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士兵突击” 他们在云课堂“抢险”

2020-05-21 17:24:12 来源:网络

  线上“士兵突击” 他们在云课堂“抢险”|“云课堂”上的90后①

  开栏语

  “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的力度空前。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自2月17日上线后,截至5月11日,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在国家“云课堂”之外,各地方也结合地方特色、学情等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云课堂”。作为“云上”原住民,青年教师成为这股浪潮中的最抢眼的一抹风景。他们以贴近学生兴趣的“0代沟”、不知黑夜与白昼的青春热血、脑洞大开的创新方式,扛起了青年教师的担当大旗,他们是“云课堂”最值得期待的90后。

  本期起,中国网教育频道特别策划并推出《“云课堂”上的90后》系列报道,点赞教育界的那些“后生可畏”。

  “准90后”张嘉、“90后”谢晨博,在北京市十九中学是“双生子”一样的存在——外貌体型相似,总是形影相伴,为课程、考试顺利、有序进行做着幕后保障工作。

  疫情期间,“云课堂”上线,这一对“90后兄弟”,化身线上“士兵突击”,为在线课程、考试“抢险”冲锋。

  美食 总被突发打断

  2003年,非典肆虐京城,那时的谢晨博还只是一名小学生。对于非典的记忆,他并不记忆犹新,反倒因非典带来的停课,让他有种“被放风”的感觉。时隔17年,谢晨博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任职于十九中教务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他感觉似曾相识,又十分陌生——疫情几乎颠覆了他的整个生活节奏。

  甜品、京味儿、西域美食……与众多90后一样,“美食控”是谢晨博公开的“标签”。但疫情的到来,不仅打破了他的“美食梦”,甚至常常让他不得不临时放下手中的碗筷,回应家长、学生、教师的问题和关切。2月22日晚6点半,正准备吃晚饭的教务处教师谢晨博接到了高三年级班主任的一条紧急求助信息——一名学生家长在某公众号得知,今年高三的适应性考试将改为在线应考,学生需要居家完成。得知这一消息后,家长不仅慌了神,班主任老师也不知所措起来:毕竟居家在线考试对谁来说都是新鲜事,而新高考模拟又是头等大事儿。这条信息就像往本就焦虑的高三家长群中浇上了一壶“沸水”,这口“热锅”终于耐不住地响了起来。接到这条求助信息,谢晨博立即拨通了主管领导的电话,向其反应这一情况。此时正值晚上8点,由谢晨博发起,副校长檀晋轩、信息中心主任胡少农共同参与的在线会议就这样紧急召开了。在这场不足15分钟的会上,3位老师不仅紧急商量出安抚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应急心理疏导方案,更针对“在线模拟”这一情境进行了可实施的预案设定与分析。基于多年考务经验,从通知学生、收发试卷、监考、阅卷、报分等基本流程,3人都提出了初定方案,将这场“风波”顺利度过。

  但从这一天起,谢晨博的“线上抢险清单”就再没清空过。2月27日,海淀区召开全区教师视频会议,通知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云开考”的注意事项,下午1点,学校针对高三全体教师召开线上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结束后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谢晨博开启了他的“狂奔”状态——联系年级教师,沟通困惑与需求;了解家长、学生的困惑与难点;制作线上考试系统操作小视频……

  那段与时间赛跑的日子,谢晨博的“美食梦”几乎只能坐在电脑屏幕前圆。

  为工作 先把家庭放一边

  “在线教学就是战场,我们是与时间打仗。”谢晨博用这句话概括了每一位“抢险队”成员的“战时状态”。为了寻找更适合师生使用的在线会议平台,4天内,谢晨博、张嘉共试用了9款在线会议app(程序),从初筛到精选,最终将在线教学平台缩小为2个。

  作为一名“非典型性90后”,张嘉已为人父。但因为工作的特殊需要,虽然精通信息技术,但自家孩子在线学习时遇到的“疑难杂症”,他却无力顾及。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的顺利运行,“抢险队”成员先过了一把“主播瘾”——以文本、视频等形式,为老师们编制《在线教学操作指南》,张嘉特别录制微课视频,“手把手”演示操作流程。录制微课需要音视频同步,所以需要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完成。家中孩子未满6岁的张嘉,为了避免“神兽”干扰,录课时间大多选在晚上10点夜深人静后。“老师们和我们一样,白天备课、为学生答疑,晚上才有时间录课。”所以“昼伏夜出”成了张嘉和各学科任课教师的共同作息。每晚10点至12点期间,张嘉的“答疑直播间”都会准时“上线”。记得有一次,一位任课教师身在国外,在录课过程中遇到难题向张嘉求助,一时忘了与国内的时差,答疑结束已是第二天的凌晨2点。但张嘉坦言:“老师们比我们辛苦,能保证老师们顺利上课,我们能做的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2月17日,“停课不停学”在线课程正式“云开讲”。就在前一天深夜,“抢险队”成员还在“紧急救援”。“为了保证网速不卡顿,我们尽量把教学视频压缩到最小。”就这样,“抢险队”成员张嘉、谢晨博在3天内共压缩了500余条视频,每条时间处理时间平均5分钟。为了“抢制”这2500分钟,“抢险队”成员成了电脑前的“雕像”。“不记得喝水,一天就坐在电脑前,刚拿起饭碗就又有电话打过来。”谢晨博回忆那3天“白加黑”的日子,已经变成了笑谈。

  至今,“停课不停学”依旧在每天按时开讲。在师生“云上见”的这些天,别忘了,那些在幕后“逆行”的身影中,有一群用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打通线上绿色通道的“抢险队员”。

  中国网记者 刘佳 【编辑:田博群】 ,线菊花的特点 上“士兵突击” 他们在云课堂“抢险”

相关:

四川出台10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新华社成都5月21日电(记者陈健)四川省人社厅、教育厅等多部门21日宣布,四川出台10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包括挖掘国有企业招聘潜力、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作用、扩大基层项目招聘规模等。其中,针对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毕业生等,以及四川高校的全部湖北籍2020届毕业生,四川今年将给予每人15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四川省人社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向可华说,为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四川省的省属、..

在万米高空的防疫战线捍卫“青年勋章”  5月4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航”)乘务员丁珏就早早来到公司进行准备。与往常不同的是,她要执行的航班有一个特殊的名字——MU5401“五四101共青团号”航班。  起飞前的准备室里已是一幅忙碌的景象。在丁珏的带领下,执行MU5401的机组成员佩戴团徽,在团旗下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现场很多人的眼眶都已被激动..

头盔价格疯涨背后:原料配件紧缺 行业呼吁不要囤货以往沉寂的头盔市场,因公安部交管局4月21日部署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泛起波澜。原本三四十元的头盔涨至百余元、商家纷纷打出“限购一个”“即将售罄”的宣传语,头盔一时间“供不应求”。即使在全国最大的头盔生产基地浙江省乐清市,因制造头盔的原料ABS和配件价格上涨、供给紧缺,导致产能不足,商家也只能暂停接单。为了方便“欲分一杯羹者”进场获取货源,还有人整理了逾4000条头盔厂家信息,以39.9元的价格出售..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万卫星逝世我国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5月20日21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作为我国行星物理学奠基人,他担任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对中国行星科学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即使病重期间,万卫星先生仍坚持工作,他还十..

美国对台军售,中方提出严正交涉5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对台军售问题提问。赵立坚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售台武器,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以免对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相关报道美国务院520当天狠宰台湾一刀520风波未平,美国人又来搞小动作。美国当局5月20日批准向台湾出售18枚MK-48 Mod6先进鱼雷,总价值约为1..

加拿大唐人街石狮被恶意涂鸦辱华字样,当地警方:严查【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刘婕】据加拿大媒体“环球新闻”(Global News)20日报道,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情况下,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千禧门前的标志性石狮子被写上“COVID-19(新冠病毒)”“China(中国)”歧视性语言,成为种族主义涂鸦的最新目标。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报道称,当地时间周一(18日)下午,温哥华唐人街千禧门前的石狮子上被发现有人用红色油漆或记号笔写上“COVID-19(新冠病毒)”、“China(中..

武汉公布疫情防控期间小区物业服务“红黑榜”  新华社武汉5月21日电(记者徐海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区防控抓得怎么样?物业服务有没有打折扣?21日,武汉市对外公布最终评定的疫情防控期间小区物业服务群众满意情况。365个小区被列入“红榜”,为群众满意小区;14个小区进“黑榜”,为群众不满意小区。   为充分发挥全市物业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期间物业服务“群众满意小区”创建工作,通过群众评议、组织审核..

浙江男子隐瞒武汉接触史致3人感染114人隔离 获刑一年  (抗击新冠肺炎)浙江男子隐瞒武汉接触史致3人感染114人隔离 获刑一年   中新社台州5月21日电(范宇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一名男子隐瞒与湖北省武汉市归来人员多次密切接触的事实,导致3名同事感染、114名家属被隔离,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5月21日,三门县人民法院对该案公开开庭审理,该男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1月15日以来,三门县海游街道蟠龙社区的48岁男子俞某红与武汉回来人员郑某等人多..

【地评线】多彩时评:黔甬携手硕果连枝  通过高位推动、项目带动、就业联动、人才互动、社会行动,黔甬两地兄弟之情越走越亲,合作程度越来越深。  宁波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已经24年了。  跨越2079公里的距离,帮扶资金十多亿、项目2千多个,这样的全方位、多形式援助,背后有什么样的责任、情感,是什么样的视野、格局?  这是对“两个大局”战略部署的落实。上个世纪,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央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

甘肃推“公筷公勺公夹”及大型聚餐宴席自助分餐  中新网兰州5月21日电 (张婧)“餐饮服务单位要为食客配备差异明显的‘公筷公勺公夹’等公用餐饮具,使之成为每张餐桌的‘标配’,推行大型聚餐及农村红白宴席以自助分餐用餐,摒除‘一双筷子吃天下’的旧习,养成分餐、分食的良好习惯,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传播风险。”21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庆邦作如上表示。   “在总结部分市区实施公筷公勺先进工作经验的同时,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制定甘肃省文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