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2018-08-16 14:43:07 来源:网络

  新华社西安8月16日电 题:好大一棵树!——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新华社记者许祖华、陈晨、姚友明

  盛夏时节,一场大雨过后,西安交通大学的上千棵梧桐树更显挺拔葱郁。这些在交大西迁时遍植校园的幼株,早已茁壮参天。

  84岁的老教授胡奈赛爱在梧桐树下散步。她说,望着它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62年前,6000多名交大人从黄浦江畔出发,一路向西,开启了一场“大树”西迁历程,在一片荒凉中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用青春年华谱写出爱国奉献的壮美篇章。

  “大树”西迁:为祖国义无反顾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陈瀚至今依然清晰记得交通大学主体西迁时,师生们喊出的豪迈口号。

  1956年夏天,一列列“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告别繁华的上海滩,载着26岁的年轻教师陈瀚和他的同事、学生,驶向遥远的西安。《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唱出心中的豪迈,飘出窗外。

  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等方面考量,决定交通大学迁往西安。数以千计的交大人,迎来人生重大转折。

  当时西安与上海生活条件存在很大差距。陈瀚回忆初迁情景,校外是麦田,校内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紧张,只有一条公交线路通向西安城……

  然而,这棵“大树”天赋异禀。1956年9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了热烈的开学典礼,学校没有因为迁校而晚开一天学、迟上一门课、少做一个实验。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西安交大原党委书记潘季说,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是当时所有师生的至高理想。

  从上海到西安的路千山万水,交大人走得义无反顾。

  迁校时,“中国电机之父”、钱学森的老师钟兆琳先生已年过半百,夫人卧病在床。他婉拒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安顿好妻女,孤身一人赴陕。他常说,支援西北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不把西北建设起来,中国就没有真正的繁荣昌盛。

  “大树”扎根: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西安交大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启了学校第二个甲子的征程。

  随校西迁的化学教师庞瑶华回忆,起初实验室里什么都没有,连试管这种最基本的器材都买不到,只能靠自己动手制作。

  “学习环境很艰苦,冬天零下10几摄氏度没有暖气,很多南方同学也不习惯北方饮食。但学风很好,每天早上8点上课,大家从不迟到。”84岁的交大西迁老教授李怀祖回忆。

  迁校初期,一批交大教师围绕国家需求攻坚克难,开拓了计算机、原子能、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尖端的新专业,科研方面异军突起。在1965年举办的全国高教部直属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西安交大周惠久院士创立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被列为五项重大科研成果之一。

  “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交大西迁人扎根西部,将毕生年华献给了祖国的科教事业——

  1992年就已退休的陈瀚,2011年81岁高龄时仍坚守于讲台。他说,自己最自豪的是教过的学生超过了“孔夫子的弟子三千”。

  西迁教授俞茂宏,甘坐冷板凳50年,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破解了基础力学理论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使中国人创立的理论第一次写入了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教科书。至今,他仍然笔耕不辍。

  作为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家库的成员之一,84岁的胡奈赛现在仍经常参与教学讨论,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大树”常青:初心永记 薪火传承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当年西迁而来的师生大多已是耄耋老人,有的已不在人世。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为一代代交大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师从西迁老教授陈学俊院士的中科院院士郭烈锦20年磨一剑,自主创新研发出煤炭超临界水制氢发电技术,有望从源头上解决导致雾霾的“燃煤之疾”。郭烈锦说,扎根西部、报效祖国,是陈先生教给他的宝贵财富。

  西迁教师贾斗南的学生、青年教师田文喜博士毕业后,放弃了核电企业开出的优厚待遇留在交大任教。“贾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意识到,科研工作者必须志存高远、胸怀祖国,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事业。”

  西迁“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迁校62年来,西安交大创造了29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26项获国家“三大奖”;培养超过25万名毕业生,其中40%留在西部地区工作,培养出的34位两院院士中,有近一半留在西部。

  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说,作为新时代西迁精神的新传人,交大人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坚持始终做到胸怀大局、心有大爱,更好地为国家民族勇于担当。,岁暮归南山 好大一棵树!——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相关:

梦想的路上不孤单 85名贫困大学生有了“梦想伙伴”  梦想的路上不孤单 85名贫困大学生有了“梦想伙伴”  梦想学子们合影。 上游新闻记者 张锦旗 摄  本报讯 (都市传媒记者 谭遥)还有半个月,18岁的巫溪小伙粟志诚就要开始他的大学之旅了,和其他贫困大学生一样,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而对于他们来说,所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梦想伙伴”的指导、鼓励和关怀。  昨天上午,梦想课堂第十届“爱心助飞梦想 高考圆梦行动”进行了结营仪式,参加活动的..

重庆南岸区:扫扫二维码扔垃圾,还能获得收益  南岸区投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扫扫二维码扔垃圾,还能获得收益  “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吸引市民驻足关注。  点击回收机屏幕,选择要扔的垃圾类别,打开手机APP扫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将垃圾放入对应的回收箱。回收系统根据垃圾重量、类别进行计费,立即返现到APP上……前天下午,这一幕出现在了南岸区天文街道中一路社区广场前。  重庆晨报记者从南岸区获悉,自6月16日起,南岸区陆续投放安装了“小黄狗..

护生态 矿业踏上新征程   八百里皖江是长江重要支流,流经安徽416公里,安徽又处于铁铜硫金成矿带上,如何平衡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安徽发展中绕不过的一道关。   日前,安徽池州、铜陵等沿江地区当地正致力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矿业建设风生水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也让传统矿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转型拥抱新机遇在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

民间投资数据亮眼 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量    近日发布的投资数据外贸数据以及地方经济数据,都显示民间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专家称,接下来还会有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出台。   投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15.1%,制造业投资增长8.6%,服务业投资增..

发改委:去杠杆成效明显 企业杠杆率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去产能深入推进和“僵尸企业”出清,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机制逐渐形成,供需结构更趋协调平衡。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兼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16日表示,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着力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着力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制..

人行加码放水 重启逆回购 开展千二亿国库现金定存   人民银行表示,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在开展12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的基础上,再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4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期,中标利率为2.55%,与上次持平,为近一个月以来首次重启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今日没有逆回购到期,即今日净投放400亿元人民币,终止过..

发改委:今年又推新举措 预计全年降成本1.1万亿以上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今日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情况。赵辰昕表示,今年又推出一大批新举措,预计全年降成本1.1万亿以上。   一是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推出一系列支持创业创新和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减税措施;取消或停征了一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规范经营..

发改委:1至7月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8000万吨左右   在国家发改委8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兼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工作的情况。   赵辰昕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着力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版力度,着力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制度梗阻,着力降低..

京雄高速北京段有望年底开建 雄安新区60分钟到北京   据北京日报16日消息,京雄高速北京段将起自五环路,向西跨越永定河后进房山,主要沿京石客专向南,终点至市界与河北段相接。近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公示了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的规划方案。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及《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此次规划建设京雄高速公路,将实现北京与雄安新区之间高速公路快捷联系。  按照北京市日前发布的推进京津冀协同..

广东韶关发挥生态优势 “林业碳汇”助农民增收  广东韶关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林业碳汇”助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张建军  “没想到我们世世代代守护的山林可以直接换来收入,以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地爱林护林。”谈起碳普惠项目给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上洞村带来的好处,村民刘保成笑容满面。   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溪水潺潺,田园瓜菜飘香……走进生机盎然的上洞村,这里优美凉爽的生态环境,让人忘了夏日的炎热。  一说起“碳普惠”,上洞村民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