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2022-12-04 15:01:15 来源:网络

  中国已先后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范围均为第二、三产业。

  按照每五年一次的要求,国务院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

  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国务院12月1日发布《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下称《通知》)确定,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

  此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蔺涛介绍,本次普查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是为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组织实施的一项大型调查,在逢2、7的年份开展,目前已顺利实施7次。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虽然目的不同,但组织流程相似,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存在重合,在相邻年份相继开展增加基层负担,也不利于调查数据的协调应用。

  2021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在山西等6个地区组织开展专项试点,论证统筹开展两项调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试点结果表明,在经济普查年份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利大于弊。一是统一调查时间,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收集基层数据,有利于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协调性。二是统筹布置调查任务,可以消除重复调查内容,整合重复环节,有利于优化调查项目、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三是协调调查结果,有利于实现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的更好衔接。因此,国家统计局决定将投入产出调查内容纳入经济普查统筹组织实施。

  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通知》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奖惩的依据。始终坚守数据质量第一原则,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切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广大普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应当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应当按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的要求,及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蔺涛说。

  本次普查将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推进电子证照信息等在普查中的应用,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也将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

  根据安排,2022年为普查筹备阶段,主要是制定普查总体思路框架,研制普查方案和开展专项试点,部署投入产出调查等;2023年为普查准备阶段,主要是组建各级普查机构,开展综合试点,完善部署普查方案,研发部署普查软件,选聘与培训普查人员,开展单位清查等;2024年为普查组织实施阶段,主要是开展普查登记,组织事后数据质量抽查,审核汇总并发布普查主要数据等;2025年至2026年为普查资料开发应用阶段,主要是建立普查数据库,编辑出版普查资料,开展课题研究分析等。

  中国已先后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范围均为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则单独采取每十年一次的专题普查,此前三次普查时间分别为1996年、2006年、2016年。

,明年开展第五次全double bass 国经济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相关:

神十四乘组即将“到家”,第一顿饭吃什么?  ◎ 占康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在太空出差半年,“回家”后第一顿饭吃啥?   中国航天员中心神舟十四号任务着陆场试验队责任总师徐冲,在12月3日举行的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情况介绍会上透露,该中心营养保障团队精心准备了航天员返回后首餐,将充分考虑航天员个人口味喜好、膳食营养要求、返回着陆生理适应特点和着..

发改委月内四次部署基金项目加快开工,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成为当前稳投资、稳经济的关键。   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12月2日消息,11月30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召开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和稳经济政策措施督导“回头看”视频工作会,部署进一步落实好基金和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   会议强调,各有关地方要紧紧抓住今年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继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促进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做好稳就业相关工作,努力为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推动..

美情报机构:俄乌冲突节奏已放慢并将持续数月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俄乌冲突节奏已经放慢,并将持续数月。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当地时间3日在年度里根国防论坛上致辞时说:“我们已经看到冲突的节奏有所放缓……我们预计这可能是未来几个月我们将看到的情况。”她还称,美国情报体系也没有看到乌克兰军方抵抗意愿有所减弱的证据。

为何感染人数持续增加?排查情况如何?上海发布回应  12月4日上午,微信公号“上海发布”通报称:12月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50例,其中11例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社会面核酸检测中发现。   有网友在评论区询问:为什么人数持续增加?   截图来自微信公号“上海发布”   上海发布回应:近期国内本土疫情反弹明显,部分省市阳性感染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受外省市疫情溢入影响,我市近期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明显上升,涉..

人民日报“仲音”第19次发声,这一次聚焦重点人群疫苗接种   2022年12月1日,广东东莞,医护人员为老人接种新冠疫苗。视觉中国 图   12月4日,《人民日报》4版刊文《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再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这也是11月12日以来“仲音”第19篇系列评论文章。   “仲音”注意到,近期,各地坚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加大组织和社会动员力度,努力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文章指出,国内外研究和防控实践证明,接种疫苗是保护老年人等重..

哈尔滨:进入经营场所、乘坐市内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   2022年11月29日,哈尔滨街头。人民视觉 资料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12月3日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各区、县(市)指挥部,市指挥部各工作组:   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经省市专家组研判,市指挥部决定,自即日起,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现就有关事宜通..

加工增值税收政策首次扩大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外试点实施  本报海口12月3日电(记者王晓樱、陈怡)12月2日,2台阀门定位器以及47万个注射液用溴化丁基涂层胶塞、40吨天然乳胶,分别在海口海关所属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以及海口港海关通关放行。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正式扩大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外的园区试点实施。   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作为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海南自贸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备受境内外投资者的..

做好老年人疫苗接种有什么重要意义?专家解读  《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印发   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   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本报记者 申少铁   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多措并举、强化动员,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做好老年人接种有..

天津12月3日新增537例本土阳性感染者  中新网天津12月4日电 (杨子炀)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2022年12月3日0时至24时,天津市疾控部门报告新增537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均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滨海新区90例;北辰区74例;西青区63例;宝坻区52例;静海区48例;河西区31例;红桥区31例;津南区29例;河北区28例;东丽区21例;南开区18例;河东区16例;武清区13例;和平区12例;蓟州区9例;宁河区2例。(完) 【编辑:刘欢】

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这把小木梳,做起来可不简单呢!要经过解板、蒸煮、划样、开齿、磨背、刻花、着色、上漆等2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成功,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近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木梳制作技艺体验馆内,市级非遗技艺(高榆木梳)传承人丁明文正在向青少年讲授木梳制作技艺。今年6月,丁明文刚获评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强化人才引擎,赋能全域旅游。莒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段东青告诉记者,为了培育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