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明信片 把“老重庆”寄出去

2018-08-16 14:44:26 来源:网络

  名为“一座记忆重庆的邮局”解放碑主题邮局正式营业

  一张明信片 把“老重庆”寄出去

  记载重庆历史,传承巴渝文化。以百年邮政的特殊视角记录下重庆城的前世今生,镌刻下重庆城的发展变化,“一座记忆重庆的邮局”解放碑主题邮局昨日正式营业,当天吸引了3000余名游客进店。

市民及游客在主题邮局挑选明信片。

印有老重庆各地风光的明信片。

  渝中邮政打造的“解放碑”特色邮筒。

  一个保险柜

  见证重庆上百年变迁

  解放碑主题邮局内,放置着一个长宽高约60厘米、重800斤的保险柜,柜门上写着一个古字,这是曾经的“邮”字,小篆的“邑”字旁被隶书简化后,演变为繁体字“郵”。

  说起这个保险柜与重庆的渊源,要追溯到清朝时期,今天的解放碑,在那时还被叫做“督邮街”。

  “张冀德怒鞭督邮”的故事想必不少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晓,“督邮街”的名字,也正是因为此处曾为清朝官方督邮衙门的所在地而得名。督邮衙门消亡后,街名改为“都邮街”。

  抗战时期,这条曾经的官衙街成为重庆最繁华的街市。著名记者、散文家程大千在《都邮街》一文中写道:“抗战司令台下的吸烟室,东亚灯塔中的俱乐部,皮鞋的运动场,时装的展览会,香水的流域,唇膏的吐纳地,领带的防线,衬衫的据点,绸缎呢绒之首府,参茸燕桂的不冻港,珠宝首饰的走廊地带地,点心的大本营,黄金的‘十字街头’……这就是都邮街”。直至今日,这条步行街仍是中外游客购物、观光的山城知名地标。

  据渝中邮政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保险柜在清朝时被作何用如今已无法考证,抗战时期,当时的邮局曾用它存放现金及邮政重要空白凭证,此后的数十年,由它装放过的现金及凭证不计其数。

  保险柜整体为铁制,内部有木制隔层,上百年的使用,让它一度变得锈迹斑斑。如今市民看到的这个保险柜,是由渝中邮政按照原样翻新后的成果。

  这个保险柜在这条街上待了上百年,目睹了解放碑乃至重庆的变迁,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它仍将在这里见证重庆的蓬勃发展。

  一张明信片

  记录老重庆城风光

  昨日早上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解放碑的这家主题邮局,里面早已人山人海。

  主题邮局距离解放碑碑体处29.83米,不少游客在参观完解放碑后就被主题邮局所吸引。开业当日,店内最受欢迎的是各类重庆特色风光明信片。

  “我逛了近半个小时了,买了20多张明信片。”来自西安的游客于女士在解放碑拍照留念后突然发现了这家邮局,逛了一会就被明信片上印的各种老重庆风光吸引住了。

  较场口、魁星楼、南纪门、朝天门码头,明信片上印有老重庆各地的照片,这些照片由渝中邮政征集,多拍摄于建国前后。同时,明信片上还有每一个地方名字的由来及曾经的故事。

  南纪门的明信片上书写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南纪门,这座重庆老城门的名字,颇有些风雅。南纪门位于渝中区南部偏西的长江北岸,城门上书“南屏拥翠”,是昔日长江上游来重庆城途经的第一道城门。这里曾是水运木材、牲畜等货物的集散地,后来又以蔬菜、牲畜等为主,故有“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的民谣。

  “这样的明信片在邮局内共有24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老重庆明信片,他们还准备了22种重庆境内旅游景点的明信片及10种重庆夜景明信片。

  最受游客青睐的是解放碑的明信片。早上10点半,开业仅一个半小时,印有解放碑老照片的明信片就只剩下了一张。

  一个邮筒

  寄出过往游客的心意

  邮来邮去,把解放碑请进来,把解放碑寄出去。这是主题邮局昨日开业时的口号。

  在主题邮局的正中间,立着一座高两米、直径近60厘米的“解放碑”,这是由渝中邮政耗时一个多月打造的特色邮筒,里面装有现场游客投入的解放碑等明信片。

  据介绍,这个邮筒上半部分为树脂制作的解放碑模型,下半部分为钢化玻璃制成的邮筒,供游客投递信件,里面的信件每天会按时寄出。不少游客购买了明信片后,直接就在现场填写,寄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现在很多人对亲朋的祝福都是通过手机,但其实一封手写的书信更能代表心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会打造这样的一个特色邮筒,主要是为了勾起更多人的回忆,同时也希望来到重庆的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不忘给家人寄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截至昨天下午5点,游客通过邮筒寄出的明信片达到了800余张。

  除了邮局内的特色邮筒,门外的邮政标准绿色邮筒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合照留念。虽然现在的市民很少使用邮筒了,但只要平时留意,就能够注意到,其实这些邮筒一直都立在大街小巷中,平均每3公里就设有一个邮筒,渝中区目前仍有63个邮筒。

  除了重庆特色风光明信片,解放碑主题邮局还推出了多项服务,包括集邮收藏品鉴、DIY明信片打印制作、重庆相关邮票制成的邮品及文创旅游纪念品展售等。

  展示重庆特色地域风貌,以邮政文化的方式挖掘解放碑、渝中区和重庆的历史文化。解放碑主题邮局让市民多了一个回忆老重庆风貌的地方,也让外地游客多了一个旅游打卡地。

  文/图 本报记者 冯锐

  冯锐

,一张明信片 把“老重庆”随州市教育局 寄出去

相关:

他和麻风病老人24年的“不解之缘”  新华社贵阳8月16日电 题:他和麻风病老人24年的“不解之缘”  新华社记者 刘智强  进了贵州福泉市凤山镇竹王城村,就进了茂密的丛林,再走上几公里的碎石土路,记者就看见了一个隐在大山深处的寨子——过去的“麻风村”,如今的“康复村”。在零星的几幢房屋里,住着几个曾经的麻风病患者,虽然已经康复,但他们久居深山不愿出去了。  这几位老人大多七八十岁了,如今,他们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离不开一位80后小..

智慧城市黑科技:垃圾桶满了 你可用APP通知处理  重庆馆两江展区三大参展内容出炉 欢迎体验两江新区智慧城市管理服务  发现垃圾桶满了 你可用APP通知处理▲“提前下单、到店取餐”,现场体验智能点餐。未来能源供给站效果图。  重庆馆两江新区展位效果图。  昨日,重庆晨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重庆馆两江新区综合展示区的设计方案及参展内容已正式出炉,将展示智能产业、智能应用、智能体验三方面内容。目前展区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中,预计18日完工。  展区设计..

虹膜识别技术落地 看得准人更要“看得准”市场  10年的商海奋战,让研究虹膜识别技术、拥有先进产品的高科技公司深深体会到:在市场里,光有技术的先进性远远不够。  最近,虹膜成了热词。6月至今一直冲击着人们的眼球。6月初,院士大会上谭铁牛院士特别介绍了虹膜识别技术;6月底,中科院和中关村管委会展示科研成果,虹膜技术位列其中;8月9日,联想之星庆祝成立10周年时,也特别把它参与孵化的虹膜技术成果摆上了展台。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虹霸)..

研究说机器人对儿童的思维观念影响大  研究说机器人对儿童的思维观念影响大  新华社华盛顿8月15日电(记者周舟)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一些面向儿童的机器人往往受到父母的青睐。一个国际研究团队15日说,机器人有可能显著影响儿童的思维观念,有必要关注使用机器人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为弄清楚具有一定“社交”功能的机器人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影响,英国、德国和比利时研究人员采用20世纪..

新疆富锰矿资源量跃升为全国第一  新疆富锰矿资源量跃升为全国第一  科技日报乌鲁木齐8月15日电 (记者朱彤 通讯员马伊宁)记者15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由自治区财政出资的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   该矿带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由奥尔托卡讷什、穆乎、玛尔坎苏三个大中型锰矿床组成,东西长度65千米,西部延伸进入塔吉克斯坦境内。6月,在穆乎矿区经深部钻探探获新增锰矿资源量749万吨,玛尔坎苏一带..

重庆检察官进乡镇 通报扫黑除恶典型案例  检察官进乡镇 通报扫黑除恶典型案例  检察官现场张贴普法宣传资料。 上游新闻记者 刘力 实习生 代宏哲 摄  本报讯 (记者 钱也 实习生 李娜娜)“什么是‘黑’?什么是‘恶’?”“检察官,我有线索举报怎么找你们呢?”昨日,重庆检察五分院联合永川区检察院在永川区红炉镇开展以扫黑除恶宣传为主题的“莎姐大普法·四百工程”进乡镇活动,150余名村镇干部以及企业代表参加。  活动中,参与办理多起涉黑涉..

好大一棵树!——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新华社西安8月16日电 题:好大一棵树!——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新华社记者许祖华、陈晨、姚友明  盛夏时节,一场大雨过后,西安交通大学的上千棵梧桐树更显挺拔葱郁。这些在交大西迁时遍植校园的幼株,早已茁壮参天。  84岁的老教授胡奈赛爱在梧桐树下散步。她说,望着它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62年前,6000多名交大人从黄浦江畔出发,一路向西,开启了一场“大树”西迁历程,在一片荒凉中白手起家、艰苦..

梦想的路上不孤单 85名贫困大学生有了“梦想伙伴”  梦想的路上不孤单 85名贫困大学生有了“梦想伙伴”  梦想学子们合影。 上游新闻记者 张锦旗 摄  本报讯 (都市传媒记者 谭遥)还有半个月,18岁的巫溪小伙粟志诚就要开始他的大学之旅了,和其他贫困大学生一样,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而对于他们来说,所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梦想伙伴”的指导、鼓励和关怀。  昨天上午,梦想课堂第十届“爱心助飞梦想 高考圆梦行动”进行了结营仪式,参加活动的..

重庆南岸区:扫扫二维码扔垃圾,还能获得收益  南岸区投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扫扫二维码扔垃圾,还能获得收益  “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吸引市民驻足关注。  点击回收机屏幕,选择要扔的垃圾类别,打开手机APP扫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将垃圾放入对应的回收箱。回收系统根据垃圾重量、类别进行计费,立即返现到APP上……前天下午,这一幕出现在了南岸区天文街道中一路社区广场前。  重庆晨报记者从南岸区获悉,自6月16日起,南岸区陆续投放安装了“小黄狗..

护生态 矿业踏上新征程   八百里皖江是长江重要支流,流经安徽416公里,安徽又处于铁铜硫金成矿带上,如何平衡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安徽发展中绕不过的一道关。   日前,安徽池州、铜陵等沿江地区当地正致力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矿业建设风生水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也让传统矿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转型拥抱新机遇在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