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留在这个“冬天”的人们……

2020-04-04 09:12:58 来源:网络

  己亥岁末,庚子年初,荆楚大疫,

  染者数万,八方驰援,

  封城数地,设隘郡县,商业不彰,

  众愕然,皆闭户,举国防。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还悬挂着精美的迎新春饰品,但街头已空无一人。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还悬挂着精美的迎新春饰品,但街头已空无一人。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刚过去的冬天,

  在每个中国人心上留下重重一笔。

  以往,与“武汉”一起出现的,

  是壮阔的长江,

  是绚烂的樱花,

  是美味的热干面,

  和车水马龙的街道

  ……

武汉街头的树枝上繁花点点盛开。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武汉街头的树枝上繁花点点盛开。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而一切在这个冬天发生巨变,

  那时候尚未命名的“新冠病毒”

  悄然袭击了武汉,湖北,乃至中国。

  81620,76571,3322,

  这是属于这个“严冬”的“烙印”。

  截至4月2日24时,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620例,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6571例,

  累计死亡病例3322例。

2月3日,医院隔离病房内,一名护士在为患者打针。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2月3日,医院隔离病房内,一名护士在为患者打针。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3322,

  于历史洪荒,

  或许只是一个“数字”,

  但只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才知道,

  这里的每一个数字,

  都曾是这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名字。

  为了改造病房觉都不敢睡的刘智明,

  婚礼被永久推迟的彭银华,

  永远定格在29岁的夏思思……

  还有王兵、冯效林、江学庆、

  李文亮、张抗美、肖俊、

  吴涌、柳帆、黄文军、

  梅仲明、廖建军……

  他们或许就曾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中,

  也许是有些唠叨的医生,

  也许是秉公执法的民警,

  也许是和善的社区干部,

  亦或只是一名普通的武汉市民,

  他们甚至并不能引起他人注意,

  但也是他们,

  面对疫魔,不曾后退半分,

  坚定地与武汉并肩作战。

图为医护人员冲镜头“比心”。胡静 摄 图为医护人员冲镜头“比心”。胡静 摄

  而与他们共同战斗在一起的,

  还有亿万中国人民,

  和这个拼尽全力保护自己国民的国家。

  1月23日,武汉封城,

  一座拥有千万人口,

  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城市,

  一夜“停摆”,

  壮士断腕,史无前例。

“封城”后,空旷的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上,一位市民佩戴口罩带着宠物狗出行。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封城”后,空旷的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上,一位市民佩戴口罩带着宠物狗出行。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1月23日,

  武汉决定建设火神山医院。

  1月25日,

  武汉决定建设雷神山医院。

  2月3日,

  武汉决定建设“方舱医院”。

  “中国速度”震惊世人的背后,

  其实是国家对生命的珍视和敬重。

图为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图为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1月24日,一纸军令,

  3架军用飞机降落在武汉机场,

  3支医疗队,450人,

  解放军铸成守护武汉的第一道钢铁防御。

图片来源:空军发布 图片来源:空军发布

  1月下旬起,白衣执甲,

  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逆行出征,

  “责无旁贷”成为他们共同的请战语。

  截至3月8日,

  共有346支医疗队,4.26万人援鄂。

 图为医护人员对着镜子整理护目镜。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图为医护人员对着镜子整理护目镜。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3月10日,方舱医院“关门大吉”。

  曾经最先开舱的武昌方舱医院,

  成为最后一家休舱的方舱医院,

  这或许是许多武汉人此生,

  最愉快也最不舍的“告别”。

图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务人员送别出院患者。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图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务人员送别出院患者。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3月18日0时至24时,

  武汉首次实现“双零”——

  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疑似病例均为零。

  3月25日,湖北解封。

  4月8日,武汉也将重启。

4月1日,市民在汉口江滩放风筝。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武汉正慢慢恢复昔日的生机与活力。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4月1日,市民在汉口江滩放风筝。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武汉正慢慢恢复昔日的生机与活力。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曙光已现,胜利将至,

  回首再看这场“战疫”的每一步,

  无不惊心动魄。

  冬去春来,荆楚重生,

  人们渐渐走出疾病的阴霾,

  却有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冬日。

  2020年4月4日,清明节,

  10:00-10:03,

  这3分钟,

  献给每一位牺牲在一线的英雄。

  我们不会忘记逝者离去的痛楚,

  也将牢牢铭记生者奋战的坚毅。

  每一个英雄的名字,

  每一段英雄的故事,

  都将永远留在荆楚大地上,

  也将永远刻在每个国人的心里。

制图:张舰元 制图:张舰元

  今日,

  送别留在这个“冬天”的人们,

  欢迎重生于这个“冬天”的荆楚!

【编辑:郭泽华】 ,送别,留在这个“冬天”的人们全员加速中第三季 ……

相关:

今日10时北京地铁停车鸣笛,悼念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介绍,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4日10时,北京地铁所有线路列车将临时停车3分钟,期间列车每分钟鸣笛15秒。在哀悼开始之前,列车司机和车站工作人员将通过广播向乘客进行通知。

中国首次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全国性哀悼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王亦君)今天,我国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全国性哀悼活动。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翔教授表示,特殊人..

22岁姑娘一天刷46只马桶,他们的故事从去隔离点帮忙开始1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中环国际酒店客房部经理朱曼青接到通知,普陀区征用一家快捷酒店做集中隔离点,缺人,需要帮几天忙。第二天,朱曼青带着3名队员赶到隔离点。没想到,他们刚到,酒店原本的服务员就撤离了,说好的“帮忙”,成了“接管”。直至今天,这里已经成为普陀区1号集中隔离点,迎来送往上千名房客,朱曼青和她的队友还在。和他们差不多,2号隔离点位上,陈珏雯和她的队友们也已坚守了60余天。“去的时候,..

湖北荆门:哀悼日城区道路红绿灯设置为“全红”3分钟为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荆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决定,在4月4日全国哀悼日10:00—10:03期间,对荆门城区道路红绿灯设置为“全红”交通信号,请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立即安全停车处于静止状态,并与防空警报同步鸣笛。

铭记,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  战争年代   英烈们逆行上阵、浴血奋战   用生命换来了和平   和平年代   不再有隆隆的炮火   但有许多英雄   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安康   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无论在什么年代   总有一些人逆向而行   用生命守护着生命 他们是医生   钻研医术,治病救人   白昼,他们站在救死扶伤第一线   夜晚,与死神和病魔抗争不停歇   身体包裹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   面颊上留下口罩..

31个省份和新疆兵团新增确诊病例19例 1例为本土病例  中新网4月4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4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例,其中18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湖北1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湖北4例);新增疑似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346人,重症病例减少48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98例(含重症病例17例),现有疑似病例114例。累计确诊病例888例..

清明祭 | 你走后,我知道了什么是思念 【编辑:郭泽华】

携手抗击疫情,守护人类光明!抗疫MV《Fight as ONE》  疫情没有国界,病毒不分种族,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让“地球村”每个成员前所未有地意识到,我们的呼吸是如此息息相关,我们的命运是如此紧紧相连。4月3日,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百万,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进入了更加严峻的阶段。   寒夜里唯有添薪取暖,方能保护共同的家园。骇浪中唯有同舟共济,才可抵达希望的彼岸。世界共担福祸,环球同此凉热,此刻,云南广播电视台携陈奕迅、蔡依林及两岸..

湖北14名新冠疫情防牺牲人员被评定为首批烈士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据《烈士褒扬条例》和《退役军人事务部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关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的通知》精神,评定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等14名(按姓氏笔画排序)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首批烈士。他们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出征,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新冠肺..

国务院发布公告: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今天(4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