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的游戏

2023-06-28 14:53:44 来源:网络

  网络暴力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严重社会问题,其危害有目共睹,轻则造成受害人心理痛苦,重则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轻生等严重后果。维护网络秩序,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必须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在有关遏制网络暴力的讨论中,常常有观点强调,网络暴力的发生源于平台管理不周,只要平台认真防范,就可以消除网络暴力。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值得探究。

  网络暴力的发生有其深层原因。有调查表明,一定比例的网络暴力实施者具有所谓黑暗人格。网络身份的匿名性,使得这些用户更为大胆地表达,甚至从摆脱线下伦理规范束缚中获得快感。此外,大量网络暴力的突出特征是网民以粗暴言论对社会事件及其当事人进行道德评价,以此获得占领道德高地的满足感,在与其他用户相互应和或追随发声中获得力量感和归属感。很多场合下实施网络暴力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单方面放大甚至臆断事件中的道德问题,认为自己的发声是在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自己完全是站在正义一边。由此可知,网络暴力有其萌芽、发育的社会土壤。

  如果将治理网络暴力的责任完全压给平台,一旦出现网络暴力就对平台进行处罚,其结果将是平台一方的过度删除,即将一切疑似为网络暴力的言论屏蔽在平台之外。由于网络言论的海量,平台只能采取自动化过滤手段,难免导致一些言论遭到“误伤”,对公众正常的言论表达和文学艺术发展造成不合比例的伤害。同时,过宽的过滤口径还会引发“猫捉老鼠”游戏的盛行,即网络用户转而采用谐音字、符号等方式规避机器过滤,难以收到消除网络暴力的功效。

  基于上述情况,就打击网络暴力而言,多方共治可能是更优选择。首先,应当赋予个人及其社交主页的充分管理权限,尤其是对评论区的管理权限,使得本人能够在必要时关闭评论区、私信等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接触网暴言论的可能。在平台一方,则应设置便捷的举报和处置通道;对诸如热搜榜单等公众注意力集中之处予以特别关注;开发、应用和升级网络暴力识别算法模型;对实施网络暴力者尤其是反复实施网暴者进行相应处罚。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治理网络暴力,公权力机关不能缺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上进行人身攻击、无理谩骂、揭人隐私,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甚至触犯刑律。对于受害人而言,网络暴力实施者往往是无法确认身份的陌生人,导致收集证据困难、维权成本极高。公权力机关的介入可以消除这些瓶颈,其作出的处罚和公示能够起到更好的震慑作用。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生效后将成为打击网络暴力的有力抓手。

  实施网暴者不必然是道德败坏的人。受所处网络空间氛围的影响,普通人也会做出过激的举动。不断有研究证明,特定网络空间中的负面评论越多,越会吸引后来者跟随,言论容易向极端化发展,形成所谓“破窗效应”。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巴多做了一项实验。他将一辆没有牌照的汽车停在纽约相对杂乱贫困的布朗克斯街区,并把车前面的发动机罩打开。不久,这辆车就被居民们拆得七零八乱,孩子也在车上玩耍打闹。詹巴多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中产阶级社区帕罗阿尔托(Palo Alto)摆了一辆类似的汽车,过了一个多星期,车仍是完好的。随后,詹巴多用锤子把车敲了个破洞。不久,路人就开始对无人看管的这辆车进行破坏,车上有价值的东西几小时内就不见了。这一实验表明,无序现象对人的反常行为乃至违法犯罪具有诱导性。一般来说,一两个无序现象不会立即引发违法的激增乃至犯罪,但是,如果无序状态持续较长时间或者反复发生,大规模违法乃至犯罪现象就会随之而至。相反,如果在“破窗”尚小时就积极修补,鼓励、指导社区中的人们建立起规则和秩序,则会有效地防止大的社会乱象的发生。

  就此而言,一两条网络暴力言论往往并不可怕,努力防止网暴言论滚雪球式集聚,最终酿成“破鼓万人捶”的苦果,应当成为网络暴力治理的重点。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

  刘文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的游戏

相关:

性格不止16种  MBTI越来越“入侵”我的生活。   找个下饭的恋爱类综艺看,弹幕都在讨论嘉宾的MBTI究竟是什么;身边朋友准备招聘简历,认真研究哪类人格最受老板青睐。MBTI成为新时代择偶标准走进婚恋市场,也像英语四六级证书一样在简历上牢牢占据一角。   MBTI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缩写,这项性格分类指标由美国人Katharine Briggs和她的女儿Myers建构。它最早发布于1944年,具有特殊的战争背景,母女二人相信,了..

在故宫里,穿警服的他们,比导游更懂故宫历史  在故宫执勤的民警,每一位脑海里都刻着一幅详尽的地图,他们对大小宫殿、偏僻巷道、商店、厕所甚至装饰陈设都了如指掌。   “警察同志麻烦帮我找找孩子,就在从乾清宫去延禧宫的路上走散了,路过一处大门,不知道叫什么。”“警察同志,我手机丢在一处商店旁边的卫生间里了。”“孩子不见了,原本坐在从御花园西侧出来的台阶上。”电话那头往往语焉不详,当事人多数无法准确描述位置。   王文彪接到过一起报警,报警人..

加码内容这个暑期亲子露营还香吗?  暑期到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避暑露营的热度也一同攀升。浸在清凉溪水里的西瓜、岸边不远处驻扎的帐篷以及美丽的风景照,成为了朋友圈的新“标配”。数据显示,当前亲子家庭为露营的最主要客群,占比达71.76%。这个暑假,面对来自跨省游、出境游的诱惑,露营企业能否赢得亲子客群的心呢?   七成露营消费者为亲子家庭   房车营地热度攀升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端午节,露营再度成为旅游休闲关键词之一。据商务部大..

研学游价格“虚高”最令家长反感  “暑期第二批呼伦贝尔大草原,6天5晚·秘境牧云顶研学之旅仅剩两席。”在北京某旅行社工作的曹迪在朋友圈发布广告后,引来不少孩子家长前来咨询。一天后,这批研学团已经满员。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该旅行社门店看到,一小时内有三批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了解夏令营、研学类产品。曹迪表示,大多数家长更倾向于带着孩子一起到门店咨询,“只有在了解旅行社资质及工作人员专业度后,家长才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的研学团..

女生求职简历衣着暴露?“示众”简历涉嫌违法  不管一份求职简历看起来有多么不得体,那也是“私事”,不能动辄被当成“公事”,让具体的人来承受大众舆论的嘲笑和审判   近日,一份附有年轻女子泳装照片的求职简历在网络上流传,简历截图显示,一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本科生应聘文秘/行政岗位,截图上还附有一个手机号。有消息称,是一家企业的林姓人士看到简历后发在朋友圈,并对该女子及复旦大学进行了指责。后续有媒体求证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工作人员回应,女生并非..

躺着玩手机有多少害处?危害健康,还会降低颜值◎实习记者 朱 玺   很多人喜欢躺在床上看手机,殊不知这样看手机虽然一时爽,但长此以往却会危害健康。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男子右眼视力短期内明显下降,前往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该男子左眼视力正常,右眼却患了近视。医生询问后得知,这名男子习惯侧卧在床上看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那么,长时间侧卧看手机到底有何危害?应该如何预防?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可能会导致斜..

市场升温 玩法上新 亲子研学游“霸踞”暑期档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查看、走访了解市面上多家旅游企业暑期旅游主打产品时注意到,作为暑期出游的主力军,亲子家庭客群已展示出了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但在国内及出境游市场上,亲子及研学游的火爆存在较大差异。   亲子市场   热度将超2019年国内长线游上升10%   今年暑期,在北京工作的二孩妈妈张霞决定要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原计划参加出境游,但查看市面上多个欧洲亲子产品报价后,她表示,“价格超出我..

逐步推行后,如何让本科生导师制“叫好”更“叫座”  ◎本报记者 吴纯新   6月初,清华大学成立秀钟书院,于今年秋季学期启动招收首批本科生,并实施全员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制定“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6月20日,天津师范大学宣布该校自2023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并非新鲜事物。此前,我国已有不少高校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目前,这项制度践行成效如何?本科生导师制“叫好”之余如何“叫座”?为此,科技日报记者采..

学校之后是医院,第三方供餐为何接连“翻车”?  ■ 观察家   让用餐者放心用餐,不应该成为一件难事。   据新京报报道,6月27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重庆秀山县中医医院的盒饭里疑似发现了老鼠头。当晚,秀山县市场监管局通报,认定盒饭中的异物是老鼠头。   网友指出问题后,当地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调查并确认是老鼠头,展现了对食品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不过,老鼠头是怎么进入盒饭的,是否有人因吃了不卫生的食物而产生健康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

泄露企业“不能说的秘密”,员工跳槽成商业泄密风险点  员工在掌握了公司的关键信息后另起炉灶,设立同类型公司,成为“老东家”的竞争对手;不法企业以高薪为诱饵,招募权利人软件开发人员,窃取其源代码用于自己的系统开发及商业运营;员工跳槽后拿走原单位的3D打印材料技术文件,导致原单位商业秘密泄露……这是市场监管总局今天发布的一批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发展,商业秘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员工跳槽导致的商业秘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