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丨疫情下的房地产:松绑政策,还能刺激采办欲望吗?

2022-05-24 10:27:48 来源:网络

作者|关不羽

房地产经历了“史上最严”调控,终于迎来了政策“松绑”的时刻。去年下半年开始,高层不断释放政策信号,近期又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

连云港、郑州、长沙、兰州、福州、长沙、南京、苏州等多地调整了楼市调控政策。从政策内容看,主要为降低首付比例、加大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下调房贷利率、调整限购范围、缩短限售周期、给予购房者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

5月19日,杭州颁布“杭三条”。5月20日大连也出台了调整方案。估计后续还会有一些城市加入到政策调整的队伍中去。

目前看来,“政策寒冬”基本过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能够再现昔日的繁荣。

调控政策放松的逻辑:不松不行

此次政策“松绑”是应对中国目前经济形势、房地产行业现实状况的举措。

首先,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经历了长期调控后的低迷,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但是依旧重要。有数据显示,2021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为7.76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8万亿元,合计占GDP的14%左右。如果把装修、家电、家装等上下游产业全部计入,占比还会更高。因此,及时调整政策,保证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是今年实现稳经济、保增长的必要手段。

其次,中国房地产业这两年承受了相当大的下行压力。去年恒大爆雷,引发市场不安。近期华夏幸福、融创相继出现债务违约,令人忧心。而且,这几年房地产行业明显向央企和地方国企集中。如果堆积在房地产业的大量国资出现问题,无疑会对金融体系、地方财政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放松调控政策可能还考虑到地方财政的实际困难。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地方财政压力加大。财政部5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当月,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地方财政收入下降6.6%,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0.4%。

各地数据显示,东南地区不少城市财政收入降幅巨大: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1亿,同比下降44%;南京同比下降54.9%;苏州下降49%;杭州降37%;宁波降36%。东南两大三角洲,是中国经济质量最高的地区,天下赋税占了八成。

以江浙沪为例,三省市的GDP占全国的20%、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1.4%,却承担了过半的全国财政支出,是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来源。如今三省市的“钱袋子”大幅缩水,影响是全国性的。

因此,各地寻求土地财政的补充在所难免,严控房地产就显得不太合时宜了。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为房地产松绑,是符合逻辑的政策选择。但,这不是房价大涨的“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市场的逻辑:信心恢复还很难

政策逻辑是清晰的,调整是必要的,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则取决于市场。

市场有市场的逻辑,并不完全跟着政策的指挥棒走。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宽货币、松信贷的宏观政策,就能推动房地产的繁荣,因而不太重视微观的市场因素。这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不体成立。因为,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收入增长预期和资产增值预期自然叠加,房地产业的繁荣只欠“拧开金融水龙头”的东风。

但是,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市场逻辑发生了改变——市场信心不再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比货币更为稀缺。

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量价齐跌。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9%,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4%。销售额下降29.5%,住宅销售额下降32.2%。

4月份的价格普跌趋势更为清晰。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超过半数,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呈降势、同比继续走低,新房、二手房上涨城市数量双双止涨转跌。

房市疲软的下行趋势,不能完全归因于政策限制。自去年下半年,调控放松、宽松货币的政策信号已经很明显,政策预期是清晰的,但是并未改变今年以来的房市萎靡。

这轮房市下行,“疫情因素”更为明显。1、2月份房市表现还比较平稳,3、4月份出现了一定程度恶化。“疫情因素”造成了短期冲击的同时,也打击了长期信心。尤其是青年人的收入预期下降,对房市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5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到4月中旬仅有46.7%的应届生拿到了offer,平均签约率只有15.4%。另有55%的应届生“识趣”地降低了自己的薪资期望。

5月17日,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青年失业率为18.2%,是全民失业率的近3倍,创下了历史新高。

作为购房需求的绝对主力,青年人的职业前景黯淡,对市场信心的打击不可低估。而失去的就业岗位,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创造出来。此前,年轻人“创富主力”的互联网产业这两年的发展势头明显减弱,也意味着购房需求的生力军大不如前。

此外,周边产业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今年外贸出口本就呈现出回落的趋势,“疫情”冲击导致全球供应链调整,将会加速这一回落过程,且不排除长期化的可能。

房地产身处复杂的经济系统中,既不可能独占春色,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收入预期下降、购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政策助力的作用可期,但不能高估。简单说,即使银行肯放贷,也要购房者愿意贷。

影响房产市场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城市人口的迁入,这取决于城市的经济机遇。本轮“疫情”重创上海,对中国最大的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有处于局部封控的北京。这些中国经济重镇的大城市,是否还有足够的经济机遇吸引人口持续进入,有待观察。

那么,三四线城市能否因为可能出现的返乡潮出现一波购房高潮呢?此前的研究已证明,较高的住房自有率、较低的人口流动性,限制了三四线城市的房市潜力。

总之,目前看来,市场逻辑和政策逻辑之间的契合度存在差距,放松调控,诚然解锁了房产的流动性限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房成本,但不足以改变房地产下行的趋势。至少在本轮疫情结束前,中国房市很难走出颓势的阴影,这是市场逻辑所决定的。

资产的逻辑:货币宽松不宜过多“联想”

坚持“房主不炒”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并没有否定房产的资产属性。房产能否升值,是绝大部分购房者都会考虑的重要因素。

真正不考虑升值的刚需购买者,是少而又少的。因此,资产的逻辑也是分析房市是要充分考虑的。

货币宽松确实会加码资产升值预期,出于货币贬值预期的避险心理,购房保值的确是一种市场选择。但是,如果货币宽松的力度超出了温和通胀的范围,反而会造成恐慌心理,对任何长期投资都是负面的,房产也不例外。

更糟糕的情况是滞胀。通过对上世纪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滞胀现象的研究显示。建筑成本的升高,令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直接影响房地产未来供给。同时,“滞胀”让居民实际收入缩水,冲击房地产的需求。在供给和需求双重下滑的因素影响下,整个房地产行业低迷。

目前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出现了滞胀的迹象,1-4月份的房市量价双跌也符合房市在滞胀阶段的表现。众所周知,滞胀是不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消除的。因此,不能期待近期中国房市靠“拧开金融水龙头”就能恢复景气。避免滞胀长期化,是房市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把货币宽松的政策刺激拉动房产、作为滞胀的解药,本末倒置。

如果在经济运行状况没有真实改善的情况下,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反而催生资产泡沫。

我们知道,资产增值预期仅靠货币政策的倾斜人为制造出来,就是沙滩上的堡垒,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惨痛的教训。

只有真实的经济增长速度足以支撑真实的资产升值预期,房地产市场才能长期健康繁荣的发展。资产增值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至于“新基建”和房地产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房产的资产属性。上一轮大基建带动了很多地方的房产升值,是因为房产直接受益于交通物流体系的大幅完善。而本轮“新基建”七大领域中,仅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项,和土地资产价值有直接关系,不太可能“复刻”当初大基建的拉动效应。这也意味着,本轮新基建的投资,不太可能通过土地资产升值快速回收。新基建投资是新基建投资,房地产平稳发展是房地产平稳发展,不应做过度的联想。

总之,调整调控政策,逐步修复房地产行业的市场机制,无疑是正确的举措。中国经济需要房地产行业行稳致远,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就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条件之下,不能指望房地产再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经济发展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地改善市场环境,让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才能让中国经济的潜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作者关不羽,知名财经专栏作家,现居上海。

主编|张丰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风声丨疫情下的房期待的近义词 地产:松绑政策,还能刺激采办欲望吗?

相关:

成都:返乡大学生隔离免住宿费无法办理入住,仍等候在酒店大堂的学生。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近日,河南、安徽等省份的多个地市陆续通报,将对从疫情发生地返回的学生实施免费隔离,引来叫好。据微信公号“成都发布”5月23日晚消息,就备受关注的疫情发生地川籍大学返乡热点问题,成都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体现对川籍大学生的关心关爱,对从疫情发生地返乡、在成都隔离的大学生,凭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免收在集中隔离期间隔离场所的住..

男人备3套房赏格百万寻子 24年间帮多个家庭团聚时至今日,51岁的解克锋坚信着,自己的孩子就是被人拐走了。1998年的春节前,解克锋刚出生3个月的孩子不见了。此后,解克锋就走上了寻子之路。24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创业,一边寻子。同时,他也在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寻亲家庭团圆。解克锋说,自己已准备最高百万元酬谢,只为得到儿子的一丝线索。寻人启事三个月的儿子莫名丢失至今,51岁的解克锋仍坚信,自己的儿子就是被人拐走了。1998年,时年27岁的解克锋带着妻儿在河北邢台创..

她比珠峰超出跨越1.72米 对性别赤诚说不用“珠峰”与“女性”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很容易在网页上看见陈旻的名字。她的成就之一,是“国内登顶珠峰最年长女性”。陈旻与世界上那些著名女登山运动员的名字出现在同一画面中,也成为被仰望的存在。世界范围内,只有0.00007%的人成功踏上珠峰之巅,而其中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每一个人的经历拎出来,都值得成为被讲述与赞美的范本。52岁的陈旻也不例外。珠峰之旅结束后,陈旻经常参与全国各地的登山讲座,接受媒体采访,生动..

乌否决派翘楚指控前总统波罗申科在任内将燃料管道私有化当地时间5月23日,乌克兰安全局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被抓获的乌克兰反对派领导人维克多·梅德韦丘克(Viktor Medvedchuk)作证指控前总统波罗申科(Petro Poroshenko),称他在任期间将一条燃料管道私有化,并与分离地区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开展业务。维克多·梅德韦丘克这两个人是现任总统泽连斯基最重要的政治对手。乌克兰第二大党领导人梅德韦丘克在被指控犯有叛国罪后于4月12日被乌克兰安全局拘留。因“与俄罗斯合作”..

尼日利亚东北部遭武装分子持枪支砍刀突袭 50人被殛毙2020年12月,尼日利亚获救的被绑架学生(资料图)海外网5月24日电 据路透社和南非广播公司24日消息,有现场目击者表示,22日在尼日利亚东北部边境,至少有50名民众遭武装分子杀害。当地居民将这起袭击归咎于极端组织“博科圣地”。一名当地农民表示,“我们为在田间劳作的无辜民众被杀害而感到痛苦。我们今天埋葬了50人,事发时他们只不过在清理农田和捡柴火。”另一名目击者表示,很多人被绑起来杀害,自己的叔叔仍下落不明,..

美日印澳“四方峰会”在日本起头 4国首脑现场参会【环球网快讯】日本广播协会刚刚消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首脑会谈当地时间24日10时许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举行。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现场参加会谈。关于日方主办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8日表示,王毅国务委员指出,令人关注和警惕的是,美国领导人还未成行,所谓日美联手对抗中国的论调就已甚嚣尘上,搞得乌烟瘴气。日美是同盟关系,中日..

“美国要防卫台湾”?拜登此次亮相的机缘和地址很出格撰文 | 李岩 董鑫5月23日上午,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位于东京的迎宾馆举行会谈,并召开联合记者会。政知道翻了翻中外媒体关于美日首脑会晤的报道,大都聚焦在两个话题:台海和亚太局势。这两个话题都与中国有关。这是拜登任内首次“亚洲行”。美日首脑这个时候聚在一起,为何就涉华问题大谈特谈?“美国防卫台湾”在 首脑会谈之后的记者会上,拜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不接受中国大陆以武力夺取台湾,如果中国..

日本公众会议否决日美首脑闲谈当地时间23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会谈。当天,部分日本民众自发在东京集会,表示反对日美首脑会谈,反对战争会谈。集会民众:美方提议暗藏危险动向集会民众表示,日美首脑会谈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美国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而这完全是出于美国的利益考量,暗藏危险的动向,必须警惕。集会参加者 白井进:(日美首脑会谈)是想要发展军事产业,想要搞战争的人举行的战争会谈,“印太经济框架”也是这个..

外媒:美军朴直研究将商用卫星用于军事目的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莫斯科24日报道,根据美国“太空消息”网站报道,美军方正在研究使用商用卫星的可能性。报道称,据悉,美国35家商业公司代表在上周举行的会议上向军方和情报机构代表介绍商业侦察卫星的能力,其中包括这些卫星获取的数据可以在军事行动中使用的方法。这场活动由美国太空司令部和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举行,共有大约50名军方和情报机构代表参与。消息显示,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早就使用私人..

拉夫罗夫:若西方提议恢复关系 俄将考虑是否有需要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据俄新社报道,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23日在普里马科夫中学参加“领导100问”活动时表示,如果西方想在恢复对俄关系方面有所提议,俄罗斯愿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他说:“这完全取决于西方国家。”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只依靠自己,只信赖那些奉行独立政策并证明过自身可靠性的国家。另据德新社莫斯科报道,拉夫罗夫还表示,俄罗斯未来不再依赖从西方进口商品,不过俄会“认真考虑”是否恢复同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