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湿地原住民眼里的蝶变:从猪圈到绿肺

2020-04-02 13:55:36 来源:网络

  中新网杭州4月2日电 题:杭州西溪湿地原住民眼里的蝶变:从猪圈到绿肺

  作者 严格 江杨烨 钱晨菲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约68%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

西溪湿地景区。 单聪 摄 西溪湿地景区。 单聪 摄

  蒋晨杰是杭州西溪湿地工作人员,他还有一个身份——西溪湿地原住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蒋晨杰的老家,就是在目前湿地核心区块的蒋村乡深潭口村,这里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遍布,村民以桥为路,以船为马,以水为田,养鱼为生。

  “家家户户都有两条船,出门就要坐船”蒋晨杰回忆。

  2003年,杭州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采取了外迁农居,恢复湿地生态、挖掘历史遗留等一系列举措,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也浮出水面。

西溪湿地美景。 严格 摄 西溪湿地美景。 严格 摄

  蒋晨杰和村民13000人搬离了老家,据蒋晨杰回忆,当时村民并不反对搬迁,除了安置条件比较合理,环境日益恶劣也是主要原因。

  从90年代开始,湿地所在的乡村开始养猪,最多的有100多头猪,猪粪全部倒入水网,结果水体发绿发臭,一进村里,恶臭难闻。

  据2002年的统计,当地蒋村乡有415户家庭从事这个行当,生猪头数超过了2.5万,污染严重。

  而且由于当地河网地带,汽车到不了家门口,村民进出不便。

  当时保护工程有六大原则,蒋晨杰记忆最深的就是“保护优先”。

  2005年,西溪湿地公园开放,蒋晨杰和许多村民又回到公园上班,他成为一名服务游客的游船电瓶车司机。

  当年的家园成为公园,他发现桥还是那座桥,河还是那条河,塘还是那口塘,路还是那条路,但是环境变了。

西溪湿地美景。 西溪湿地提供 摄 西溪湿地美景。 西溪湿地提供

  通过疏浚、截污、配水和生物治理,全面改善西溪湿地水体环境和水体质量。现在西溪湿地水系已经和钱塘江沟通成为“活水”,蒋晨杰觉得,80年代小时候可以喝的湿地水差不多又回来了。

  湿地里早年曾经遍布芦苇荡,后来改成稻田,但是由于地势低洼收成不好,现在又恢复芦苇荡,一方面改善了水质,另外西溪“秋芦飞雪”也成了一景。

  据记者了解,西溪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分为“三区一廊三带”,采取搬迁整治、封闭封育等措施,恢复原始沼泽、田园风光和鸟类物种,营造特有的水域、地貌、动植物和历史人文景观。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湿地生物多样性优势凸显,天空飞鸟,水有游鱼,青青芦苇,夹岸杨柳、清溪绵延,现在西溪湿地现有植物566种,鸟类达179种,昆虫703种。

  蒋晨杰发现,原来村民很多口口相传的当地历史文化也“活了起来”,《长生殿》作者洪升的祖居、清代著名文人高士奇接待康熙的高庄得以修复。

  除了名人故居,很多湿地老手艺也活了起来。除了像蒋晨杰这样回到公园上班,也有不少村民回到公园重操旧业,蓝印花布传人的染坊,酿酒老师傅的酒坊,小花篮技艺传人的竹编铺,游客取代了乡民,成为他们的新主顾。

  而搬离湿地的村民,也开始享受生态环境的变化。

西溪湿地美景。西溪湿地提供 西溪湿地美景。西溪湿地提供

  据蒋晨杰介绍,搬离湿地的村民,大多居住在附近的新居,由于湿地环境优美,他们的的物业也在增值,目前房租收入也成为村民一大收入来源;湿地又成为了他们的后花园,蒋晨杰家里,就可以俯瞰湿地,父母亲也经常饭后来湿地散步赏景,他们没有想到,祖祖辈辈的家园,会成为杭州可以媲美西湖的胜地。

  享受生态环境变化的村民,也开始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蒋晨杰说,去年开始杭州力推垃圾分类,他没有想到老父母都很认真,一丝不苟执行。

  虽然村民离开了湿地,但根还在湿地。端午,是村民最重要的节日,男女老少都会回到湿地赛龙舟,吃百家饭,这是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规矩;岁末,湿地会举办干塘节,干塘”就是把鱼塘的水放干,然后捉完鱼,再清淤以备来年再养鱼,这也是当地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作业,不过现在已经成为城里孩子们的最爱,明年预约爆满。秋日,湿地特产柿子红了,湿地火柿节村民会带着游客采摘柿子,期盼“柿柿如意”。

西溪湿地美景。西溪湿地提供 西溪湿地美景。西溪湿地提供

  时至今日,蒋晨杰还是很佩服当年的决策。因为当时房地产开发已经到西溪湿地。既失去了房地产的大笔土地出让款,政府还要投入40亿元建设款,当时不少人觉得是亏本买卖,但今天,自己的家园成为杭州的绿肺,成为中外游客的最爱,他觉得太值了。

  15年来蒋晨杰一直在湿地工作,他觉得这是一份有感情的工作,在祖祖辈辈的家园上班,这种感情无与伦比。

  现在西溪湿地游客越来越多。工作中,经常需要和游客交流,“以前湿地什么样”,这是游客最喜欢的问题,每一次,他都是倍觉自豪地回答。(完)

【编辑:叶攀】 ,杭州西日不落歌词 溪湿地原住民眼里的蝶变:从猪圈到绿肺

相关:

西昌出台史上最严森林防火管控措施  中新网客户端4月2日电(杨雨奇)4月2日,四川省西昌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发布《西昌市关于从严从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公告》。文中明确,对林区实行最严管控,对泸山、尔舞山等重点林区进行封山育林封闭管理,未经批准严禁进出;市辖其他林区进行封闭式管理,进出一律进行登记检查。同时,对造成森林(草原)火灾的违法、犯罪行为人依法查处;对烧秸秆、烧杂草等引发火灾和生态环保事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

北京6条地铁调图后 这俩线早高峰拥挤缓解最明显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地铁车厢内挤不挤?”是疫情期间上班族最关心的问题,近期,昌平线、6号线6条地铁线路陆续开始采取开行大小交路和大站快车等超常超强措施,以期降低车厢满载率。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调图后,早高峰期间15号线和昌平线满载率下降最为明显。   近期,北京地铁的客流量仅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30%,但每周都会增长10%到15%,客流压力也在逐步上升,北京地铁有专人监测列车及车站的..

西昌山火:突然改变的风向与成立三个月的扑火队3月31日,队员们的行李被运回营地,整齐地摆放在宿舍床边的椅子上。20个背包,有的是迷彩色,有的是红黄黑三色的双肩背包,每个都塞得鼓鼓囊囊,上面绑着卷成一卷的救火毯。队员们出事后,这些背包就没再打开过。周边的村民自发到村委会制作花圈。新京报记者王翀鹏程 摄文 | 新京报记者 王翀鹏程 王昱倩 肖薇薇 吴荣奎 张盼港实习生 孔宁婧 金钱熠 王亚会编辑 | 胡杰 校对 | 王心►本文约4949字,阅读全文约需10..

一句“中国人出去”,刺痛了太多人的心有些事上出现的“内外有别”及“超国民待遇”等,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是某些基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文 | 马涤明4月1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山东省青岛市某社区,市民排队核酸检测时,有外国人插队的情况。据网友曝光的视频画面显示,插队的三名外籍人士中,一位男子把登记表扔出门外,还声称“中国人出去”,社区人员对排队的其他人员表示希望“给个面子”。此后,“崂山卫计官微”两次发文回应对此事表..

95后当红女星深夜喝醉踢人是这么回事?真相令人无语!近日,宋祖儿深夜疑似耍酒疯还踢身边路人引发热议。事情是这样的,宋祖儿日前被拍到和友人们聚餐,但她口罩掩面,双眼紧闭,明显一副喝高了的样子,身边还有一男一女两个朋友搀扶着。喝醉后的宋祖儿被身旁的女性好友搂着前进,但是这时候酒劲上来了,前方路边有一对男女在说话,宋祖儿直接伸腿踢向了那名女性的屁股,吓得两位友人立马制止。于是网友们开始质疑宋祖儿酒后发疯,踢路人来泄愤。虽然最后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矛盾,但也..

“你不漂亮不配当女主”,不敢丑的中国女星你会因为什么给一部电影差评?逻辑生硬,剧情无脑,表演尴尬……这些都是Sir评论电影时的扣分项。但Sir始终相信一个前提。世界上不存在所有人都买账,十全十美的作品。不同的声音,只要体现思考过程,能自圆其说,就存在价值。但总有一小撮人要搞事情。宣泄肤浅的情绪,标榜狭隘的三观。有些人,打差评只为释放恶意。最近又有一波“差评党”刷足存在感。围攻对象:女演员们。差评原因: 丑 。01从一部最新的美国恐怖片说起。《..

史泰龙全家玩变妆,美貌女儿贴胡子反串,网友大呼不敢认4月2日,根据外媒的最新消息报道,最近因为疫情严重,我们的男神史泰龙一家开展了久违的共处时光,宅在家的史泰龙也为家人们解锁了新玩法,全家一起cosplay玩变装啊!大家都齐齐改造成大热纪录片《养虎为患》里面的角色,史泰龙身穿黑色外套搭配嘻哈范儿十足的帽子和手链,久违出镜的史泰龙被赞表情依旧很到位,只是已经73岁的史泰龙看起来沧桑了不少,胡子斑白显出老态了!不仅仅史泰龙的造型颠覆传统,而全家人也跟着爸爸玩了..

电影《爆烈之城》强势登顶 热血动作点燃荷尔蒙4月2日,由红孩儿传媒荣誉制作,宋林国执导,李龙君、张倩如领衔主演,周骏、金九熹、张永华、侯磊联袂主演的悬疑动作题材网络电影《爆烈之城》已经在爱奇艺上线三天了,强势登顶爱奇艺飙升榜第一、爱奇艺站内热播榜第二、热搜榜第四,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该片迅速打响了四月网络电影市场的第一枪。为此官方为了庆贺,特意发布一款“割裂版”海报。在新曝光的“割裂版”海报中,几位主演神色凝重,给观众一种暴风雨将要到临的既视..

张钧甯配音《人生第一次》 动人分享老年大学古稀情张钧甯人生第一次讲述人张钧甯张钧甯作为讲述人参与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退休篇的故事讲说,该节目是一个升级版的“百姓故事”,自首播以来,用温暖动人的生命故事和真挚赤诚的情感表达,串联起人生的重要节点,描绘真实的生活图鉴。张钧甯动人落泪《人生第一次》退休篇单元由几个老年人的大学生活故事组成,张钧甯用活力欢快的语调讲诉着老年人精彩的大学生活。老年大学是退休老人版的“热血高校”,在老年大学里能让退休的..

人民日报评“外国人插队检测”:谁给的特权?崂山核酸检测外国人插队,无视劝阻,强行插队,谁给的底气?出言不逊,叫嚷“中国人出去”,谁给的特权?谁都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更不能破坏了规则还振振有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重任,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须配合。依法依规处理,别让个别人影响防控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