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肿瘤医院因为阳性停诊?癌症治疗不比新冠更迫切吗

2022-12-04 18:25:29 来源:网络

作者|张丰

一位“秘密花园610”的微博用户反映,自己11月17号入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原定11月21日要做的手术,到现在也没有做,因为11月21当天医院出现了阳性病例。

向北大肿瘤医院诉苦“无法挂号、无法手术”的患者,在网上不是个案。他们所患的疾病,要比感染奥密克戎严重得多,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甚至有生病危险。有人致电肿瘤医院,得到的回复是,今日因周日停诊,明天有望复诊。

像北大肿瘤医院这样,因为疫情而停诊的情况,在各地不是孤例。

12月1日,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停诊,官方回应是因为医护人员中间有阳性,关闭了住院部,患者可以在门诊就诊开药。官方还透露了一个让人担忧的消息:一部分医护人员抽调到方舱去了,这也造成人手不足的局面。

这种抽调是否合理值得怀疑。因为根据目前各地公布的情况,住进方舱的阳性病例,基本上不需要治疗,大部分甚至都不用服药。抽调医院人员进去,更多像是一种形式上的“值班”,但与此相比,到大医院看病的人,往往患有更紧急、更严重、伤害性更大的疾病。

9月份成都疫情的时候,西南地区标志性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为有患者出现阳性,也发通告宣布停诊,后来又紧急发布通知,消毒后第二天重新开放。要知道,很多到华西医院这所著名的西南医院看病的病人,甚至是在附近租房住的,为了一个号苦等几天,凌晨排队。这样的停诊消息,无疑让人失望、甚至感到绝望。

事实上,过去三年医院的正常医疗,也受到很大影响。不管是病人还是医护人员,只要出现一例阳性,就有可能封闭整个院区。它的逻辑是,医院人员流动状况复杂,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封控医院,进行几轮核酸筛查,有利于切断病毒的传播。于是,医院往往成为城市中最戒备森严的场所,给人们带来极大不便。

这种做法,也让医护人员感到憋屈。华西医院停诊的时候,就有医生朋友发出诘问:医院本来就是要给人看病的,怎么有一个感染,就宣布停诊?医院每天处理那么多严重的疾病,哪里会怕奥密克戎?

如果说“德尔塔时期”医院因为阳性停诊还有几分道理的话,现在面对致病能力大为减弱的奥密克戎,医院动不动停诊,就完全是得不偿失了。这样的新闻,观者哭笑不得,但对那些因为停诊而无法手术、无法住院、无法治疗的病人和家属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困局与痛苦,严重了,就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灾难。

当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在持续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广州、重庆,每天新增感染者数千。即便是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的成都,每天也有四百多感染者。

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接受且面对的一个现实景象医院出现阳性的概率越来越大,如果再像以往那样,奉行“医院有阳性就停诊”,医院将很难保持正常运营。

当下的防疫策略已经出现改变,面对致病能力减弱的奥密克戎病毒,各地不再追求“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而是把疫情控制在一定规模的同时,尽快恢复人们的正常生活。“正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常看病”。

过去3年,中国人看病实在太难。最近各地都受到寒潮冲击,感冒的人大大增加。但是,人们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治疗感冒,自己买药受到限制,去药房还要出示核酸证明;就在几天前,广州中山医院还停掉了发热门诊,医院通告让病人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去,但是正常运行的发热门诊又有几个呢?

过去3年,医院总是防范最严格的地方。有数据证明,中国各地的住院率,在过去三年都有着显著的降低,很明显这不是因为中国人都比过去更健康了,而是因为看病、手术和住院,都更加困难,不到万不得已,很多人都情愿自己用身体扛着。患者住院后,各地政策都普遍“只允许一人看护”,也给病人的恢复造成影响。

随着各地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或许我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医护人员出现阳性后,就回家休息或者进行治疗,而不必把整个科室的人都“隔离”,更不用封闭整个院区。医院不应该再受到“无症状奥密克戎”的困扰,而是要认真对待各种真正有症状、有严重后果的疾病,当然,也包括奥密克戎可能引发的重症患者。

现在已经到了彻底给新冠病毒“祛魅”的时候。感染新冠是病,而其他病也是病。

医院应该奉行一种客观平等主义,不再“新冠优先”,而是尊重医学自身的规律,认真对待每一种疾病,让每一个寻医的患者,都得到应有的治疗和看护。这才是真正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张丰

,风声肿瘤医院因dota2配置 为阳性停诊?癌症治疗不比新冠更迫切吗

相关:

罗马爆发“放下武器,提高工资”示威,反对军援乌克兰【环球网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意大利基层工会联盟(USB)网站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12月3日,罗马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反对意大利政府经济政策,以及继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USB表示,此次抗议示威活动的主要口号是“放下武器,提高工资”。组织者声称,大约1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提及,上一次在罗马举行的反对向基辅供应武器的数千人集会于11月5日举行。此前,意大利多个城市举..

农场被盗两年后 南非总统深陷“农场门”危机打着反腐旗帜上台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近日深陷“农场门”丑闻。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今年6月,拉马福萨被指掩盖其私人农场巨额资金遭盗窃一案,由此引发外界对于其资金来源的质疑。拉马福萨本人否认任何不当行为,但一项独立调查报告称拉马福萨可能违反了宪法和他的总统誓言。南非国民议会将对这项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对拉马福萨发起弹劾。与此同时,南非反对派以及拉马福萨所在的非国大(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

韩球员拍照踩太极旗遭网暴 道歉后网民仍不买账(观察者网讯)据韩国中央日报3日报道,在当日凌晨结束的世界杯小组赛第三轮比赛中,韩国2-1逆转葡萄牙。赛后,韩国队选手宋敏圭拍庆祝合影时踩到“太极旗”的一幕惹怒了众多韩国网民,当日,他火速为此事道歉,承诺不会再犯。然而,韩国网民对此并不买账,纷纷指责宋敏圭的做法让韩国在全世界面前丢脸。

“不要恐慌!”马克龙就可能出现的停电问题安抚法国民众据路透社12月3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民众不必对今冬可能出现的停电感到恐慌,但他呼吁民众减少能源使用并呼吁法国电力公司重启核反应堆,以防在天气寒冷时停电。报道称,马克龙在本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曾接受法国电视一台的采访。他否认可能实施的轮流停电是由于法国电力公司的核反应堆重启计划管理不善。他说:“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件事:不要恐慌!政府当然会为极端情况——在我们没有足够电力的时候每天停电几个小..

“减少对华依赖”?德经济部长被批“无能”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2月1日报道称,德国经济部内部文件显示,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希望减少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有媒体12月1日援引德国经济部对华战略文件报道称,经济部计划逐步减少对中德经济合作项目的政策性支持,有大量中国业务的德国企业需承担定期提交报告的义务。据报道,德国经济部建议,在亚太、拉美和非洲开拓有前景的替代市场,并重新起草对外经济促进方案。此外,德国方面对中国公司的投资计划需将接受更为严..

不断找茬儿,这场最“壕”世界杯究竟哪里惹了西方世界?西方的批评更多地反映了西方自身的狭隘和偏见。世界杯正在卡塔尔火热进行中。而从卡塔尔赢得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的那一刻起,就不断有西方媒体批评卡塔尔举办世界杯的“能力和资格”。相关争议,到底是西方根深蒂固的偏见,还是西方不能接受由一个中东阿拉伯国家主办如此重大的赛事?渴望摆脱“土豪”人设为举办本届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投资了约2200亿美元用于场馆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总额超过此前八届世界杯投资总额。巨额投..

印尼塞梅鲁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 或引发日本海啸印尼塞梅鲁火山喷发(富士电视台报道截图)海外网12月4日电 据路透社、日本共同社4日报道,印度尼西亚国家抗灾署消息称,当地时间12月4日,印尼塞梅鲁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印尼国家抗灾署表示,4日,塞梅鲁火山喷发,喷烟高度达1.5万米。火山仍处于活跃状态,或形成火山碎屑流。目前暂未出现人员伤亡,印尼国家抗灾署提醒附近居民注意避难。据悉,塞梅鲁火山在2021年的12月4日也曾发生大规模喷发,造成30多人死亡。塞梅鲁火山喷..

美媒:哈萨克斯坦在俄欧间寻找平衡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1月29日发表题为《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走外交钢丝”》的文章,作者是凯瑟琳·普茨。全文摘编如下:哈萨克斯坦的外交“走钢丝”仍在继续,最近再次当选的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于11月28日对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并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举行会谈。他还出席了第18届俄哈地区间合作论坛。托卡耶夫随后前往法国,11月29日在法国受到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

西方对俄油限价60美元,泽连斯基:还是太软(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2月2日,欧盟27国就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设为每桶60美元达成一致,随后,G7与澳大利亚声明跟进。然而,此举仍未能让乌克兰满意。综合英国广播公司、天空新闻等外媒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批评该价格上限太“软弱”,不足以损害俄罗斯经济。英国天空新闻报道截图据报道,当地时间12月3日晚间,泽连斯基表示,“为俄罗斯石油价格设定这样的限制并不是一个严肃的决定,这对俄罗斯国家预算来说非常适宜。”..

伊朗将重新审查头巾法新京报讯(记者谢莲)据法新社报道,在国内抗议持续的背景下,伊朗总检察长穆罕默德·蒙塔泽里当地时间12月3日表示,伊朗议会和司法部门正在重新审查头巾法,以确认是否需要对其进行任何修改。结果预计将在一两周内出炉。今年9月16日,22岁的伊朗女性阿米尼因涉嫌违反伊朗头巾法被道德警察逮捕,在昏迷3天后死亡。此事引发全球关注,伊朗由此爆发了一场持续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许多女性焚毁头巾以示抗议。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