峻的防疫压力。在这样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