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头盔对于摩托车司机来说有多重要?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0-05-27 04:53:03 来源:网络

  摩托车追尾小车,头盔“救”了他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一盔一带”,安全常在!自6月1日起,渝中区警方将在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相关整治行动,集中查处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那么戴头盔对于摩托车司机来说有多重要?我们可以从警方公布的这些案例中得知。

  追尾小车头盔“救”了他

  20日上午8点过,渝中区交巡警朝天门大队接群众报警,称在渝中区嘉滨路附近发生一起摩托车追尾小车事故,摩托车侧翻倒地,所幸驾驶员佩戴了头盔,没有造成大的伤害。

  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事故摩托车倒在一侧,而摩托车驾驶员则坐在地上,被追尾的黑色小车尾部有轻微擦痕。经询问摩托车驾驶员伤情并无大碍后,民警及时撤除了事故现场,恢复了路面正常交通秩序。

  经过了解,事发时黑色小车沿嘉滨路行驶,在人行道前遇红灯减速停车,其后方摩托车因未保持足够安全车距,刹车制动距离不够,直接撞上了小轿车右后侧的保险杠,摩托继而失控引发翻车事故。摩托车驾驶员张某倒地后,头部及身体贴地滑行了两三米距离,差点撞上路沿,所幸事故发生时张某佩戴了安全头盔,只是造成头盔破损,手臂、腿部有轻微擦伤,但整体并无大碍。

  摩托车驾驶员张某驾车未按交规要求靠右行驶,且未与前车保持足够安全距离。最终,民警依法判定摩托车驾驶员张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并对其违法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教育。

  这起事故中,摩托车驾驶员佩戴了安全头盔,有了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减轻了身体受伤程度。

  不戴头盔遇车祸头破血流

  21日上午10点过,渝中区和平路发生摩托车与小车碰撞事故,摩托车驾驶员未佩戴头盔,前车刹车后摩托制动不及,车辆撞上时,驾驶员脸部碰撞到前车玻璃,造成身体多处擦伤,鼻血不止。

  这起事故中,摩托车驾驶员没有戴头盔,事故发生时,被撞击或倒地瞬间,头部最易碰到硬物或地面,因没有头盔保护而直接受到撞(碰)击,一般情况下伤势会较重。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降低死亡风险

  渝中区交巡警方面介绍,调查数据显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有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所以在关键时刻,头盔和安全带是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和基础防线,绝不可轻视。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编辑:于晓】 ,戴头盔对于摩托鲸落是什么意思 车司机来说有多重要?关键时刻能救命!

相关:

网红景区营销别用力过猛  网红景区营销别用力过猛  苑广阔  近日,重庆某景区和湖南某景区的“天空之境”因为实景和营销照片反差太大,引发网友和游客不满。面对批评质疑,两个景区的回应如出一辙:需要专业摄影师才能拍出营销照片的效果,现已作出整改,为游客配备了专业摄影师。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一批网红景区,引得很多网友纷纷前去打卡,有的景区甚至成了网友眼中的“打卡圣地”。有的网红景区确实给游客提供了令人满意的旅游体验..

怎么种、如何收?——代表委员为保粮食安全建言 民以食为天,有粮天下安。疫情冲击下,如何端好“中国饭碗”?围绕粮食安全,代表委员就此建言。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备耕期间,河南部分地区小麦追肥错过农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捐农资,及时为20万亩小麦“加餐”。 保种植规模,是保粮食安全的第一步。在党永富看来,“疫”中稳耕,才能更有底气。 “今年目标是粮食总产增3%以上。”在黑龙江代表团举行的..

德国一餐馆发生聚集性感染多人被强制隔离 据德国媒体25日报道,德国下萨克森州莱尔地区一家餐馆发生聚集性感染。截至24日,15日当天去过这家餐馆的顾客中,有14人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133名相关人员被强制居家隔离。 媒体援引下萨克森州卫生部长卡萝拉·赖曼的话报道说,这家餐馆15日恢复营业当天出现违反相关禁令行为,例如在场人员握手和拥抱等。一些迹象表明,这家餐馆当天违反规定举办了一场活动。如果相关情况得到证实,该餐馆以及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将面临罚..

国家卫健委:5月25日新增确诊病例7例 其中无本土病例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董童)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6日在官网发布的《截至5月25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以下简称“情况”)称,5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内蒙古5例,上海1例,福建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18人,重症病例与前一天持平。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6例(含..

专家指导:日常饮食如何智慧控盐?   食盐(NaCl)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但是,长期的高盐摄入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而我国人均烹调盐摄入量高达10.5克/天。   那么,日常饮食如何做到智慧控盐?   1.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   2.提倡在家吃饭,学习少盐烹饪知识和技能,培养全家清淡口味和习惯。   3.小小盐..

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家政服务企业发展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本文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家政服务企业业务量、利润明显下降,明显下降;为渡过困难期,一些家政公司开启了“云模式”;惠企政策的落实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调研组给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促进家政服务企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支持餐饮、商场、..

孕期营养健康:“糖妈妈”在饮食营养中应避免这些“坑” 每年5月的第三周是全民营养周,今年营养周主题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防疫时期,提高营养、增强免疫力至关重要,妇女儿童的营养健康更是不可忽视。近日,北京妇幼保健院联合系统内各医疗助产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妇幼人群营养健康特点,开展了2020年“全民营养周”系列科普活动。 疫情期间,各医疗机构的大型科普讲座暂停,为此北京市妇幼保健系统开展了以“云课堂”为主要形式的2020全民营养周科普宣传模式,通过..

儿童饮食诀窍:优质蛋白质挂帅,多样化平衡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7~24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指南”和“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其中给出的喂养和膳食建议,充分体现了优质蛋白质挂帅的原则。下面简单介绍几类优质蛋白质食物,其在每一年龄段儿童的膳食指南中都有特别强调。 1.母乳:对婴幼儿来讲,母乳蛋白质绝对是质量最好的,且母乳中蛋白质水平非常适宜,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满6月龄以前..

“无肉不欢”别过度  抗疫不可少蔬菜 “疫情期间,免疫力也是防护服。”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提示大家,想要靠“吃”提高免疫力,也是很有门道的,特别是作为“抗疫排头兵”的蔬菜,很可能被“无肉不欢”的你忽略了。 提到重营养,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鱼禽畜蛋奶。但还有一大类食物也是“抗疫排头兵”,它们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铁等维生素、矿物质,与机体免疫屏障的构成与维护、及能否产生清除病毒的特..

“深夜食堂”开启 夜间生活回归 夏日悄然而至,随着疫情渐趋平稳,大家久违的夜生活貌似也迎来了复苏。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位于经开区核心区的大族广场,觥筹交错间,感觉人们已经重新找回熟悉的烟火气,走出了疫情的阴霾。 周五晚上快8点,夜里已经有了完整的属于夏日的清凉,于近日开放的大族广场联排的露天经营场所人来人往,耳畔萦绕着或轻柔或舒缓的音乐,忙碌了一周的人们聚在一起,或是情侣两人,或是几个朋友一起,点上几个喜欢的菜品、几瓶助兴的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