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博士去小县城就业

2022-05-31 13:16:15 来源:网络

01.

两个小地方共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浙江遂昌县招人,结果41名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报名;

广东和平县招人,结果31名博士,700多名硕士报名。

以遂昌县来说,当地政府想招33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说明了要求。

提到了名校名单。

其中“浙、沪、江”地区部分重点建设高校名单是以直接点名的方式呈现。

话音刚落,人才过来了。

24个工作岗位的入围人员几乎全部来自知名高校,硕博士的比例在95%以上。

仔细一看还是能看出一些应聘者的专业并不对口: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来到遂昌街道工作,不说这个街道,整个遂昌县也没有能令其发挥才能的船舶与海洋的产业,因为它在内陆。

比如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27位的澳洲国立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硕士,前往综合行政执法信息管理指挥中心工作。

差不多类似,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硕士,前往交通执法大队工作。

与这些相比,中科院大学出来,既学了核技术及应用又了解光通信的硕士,去当广电技术员算是活学活用了。

很多人疑惑的不仅仅是专业不对口,还纳闷他们为什么要去遂昌县。

因为照他们看来,遂昌县不过是三线城市下面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9.44万。

城镇化率56.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为7.87万,也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3万元。

加之,遂昌离苏州、杭州、上海距离不近,县里也没地铁,所以很多时候它的形象就是偏远山区。

就在这样的基础背景下,很多人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来?

招聘文件给出了答案。

本硕奖励45万,博士奖励75万,拥有事业编制,1年试用期表现优秀的话,还可能成为单位中层正职……

45万至75万的政策奖励也不玩虚的,包括一次性住房补贴,和3至5万元的生活津贴。

实打实的奖励政策对照着大城市里一年一二十万的工资而言也不低了。

2021年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

何况毕业没几年,又是上述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的硕士博士,能拿到1.5万元月薪的有多少呢。

而在遂昌,未来是一眼能看到底的。

照着当地的福利待遇,没几年就能买房买车,过上殷实的日子。

对于硕博士而言,如果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能在现实里出现的话,那应该是小县城的样子。

否则可能真的没地方去。

02.

继续走学术道路,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有时候需要非常之手段。

专门研究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的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一位作者选择一边赞美导师的崇高感:

“导师有才而性缓,崇高而不骄衿;有智而气和隽雅而不虚饰。”

一边高捧“师娘的优美感”:

“师娘美丽如花,但与花不同,她能知雄守雌,所以能成天下溪。”

两相呼应,使其颜面增光,仿佛闪闪发光的前途就在眼前。

论文题目叫做《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也许是因为理论太过前沿,至今无人能解释生态经济学和导师高、师娘美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无法忽视这样的现实,导师他就是期刊《冰川冻土》的主编。

我们也无法忽视这样的趋势,导师们拥有的学术资源,是学生们短期内无法追上的。

上面论文作者的儿子没法进兰州科学院小学念书,导师听闻此事,一个电话打去,校长爽快地办了手续,即使作者儿子未到正常入学年龄。

所以,为了早一点掌握这些资源,学生们开始想着法子写独特的论文,做独特的事情,让导师满意。

不管怎么说,给导师写论文,总比给导师的子女写论文要高效很多。

总归看上去,离学术的康庄大道更近一点。

看似拍马屁,很不高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国外有一篇文章叫《科学出版中的陪伴效应》早就看透学术界的人情世故。

作者们收集了1960年到2012年间在380多个期刊上发表的610万论文。

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近几年新秀发表的文章比例在持续下降,而资深专家和他们传承的力量却在不断上升。

简单点说,以前没发表过Nature等期刊文章的作者以后要在上面发文章会越来越难,以前发表过顶级期刊文章的作者再发文章相对简单不少。

对青年科学家而言,要想成功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一个名人导师实在太重要了。

BOSS本身就意味着学术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有甚者,一个青年学者的成功,全凭BOSS的一句话。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巨大的利益和厚重的大山横亘学术新人面前,他们很难不选择对BOSS拍拍马屁、言听计从的那一套。

但如果不会拍马屁,不愿意陷入人情世故里,那么去奖励几十万元的遂昌,或者年薪三十万的阜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到县属一档国有企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税前年薪,博士研究生不低于30万元/年、硕士研究生不低于20万元/年、大学本科生不低于15万元/年,并建立正常的薪酬待遇增长机制。

更何况,对于很多专业而言,做学术本身赚不了什么钱。

03.

去企业更难,直接面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内卷极端处境。

首先是很低的就业率,甭管你是不是名校出身。

4月27日,权威部门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截至4月2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23.6%,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去向落实率为21.47%。

报道指出,(重庆市)33%的落实率在中西部居于前列。

截至2022年4月17日,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里,75%以上的还没落实就业。

特别要注意的是,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毕业求职更难,如此说来,应届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了。

读了二十多年书的博士里很多正来自于低收入家庭。

接着是裁员危机。

就算你在大厂也不能幸免,就算你是经验丰富、老员工的博士也不能幸免。

知乎“本轮裁员规模在20%-30%”。

美的老员工“被优化”后的留言更能令我们看到其中的揪心之处:

“没有报工伤,会影响部门考核……任务达成的代价,三个月后请医生看X光片,问他是否彻底痊愈,医生说骨头有点歪,一辈子就这样了。

自己当时的选择,责任所在,义不容辞。现在想想,还是太善良。房要供,娃要养,打碎牙齿和血尝。”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2未来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显示,白领面对失业、裁员等窘境时,自身的职业安全感是最低的,比蓝领显著得低。

现实中,企业里摸爬滚打的博士,有多少能较早地拿到金领(职场高级管理者)的岗位呢?

毕竟博士毕业时往往三十多岁了,从年龄上而言,更可能追求稳定,企业所带来的风险只会让他们身心俱疲。

何必呢,他们又不缺就业渠道。

04.

那么接下来,基本只剩编制的一条路了。

如果硕博士想靠自己的能力,挤进大城市的体制内,当然符合如今考公考编的趋势。

但也没那么简单。

首先,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不低,硕士博士就算跻身体制内,依然面临这些困境:

买房买不起,买车可能要摇号,孩子的教育费用达到了上百万,父母的医疗费用也是不低……

一些研究指出上海的孩子平均养育成本达到了百万元的水平。

每一次的辅导和培训的费用都会让家长叫苦连连。

再说了,大城市的考编竞争对硕博士而言同样激烈。

杭州市余杭区招聘街道办招录工作人员,结果来的全是清华北大的硕士毕业。

这其中有一些是选调生,但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依旧非常令人不解:

五常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生物学博士,南苑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

他们想去因为看中了余杭区“招聘时的诚意”。

有时候是给房补(购房补助或租房补贴)。

有时候是高薪待遇。

清北招聘录用人选中,博研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硕研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政府中级雇员年薪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

海外招聘录用人选中,政府高级雇员年薪约50万,政府中级雇员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

特别还包括了提供面试的食宿和交通补贴,真的是遗失的古早企业文化了。

当然工作有着比较完整和可预期的晋升渠道。

所以,待遇只要像这样可观,就会导致卷得不能再卷的竞争。

北京朝外街道城管队员找的是中国社科院大学硕士。

崔各庄地区的城管监察岗找的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

酒仙桥街道的城市管理执法岗找的是北京大学博士。

清一色的名校,清一色的硕士博士。

如果考教师,情况大差不大,北上广深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待遇较好,但是竞争也足够令人窒息。

如果是你,你确信挤得进去吗?

挤进去了就是重复那个循环——“生活成本大-晋升难度大-生活成本大……”

你想清静也不是不可能,一个前提就是不要去参加同学会。

毕竟看到自己的同窗在隔壁县城有房有车时,你可能更加焦躁不安。

人比人是会伤心的。

05.

所以我说硕士博士去小县城就业,本来是无奈之举,但恰恰看起来结局不错。

因为一般去的地方都会给的很多。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一份县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学历要求的名单。

重庆云阳县要求9成以上是硕士学历,对应了176个名额,但直到报名截止前一天,仍有73个岗位无人报名。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地方给的待遇普普通通,没有特别大的“诚意”。

反过来说,给的多,自然就可以“筑巢引凤”。

一个硕士博士读书读到这个时候了,肯定会不断扪心自问:

当向上流动的可能越来越少时,为什么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为什么不能事先保障个人利益呢?

读了二十年书的硕士博士里有一部分学生实在是掏空了家底的。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故事很难发生,不能怪硕士博士们没有心怀天下,只能说大城市并不容得下这些没有收入很多年的读书人。

反而,从小镇做题家变成小县城的躺平博士,在不确定性中获得一种确定性,本身意味着读书价值的一种兑现,不是更励志吗?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学历就是在过剩,全世界都一样的主题。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现状,惟愿身处其中的硕士博士们能多一点点的快乐,选一个相对较好的去处。

仅此而已。

,越来越多的博士去牛栏牌a2奶粉 小县城就业

相关:

国防部长魏凤和将出席第19届喷香格里拉对话会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将于6月8日至12日应邀出席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并访问新加坡。会议期间,魏部长将就“中国对地区秩序的愿景”议题作大会发言,全面介绍中方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理念和实际行动。同时,魏部长将会见有关国家代表团团长,就国际和地区形势及双方防务安全合作等进行交流。访问期间,魏部长还将与新政府和防务部门领导举行会见会谈。

90后为爱跑到乌克兰 恋爱没了战争来了我是一个90后脱口秀喜剧演员,我的艺名叫好笑的林某某。四个月前,我为找回乌克兰恋人,跑到基辅。谁知道,战争比爱情来得更有震撼力,它马上让我变得荒腔走板。2022年2月24号,我刚刚睡醒,世界就开始走样。这像不像一出荒诞剧:有一个可怜的家伙走错了地方,只为找回爱情,却自投罗网,一头扎进一场战争,而且无法掉头就走。做尽了傻事后,故事急转直下,进入惊魂时刻。基辅这座城在傻小子的冒险中扮演催化剂:你必须来,来了..

台媒:陈水扁快筛阳性 确诊新冠【环球网报道】台媒刚刚消息,台当局前领导人陈水扁的儿子、高雄市议员陈致中31日透露其父确诊新冠,目前没有发烧,但有咳嗽及喉咙痛,已开始服药。陈水扁稍早也在脸书上证实自己确诊。据台媒报道,陈水扁在社交媒体脸书上说,昨天晚间突感不适,快筛阴性,但今天早上快筛阳性,经医师判定确诊新冠,要居家隔离。“不小心染疫,对不起啦!”

英国起头“杀富济贫” 向能源巨子开征25%暴利税是时候,让荷包鼓鼓的家伙们出力了。 美国人想办没办成的事,竟然让英国首相约翰逊给办了。约翰逊已经差不多60岁了,但却一直给人一种毛头小伙的感觉:永远是一头凌乱的头发。不过,他发起狠来,也够猛。前两天,约翰逊政府宣布:向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利润征收暴利税,税率高达25%。像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两大巨头是首当其冲的。英国政府相关的说明文件约翰逊这样干,也是没办法。在5月初,他曾拒绝给这些能源巨头加征暴..

王毅:搞价值不美观商业违反根基经济纪律当地时间2022年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访问斐济期间表示,美国最近推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声称要建立自由、开放、包容的新秩序,但一个经济框架如果没有降低关税,谈何自由?没有市场准入,谈何开放?如果刻意把本地区乃至世界最大市场的中国排除在外,又谈何包容?美国实际上是要用自己制定的标准和规则框住别的国家,是在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之外另搞一套,另起炉灶。美国试图把经济事务也政治化、武器..

优质师资和生源大量流失踪 县中若何走出“陷中”?  县中,如何走出“陷中”?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许多地方县中发展的步伐却难以跟上,出现了“县中塌陷”现象,曾经创下辉煌的县中渐成“陷中”,对各地教育生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县中如何走出“陷中”困境?这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   被“县中模式”击败的县中   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资源短缺、城乡人口流动较困难的情况下,各地县中普遍受惠于国家发展重点中学政策,成为县域..

夏收夏种,“天”若何?气象形象专家研判来了  “三夏”大忙正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火热开展。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5月29日,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4466万亩,收获进度14.6%。其中四川麦收已进入尾声,湖北进度近八成半,安徽超两成,河南近一成半,江苏、陕西、山西零星收获。“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已全面展开。   俗语说“春争日,夏争时”,夏收夏种夏管,宜早不宜迟。“三夏”大忙究竟忙些什么?今年的天气是否帮忙?有哪些气象灾害与病虫害需重点防御?气象部门会..

“齐刘海”狮子走红收集 广州动物园回应:生成就这样  中新网广州5月31日电 (程景伟 王益)近期,广州动物园一只狮子走红网络。大家对它的齐刘海造型都十分好奇,不知道是出自哪位饲养员“大神”的鬼斧神工?这个发型多久修剪一次?……面对一系列的疑问,园方31日向记者回应称:“纯天然、无加工,天生就这样,纯属大自然的神奇,绝对没有人工痕迹”。   据园方工作人员介绍,照片中的狮子名字叫“阿杭”,2009年出生,是广州动物园2015年从杭州引进的,今年13岁的“阿..

6月天象:看“超级月亮”,赏“五星连珠”  新华社天津5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即将到来的6月,“天象剧场”有哪些好戏值得期待?天文科普专家介绍,除“常规影片”外,还将上映“超级月亮”“五星连珠”这样的“重磅影片”。  一轮“超级月亮”将于6月14日19时52分现身夜空,这是本年度“第二大满月”。“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各地公众均可欣赏到一轮皎洁的圆月,像一块洁白的玉盘高挂在蔚蓝色的天幕上。”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说..

安徽:问“技”于粮谷满仓  新华社合肥5月31日电 题:安徽:问“技”于粮谷满仓   新华社记者姜刚、水金辰、曹力   眼下正是江淮粮仓收获时节,麦田里金灿灿的麦穗颗粒饱满,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其间。“种子变成粮食,这里面蕴藏多项绝‘技’啊!”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农业农村局二级研究员戚士章感慨地说。   寿县是粮食生产先进县。戚士章告诉记者,高畦降渍种植技术是该县近年来示范推广的一项技术。与原来的撒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