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的人间“烟火气”何处寻?

2023-07-06 04:21:50 来源:网络

夜市,古已有之宋代的夜市尤为繁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夜市多是在街坊之间自然形成。现在的夜市被视为城市夜间经济的一部分,许多大城市希望打造出更完美、更活力的夜市。

但夜市不仅是一种消费场所,它还是一种体验、一种审美,一种市民休闲生活——结束一天的工作,当夜晚降临,人们终于有更多自由时间,沉浸在边逛、边吃、边聊的分享氛围中。

如果要“打造”夜市,那要先搞懂,逛夜市究竟逛的是什么?

套用一句时下的流行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很多人心中,夜市是人间烟火气的象征。烟火气这个词既常见、又模糊,究竟什么是烟火气呢?

首先,烟火气是一种空间氛围,给人热闹、温情、有活力的感觉。这与夜市“外摆位”的空间息息相关。“外摆位”可以亲近大街上的客群,夜市要聚集人气,外摆的形式必不可少。“它能让消费者有十分直观的烟火气和热闹感,这种感觉是最有吸引力的”,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晁钢令说。

不过,“外摆位”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出现占道经营、环境噪音等等,需要适度的管理。在“上海最大的露天夜市”泗泾夜市可看到,为避免阻塞交通,外摆位有严格的区域限制,不能摆到店门前的水泥方柱以外,如此为行人留出充足空间。

图为工作日晚上的泗泾夜市 本文图片均为戴媛媛 摄

图为工作日晚上的泗泾夜市 本文图片均为戴媛媛 摄

其次,对于消费者,“最抚凡人心”的夜市烟火气是一种享乐与放松。如果说新兴的文化集市主打潮酷、文艺和精致,吸引更多的是年轻人,那么,美食夜市能吸引到更广泛的年龄群体。在泗泾夜市上,逛夜市的食客,很多以家庭为单位,比如夫妇带着“一老一小”闲逛。“和着家人一起逛夜市,是难得的散心机会,感受市井气息,享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乐趣”,一对夫妇这样说。

图为泗泾夜市,逛夜市的有儿童和坐轮椅的老人

图为泗泾夜市,逛夜市的有儿童和坐轮椅的老人

再次,站在摊贩的角度,夜市摆摊成本低、灵活度高,是很多夫妻、青年甚至老年人谋生、创业的首选。此前疫情冲击,许多餐馆倒闭,这样一份投入成本不高的生计,成为很多商家“回血”的最佳方式。夜市为他们受创的生意带来希望与活力,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烟火气。

最后,夜市的烟火气还在于人与人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互动,叫卖吆喝、讨价还价也是许多人逛夜市的乐趣所在。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止是摊贩和顾客,还有摊贩、附近居民和管理/服务者。很多人气火爆的“野生夜市”因占道、油烟、噪音等原因而被附近居民投诉后取缔。一些人的烟火气,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是呛人的油烟。泗泾夜市也经历过“整改”,由此前的“脏乱差”变为整齐规划,据泗泾夜市商户表示,“整改”是摊贩争取来的,是摊贩和管理者博弈的结果。

夜市既服务居民,也是一部分人群的生计,不能一关了之。现在的泗泾夜市,不仅保留了烟火气,也提升了夜市的环境面貌,摊主持证经营,食品安全有保障,成为夜市升级改造的典型案例。

在此之外,近年大城市的夜市,还出现一个新趋势,让市民有些困惑。

多年前的夜市,各家各户,口味特色多有不同,老板们操持着独家手艺,招徕食客。还有的摊铺经营多年,和周边街坊处成老邻居。现在的夜市逐渐陷入千篇一律,美食街总少不了小吃三大件:鸭脖、臭豆腐和烤鱿鱼,市民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这与餐饮业的变化密切相关。极具个性的小吃正在连锁化、标准化。以前要拜师学手艺,现在是网购买配方,又或者加盟连锁品牌、购买供应链服务。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观察到,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购物网站,均可检索到夜市热门小吃的电子配方或视频教程,仅售几十元,有买家评论“配方正宗,已经开始出摊了!”

图为电商平台某“夜市特色小吃秘方”卖家展示的商品详情

图为电商平台某“夜市特色小吃秘方”卖家展示的商品详情

一些长期占据话题度的地方小吃,凭借标准化生产,早已挣脱地方的束缚,并不断复制粘贴到各地,在全国都有着超强的存在感。不正宗的地道美食、网红小吃,加上全国连锁店,霸占了各大夜市的半壁江山。

同时,用手艺在本地扎根、服务街坊的美食小摊小店越来越少,而流动的“网红摊”越来越多。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便随意评论其好坏,仍需仔细研究。毕竟,夜市“烟火气”源于社会,体察夜市之变也是观察社会之变的一扇窗口。

在活力与秩序之间,在管理与服务之间,在民间自然生长与行政有意规划之间,人间的烟火气袅袅升起。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夜市的人间“烟火气”夏夕绾陆寒霆小说免费阅读 何处寻?

相关:

未成年人被逼吃粪便,“和解”不能成为事件终点近日,山西介休一男孩被逼吃粪便事件引起多方关注。相关视频流出后,公众普遍对这种极端恶劣的欺凌行为倍感愤怒,呼吁严惩肇事者。7月1日,介休市委网信办通报,据查,6月17日,张兰村长泰园小区附近,3名未成年人欺凌1名未成年人,并将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按理说,事件发展到这一步,真相已经查清,只待后续处理。然而,官方通报中出现的“双方家长已经达成和解”这几个字,却让许多网友深感不解。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和解..

最近香港街头碰到这群人,一定要躲远点!最近香港街头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个个衣着光鲜,手上戴着金表,甚至可能背着名牌包。名牌包(图:TVB)如果在街上碰见这种人上来搭讪,别理他们,赶紧跑!这群人一定要躲开为啥要跑呢?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市民在红磡街头遇到了一位陌生女性上来搭讪。搭讪路人(图:网络)大家看她的衣着打扮:项链耳环美甲一样不少,包也好好地背在身上。但是这位路人一开口,就是要借钱!她一上来就说:“给我20块吃饭。”搭讪路人(图:网..

台湾公布2021年以来3次大停电事故调查报告,多人遭弹劾中新社台北7月5日电 台当局监察机构5日通过并公布台湾“303大停电”事故调查报告。2022年3月3日上午,全台发生大停电事故,总计影响549万余户,停电赔偿金额约7.6亿元新台币。调查发现肇因是人为疏失,事证明确且情节重大,因此纠正台电公司,并弹劾其兴达电厂原厂长欧皖麟等4人,全案移送“惩戒法院”审理。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去年3月3日,兴达电厂电气组安排进行相关隔离开关测试,误认断路器的绝缘气体已回..

日薪1600也难招到人,这个职业在北京火了“之前北京导游一天给600元就行,现在一个导游一天给1600元还不一定能找到。”记者丨关子辰 牛清妍半个月时间,日薪从600元涨到1600元,却依然“一导难求”,在这背后,既有旅游需求的集中、超量释放,更有历经疫情,旅游市场人才大量流失的现状。7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半个月来,北京导游的劳务价格大幅增长,尽管与疫情前比注册导游的人数没有太大变化,但实际从业人员大幅减少,且短期内无法回流。供应链恢复艰难..

全中国的夜市,是不是都是一个妈生的?北京又有夜市了!在地摊消失的第N年,小摊、小吃和烟火气一股脑儿回归了这个夏天。变化来得太突然,北京人民都跟做梦似的。40多度的桑拿天也顶不住客似云来——大家生怕美梦转眼就散。然而,逛得越多我越发现,夜市早就没了小时候百家齐鸣,各显本事的劲:一言以蔽之,这些新晋夜市都像一个妈生的。再热的天儿,也热不过首都人民逛夜市的热情。周三晚上不到7点,北京朝阳798艺术园区新开张的夜市里已经开始大排长龙。最火的是小..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月5日上午,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视频调度部分区县防汛救灾工作。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袁家军在调度全市防汛救灾工作时强调压实责任 完善机制 形成合力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胡衡华出席7月5日上午,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前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指挥部分区县防汛救灾工作并听取有关情况汇报。袁家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

立陶宛“狮子大开口”,台当局从了据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4日报道,国民党民意代表王鸿薇4日踢爆,台湾方面2022年与立陶宛签订的半导体合作备忘录,其实是几乎无偿将台湾地区珍贵的8英寸半导体技术提供给立陶宛。王鸿薇指出,2021年10月台湾地区与立陶宛签订所谓“半导体合作备忘录”,原来是分别由台湾与立陶宛共同投资一家立陶宛的私人企业,协助发展半导体产业,但是后来演变成台湾单方面出资,双方合作预算650万欧元(1欧元约合7.87元人民币),没想到立陶宛..

莫德纳在华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mRNA药物只面向中国患者全球三大mRNA巨头之一的美国莫德纳(Moderna)在华首次投资有了新进展。7月5日,美国莫德纳公司总部通过邮件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7月5日,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和一项相关的土地合作协议,为莫德纳在中国研究、开发和制造mRNA创造机会。这些协议的重点是通过针对未满足的需求加强健康安全,并为中国患者可获得的医疗解决方案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协议,生产的任何药物都将专门针对中国患者,而不会出口。莫..

法国企业联盟:枪杀案后的骚乱已造成10亿欧元损失当地时间2023年7月3日,法国马赛,一位行人走过一家商店的外立面,商店损坏的窗户被保护纸板保护着。 视觉中国 图6月底发生在法国的警察枪杀17岁少年事件引发了该国持续数日的骚乱,目前尚未完全平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月5日报道,法国最大的雇主联合会法国企业运动联盟(MEDEF)表示,近日的骚乱已经造成价值超过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损失。另据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BFMTV)报道,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5日..

耶伦访华,能否推动中美关系缓和?直新闻: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将于7月6日至9日访华。在中美关系动荡不定的关键时刻,您怎样定位这次耶伦的访华?特约评论员 庚欣:耶伦这次访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她作为一个著名经济学者,一直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并且从事这方面实际工作,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长期在美联储工作,后来官至美联储主席,在特朗普和拜登时期,都在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以及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她的丈夫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