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入户消杀全方位法令解析:不能随心所欲

2022-05-25 18:04:35 来源:网络

作者|宋华琳

2022年入夏,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消杀作为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手段,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公众心目中,消杀往往是一件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疫情防控事务,似乎与法律无缘。

但是,消杀也是双刃剑。

一方面,消杀可以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另一方面,消杀尽管不产生特定法律效果,但很可能产生事实上的效果,令被消杀对象的环境状态发生变化,从而构成行政法学意义上的事实行为。

过度或者不当的消杀,会造成人和物的损伤以及环境的破坏,乃至不当侵害公众的财产权。当消杀者作为不速之客闯入公民住宅进行消杀时,有可能侵害公众的住宅权和隐私权;当消杀者未告知公民消杀范围、消杀方式、消杀程序,就径行展开消杀时,则侵害了公众的程序性权利。

事实行为同样要受到法律规制,当违法进行消杀时,就应为公众提供救济手段。

因此,作为有可能给公众带来不利后果的事实行为,消杀也应受到法律的调整,以保证依法行政原则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第27条规定了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的规定,此条文为消杀主体、消杀对象、消杀要求设定了法律依据。

消杀什么?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27条规定,“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进行严格消杀。可见,就新冠疫情防控过程开展的社区消杀而言,消杀范围应以被新冠肺炎病毒病原体污染为前提,消杀范围是被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

例如,对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阳性感染者住宅,或应进行消杀。但是,如对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所处单元、所处小区所有住宅(包括未感染)都进行入户消杀,则超出了上述规定的消杀范围,欠缺法律依据,这种行为不具有合法性。

例外的情况在于,在一些老旧小区内,如果存在阳性感染者与相邻周边住户共用厨房及卫生间的情形,那么对共用厨房、卫生间的住户室内,也需开展终末消毒,这点为《上海市成片老旧小区终末消毒技术方案》等文件的规定所佐证。

回到事情的本源,严格消杀的目的,在于切断传播途径或消灭传染病。消毒处理,可以分为预防性消毒处理和疫源地消毒处理两大类。预防性消毒处理是预防性措施:当有某种传染病传播时,不论是否存在传染源,都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消毒处理。疫源地消毒处理则是疫情防控措施,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处理和终末消毒处理。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患者排泄物、呕吐物、体液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要及时进行随时消毒。终末消毒处理则是在传染源已不在的情况下,在疫源地内进行的彻底消毒处理,以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对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或活动过的场所,如居所、工作学习场所、诊疗场所、转运工具,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在其离开后(如住院、转院、出院、死亡),可进行终末消毒。

但是,消杀范围,绝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首先,消杀范围,应以科学为基础。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短暂经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个别地方为了防控新冠,动辄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杀。室外环境的物体表面病毒载量有限,对绿化、道路、墙面等外环境进行大规模消杀,包括用无人机、“大炮车”以及对道路播撒生石灰等,属于没有意义的过度消杀,不仅对防控无益,且耗费了宝贵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所以,消杀范围,应以法律规定为限度,以科学为依据,让“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不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谁来消杀?

《传染病防治法》第27条规定了进行消杀处理的主体,逻辑层次之一在于,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这说明,消杀处理的主体,首先不是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而是发生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单位和个人。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的防控消杀,主要由各区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等来组织,虽然执行迅速,但使本不富裕的行政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建议未来更多发挥单位和个人的作用,而不是让行政部门单打独斗,进而推进疫情防控消杀中的社会共治。

特别是对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居民而言,其应当确认自己的居所是否属于应当消杀的地点,即是否有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长时间逗留,若有,可选择自行消杀或申请专业团队消杀。

《传染病防治法》第27条的逻辑层次之二在于,当“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毒处理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可见,“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介入消杀处理,应以“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杀处理为前提。行政如果冲到一线,直接进行强制消杀,有越俎代庖之嫌。

防控消杀,还是应更多发挥“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作用,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可以更多面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培训,讲解新冠病毒消杀的必要性,告知消杀对象及消杀范围、措施和方法等等,从而让“有关单位和个人”掌握正确的消杀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社会层面应对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就消杀处理而言,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更应为“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消杀活动提供行政指导。《传染病防治法》第27条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消杀处理时,“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2021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附件8即为《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构成了“行政实践的面包与黄油”,例如上海已推出“新冠肺炎消毒和防护系列科普培训工具包”3.0版,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家庭指导手册40问、新冠疫情期间的居家预防性消毒(视频)等,这些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升单位、社区、家庭、个人的自我防护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消杀工作。

在接下来的防控消杀中,还应对消杀指南不断予以修订和更新,以将更新后的科学共识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融入修订后的消杀指南中。

正当的消杀程序是什么?

目前,《指南》规定了新冠肺炎疫情消杀的消杀原则、消杀措施、消杀方法,但未能以成文规范的形式设定消杀程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消杀程序就能交由消杀人员的恣意,消杀中仍应恪守正当程序的法理,以告知、听取意见、说明理由等程序,来捍卫“最低限度的公正”。

入户消杀,涉及对公民住宅的进入。法谚有云,“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3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住宅是公民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公民生命、安全的最好庇护所,是个人财产的主要存放地点,也是公民隐私之地,构成了公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每一个公民在自己的住宅内享有最大限度的权利与自由。只有法定主体因法定事由,依法定程序的要求,秉承正当程序的法理,才能依法进入入户消杀。

首先,在消杀之前,工作人员应将消杀范围、消杀方式、消杀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消杀理由、居民的程序性权利及救济途径告知阳性感染者及其家属,告知内容完整、准确且能为居民所理解。消杀工作人员应和阳性感染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争取他们对入户消杀作业的理解和配合。

第二,在开展入户消杀之前,应保障居民的陈述权和申辩权,给予居民陈述意见并发表申辩的机会。

第三,在开展入户消杀之前,应说明其做出消杀决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以及考虑的因素,以增加消杀决定的可接受性。

第四,在开展终末消杀作业前,还要了解屋内是否有特别的保护需求,建议居民在消杀前主动告知屋内对消毒剂敏感的物品,告知屋内有哪些贵重、易损或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物品,便于消杀人员在作业时选取更有针对性的消杀方法,保障屋内财物不受严重损坏。此外,居民可以要求在场监督。

第五,在入户消杀过程中,消杀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重点针对厨房、卫生间、经常接触部位等,做好消杀记录工作,并留档保存备查。消杀时,由相关工作人员对作业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填写过程评价表。

第六,在入户消杀完成后,在社区及时做好公示告知工作。

消杀的目的,在于切断传染病病原体传播疾病的风险,这也是风险预防原则的体现。但消杀方法的实施,仍然应符合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

首先,是适当性原则,它要求方法与传染病防控的正当目的有实质关联性;其次是最小侵害原则,它要求消杀方法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应当最小;还有,均衡性原则,也就是消杀方法带来的收益与造成的损害间应合比例。

例如,“不可用大炮打小鸟”。在开展新冠肺炎防控消杀时,不应使用消毒剂直接对人喷洒;不应使用消毒无效的方法(如用烟雾机、弥雾机)进行消杀;不应在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杀;不往下水道大量倒消毒剂、投消毒片,等等。

上述这些做法,不仅无助于实现消杀目的,且造成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等后果,与消杀目的背道而驰。而且,给当事人的权益带来了过度损害,打破了收益与损害之间的均衡。

当消杀发生侵犯时

当消杀团队有违规操作导致财物损失时,居民可以要求其相应赔偿。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展的消杀活动构成行政事实行为,针对行政事实行为已造成的侵害后果,居民在不能申请恢复原状或恢复原状已不可能时,有要求行政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请求权。

《国家赔偿法》第4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如有“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构成了侵犯财产权的情形,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规进行消杀,造成居民物品受损时,居民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第4条的规定提起国家赔偿请求。

《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1167条也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因此,疫情防控消杀工作不可恣意而为,其仍需“戴着法律的镣铐跳舞”,接受法律的支配,以合法、合目的、合比例的方式进行消杀,不得行“法外之消杀”。

作者宋华琳,系南开大学教授。

主编|萧轶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风声|苹果手机id怎么注册 入户消杀全方位法令解析:不能随心所欲

相关:

于鲁明被免去北京市卫健委主任职务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定,免去于鲁明的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此前,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于鲁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于鲁明简历于鲁明,男,汉族,1961年12月生,北京市人,1986年12月加入农工党,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北京市大兴县卫生局副局长、精神病医院院长,大兴县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精神病医院院长..

亓延军已任公安部副部长公安部官网“机构设置”栏目最新信息显示,亓延军已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公安部官网截图亓延军,男,汉族,1964年10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副总警监警衔。

北京:中高考将如期进行5月2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5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本市中高考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的部署要求,本着如期举行、应考尽考、安全考试的原则,具体方案也将在近期公布。中小学当前阶段仍坚持居家学习,做好本学期后半阶段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安排。

俄官员:未来西方人会把俄当成出亡所 逃到这里远离痴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月25日报道,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海外侨民及国际人文合作署署长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介绍了想要移居俄罗斯的美国人、德国人和中东基督教徒的情况。据报道,普里马科夫在“共青团真理”广播电台节目中表示:“一些与俄罗斯毫无关系的美国人联系了我们,其中有人确实是东正教徒,但根据我们的标准并非正式的同胞。这些美国人极度厌恶‘父母1父母2’这样的政治正确和‘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外媒:俄将许可运粮船驶出乌克兰 以换取解除部门制裁据路透社5月25日报道,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表示,俄罗斯准备为运送粮食的船只离开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通道,以换取解除部分对俄制裁。自从俄罗斯于2月24日向乌克兰派遣数千名士兵以来,乌克兰的黑海港口已被封锁三个月,超过2000万吨粮食被困在乌克兰粮仓中。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供应量的近三分之一。乌克兰港口粮食出口大量减少,导致全球粮食危机日益严重。西方大国一直在讨论为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建立“安全通道”的..

日本政客妄言与美国“核共享” 社交部回应5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日本政客频频发表拥核言论,妄言要同美国核共享,引入美核武器。23日,日美领导人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将确保美对日延伸威慑的可靠性和韧性,巩固关于延伸威慑的双边对话机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规定,无核武器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从任何让与国接受核武器或对这种武..

美国10岁女生目击校园枪击案:隔邻教室有枪声,处处是血记者 李力力据《华盛顿邮报》5月25日报道,得州乌瓦尔德罗伯小学枪击案发生时,孩子们都在学校上课,不少人目睹惨案发生,留下巨大心理创伤。26岁的埃里卡·埃斯卡米拉(Erika Escamilla)也住在这个社区,她的侄女和两个侄子都在这所学校上学。枪击案的消息传出来后,等待孩子们的平安消息,对她来说就像是一场折磨。人们在教堂里为孩子们祈祷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当她终于和三个孩子团聚时,10岁的侄女告诉她,枪击事件就..

朴槿惠被曝竞选市议员激发猜测 韩媒:只是名字不异朴槿惠竞选市议员的海报海外网5月25日电 韩国将于6月1日举行地方选举,其中庆尚北道金泉市议员的候选人名单中,出现了朴槿惠的名字,引发外界猜测。对此韩国《文化日报》24日指出,此人非前总统朴槿惠,只是名字重合。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24日透露,这名叫朴槿惠的女子,现年50岁,隶属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曾在2014年当选金泉市议员。其父亲是朴正熙的特杆粉丝,所以给自己女儿起名“朴槿惠”。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与父亲的..

澳财长呼吁中国撤销对澳实施的商业关税 社交部回应据报道,澳大利亚财政部长查默斯呼吁,中国若想要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应撤销对澳洲实施的贸易关税。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从本国的相关行业合法权益和消费者安全出发,严格按照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外国输华产品采取相应措施,完全合理合规合法。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符合中澳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方对于发展中澳关系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希望澳方秉持相互尊重,..

俄罗斯国防部:马里乌波尔港已恢复正常运行【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1日,乌克兰基础设施部颁布命令称,乌克兰政府宣布关闭马里乌波尔港口。据俄罗斯塔斯社25日最新报道,俄国防部称,马里乌波尔港口恢复正常运行。马里乌波尔港口是亚速海沿岸最大、设备最齐全的港口,也是乌钢铁、粮食等产品的出口枢纽。不少媒体分析指出,俄军控制马里乌波尔就相当于控制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和亚速海。当地时间5月1日,乌克兰基础设施部颁布命令称,乌克兰政府宣布关闭别尔江斯克、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