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在方舱这小我生副本里,我拥有了一个姑且小家

2022-04-12 11:21:07 来源:网络

  相互扶持、相互安慰,隔离生活在彼此包容中变得温暖

  在方舱,我拥有了一个临时小家

  黎孜

  4月3日,我因核酸检测阳性,被转运到了浦东新区三甲港临时集中隔离点。

  古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在朋友们纷纷表示慰问的时候,我反倒在隔离点安下心来,在“人生副本”中,一个劲儿地刷取经验值。

  3人间,有床有卫,还能洗澡,尽管只有一道遮光帘分出休息区和洗漱区,但环境比起一般的方舱,确实好出了一大截。除了一日三餐按时送达外,零食大礼包、中药冲剂等也陆续送到了我们手中。丰厚的物资还引发了诸多朋友的羡慕,戏说方舱是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陪我一起在三甲港刷“副本”的,还有同屋的两位室友。

  黎阿姨来自江苏南通,55岁,在陆家嘴街道为老人们提供“长护险”服务。3月18日,她刚刚结束休假,从南通返回上海,19日就因小区封控隔离在家。3月底,同住的4人都被检测出阳性,一起被转来三甲港隔离。看到屋里的两个年轻人穿着清凉,黎阿姨开启了“妈妈”模式,嘴里时不时就念叨着,年轻人得多穿衣服,不然老了以后容易生病。

  另一位室友,跟我同住一个小区,是名年轻女士。转运前,居委书记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俩彼此多关照,我也因此在隔离点有了一个“陆姐姐”。她是我们这个临时家庭的主心骨。看到我因嗓子干痒而焦虑,她时不时安慰,猜测是转运那天晚上车上太闷,熬夜上火的缘故;4月8日,黎阿姨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迟迟未出,她也开启“贴心”模式,劝阿姨不要太过焦虑,咳嗽的好转就是康复的征兆……

  来自不同地方的3个人组建起一个临时小家庭。7天来,小家庭里有过焦虑、有过摩擦,但更多的是相互扶持、相互安慰,隔离的生活也在彼此的包容中变得愈发温暖。

  像普通的家庭一样,“妈妈”永远是家里作息最为规律、起床最早的人,而这,对于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小女儿来说,仿佛是个“噩梦”。

  每天早上6点左右,烧水壶的声音响起,朦胧之中,黎阿姨喝下一杯水后,跟着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开启了一天的运动。其实黎阿姨的动作幅度并不大,也已经尽可能放轻了脚步,可由于预制板房内没有隔音,固体传声效果极其优秀,我也常常随之醒来。不过,正是在阿姨的影响下,我混乱的作息被调整过来,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早起”,就意味着一天的时间再度拉长。怎么打发时间?临时小家庭充分发挥了“健身达人”的特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动起来”。

  陆姐姐,利用业余时间考下了健身教练证,长期以来保持着健身习惯。拳击操、俯卧撑……在房间里,她也没有停止训练,几乎每天都保持1个多小时的锻炼时间;而黎阿姨,在“小女儿”抗议后,暂停了早上的锻炼,改为上午一次性跟练将近2个小时。

  当两名家庭成员都在运动的时候,另一位再好吃懒做,也没有办法安安稳稳地在床上待下去。于是,内心悄悄进行过一番比较之后,我选择跟着陆姐姐一起练拳击,结果,第一天,我就把自己练趴下了。当天晚上,我的腰、背、胯侧肌肉开始酸痛,隔天起床更是十分酸爽。看着我龇牙咧嘴地从床上爬起来,黎阿姨和陆姐姐都难掩笑意,一边劝我休息,一边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运动。

  良好的生活习惯感染力极强。在他们的带动下,曾经不爱运动的我,也开始享受“暴汗”的快感。早饭后,运动时间从25分钟、30分钟延长到45分钟,健身行列中又添一员“猛将”。

  回想这7天,临时小家庭让我的隔离生活变得不那么无聊,也让我放平了心态,安心等待隔离解除。今天,同屋2人核酸检测连续3次阴性,1人连续2次阴性,摩拳擦掌等待出舱。我想,也该留下点什么,纪念一下这段难得的人生经历。

  讲述时间:2022.4.10 本报记者 栗思 整理 【编辑:于晓】 ,自述|在方舱天津买房 这小我生副本里,我拥有了一个姑且小家

相关:

新增本土“3+1” 福建泉州筑牢“外防输入”防线  (抗击新冠肺炎)新增本土“3+1” 福建泉州筑牢“外防输入”防线   中新网泉州4月12日电 (记者 孙虹)12日10时,福建泉州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据通报,4月11日0-24时,泉州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例(其中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从集中隔离点筛查发现。   “当前,国内多地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筑牢‘外防输入’防线仍是我市重要任务。”泉州市副市长苏耿聪指出,请3月25..

武汉新增本土无症状传染者12例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例   中新网武汉4月12日电 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12日通报,4月11日0-24时,湖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为黄冈市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例(其中武汉市12例,鄂州市12例,黄冈市7例,十堰市3例,荆门市1例,恩施州1例)。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报称,目前,12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人员正排查管控,重点区域已..

上海新国博亲子舱首批39位儿童患者出院  4月12日上午,经过7天的隔离观察,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2亲子舱迎来首批39名儿童患者出院,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   出院时,不少孩子拉住“大白”合影留念。来自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童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为小朋友顺利出院准备了玩具等礼物,希望他们回到社区后能和爸爸妈妈多做一些亲子活动。(总台记者 周旋 刘子仪) 【编辑:陈文韬】

广州:N95口罩、消毒液热卖 中成药仍畅销  N95口罩、消毒液热卖 中成药仍畅销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张露)“来一盒N95口罩,再来点免洗洗手液和消毒液。”白云区某连锁药店,一位顾客向店员表达了购买防疫物资的需求。昨日,记者走访白云区、海珠区多家药店发现,近期防疫物资走俏,不少经销商都在积极备货;小柴胡颗粒、板蓝根、连花清瘟等防治类中成药也十分畅销。   “最近N95口罩交易次数明显上升,还有团体订货的,我们积极备货以满足市场需..

广州温情:封控区非凡群体就医有了“绿色通道”  封控区特殊群体就医有了“绿色通道”   广州温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肖桂来、陈钧圣、何瑞琪、何钻莹、汤南 通讯员南宣、榄核宣、郭焕媚、张敏、李杰梅   目前广州市封控、管控区内有高龄老人80岁以上的889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74人、严重基础疾病者234人(含血液透析患者)、孕产妇1584人、残疾人1692人。疫情期间,如何确保封控、管控区域内的特殊群体如常就诊用药、生活?   接力送药..

上海长宁这5个“阳光男孩”在抗疫一线变身“搬运工”  长宁这5个“阳光男孩”在抗疫一线变身“搬运工”……   4月1日以来,长宁区民防办5位“80后”“阳光男孩”在抗疫一线,变身“搬运工”,不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始终坚守着、忙碌着。弯腰、抱起、传递,汗水湿透衣背,灰尘裹满裤腿,衣服无暇替换,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3月31日下午4点,来自长宁区民防办的谈晓彬等9名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单位要派他们前往华阳路街道支援基层抗疫工作。   晚上12点,参加完街..

各地从严从实精准防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从严从实精准防控,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4月11日),吉林长春市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展开最新一轮核酸检测。   按照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要求,吉林省针对高风险群体提前进行中药干预,同时,及时调整和增补黄码医院,统筹做好方舱救治和群众日常诊疗服务。   为尽快切断疫情传播链,从昨天开始,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实行全域临时静..

江西新增本土“2+18” 南昌多地进行姑且应急管控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新增本土“2+18” 南昌多地进行临时应急管控   中新网南昌4月12日电(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2日发布消息称,4月11日0-24时,该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江西省11日新增的2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南昌市,临床分型均为轻型;新增的1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南昌市17例,赣州市1例;新增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系在入境航班..

凭绿码及48小时核酸阴性证实 广州上班人有序进入写字楼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全杰、王楚涵、张露)上班第一天,广州日报·新花城巡城记者走访市内多个写字楼,看到秩序良好。在西塔、东塔、ICC等几个主要高层写字楼,均实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昨日是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后的首个工作日。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上班的人员有序扫码进入大厦。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摄   在东塔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每个出入口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对每位进入大厦的人员进行测温。记者看到,现..

直击“广州粮仓”:全供给链流程畅 未动计谋储蓄粮  供应揭秘   储备粮高位运行、储备充足;大米加工车间周末不停休开足三班,产量提高了30%;连锁商店大米库存量翻三倍,承诺不涨价;大米配送货车和人员均获得特殊通行证……昨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奔赴广州多区,直击大米储存、加工、配送、销售多个环节,揭秘广州大米全供应链流程以及如何安全到达市民餐桌。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粮食加工生产未用到政府战略储备粮。大米零售价格稳定,同比去年持平。预计随着6月份新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