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反对者”意义:没有反对 支持将失去意义

2015-01-19 03:32:20 来源:网络

原标题:没有“反对”“支持”将失去意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与“开放”成了最主流的两种社会趋势。大量社会现象就像新物种一样,或野蛮生长或相伴而生。其中有一个物种,虽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但一直生机盎然地生长着,就像生态圈里的维生素,是维持社会生态健康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成分。这个物种就叫“反对者”。

“反对者”出现,彰显民主色彩

每年全国两会上,对于“一府两院”的报告,都有不少人大代表投反对票,尤其是“两高”报告,有时会得到数百张反对票,其背后是对某些工作的不满。各级各地两会上,这样的“反对票”也是司空见惯,这些用民主法治方式表达不同声音和主张的人大代表,都可以算得上彰显民主色彩的“反对者”。

回溯新中国历史,不同意见的表达者早就存在,而且曾经盛极一时。比如被称为人大“最好历史时期”之一的1954年—1957年,代表们的发言多有批评,扮演“反对者”角色的大有人在。1956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有163位代表发言,其中大多数是提批评意见的。为此,周恩来总理还决定在人大会上“作一个郑重的答复”。

2012年7月13日中午12时01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著名水电专家潘家铮,因癌症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5岁。潘家铮院士生前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潘老仙逝,他的科幻小说还在慰藉后人,尤其是他的那句“反对者对三峡贡献最大”已成为经典,“正是他们的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质量一期比一期好。”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因争取异地高中考而成为“教育权不公反对者”的上海居民占海特、坚决生下第二胎要求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学者杨支柱、河南“平坟运动”反对者赵克罗、屡屡起诉“铁老大”霸王条款打公益官司的反对者郝劲松……

“反对者”不是“反抗者”、“反动者”

不管承认不承认、重视不重视,“反对者”就在那里,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他们始终不会消失,就像影子,没阳光的地方虽然看不见,却依然隐形存在。

“反对者”不是“反抗者”,也不是“反动者”,它只是对立统一的世界里面“对立”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反对”则“支持”将失去意义,没有“反对”则一元的世界将失去生机。

对于这一点,老祖先早就深谙其中之道。唐朝的柳宗元曾写过一篇《敌戎》,一反常理,对人们习惯思维里的“敌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认识:“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翻译过来就是:大伙儿都知道敌人是我们的仇人,却不知道敌人很多时候会带给我们好处;大伙儿都知道敌人会加害于我们,却不知道敌人常常也会带来很多利益。

这种思想在当下商界可谓最为流行,就像那句名言所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竞争者”往往就是你的“敌人”,你的“反对者”,比如三星之于苹果、远大空调之于格力空调、百事可乐之于可口可乐,没有反对者哪有创新的巨大动力以及追求卓越的信念。

再往小了说,家庭里的父子关系、婆媳关系,朋友之间的诤友直友,批阅试卷的老师和学生,讨价还价的商家和消费者……“反对者”无处不在,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充满张力和丰富内容的社会生态系统。所以,大多数时候,“反对者”、“竞争者”、“敌人”和“建设者”、“推动者”存在很大的交集,就仿佛手指,展开来长短不一,握起来就是浑然一体的拳头。

为“反对者”创建法治轨道

“反对者”对于一个社会正常健康的生态建设来说,其必不可少的意义已是常识,但囿于中国数千年传统集权思想的影响,“反对者”很多时候找不到法治意义上的合法落脚处。一面是利益诉求多元化、诉求表达普遍化,另一面目下的法治框架和平台还不能提供完全的合法便捷通道,两种矛盾的激化就导致很多“反对者”要么剑走偏锋,要么打擦边球,甚至无路可走下只能无所不用其极,各类群体事件、暴力事件等等都是这种矛盾爆发的深刻反映。

多年来,我们对“反对者”已十分熟悉,可如何给“反对”一个合理的表达渠道、一个通畅的沟通机制,这方面还存在大量短板,假如不尽快补齐,不将这股潮流引入一个合法的轨道上,恐怕未来的社会治理会遭遇各种严峻挑战。这种未雨绸缪和轨道建设,正是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此类建设不外乎以下几个路径:一个是重视民间社会建设,在各类社会组织的营建和发展上做好文章,让大量社会问题和公共话题依靠社会这个空间来消化,比如市场经济里的假冒伪劣、不当竞争、坑蒙拐骗,可以利用高度自治自律的行业组织、舆论监督进行规范。社会建设的最大优点是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设立一个矛盾缓冲区,这样既能让政府腾出更多精力去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也能让大量矛盾纠纷依靠民间治理与智慧获得解决,大大降低社会成本。

另一个路径就是司法渠道,桥归桥路归路,社会层面无法解决的纠纷矛盾就应进入这条轨道。因此,必须彻底解决打官司贵、打官司难的技术性问题,彻底解决公权干扰司法独立的根本问题,让仲裁、诉讼、协商、合法博弈成为化解各类矛盾最普遍正常的方式。其次还有丰富舆论表达权利的路径,用可操作易实行的法律来保障公民的表达权、批评权、监督权,莫让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利在现实中屡屡遭遇肠梗阻。当然,公开透明的制度氛围、律师在社会裂缝中的黏合功能也是轨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像出行一样,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利益诉求、权利受损或者意愿表达,成为一个“反对者”,当他们期望到达目的地时,会有很多出行选择,民间机构、司法渠道、舆论监督、律师救济等等就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自行车,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当这样一个绿色通畅的交通系统越发达,“反对者”就越能成为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的积极建设者,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反对者”

全国人大的第一张反对票

1988年3月28日,七届人大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通过七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时,生于台湾、具有传奇色彩的政协委员黄顺兴走到话筒前大声说:“我反对!”他讲了反对的理由,主任委员周谷城先生学问很高,我非常钦佩,但他89岁了,这么大岁数的人,不应该再辛劳他了。难道就没有年轻人为国家做事?发言完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虽然周谷城还是当选了,但这是自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第一次公开出现反对票。

1988年,黄顺兴还提议设立代表秘密投票处。因为投票的代表座位挨得很近,投票结果邻座都能看到,侵犯了代表的权利。他的建议立即被采纳。黄顺兴提出,不管小组讨论怎么样,大会是全体代表沟通的最后一个机会,这个权利不可剥夺。这一条也写进了人大议事规则。黄顺兴还提议,允许记者进入大会会场采访。他说:“人大号称最高权力机关,类似现代国家的国会,国会怎么可以不许记者进会采访?国会讨论的情况怎么可以不马上传播出去与大众见面?外面的意见怎么可以不迅速返回来?如果这些都没有,怎么能具代表性?要建立这样一个循环,媒体记者是少不了的。”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接受了他的意见。

“反对者”参会前上网看民意

2006年12月15日上午,长沙市自来水价格听证会召开,24名正式代表及3名旁听代表参会,结果,12人“同意”,14人“原则同意”,1人“反对”。唯一的反对票来自长沙第三机床电器厂的一名女代表——张正。“最近,我在红网看到一些民意机构对本次水价调整的调查率,其中反对率为64%,另外36%的市民也不完全赞成。”她手拿话筒,略显紧张。“开会前,很多工人朋友打电话给我,请我提提意见,希望维持水平或涨幅小点,现在我代表他们把这个意见提出来。”她说。

苦于轮不到发言,代表扔瓶子传递态度

2009年12月8日的哈尔滨市水价听证会上,一瓶矿泉水划过一道弧线,飞向主持听证会的哈尔滨物价局副局长杨慧。虽然没有言语,但那个动作其实已经像一个肢体动作,表达了强烈的态度。那是现场唯一反对涨价的消费者代表刘天晓苦于轮不到发言,情急之下扔的瓶子。谁料那一扔,竟然扔得天下闻名,舆论称其为“2009中国百姓维权第一扔”。

南京的三次“保树”运动

1999年秋天,南京市瞻园路上一排有着50多年树龄的梧桐树面临被砍伐的厄运——理由是扩路。某媒体记者打电话给一位有号召力的老学者,老学者立刻联络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8位教授。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已有一棵大树被锯。8位教授联名向市政府上书,此事被《人民日报》一位记者知晓,于是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华东版上,以《这些大树不该砍》为标题的报道赫然刊登在第14版的头条上。树最终保了下来。

2001年,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后不久,为了让下了高速即进南京城的汽车有个快速通道,中山东路中山门段的六排梧桐树被命砍掉四排。结果二十几位专家、学者联名上书国家建设部,要求“手下留情”。建设部部长亲下南京了解情况,同意专家们的建议,“砍二排保四排”,否则取消南京绿化城市的资格。

2011年,南京地铁三号线将迁移超过600棵行道树的消息,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名人黄健翔积极行动,吁请一批微博名人关注,同时呼吁孟非、乐嘉以及在南京读过书的导演陆川,关注南京地铁移树。不久,时任南京市副市长陆冰强调说,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树木的移植、审批、方案的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程序和机制也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相信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

首次立法听证,超七成代表反对

2005年9月27日举行的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立法听证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过程中举行的首次立法听证会。参加听证会有28名陈述人、18名旁听人、13名听证人。按照听证程序,28名陈述人作陈述发言。其中,20名来自不同职业的公众陈述人吸引了众多目光。最后,只有8位对1500元扣除额表示赞同,超过70%的代表提出应提高至1600元、2000元甚至3000元。

,媒体评“反瓠怎么读 对者”意义:没有反对 支持将失去意义

相关:

村干部欠饭店2.6万餐费拒不还账 称为村里办事原标题:欠饭店2.6万餐费 称为村里办事村干部拒不还账华商报咸阳讯(记者赵方)村干部在自己饭店里签下2.6万余元的欠账单,因担心换届后欠账难以要回,近日,在长武县冉店社区经营饭店的韩师傅四处“讨债”,却遭遇新旧两届村干部间相互推诿。 奔波十几天新旧两届干部均拒绝还钱 2007年,韩师傅在长武县冉店社区(原冉店乡)街道经营了一家饭店,2010年至2014年底,原冉店乡冉店村、崔家门村、礼村3个村的村主任、村支书等人..

媒体:“老鼠灭门案”中警方“不懂幽默”原标题:“老鼠灭门案”中,警方“不懂幽默” 日前,福建石狮一微信公众号摆34只老鼠称发生“灭门惨案”,发布者事后被拘10日。近日,有泉州网警通过微博发帖举例,称该微信号靠抄袭和造谣起家。对此,微信号所有者的家人向记者解释,复制、粘贴网上内容主要是为了搞笑。(1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客观而言,该微信公众号以这种形式发布的信息给关注者带来的不适感与耸人听闻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的出现..

涨价听证会“反对者”曹钢:凭啥管理问题让百姓买单 唯一的“反对者” 原标题:“反对者”曹钢:凭啥管理问题让老百姓买单? 人物简介: 曹钢,1948年9月生,陕西子洲人。陕西省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同时兼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等。 “我反对!”曹钢说,声音很大,斩钉截铁。会场上,气氛瞬间凝固了。 这是发生在2010年9月8日,陕西省天然气价格听证会上的..

陕北横山现元代壁画墓 绘有“5位夫人伴夫君”(图) “5位夫人伴夫君”壁画 原标题:横山现元代壁画墓 绘有“5位夫人伴夫君” 2014年年初,在陕北横山县,一场大雨将沉睡在地下六七百年的一座元代古墓冲了出来。 这座元代古墓墓主人是谁,墓室内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经过考古发掘,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通报称,墓室里绘满了壁画,壁画内容清晰地表明墓主人并非汉人,而是一蒙古人,并且有5位夫人相伴。 发现一场大雨冲出元代古墓 该墓的发现颇为偶然,因为该墓所..

瑞郎“任性” 中国留学生学费一夜涨三万  瑞郎暴涨风暴来袭,各种银行、基金、外汇交易机构遭遇一夜巨亏,对中国外贸企业影响或有限。  “消息一出,我们学费在一小时之内就涨了约3万元人民币。”就读于瑞士酒店管理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睿怡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抱怨。   留学生的“无妄之灾”源于“任性”的瑞士央行。  15日,瑞士央行突然与“牵手”三年的欧元“分手”:放弃欧元/瑞郎1.20的汇率下限,并降息至-0.75%。消息一出,欧元暴跌,瑞郎兑欧元..

西安:司机肇事逃逸连撞10车 车辆被推行10余米(图) 车祸现场,多车相撞 原标题:连撞3辆电动车后又撞10辆轿车 华商报讯(记者景冀)昨晚10时许,一辆白色高尔夫轿车在西安市含光路朱雀家具市场门口接连撞了3辆电动车后沿劳卫路疯狂向西逃窜,随后在接连撞击10辆轿车后被迫停下。事故已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目前肇事者已经被警方控制。 出租车被推着跑了十多米 据出租车司机姜师傅介绍,当时他正停车准备让乘客下车,突然间出租车尾部遭到严重撞击,“当时我都蒙了,出租..

《查理周刊》发行量创纪录 “言论自由”或致报复原标题:《查理周刊》发行量创纪录 “言论自由”或致疯狂报复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面对伊斯兰世界的抗议浪潮,法国总统奥朗德仍然强调致力于“言论自由”。奥朗德17日在法国中部城市蒂勒视察时被问及尼日尔示威者烧毁法国文化中心和基督教堂问题,他称“我们注意到这些抗议活动。法国是一个世俗国家。法国要维护的是自由,也正是自由构成了法国的力量。”法新社援引奥朗德的话称,“法国拥有自身的原则和价值观,尤其是言..

委内瑞拉总统出访回国后在首都驾驶大巴(图) 马杜罗在首都加拉加斯亲自驾驶大巴车。(CFP供图) 原标题:任性!总统开大巴 当地时间2015年1月17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出访多国之后返回委内瑞拉,在首都加拉加斯亲自驾驶大巴车。

广州市民:不关心书记区长是谁 更关心生活有无改善原标题:书记区长“知名度”不高 街坊希望“父母官”多到基层走走 统筹:新快报记者廖颖谊 采写:新快报记者卢佳李应华张若然邓毅富方阳麟魏星 制图:王云涛 您所在区市的书记、区(市)长姓甚名谁?您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他们的?上周连续几天,新快报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广州市十二区市的大型楼盘、地铁站、写字楼、商店等公共场所,向616名街坊提出上述问题,结果获得有趣的答案:根据最终统计结果,超过一半受访居民不认识所在区..

钟伟:欧元区继续扩张还是适度收缩?  瑞士央行宣布瑞士法郎和欧元适当脱钩,导致瑞郎大涨。原因何在?欧元前景如何?中国应如何吸取教训?  瑞士央行的做法,既是无可奈何的苦衷,也是顺势而为的明智。简要来说,含有以下意义:第一,瑞士央行无力继续维持本币对欧元的关联,持续购入欧元已是瑞士央行难以承受的;第二,欧元区面临严峻的通缩压力,欧央行有对量宽变本加厉的需求,欧元仍将下跌;第三,作为非欧元区的英国和瑞士,其经济表现明显好于欧元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