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编教材的人

2022-06-03 08:16:28 来源:网络

字与画中,酿着中华。

民国初立,教育总长蔡元培,找大总统孙中山要场地,获答:自行解决。

蔡元培白布包印,潇洒离去,搭黄包车满南京城找地,最后选中碑亭巷小楼二层的三间房。

教育部挂牌当日,效率奇高,一天连出两法令:学堂改学校,监督改校长,要编写教材。

蔡元培常对同事说:小学没办好,哪来好中学,没有好中学,怎有好大学?而办小学,就从定教材开始。

叶圣陶、丰子恺、陶行知等数十位民国大家,因此云集。这些学贯东西的大家,写起小学课本,却提笔千钧,小心翼翼

那些课本寄托了启蒙中国的理想。1912年,《共和国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推出,印发超2560万册。

教科书开篇写道:本书以养成完全国民之人格为目的

小学语文课第一课,由大文学家钱玄同和刘半农,共同编写。

两位先生因用“来来来,来上学”,还是“去去去,上学去”而争论不休。

去字太俚语,来字笔划多,学者们讨论多日,反复斟酌,才最终决定用“来”字版本。课本每一篇都慎重如此。

多年后,历史学者傅国涌点评说:小学课本不是什么大著作,但它能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底线。

最终,天下的壮美,在课本翻动间浮现:

安徽形状像蔷薇花,江苏像舞剑,江西像老公公,浙江像老婆婆。山东如跪倒的骆驼,陕西如风中翩翩的神女。

而中文独有美感,则浸入字里行间:

“梧桐两株,枝高叶大,霜降后,叶渐黄,西风吹来,落叶满阶”。

三十年代,叶圣陶编写语文课本,丰子恺配画插图,一课一画,花鸟人物搭配颜体楷书,古风跃然纸上。

人生大道便藏在朴素画间。丰子恺女儿回忆,有幅画是孩子问父亲,为什么不种花。父亲答“先种菜,后种花”,生活要先务实,后务虚。

第一套课本成为许多人认知的起点,那些字与画酿着中华。

九十多年后,有人将翻印的课本送给百岁的杨绛。老人翻开第一页,便开口朗读,后脱卷背诵,情难自禁。

第一套课本不光有文化之美,更旨在重塑国民。

小学课本最后一课,名叫《大国民》。文中劝勉少年,不空言,多践行,不任人蹂躏,不做奴隶之民。

1932年,日军进犯上海。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称:

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文化机关毁了,它才永远不能恢复。

当年1月29日,日军连投6枚炸弹,轰炸商务印书馆,纸灰遮天蔽日,长达三天。

胡适写信慰问,印书馆负责人张元济回信:若从此陨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轰炸第二天,张元济便组织编写“复兴版”新教材,封面是被炸后的断壁残垣。

半年后,商务印书馆重开张,挂出十二字标语“为国难牺牲、为文化奋斗”,路人无不动容。

复兴版教科书流传各地,里面有铮铮铁骨,有军马萧萧,有岳飞和文天祥,有浩气长存。

在云南腾冲,有年轻人参加远征军,慷慨赴国难。他留下的小学课本中,讲着鸠占鹊巢,那课名叫《御侮》。

1938年,大师钱穆,随西南联大迁至云南,众人推举下,由他为中国通史写一部教科书。

他在县郊寺庙空房中,耗时一年,写出53万字的《国史大纲》。

千秋中华,断裂河山,开篇扉页上,钱穆写下:献给前线抗战为国牺牲之百万将士!

《国史大纲》辗转传至北平,有人整本抄录,抄着抄着就泣不成声。

时评人写道,这本教材使懦夫有立志, 病夫有生气,读之无不热血沸腾。

1977年,上海万人空巷,人们挤在礼堂电视前,观看一节语文公开课。

久违课堂的人们,激动地听着高尔基的《海燕》。教材上没这篇,讲课老师特意到图书馆翻出朗诵。

那时的教材,物理已被简化为“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则简化为“三大作物(稻、麦、棉)一头猪”。

当年,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将教材改革视为重中之重。他希望1978年秋季开学时,中小学生能用上新教材,“把先进科学知识吸收进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组,散落各地的编辑和各省名师,共200余人,紧急赴京,在西山脚下的香山饭店,闭关一年,编写教材。

众人热情高涨,常熬夜赶工,食堂为此深夜做两大盆面条,当做夜宵。

有人教社老员工,搬来家中藏书,众人日夜翻阅,文化枝蔓重新舒展。

“锄禾日当午”、“春眠不觉晓”入选,朱自清的《背影》回归,叶圣陶当年的经典课文恢复了三分之二。没有文学新作,便用时事文章代替。

部分欧美优秀作品,首次入选教材,少年们第一次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月光曲》。

相比人文教材,理科教材编写更为艰难。

为了解国际前沿,中央特批10万美元专款,委托中国驻海外使领馆,购买8000多本各国教材,空运回国参考。

众人看到教材后,目瞪口呆,方知被甩开距离之漫长:

国外20多年前,便在中学教材中引入微积分和概率学,地理教材中有“人地关系”,生物课本已在讲“分子水平”。

老师们开始补课,一点点将新知识移植到新教材中,而新教材共同主题,是现代化。

1978年秋天前,第五套统编教材出版,此后增编沿用长达二十年。列车重回轨道。

许多人对那套教材一年级第八课印象深刻。那节课名叫《奔向二〇〇〇年》。配图是孩子们围着巨大时钟奔跑,未来已不遥远。

教材中许多插图由王惟震所画。他画了少年闰土,画了荡起双桨,他说,插图影响孩子一生的审美,可能一辈子也忘记不了最初的启蒙

为了画好插图,他反复研究儿童心理学,和幼儿们一起听课,“只有亲身体验过孩子的生活,才能准确表达孩子的心境。”

用心、严谨、贴近时代,成就了第五套教材,而随着改革推进,教材有了更多开放元素。

1986年,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入选高中课本,爱情不再是禁区。

两年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供资金,人教社联合英国朗文集团,首次中外合编教材。

中分和英方各派一个主编,两个责编。两年后,李雷、韩梅梅和鹦鹉Polly问世。

课本上,中外少年一同上课,一同出游,一同赏月以及分享月饼。那句“How are you”,“And you?”成为一代人的接头暗号。

在王惟震笔下,李雷平头浓眉,韩梅梅齐耳短发,鹦鹉Polly有长长翎毛,羽衣一样的翅膀,英国责编看后赞不绝口。

细节蕴藏在每幅插图中,中方主编刘道义说:

“细节关注到眼神,比如别人给你递尺子,我们就要求一定要看着人家,这是一种尊重,我们要把这些日常美德融入教材中。”

这版英语教材一直用到 2005年,发行超2亿册,助力推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

此时,小学课本上的巨大时钟早已转过千禧年,而那一套教材,深刻改变了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三代。

有网友记得历史课本的第十三课,讲火车第一次进入中国。

他总能想起那个午后,掩上课本,窗外宁静,但能听到新时代正从远方轰隆驶来。

陪伴了无数个青春的教材,成为记忆的坐标。

有人是站台上朱红的橘子,有人是手捏钢叉项带银圈的少年,有人是咸亨酒店柜台上的茴香豆,以及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微博曾有热搜,名为刻在DNA里的课文。天南海北,人生迥异,甚至不同时代的人们,原来都有共同的起点。

2012年,杜甫很忙流行网络,网友将教材上的杜甫百般涂鸦,折腾得诗圣穿梭古今,难得安宁。

淘宝上,有杜甫画像的课本热卖。涂鸦的网友,其实在用恶搞缅怀,缅怀一去不返的青春。

比杜甫更早出圈的是李雷与韩梅梅。

调戏诗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而追忆李雷韩梅梅,则是当时已惘然。

那一部教材,藏着一段无尾的人生 。2009年,歌手徐誉滕创作了《Lilei&Han meimei》。

那些在灰尘蒙面大街上奔走的中年人,听得泪流满面:

一切从那本英语书开始的

那书中的男孩LiLei

身边的女孩名叫HanMeimei

还有Jim、Lily和Lucy

Kate、LinTao和UncleWang

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叫Poly它到处飞

好多年没有再一次翻开它

但那一段说的谁和谁

偶尔还能细细回味

教材里不光有青春的灼痕,少年们在教材里看山、看雨、看云,写水、写月、写风,窥见世间百态,人性人情。

有人在知乎中写道,印象最深是物理老师在课上朗读一段法拉第生平:

法拉第谢绝了皇家学会会长、皇家研究院院长、伦敦大学教授等职位或头衔,也不肯接受贵族爵位。1867年8月25日,他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

在他眼中,华丽的宫廷和布拉顿高原上的雷雨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

法拉第把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生活在电气化时代的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

物理老师朗读得声情并茂,她说:这一段没什么用,但每次我都要给学生读一遍,因为读这些话,有心潮澎湃的感觉

这是教材深处的魅力。直到多年以后,那些朗读的少年才明白,是教材埋下价值观的脉络,展开认知观的经纬,某年某年某一天,少年的你第一次翻开课本,就翻开了整个世界。

参与编写民国教材,以及建国后多版教材的叶圣陶,晚年寡言,但聊起教育总是兴致勃勃。

他说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工业讲究流水作业商业利润,而农业讲究用心灌溉,“大到每一篇选文,小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慎之又慎”。

老人说,孩子是要读着课本长大的,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

相关:

儿童“救命药”也内卷起来了?儿童节,制药巨头也有“礼包”。北京时间6月1日,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其SMA(婴儿肌肉萎缩症)口服药利司扑兰(商品名:Evrysdi)新适应症申请,将该药使用范围延伸到了2个月以下婴儿。作为首个用于2个月以下婴儿的小分子SMA药物,该药由罗氏子公司基因泰克研发,其新适应症在这一时间点获批,也是制药领域给予患儿的一份大礼。以此为标志,这类药物的竞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由于近年来70..

后秘闻时代 美国的“谈吐自由”到底在呵护什么?原标题:后真相时代与碎片化社会,言论自由保护的是什么权利?这个题目很大,宏大叙事难免让读者望而生畏,还是回到具体个案去观察美国的历史性变迁。美国1778年制宪会议确立国家政体,核心旨在杜绝公权力膨胀到不可节制,从而产生独裁者。立宪之后,《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杰佛逊和其他开国先贤敏锐觉察,这部宪法有重大缺失,掌控国家的三权虽然鼎足而立,互不统属,但实际上都被官吏与政客把持。民众除了选举权之外,并无直接..

美国枪控僵局背后的深层原因作者 | Yanzi在一次次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悲剧落幕之后,许多美国人出离愤怒地呼吁国会通过新的枪支管制立法,可每一次都是在千篇一律的“祷告和纪念”后,在无休止的辩论后止步于参议院。大规模枪击事件并不是只有在美国发生,但是近20多年来,发生在美国的大规模枪击案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一个很直观的观察就是美国民间的枪支持有量非常高,平均一个美国人拥有不止一把枪。如果枪支更容易获得,人们会更经常地使用它们,导致枪..

北京出台系列法子保障提振前进前辈制造业  北京出台系列措施保障提振先进制造业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郭宇靖)针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原材料运输、成本上涨等难题,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日会同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局等单位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本市先进制造业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通过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减税降费等财税、保供、稳价相关助企纾困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平稳运行。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那些策动大规模枪击案的美国人 春秋越来越小翻译:胡安 编辑:江南6月1日,德州乌瓦尔德罗布小学外的悼念活动。被指控在纽约布法罗和德州乌瓦尔德实施屠杀的两名年轻人走的是一条熟悉的道路:他们在满18岁后就合法购买半自动步枪,发布意在展示他们的力量和威胁的图片,然后把这些武器对准无辜的人。在调查人员和研究人员确定悲剧是如何发生的过程中,被告的年龄成为理解驱动两名年轻人获得致命火力,以及导致他们发动大规模枪击的关键因素。他们处于一个关键的年龄段——..

江西:低风险地域间人员流动不再磨练核酸证实6月2日,为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严禁层层加码、过度防疫,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省委、省政府将派出专项督导组进行督导,对贯彻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并进行通报。图片来源:江西日报人员自由有序流动,经济方有活力。《通知》要..

英女王即位70周年 10万粉丝挤爆白金汉宫今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70周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金禧年Platinum Jubilee”。(图:每日电讯)英国王室发布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最新照片,96岁高龄的女王今年因为身体原因明显减少了出席公共活动的次数。(图:推特)庆典首日,人山人海踩点蹲点了两天的圈哥,今早7点又挤进了白金汉宫的人山人海之中,激动地等待女王出现。(图:英伦圈)现场有许多王室粉丝、世界各地赶来为女王庆生的游客:(图:英伦圈)许多人..

欧盟同台湾进行所谓商业和投资对话 中方回应问:2022年6月2日,欧盟同台湾举行贸易和投资对话,中方对此有何回应?答:我们此前已就此表达过严正立场。我愿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中欧建交和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建交方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我们敦促欧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与台湾进行任..

外媒:乌克兰击沉俄水兵“马卡洛夫上将”号护卫舰【比利时海军认知网2022年5月31日报道】根据5月30日“海军上尉”推文发布的照片显示,俄海军“马卡洛夫上将”号护卫舰已被乌克兰军队击沉。“马卡洛夫上将”号属于俄海军“格里戈洛维奇”级护卫舰(11356型),2012年2月在扬塔尔造船厂下水,2017年12月25日投入使用;长124.8米,宽15.2米,吃水4.2米,标准排水量3620吨;采用双轴全燃动力,使用两组主燃气轮机和两组巡航燃气轮机,最大航速30节,巡航范围5000海里,可以连续运行..

10万人挤爆白金汉宫 女王即位70周年大典全英嗨翻!【庆典亮点】伊丽莎白二世白金禧年(Platinum Jubilee)正式拉开帷幕,她成为了第一位庆祝登基70周年白金禧年的英国君主。她不仅是英国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全世界现任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女王在阅兵式即将结束,英国皇家禁卫军行进至白金汉宫门前时,在白金汉宫阳台上接受敬礼。这是她70年来第一次这样做。女王以及查尔斯王子、卡米拉、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以及孩子们在阳台上观看了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