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 为什么三八节喊”女神“,反而成了一种冒犯?

2023-03-08 20:08:55 来源:网络

作者|侯虹斌

著名作家

新著《平行关系》《了不起的女子》等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你会发现今年三八节的一个变化:

“女神节”“女生节”的广告变少了。不少声音在批评“女生节”和“女神节”的说法,微博官方甚至还有一个TAG:#三八妇女节不是什么女神节#

你注意到这个细微差别了吗?名称的变迁,既来源于部分女性主义者对社会的女性意识进行日复一日的科普,也与民众思想的潜移默化、包括经济状况有关。

追本溯源:“妇女节”以严肃性

中国妇女报》在微博中写道: “3月8日,不是什么女神节,也不叫什么女王节,最美好的名字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得来不易,请勿娱乐,也勿消费!让妇女节保持初心,是对妇女最好的问候与致敬。”

这段话,算是定了一个调。

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会成为一个女性平等、女性权益的普及日。它不是什么“女神节”“女王节”,更不是什么“女生节”。这些名字,是这几年作为商业运作推动起来的,没有社会学意义。

我喜欢它的全名“国际妇女劳动节”。这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1857年3月8日,美国服装厂女工走上街头,要求提升待遇,拉开了捍卫女权运动的帷幕。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在这一天为了争取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也组织了盛大的活动。第二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有人提议把这一天作为国际妇女的节日。一般认为,这就是国际妇女节的起源。

不过,200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孔寒冰在与中央编译局许宝友合著的《国际妇女节考》书稿中,重新研究这段历史,考证出来,是1921年共产国际第二次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为纪念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女工的斗争,才把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的。

1917年3月8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工人们纷纷罢工并聚集在圣彼得堡。当时很多女工参加了大罢工,要求“面包与和平”,要求选举权。

到了1923年10月,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带着夫人来到广东,鲍罗廷夫人结识了宋庆龄及何香凝,还有邓颖超和蔡畅等人,把“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概念带到了中国。

1924年3月8日,广州的各女校学生、工厂女工和各界妇女团体成员,共有两千余人,集合在一起,第一次庆祝自己的节日。当天上午召开大会,提出了“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要求妇女有劳动平等权、教育平等权、工作权和参政权。第二年,广州的妇女节庆祝模式推广到全国。1951年,北京举办了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

不要再问为什么会有妇女节,而没有男人节了。这个道理,就像有“劳动节”,而没有“资本节”一样,不需要为强势的群体提供额外关怀与关注。

现在,它又进一步更名为“联合国妇女权益与国际和平日”,更全面地把女性都包括在内了(包括女童,女性老年人,或没有直接参加工作的女性)。这个名称更准确。因为,一个公平的、美好的社会,是一个弱者也能生存的社会。

“女王”“女神”称号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

理解了这个前提,那些所谓“女王节”“女神节”的疑惑,就会烟消云散。

商家通常会竭力把花钱和女性权利联系在一起,打造一种花钱就是取悦自己,取悦自己就是勇敢就是独立就是尊重女权的逻辑。但是,并不是只是有钱、年轻、美的女性,才被允许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境啊。

另一个误区是,只有成功女性才有资格谈女权,这样的结果,会变成优秀的女性才能获得跟男性一样的权利。对一些基本权利而言,是人人生而平等,而不是奋斗才能平等。

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与各种宣传,特别擅长把所有外来的节日,都过成“情人节”。前几年不少高校和商家还搞出个“三七女生节”,原因是,他们嫌“妇女”把女孩子叫得“显老”了。所以搞一个女生节。放在“三月七号”,意思是“一日之隔”“只欠一日”,就能把女孩变成了女人。

这种价值观陈旧腐朽。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关注的,不是让女人怎么美丽,而是女性从出生开始的生存权、教育权、工作权、自由选择权、身体支配权、生育权等一系列问题。女人可以不是别人的女友、儿媳、老婆,也不需要是什么让人神魂颠倒的美女。

有时想想,这个“妇女节”全名的变化,很有意。“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希望更多的女性奋斗、不屈服,不滑落于舒适当中;而“联合国妇女权益与国际和平日”是为了保护更多的普通的、并没有太大野心的、老弱病残的女性,获得更多的权力和权利;最终让所有女性,都可以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生活。

每个普通妇女,都应该得到尊重。

为什么我们会在意名称的变化呢?因为,这些语义的变化显示出女性们对社会问题和女性权利问题理解越来越深刻了。正是这种意识,成为推动性别平等的一种动力,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有博主说,现在还在玩“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的商家,已经太土了,既跟不上时代也没有网感。

当然,除了女性意识的崛起,现实的生存环境也是一个因素,疫情后的经济下行,消费乏力,为了生存,大家正忙碌赚钱,谁还愿意花大价钱,整天打扮成女神呢?商家们积极准备的噱头,砸在手里了。

无论如何,推动女性平等意识,这是一条正确的路。我们要的是平等的劳动权利,同等受尊重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打造成美貌的女神,成为被消费的客体。

不管是经济上行,还是经济不景气,对女性来说,只有劳动最光荣,艰难的路,才是最可靠的路。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 | 张丰

,风声| 为什么一路向北歌词 三八节喊”女神“,反而成了一种冒犯?

相关:

白皮书出炉!新加坡或是全球首个公开检讨抗疫得失的政府3月8日,新加坡政府发布《新加坡应对冠病白皮书》,目的是对政府落实的措施进行检讨和反思。在长达92页白皮书中,对新加坡过去冠病疫情当中所采取的措施展开检讨,指出八个做得好和六个有待改进的地方以及七大值得学习之处。(图源:黄循财/FB)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星期二(7日)受访时说,虽然白皮书总结出的经验能带来更好的防患意识,但新加坡人绝对不能抱持“这是最后一役”的心态,不能把这些总结“硬硬写成某种..

英国防委员会主席呼吁进入战争状态 直面俄罗斯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电视主持人、俄罗斯记者协会主席索洛维约夫3月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段英国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托比亚斯·埃尔伍德的视频,称其在直播中公开呼吁对俄罗斯开战。视频显示,托比亚斯·埃尔伍德在1月30日的天空新闻直播栏目中表示,“财政部和唐宁街10号的领导人必须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变化,欧洲正发生战争,我们需要进入战争状态……英国必须直接面对俄罗斯,避免让乌克兰完成所有工作。”不久前,英国联合..

全球连线驻华大使看两会:看好中国发展 期待共享机遇中国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给外界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窗口。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应邀旁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的几位外国驻华大使。让我们听听对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他们都关心哪些话题。记者:吴瑶、王君璐、黄爱萍、许杨编辑:洪雁、马汝轩、余嘉明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惊爆日娱!BBC揭杰尼斯喜多川性虐待丑闻?在日本娱乐圈,杰尼斯事务所绝对是声名最高的公司。而创始人喜多川因为捧红了无数偶像艺人,打造出多个知名组合而被称作“日本娱乐圈的神”。比如闻名世界的SMAP和ARASHI都是杰尼斯旗下的组合。还有如今正当红的关八,以及凭借《静雪》成为年度现象级当红男艺人的目黑莲所属的组合Snow man也都在杰尼斯旗下。然而东京时间的今天早上,BBC播出的关于喜多川的纪录片彻底将这位偶像教父拉下神坛。早在2月27日,BBC就宣布将于当地时..

乌军死守巴赫穆特,航拍俄乌大战局关键之城战场惨况本轮俄乌冲突已持续超一年。自2022年8月以来,俄乌围绕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穆特的战斗已进行超过7个月。航拍画面显示,巴赫穆特上空黑烟缭绕,城市内建筑物受损严重。

两代法国最强女导演对谈:女性依然没有被看到爱丽丝·迪欧普与克莱尔·德尼对谈本文选自《视与听Sight&Sound》2023年三月刊导言、翻译、修改:Catherine Wheatley法国导演爱丽丝·迪欧普(Alice Diop)的电影《圣奥梅尔》,对一桩令人震惊的弑女案进行了清晰有力的调查。克莱尔·德尼(Claire Denis)是她非常崇敬的导演,同时也是她的一位老朋友,两人就种族、母性和虚构事实的力量等话题展开了对谈。《圣奥梅尔》(Saint-Omer,2022)译者:眠耳看好看的电影,过好过的..

花钱续命正在成为可能最近有个神人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他创造的不是那些老生常谈的无聊吉尼斯纪录,而是逆转年龄的世界纪录。45岁的硅谷科技大佬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从2021年开始每年花费200万美元来逆转自己的年龄,通过各种科技与狠活,他在今年初成功使自己的生理年龄年轻了5.1岁。△布莱恩·约翰逊约翰逊的衰老速度只有正常人的69%,别人衰老365天他只会老252天,相当于每年的九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他都不会变老,嬴政要是知..

世界上最长寿的女性去世,享年128岁极目新闻记者 李力力据《每日邮报》3月8日报道,一位据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女性在南非去世,享年128岁。经历三个世纪《每日邮报》援引南非媒体报道称,这名女性名为约翰娜·马兹布科,她有身份证明文件证明她出生于1894年5月11日。约翰娜·马兹布科(图片来源:每日邮报)3月3月,她在南非西北省的家中去世,此时离她129岁的生日还差2个月。据南非媒体News24报道,马兹布科的儿媳表示,她可能是死于中风。马兹布科在南非一个玉米..

在人间单身的她花10万元赴美冻卵:实现对人生的掌控感撰文|翟锦 编辑|马可从27岁开始,单身女性黄黎就想去冻卵。在国内屡次碰壁后,她把目光转向海外。如今她34岁,先是在美国冷冻了12颗卵子。在疫情下与冻卵机构失联后,她又借着到韩国读博的机会,再次冻卵。黄黎的选择不是个例。十年前,明星徐静蕾冻卵还是一件新鲜事。十年后,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婚姻、家庭、生育观念的改变,冻卵却成了中国很多单身女性的切实需求。“不想走入婚姻,但想有个自己的孩子”成了一部分单身..

《断网》发布最新片段 赖雅妍以身犯险孤身救女 3月8日,正在热映的电影《断网》发布一支“赖雅妍孤身救女”正片片段。赖雅妍于影片中饰演卓家俊(郭富城 饰)的妻子杜咏珊,女儿被挟持命悬一线,她孤身一人前往营救,和专业打手“正面硬刚”,让人感动不已。电影《断网》是华语电影首次聚焦网络金融犯罪题材,并利用视觉特效构建了银幕上前所未有的“网络森林”,震撼呈现了网络世界的神秘与黑暗,更有对于人性和亲情的探讨与展现,不仅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也颇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