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仅剩的3名乡村孩子 “竹筏老师”渡江通勤

2020-01-01 05:44:39 来源:网络

  为了3名乡村孩子 “竹筏老师”渡江通勤

  为了仅剩的3个学生,肖运琦选择留在三江小学

  每天上午7点半,肖运琦都会准时出现在家门口附近的渡口,驾着自己的一片竹筏缓缓驶向斜对岸。迎接他的除了朝阳,还有3名年仅7岁的学生。

  过去一年,肖运琦一个人坚持在江西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三江村教学点,为学校仅剩的3名学生担任“全科”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每天六节课,都由肖运琦一个人讲授,“凡是城里孩子学的东西,都会安排给孩子们上课,不能让孩子们落后。”

  一个老师和他的三个学生

  2019年12月31日下午4点半,肖运琦刚刚放学回到家中。从学校到家里,他需要经过一段非常特别的路程。“我们这个村横跨桃江两岸,学校正好在河对岸,所以每天都得划着竹筏去上学。”

  据肖运琦介绍,他所在的学校名为三江教学点,是三江村唯一的学校。2006年,当地新建了一座水电站,位于电站上游不远处的三江村自此成为库区的一部分,不少村民因此举家外迁,村里的常住人口开始急剧下降。“之前学校差不多每个年级有三四十个学生,慢慢地学生越来越少,等2018年秋季开学,就只剩下3个一年级新生了:钟兆国、钟兆贵、钟可馨。”肖运琦说,3个孩子入学时只有6岁多,“孩子还太小,而且他们的父母都没有外出打工,都在村里,还是留在身边上学比较方便。”

  谈起划竹筏上班一事,肖运琦说,早先没有建电站的时候,村里乘着竹筏出行的情况还是挺常见的,后来建了电站后,水面加宽,划竹筏的人稍微少一点,“但这个是从小就会划,驾轻就熟的,也很方便。”

  他介绍,如果不用竹筏,自己就得绕道去学校,路上可能需要40多分钟,但凭借一片竹筏,差不多15分钟自己就能到河对面。“每天7点半准时到河边,然后划着竹筏渡河,15分钟后,就能到对面渡口。固定好竹筏,上个小坡,就能到学校了。”肖运琦说,一开始自己每天只能手动划着竹筏渡河,后来乡里看到出行不方便,就帮配了一个汽油推进器,有了这个助力,自己再渡河就省力多了。

肖运琦每天划竹筏渡江上下班

  一家两代人共同的坚守

  事实上,肖运琦并非一直在三江教学点任教。他介绍说,1998年,时年21岁的自己经过考核、安排,正式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三江小学是其工作的第一个学校,但此后,他陆续辗转到其他几个山区小学任教。

  2018年秋季开学前,三江小学唯一一位教师、肖运琦的堂兄肖运来退休,学校面临没有老师的尴尬处境,得知此事,肖运琦主动请缨,再次回到三江小学,开始了自己校长、老师、“炊事员”等多重角色“一肩挑”的生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每天六节课,都由肖运琦一个人讲授,“凡是城里孩子学的东西,都会安排给孩子们上课,不能让孩子们落后。”也因此,即便遇到家里有事或者身体不舒服,肖运琦也不敢请假,生怕自己一请假,孩子们就得缺课。

  他回忆说,当年之所以选择做老师,其实源于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我父亲生前就是山村教师,干了一辈子,1998年被确诊患了癌症。弥留之际,父亲嘱咐我说,山里孩子上学不容易,希望我能接替他继续干下去。当时我对做老师也挺有兴趣,于是就加入了教师行业。”

  这一坚持,就是21年。2012年,他还获得了江西省教育厅颁发的“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对学生优秀率100%“很满意”

  如今,马上又迎来期末,肖运琦也要为孩子们的考试做准备,“期末是全乡联考,卷子都是统一的,中心学校会安排两个监考老师过来。”

  他对孩子们的成绩很有信心,“学生少吧,上课就比较吃力,每门课都需要备课,但批卷子、批作业就比较轻松。而且孩子们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也比较好掌握。我这几个学生都很听话,上学期期末,孩子们就考得很好,优秀率都是100%,平均成绩也都在90分以上,我很满意。”

  而学生家长钟庆海也对自己孩子的这位“全科”老师很满意。“我和肖老师年龄相差不了几岁,小时候都是三江小学的同学。现在我的小儿子又在他的班上上课,肖老师特别认真,教学水平也信得过,我们家长都很放心。”除了学生家长的身份外,钟庆海也是三江村的村书记,他说,对于村里来说,能有一个老师愿意坚守,的确是方便了许多,村里也都非常感谢肖老师。

  钟可馨的妈妈说,自己家就在三江小学边上,所以一开始更希望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她表示,相比之前,孩子去上学后,回来明显更懂事了,会主动帮家长干家务,写作业什么的也都很自觉。

  文/本报记者 孔令晗

  供图/《赣南日报》记者 刘青

【编辑:罗攀】 ,为了仅剩rss订阅 的3名乡村孩子 “竹筏老师”渡江通勤

相关:

男童遇车祸昏迷 两月后被幼儿园“呼唤小队”唤醒  杭州6岁男孩车祸后陷入深度昏迷 为增加苏醒可能性 所属幼儿园小朋友每周探望   “呼唤小队”俩月唤醒昏迷小伙伴 幼儿园小朋友们探望子熠   一场车祸后,杭州6岁男童子熠陷入深度昏迷。而为了增加他苏醒的可能性,子熠就读的幼儿园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组成“爱心呼唤小队”前往病房探望。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昏迷两个多月的子熠在家人和朋友的呼唤中渐渐苏醒。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子熠的意识已经基本恢复。..

全 国 首 个 !打的太贵,走路太累公交太挤,还要等待出一趟门实在不容易啊想来想去还是坐地铁最实惠12月30日上午,无锡地铁联合无锡移动在无锡地铁市民中心站召开全国首个城市地铁5G网络全覆盖发布仪式,共同见证无锡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城市地铁5G网络全覆盖的城市,这标志着无锡地铁交通正式迈入5G时代。高速地铁加超快移动5G网络 基于5G网络低时延、高速率、大带宽三大特点5G将在地铁车载视频定位GPS系统、物联网设备应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产量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 工业机器人产业拐点到了吗?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显示,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3%,延续10月以来的增长态势。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增长并没有带动产值的增长,因为制造行业没有全面回暖,工厂在采纳自动化的时候还是比较保守,加上机器人企业之间的竞争,产品价格没有提上去,整个产值下滑得很厉害。而且目前整个制造业投入产线改造的比较少,主要靠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拓展新产线时采纳机器人,因为现在一些..

日本6G芯片出炉!速度是5G的40倍  现在我们还在使用4G网络,但是5G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目前我们国内已经建成13万座基站。  而5G才刚刚开始商业化,6G就已经开始。  目前许多国家、机构、企业都已经开始6G的预研究工作。最近,日本NTT集团设备技术实验室成功开发出6G超高速芯片,它使用了磷酸盐鲤鱼(InP)化合物,并在300GHz超高频段的无线传输实验中,通过16QAM调谐,获得了100Gbps超高速度,相当于100,000兆的有线网络。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

为什么微信里那么多人来自"安道尔"?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你的微信里有一大群好友来自“安道尔”微博上有人吐槽你要是不信可以测试下效果十有八九是这样我400多个微信好友 来自安道尔的就有10个大约占了2.5%按照腾讯公布的数据:微信月活用户已经达到9.38亿。我们凑个整数,按照9亿来算。那么,微信上来自安道尔的朋友就有2250万人在安道尔!那么,这个“安道尔”到底是哪里???去问了下那些显示在安道尔的朋友,很多人都表示“不晓得”,“没管过,它自己显示就在那..

蔚来EC6度发布,李斌该是最幸福的人绚烂灯光之下,到底是蔚来汽车的涅槃重生还是用户们的一场集体狂欢?从蔚来汽车2017年第一个NIO Day首次公布其量产车型ES8算起,至2019年12月28日,在深圳迎来的第三个蔚来NIO Day,这似乎成为了蔚来汽车每年的“例行公事”。如果不是李斌在现场亲自所说,很难想象这次在深圳春蚕体育馆内举办的NIO Day近一万二的座次上有7,300余名蔚来车主。在每一年的NIO Day上,李斌都会公布蔚来在明年的车型规划以及公司布局前景。看似一..

北京市卫健委:强化与公安联动机制 打击医闹行为  中新网客户端1月1日电 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卫健委网站刊文称,北京市卫生健康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处置机制,对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伤害、扰乱秩序、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处理。   北京市卫健委称,民航总医院杨文医师被害事件发生后,社会高度关注,公众为之痛心,“我们再次对杨文医师遇害表示沉痛哀悼,对杨文医师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强烈谴责凶手的极端行为和野蛮行径,我们坚决支持司法机..

这10位功夫明星大名鼎鼎,但他们的老婆你知道都是谁吗?【本文为木棍电影原创,欢迎关注木棍,点赞转发评论,必能收获好运】新年即将到来,电影院也成为很多人渡过元旦假期的场所。目前正在热映的电影中,叶伟信执导、甄子丹主演的功夫片《叶问4:完结篇》已经斩获了7.5亿票房。回顾功夫片发展历史,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无疑是巨星级别。还有不少功夫明星也是大家耳熟能详,比如吴京、赵文卓、张晋等。俗话说,硬汉配美女,我们熟悉的这些功夫明星,他们的老婆多是在背后默默..

机关院内藏卖淫窝点被端 当地水利局否认房屋为其所有  衡阳警方捣毁机关院内卖淫窝点,水利局否认房屋为其所有   新京报讯(记者 倪兆中 实习生 关可馨)针对“湖南省衡阳县水利局库区移民事务中心机关大院内有卖淫窝点”一事,今日(2019年12月31日),衡阳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事发地并非水利局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的大院,单位只是在此租房办公,单位与被捣毁的卖淫窝点也不在同一楼层。   今日(12月31日),网上一篇题为《衡阳一机关大院内卖淫窝点被捣毁》的..

如何给老人看护者“放个假”?可看这份“喘息服务”  “喘息服务”给老人看护者“放个假”   丰台区首推试点,分为机构短期托养和入户照料两种,第二期预计服务1000人;未来将在北京全面推广   2019年2月20日,丰台区温馨精康园,中度失智的王爱华在喘息之家里看电视。   外企职员李燕正经历着日益加深的“养老疲劳”。她要照看年逾八旬的公婆,奔波两地跑药品报销手续,抚养女儿,自己还要工作。“向家里请个假”成了一个难以启齿的愿望。   在北京,“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