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经济滞胀说”该收场了

2017-03-10 04:47:18 来源:网络

3月8日,消费者在南京一家超市查看蔬菜价格。

原标题:“中国经济滞胀说”该收场了(热点聚焦)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7.8%。分析指出,2月份核心CPI基本延续去年的温和上涨态势,PPI则呈现恢复性上涨态势,实体经济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去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稳定的就业态势以及数据呈现的可控性通胀风险,让不时冒出的“中国经济滞胀说”频频被证伪。

涨幅水平趋向合理

刚出炉的经济数据让此前的市场预期吃了一惊。

一方面是CPI的环比回落0.2%,同比甚至跌破1%。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就环比来看,2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明显偏高,鲜菜供应充足,价格下降。此外,春节过后需求减弱,部分食品及旅游相关服务价格出现回落。而就同比来说,受春节因素和寒潮天气影响,去年2月份价格基数较高,导致今年2月份CPI涨幅较1月份回落。

绳国庆指出,总体来看,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走势较为平稳。2月份和1月份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1.8%和2.2%,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温和上涨态势。

另一方面,PPI同比上涨7.8%,突破7%的市场预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振霞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PPI的上涨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二是去年PPI同期价格过低,今年呈现恢复性上涨。而结合环比来看,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PPI数据一直呈现上涨趋势,表明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在上升。

王振霞认为,综合天气和节日因素来看,CPI数据是完全可接受的,PPI同比和环比数据均表现为正值,说明中国经济形势正在逐步稳定。

滞胀条件不能成立

此次公布的CPI和PPI数据呈现巨大的差值,这一“剪刀差”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价格上涨会传导吗?

“PPI同比上涨快,会让大家担心涨幅通过成本传导至消费品上,最终影响CPI。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PPI主要由生产资料上涨导致,而CPI则受生活资料价格影响,价格的传导作用不会明显发生。”王振霞说。

而对于普遍关注的通胀压力,王振霞认为,就CPI来看,市场需求趋向稳定,只要没有大的经济异常,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压力。政府工作报告划定的“3%左右”预期目标也有很好的实现基础。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团队也认为,在总需求并未大幅回暖、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的背景下,2017年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据多位专家指出,从通胀这一点来说,“中国经济滞胀说”便难以成立。普遍认为,经济滞胀有3大条件:一是物价高企,通胀水平很高;二是失业率处于高位;三是经济低增长,停滞不前。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为1314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全年经济增速则为6.7%,居世界第一。在此基础上,市场普遍给予今年经济良好预期,滞胀一说已经丧失立足点。

经济向好值得期待

除了价格的变动,PPI数据还反映了经济结构转型与改革的部分成果。

中国PPI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开始上涨,这被外界广泛解读为“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成效初显,被挤出的过剩产能为工业品价格提升创造了空间。王振霞认为,“连续多月的PPI数据的确部分支持了这一判断。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严格执行去产能的举措,使能源资源类、金属类、采掘、制造业等行业快速止损,实现经济复苏向好的迹象,的确非常难得。”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则指出,今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化的一年,除了中央引导去产能规划之外,对于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提高本身也起到了除产能的效果,不能达标的企业就会被关停。这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以牺牲环境来控制成本现象的一次性纠正。

中国经济转型的成果也受到外界的关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中国政府选择了惟一正确的经济增长转型模式。他说,让数千万人成功脱贫就是一个伟大的壮举,2020年我们很可能看到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人民日although 报海外版:“中国经济滞胀说”该收场了

相关:

并购重组审核速度放缓 年内仅25份申请上会摘要 《证券日报》记者3月9日从证监会获悉,并购重组委当天审核了3家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其中,东土科技获得无条件通过,高盟新材获得有条件通过,九洲电气被否。由此,今年以来,已经有3家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被否。此前两家分别是金利科技和宁波热电。   《证券日报》记者3月9日从证监会获悉,并购重组委当天审核了3家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其中,东土科..

朝鲜军方声称:若挑衅会将美韩大本营变成焦土原标题:韩国因执意部署“萨德”深陷困境 将美国当成救命稻草【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对于朝核危机,美国有自己的逻辑和盘算。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的建议是在哄骗美国放弃部署“萨德”系统,加入中国主导的谈判进程,但事实证明多次谈判毫无进展,朝鲜也不会在谈判桌上同意放弃核武器。但美国对朝施压的行为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超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韩以史上最大军事演习来介入朝核问题,..

期铜触及两个月低位 因库存大增摘要 期铜3月9日跌至两个月低位,表明工业金属和其它资产全线走低。   期铜3月9日跌至两个月低位,表明工业金属和其它资产全线走低,因市场认为美国本月极有可能加息。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再次大量增加;智利方面消息称,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正考虑使用临时工,以缓解Esc alt="期铜触及两个月低位,因库存大增及加息预期上升 " src="http:/..

韩国10日启动最高级别的“甲级紧急”警戒令原标题:朴槿惠弹劾案今日宣判 韩国如临大敌【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特约记者 陈尚文 王伟 甄翔】今天上午,韩国迎来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韩国宪法法院宣布朴槿惠弹劾案判决结果。这不仅事关朴槿惠本人的命运,也关系到韩国的政局走向乃至社会稳定。如果宪法法院通过弹劾案,朴槿惠将立即被剥夺总统职位,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个被弹劾下台的总统;如果弹劾案被驳回,她将立即复职。目前,韩国政界围绕弹劾问题极端对立,“反..

美韩冷对中国“刹车”提议 坚持进行联合军演原标题:美韩冷对中国“刹车”提议 坚持进行联合军演【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概率不断加剧之际,中国外长王毅提出的“同时刹车”提议,即朝鲜暂停核导弹活动交换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半岛局势缓和的新希望。但美韩对中国的新提议反应消极,美韩驻联合国代表先后否认了停止联合军演的可能。日本也趁机搅局,在同一场合插话,表示支持美韩军演。美国《纽约时报》称,“中国尝试缓和朝鲜半岛局势,..

欧洲央行按兵不动 欧股周四小幅上扬摘要 【欧洲央行按兵不动 欧股周四小幅上扬】东方财富网9日讯,欧洲股市周四(3月9日)收盘小幅上涨,银行股表现相对强势,但能源股随着原油价格的下跌而走低。欧洲央行周四(3月9日)决定保持货币政策不变,暗示通缩压力已经有所减轻,不再紧急需要进一步刺激性政策。

挺朴、反朴两派展开示威对决 韩国进入超级紧张状态原标题:“挺朴”“反朴”两派展开示威对决 韩国进入超级紧张状态【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特约记者 陈尚文 王伟 甄翔】根据此前宣布的消息,宪法法院将于10日上午11时对朴槿惠弹劾案作出判决。宪法法院新闻官表示:“由于全体国民都关注此案,将允许电视台直播宣判场面。”韩国宪法法院由9名法官组成,但由于前任院长朴汉彻于1月31日退休,此次总统弹劾案审理将实行8人合议庭机制,由法官李贞美临时代行宪法法院院长权限。由8人..

日防相声称:不排除提前破坏朝导弹基地原标题:美韩日军事动作不断 日防相称不排除提前破坏朝导弹基地【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韩军演9日继续进行,“萨德”的部署步伐也在加快。韩国《中央日报》9日的报道称,韩国政府多名官员表示,从6日空运部分设备开始,整个“萨德”部署将在1个月内完成。有分析认为,鉴于韩国有可能马上进入总统大选局面,有必要在新总统上台前将“萨德”“生米煮成熟饭”。根据计划,整个“萨德”剩余装备和大约200名相关美军将抵达韩国,届时..

韩媒:朴槿惠案判决结果或引发暴力冲突原标题:朴槿惠案判决结果或引发暴力冲突 “大戏”不会很快终结【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特约记者 陈尚文 王伟 甄翔】令韩国一些分析人士担心的是,即便宪法法院做出判决,对立和抗议可能长期继续下去。而这起“闺蜜干政”丑闻的离奇程度不仅震惊韩国上下,也令韩国的国际形象受损。韩联社称,“如果宪法法院出现不如预期的结果,就绝不服从、抗争到底”,两个阵营都出现这样的声音。让人担心的是,无论宪法法院判决结果如何,都..

库存忧虑助空头猛烈反扑 油价跌破年内新低摘要 【库存忧虑助空头猛烈反扑 油价跌破年内新低】东方财富网10日讯,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周四(3月9日)承压下跌逾2%,延续昨日跌势进一步跌至年内新低,因美国原油库存再创新高令市场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行动的利好影响产生怀疑,不过美元回落部分限制了油价的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