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壹刀:对印大打中打小打,我们都准备好了

2020-09-08 16:32:33 来源:网络

执笔/胡一刀&刀小胡

45年来,中印边境没有一声枪响的局面,被印度人打破了。

虽然这次印度人是朝天鸣枪,但是性质是十分恶劣的,也是严重的军事挑衅。下一次,印度会否将枪口对准中国边防官兵?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印度人承受得起吗?

那么,为什么印度这次会做出如此危险的举动?面对印度人不断升级的挑衅和“打响第一枪”的冒险,解放军是否做好了准备?

1

8日深夜,中国西部战区发言人发出一份声明,一下子炸开了舆论场,声明表示,非法越线进入班公湖南岸的印度军队星期一向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中国边防部队被迫采取应对措施稳控现地局势。

发言人指出,印军的行径性质十分恶劣,中方提出包括印方立即撤回越线人员、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等严正要求。

印军向中国军人鸣枪威胁,违反中印在1993年和1996年达成两个协定,违反双方达成的一系列共识,打破中印边境45年来没有枪声的纪录。

众所周知,中印边境地区之所以保持了40多年的大体平静,就是因为双方都遵循了不在冲突中开枪的规约。两国军人今年6月发生了械斗并导致伤亡,然而直到那时双方仍然没有开枪。

而印度军方在中国方面发布声明后十几个小时,才出来了一份姗姗来迟的声明,声明内容完全倒打一耙,称“2020年9月7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试图接近我们在实控线上的一个前沿阵地,当我们的部队劝阻时,是解放军向空中发射了几发子弹,试图恐吓我们的部队。”

声明还说:“尽管受到严重挑衅,印度军队仍然保持了极大克制,表现出成熟和负责任的态度。”

这说法,跟几小时前所谓的印度军方人士透露给印媒的说法可不太一致啊。

据印媒8日早晨的报道,7日的对峙中,印度军方曾在班公湖南岸向空中开枪射击。

怎么,是口径还没有对好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印方对倒打一耙这一招已经使用得炉火纯青了。中方这次率先发出声明,打了印方一个措手不及,在印方声明出来前,印媒没得到统一口径,指责是中国军队开了第一枪,并把边境局势升温的责任归到中方近期在班公湖地区加强警备,却只字不提印方军队先多次无理越线、挑衅中方的事实。

不过另一方面,虽然印媒在报道事实时颠倒黑白,却不约而同的强调尽管发生开枪事件,但目前“局势已经得到控制”。

上周五,中印防长才在莫斯科见面,呼吁中印双方应努力尽快使一线部队完全脱离接触,在边境区域实现冲突降温。

印度外长苏杰生此前也多次表态,就在7日当天,苏杰生还对媒体表示,中印的边界情况和两国的关系“无法脱钩”,认为当前双方边境间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影响中印关系。他也说,中印双方需要就当前的边境局势在政治层面进行“非常、非常深入的对话”。

印度当局是在唱双簧吗?这跟前线态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

毫无疑问,这是印度人“打响了第一枪”。当然,印度人也给自己留了一定余地,没有把枪口对准我们的边境官兵。

上一次经历了加勒万河谷致命冲突,印军在越线挑衅后遭到惨败死亡20人,莫迪政府就在国内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在印度全国党派大会上,莫迪政府宣布改变过去的规矩,将中印边境的开火权下放给一线部队。

但是,这个动作更多是为在最短的时间里平息当时印度军队内部的怨气,以及印度国内包括反对党在内对莫迪政府的指责。展示莫迪政府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姿态,让自己尽快摆脱舆论压力,凝聚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但是,这个“临时补救”的措施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让中印边境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位研究印度问题的专家告诉刀哥,在1962年短促的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击溃印军,主动退回战前实际控制线。但在中印1962年战争之后,双方仍有交火。比如,在1967年也爆发了军事冲突。印度媒体称,双方有数百人死伤。

这种边境互有交火局面一直持续到1975年。根据《印度报》的资料,中印最后一次交火发生于1975年10月20日,当时有印军边境巡逻队4名官兵死亡。

在此之后,双方都将发展本国经济列为重要的任务,国际的大环境也向着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转变。而中印漫长的边境线也需要稳定下来,否则这两个人口巨大的邻国就会错失发展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中印双方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达成了两个协定,形成了在边境发生摩擦和对峙时,都不动用枪支的默契,因为一旦开枪就容易使摩擦升级,导致后续一系列的不可控风险。

可以说,如今印度边境部队首先开枪,让莫迪政府的“临时补救”措施充分暴露了危险性。相当于把一只十分危险的猛兽放出了“笼子”。但是,印度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做好准备。

一旦中印边境和平被打破,这个代价是印度很难承受的。

有专家告诉刀哥,莫迪在两个多月前把开火权下放给军队一线,也是很犹豫的。因为他没有直接下令印度军队可以直接在中印边境摩擦中动用枪支火器,这还是保留余地的。很显然,莫迪在平息国内不满的时候,也不想把中印矛盾升级成战争,无法调和。

而这一次印度边境部队开枪之后,人们最关心的是,这次开火后下一次怎么办?枪口会不会对准中国边防部队的官兵?

如果印度真的是上下合作,处心积虑要打开“潘多拉魔盒”,那么中国军队将用实力和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这个算盘打错了。

3

从印度媒体的报道和一些分析评论来看,印度人似乎有一种“投机”的心态。就是想趁着中美关系“自由落体式下坠”,美国政府不断对中国实施各种前所未有的疯狂打压,来从中谋取对自己的利益。

比如,印度以为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在东海、台海、南海地区美国侦察机与舰艇对中国的抵近侦察行为越来越频繁,距离越来越近,所以中国在西南方向力求“稳”字当头,可能会有求于印度,一次趁机想“拿”中国一把。

所以,一方面,印度在中印防长和外长沟通渠道上,也强调谈判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印度一直都是两手并用,在保持接触的同时,另一手展示自己的强硬。目的是催促中方尽快接受印度方面的不合理条件。

这其实跟《水浒传》中,那个泼皮“牛二”的形象神似。如果不答应条件,就闹得更大。最后成了刀下鬼。

随着这次事件的发生,不少中印问题专家都跟刀哥提到一点,中印“ 擦枪走火”的可能性的确越来越高。

现在已经是这轮中印对峙的第四个月,之前洞朗对峙也没有这么长,而且经历了加勒万河谷的冲突,说实话印度一线官兵的压力很大,他们的心理、身体和思想上都到了极限。

一来,印度现在国内疫情很严重,几乎到了实控的边缘。眼下已经超过巴西成为世界上疫情第二严重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而且,印度单日新增感染人数不断创下历史纪录,已经突破了9万人。

二来,双方发生对峙的地区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而且随着冬季到来,条件会更恶劣。印度现在的补给能力与中国相比差了很多,而且疫情也重创了印度的经济。所以,印度想尽快解决。

印度方面倒打一耙,渲染“中国边防部队先开枪”更是令人可笑。

我们的官兵一直坚守底线“不开第一枪”。印度媒体经常搞这种来源不明,所谓“消息人士”的信息。同时,也不排除印度军队有一些势力,想误导舆论,把责任丢给中方。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有中国专家告诉刀哥,一方面我们要对印度放弃某些幻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让印度放弃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正如《环球时报》在社评中所说,印度至少在舆论层面被民族主义悲情和战略上的妄自尊大裹挟,处在进一步挑衅中国的跃跃欲试状态。

中方坚守“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在做和平解决边境纷争的努力,但这个国家的军队显然做好了一切准备,热爱和平的人民将支持解放军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采取任何行动。

如果现在的印度像1962年之前那样误判形势,那今天新德里将付出比1962年更惨痛的代价。

从目前来看,解放军对中印边境局势仍在掌控中,无论印度最终要大打、中打,小打,我们的军队都有充分的预案。之前我西部战区的几次演习,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希望印度避免犯历史上的错误,对局势产生误判,最后掉进万丈深渊。

图片来自网络

,补壹巴厘岛旅游 刀:对印大打中打小打,我们都准备好了

相关:

专家:印度敢开枪,我们也必须要有开枪的决心和准备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悍然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9月8日,印度陆军竟然发表声明,反诬解放军先开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对观察者网表示,印度一向是言行不一、出尔反尔,一边跟中国和谈,一边采取越线行动;但中方采取了坚决反制,所以印度觉得没有达到给中国施压的效果,想要进一步施压。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认为,中方在应对上,首先要坚持对等原则,印度敢..

被曝私下羞辱阵亡将士后,特朗普又公开攻击美军高层【文/观察者网 郭涵】被媒体曝出私下发表羞辱美军阵亡将士言论,特朗普与美国军方的关系越来越僵。为了在大选前稳住基层士兵中的支持率,特朗普强调自己“慎重开战”的人设,却一不小心“耿直”了一把,嘲讽美军高官“把战争当生意”。CNN:特朗普向他任命的军队高层发起前所未有攻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7日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发表劳工节演讲,就相关言论辩解称,普通士兵非常爱戴自己,但五角大楼的领导者“可能..

为中国抗疫英雄点赞,伊朗驻华大使馆深情发文微博截图海外网9月8日电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日下午,伊朗驻华大使馆在官方微博深情发文,为中国抗疫英雄点赞,并向中国抗疫精神致敬。伊朗驻华大使馆的这条微博写道:“当4月4日中国举国哀悼新冠肺炎遇难者时,我们在场;当2020年中国全国两会两次举行默哀仪式时,我们在场;当今天中国举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时,我们在场。”文章随后表示:“所有惊心动魄的鏖战、舍生忘..

全球影迷都期待的《花木兰》,被吐槽像一部日本片?“我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我成功了会有多幸福,梦想可以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所以珍惜它们。"——演员刘亦菲9月7日,刘亦菲在社交平台发长文谈及出演电影《花木兰》的历程,并且晒出团队合照。她表示“我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我成功了会有多幸福,梦想可以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所以珍惜它们”。但遗憾的是,作为今年全球影迷最期待的电影之一,《花木兰》的口碑似乎并非那么“成功”。因电影率先在北美上线播出,国内尚未公映,..

上映前被吹爆的神片,怎么就低分翻车了?二刷之后,小妹才敢写下这篇文章。估计你们也猜到了今天要聊的是哪部电影。没错,千呼万唤始出来,诺兰的新片终于上映了——《信条》Tenet说真的,为了给《信条》预热,内地接连重映了诺兰的代表作《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甚至被影迷笑称为“诺兰保护月”。在介绍电影之前,先来说点题外话,那就是《信条》最早的档期和《花木兰》一样都是七月份,因为疫情的缘故,不停改档。最终,迪士尼心虚了,让《花木兰》选择了在Disne..

上海一养老院搭出“老上海” 为失智老人创建“记忆家园”  中新网上海9月8日电 (康玉湛 徐银)“一人失智,全家失衡”,如何破解失智老人的养老,是社会热点问题。蝴蝶牌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卡式录音机……此前,上海的一家养老院腾空一幢楼,搭出一个“老上海”,为老人们创建“记忆家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养老院内看到,“记忆家园”位于该养老院的东侧,为一幢6层独栋小楼。“记忆家园”内,每一层电梯门打开,不同的记忆场景映入..

古稀匠人巧手赋予顽石生命 砚雕40年热情不减  中新网长春9月8日电 (谭伟旗 孙博妍)老虎、猫咪、熊猫……每件雕刻作品都栩栩如生。贾杰在他的工作室里整理着展柜,看着自己的心血之作甚为满意。   已经70岁高龄的贾杰居住在吉林长春,他是一名砚雕师。砚雕,即在砚台上雕刻图案,制作砚雕所需的材料是松花石。 贾杰在雕刻中 刘栋 摄   40年时光里,贾杰雕出的作品已有300余件,他本人也获得了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

福州海警一夜查获4起海上违法案件  中新网福州9月8日电 (高煌 王涛 林晓锋)福州海警局8日透露,9月7日晚,福州海警局重拳出击,连续查获2起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案和2起盗采海砂案,共查扣涉案船舶4艘,涉案人员23人,查获涉案油品约300吨,涉案海砂约3000吨。   当晚,福州海警局获悉在连江海域有油船疑似进行非法走私活动。该局立即派遣执法艇前往目标海域进行查缉。   到达该海域后,海警执法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关闭艇上灯光,冒着夜色进行..

台风“海神”带来大暴雨 吉林延边部分群众连夜转移  台风“海神”带来大暴雨 吉林延边部分群众连夜转移  新华社长春9月8日电(记者邵美琦、李双溪)受台风“海神”影响,7日早晨开始,吉林省自东向西出现降雨,中东部普遍出现大到暴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各乡镇全面开展转移安置工作,当晚全市紧急转移安置1499人。长春市中小学及幼儿园8日停课一天。  7日凌晨开始,延边州开始降雨,其中珲春市降雨量最大。根据延边州雨量统计,从7日2时至8日5时,延边州平均降水量83...

盖章跑断腿,证明满天飞 恼人的奇葩证明如今还有吗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题:盖章跑断腿,证明满天飞——恼人的“奇葩证明”如今还有吗?  新华社记者白阳  办理出境游手续被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兑换破损钞票被要求证明“非被人为故意破坏”……曾几何时,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证明”不仅让群众办事身心俱疲,也让基层部门不堪重负。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作出多个重要部署,要求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