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委员:疫情下的教学 暴露了城乡信息化建设差距

2020-05-28 11:09:12 来源:网络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除了在自己的公众号“老俞闲话”中每天更新“政协日记”之外,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还在去人民大会堂的路上开起了直播,与网友们畅聊提案,很快,就收到网友们的建议邮件上千条。

5月27日,他也做客澎湃新闻全国两会的视频直播间,就疫情之后的在线教育、地面教育发展趋势,公立学校教育变革,城乡教育均衡,留学生招生政策等话题接受专访。

作为第十一、十二、十三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至今已在两会提交了近30份提案,主题涵盖教育均衡、教育信息化、高考改革、民办教育、家庭教育、大学生发展、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

其中,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问题可以说是俞敏洪最为关注的话题,几乎每年他都会向大会提交相关提案。这次依然不例外,他的关注点落在了利用5G推动城乡教育均衡上。

“这次的疫情之中,老师和学生需要通过上网课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这也暴露出了中国城市和乡村之间信息化建设的差距。”俞敏洪认为,应大力支持在乡村学校区域搭建5G微基站,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乡村学校5G网络覆盖,在网络基础建设和服务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与此同时,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也使在线教育等平台迅猛发展,而地面教育培训则呈现出较为艰难的生存局面。对此,俞敏洪向澎湃新闻表示,接下来教育培训行业将面临“洗牌”,一些科技力量不足、利用在线平台的能力不够的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或将遇到生存困境,“学生可能会转移到服务条件更加好、更加完善的大的教育公司中来。”

俞敏洪。受访者本人供图

疫情过后,教育培训市场将面临“洗牌”

澎湃新闻:

疫情导致学校一段时间以来无法开学,上网课成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种教学手段,在线教育平台也在这场疫情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疫情防控已经常态化,学校开始陆续复课,待疫情彻底解除后,线下的教育将会重启,那么线上教育是否会经受“过山车式”的冲击?接下来将会呈现出怎样的一个发展状态?

俞敏洪:

这次疫情导致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了在线上课,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都开始利用各种各样的平台做在线教育。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中国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以后,后续不管公立学校还是培训机构的学生都会逐渐回到地面上来。

回到地面是否会对在线教育形成一定的冲击?其实这次的疫情过程中,在线教育已经分成了两股发展的力量。

一股是为地面学生提供服务,涉及到在线教育平台等,这些学生回到地面以后,这些平台上的学生使用量会大大的减少。但是因为平台本身就在,而且平台可以用做会议系统,所以对平台不算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另外的一股力量,就是真正的在线教育,并不是从地面搬到线上的,而是本身就在线上,然后线上继续发展的在线教育公司。在疫情结束以后,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学生退却的现象。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为学生业余时间提供的教育系统。这次的疫情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在线教育跨越时空的好处和效率,所以在疫情结束以后,就算地面的学生全部回到了地面,但在线教育依然会形成一个发展的势头。这个势头之下,全国从城市到乡镇的不少学生,还会坚持待在在线平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所提供的在线教育服务。

澎湃新闻:

因为这次的疫情,很多中小型的线下培训机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接下来他们将如何生存?教育培训市场是否将出现一种“大洗牌”的局面?

俞敏洪:

接下来不太容易出现所谓的“大洗牌”局面,但是“洗牌”是会发生的。比如一些中小型的教育培训机构,由于他们的科技力量跟不上,利用在线平台的能力不够,就可能遇到困境。学生可能会转移到服务条件更好的、更加完善的大型教育公司。

另一方面,疫情之后的地面教育不会再回到原来那样完整的地面教育状态。因为大家已经体会到高科技加上在线的力量给教育带来的辅助作用。所以,等到一切都常态化以后,地面的学校或教育机构,依然会利用在线的工具来完成他们教育的一部分使命,包括学生的补课、作业的碎片化讲解、作业的搜集等,在线完成作业以后的数据的收集,和学生学习的习惯、行为的收集,都会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这种教育的组成部分跟地面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和切换,这将会是未来的一种常态化。

澎湃新闻:

对于公立学校来说,这场疫情带来了哪些的启示与改变?是否会影响今后的教育方式?

俞敏洪:

这场疫情让几百万公立学校的老师一夜之间都学会了在线教学。原来这些公立学校的老师对在线教学很多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他们觉得永远用不上,学生就是要到学校来上课,他们就是要跟学生面对面的。当然,跟学生面对面依然非常重要,但是这一次的疫情到来,所有的老师没办法和学生见面,但又要停课不停学,这就迫使所有的公立学校的老师都变成了在线教学的老师。经过这三四个月的实践以后,很多老师已经非常熟练地应用在线教育系统和平台给学生上课。

所以,等到疫情退去以后,老师和学生重新面对面,公立学校的老师一定还会沿用在线教育的某种优势来继续为他的学生提供服务,因为不少老师已经很习惯用手机或者电脑给学生上课了,并且还从中间已经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他们在疫情结束以后会继续用下去。

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暴露中国城乡信息化建设差距

澎湃新闻:

这场疫情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同步的,生产生活都在历经停滞,包括乡村教育。我们也注意到,城市中因为硬件、软件条件都具备,所以在线教育比较容易实施,但是对于设备、网络、环境、教学水平等资源都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优质的在线教学是比较难实现的。你对此有哪些思考?

俞敏洪:

这次的疫情真正暴露了中国城市和乡村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差距。

原本,中国在乡村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把信息化接到学校里面去,所以农村学校的宽带、视频设备等都是比较完备的。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学生在乡村也必须待在家里学习。所以这次的疫情非常严重地暴露出,中国乡村地区信息建设不完备。

大部分乡镇地区现在只有2G和3G,4G非常弱。我跟运营商聊过,他们说,要在农村地区布那么密集的4G,会一直亏本,毕竟农民消耗流量相对来说比较小。但这一次所暴露出的问题,使得农村地区不得不考虑加快4G甚至是5G的布局。

澎湃新闻:

你在这次的提案里就提出,可以在农村学校周边布局5G。

俞敏洪:

其实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周围直接越过4G布局5G。尽管这会加大国家信息化的投入,但是对于农村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福音。当农村的中小学通过5G的微基站接收到5G的信号,那么远程传输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就会变成现实,这对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国际高考移民政策标准太松导致不公平

澎湃新闻:

你在今年提交的一份有关完善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提案中,提到了外国留学生录取标准的“超国民待遇”问题,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国际高考移民现象。为什么会提交这样的一份提案?

俞敏洪:

其实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这件事情,对我国高校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首先是文化交融问题。我们留学生越多,对全世界文化的了解就越多,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就越多。

同时留学生数量的多少,也关系到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因为只有留学生多的大学,才称得上是国际上的名牌大学。为此,我曾经还非正式地建议过,中国应该拿出一些大学做试点,进行纯英文的教学。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是用英文开展的,如果是一个纯英文的大学,毫无疑问,会让这个大学跟世界接触的速度加快很多。但这个提议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实现。

这次我之所以提出这份提案,是因为我发现,有一些留学生实际上是高考移民。所谓的高考移民,就是一些有条件的家庭,觉得直接在中国通过高考进入名牌大学非常困难,他们就在一定时间之内,把孩子移到国外去,购买国外的国籍或者通过定居的方式去拿到外国国籍。因为中国政府规定,只要拿到国外的户籍四年,并且只要在国外连续定居两年,就可以参加中国的留学生入学考试。我认为这个条件真的是太松了。

稍微想一下,现在买一张别的国家的护照其实一点都不难,买完以后,这个学生只要在国外待两年,就意味着他高一出去再到高三回来,参加中国的留学生考试就可以了。这跟那些在中国拼了老命,从一年级读到十二年级再参加中国高考的学生相比,他们就占了太多的优势。所以我觉得,这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需要通过调整政策来解决。

我并不反对移民出去的华侨或者中国人继续回到中国上大学,我只是觉得这个政策条件太松了,给人带来了可乘之机。

澎湃新闻:

你刚才提到了“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我们现在打造的是世界一流的高校和学科,但你也提到,我们的教学语言仍以中文为主。如果调整了留学生招生政策,提高了留学生来华高等教育的招生门槛,是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降低我们在国际上高校中的吸引力呢?

俞敏洪:

那倒不会。因为只要留学生的录取条件比较高,而且向全世界开放,不是纯粹的为了支援我们的友好国家,他们的学生都会想要过来。比如像美国录取学生一样,国际学生占到15%或者20%都没有问题,国际学生必须是统一的标准入学。我觉得,只要做到这两点,我们的大学招来留学生的水平就会提高。

其次,真的可以考虑有些课程用全英文授课,北大、清华已经有一些课程在用全英文授课,但是这样的课程还是太少了。

澎湃新闻:

能否再评价一下当前我国的“双一流”高校国际招生的质量?

俞敏洪:

我真的不太敢评价,因为我没有做深入的调研和交流。但在我认识的一些留学生中间,有些人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们来中国,是因为中国有些学科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了,他们想到来这些学科学习。当然还有一些留学生为了未来能够在中国发展自己的事业,希望在中国文化、中国语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

整体上来说,我是比较支持中国扩大留学生招生的,只是我觉得标准不能降低,或者说,不能给高考移民政策放绿灯放得太宽。

,俞敏洪委员:疫缙云教育网 情下的教学 暴露了城乡信息化建设差距

相关:

孟晚舟案裁决:“双重犯罪”的认定意味着什么眼下孟晚舟引渡程序远未走完,理论上最终结果的出台也尚需时日,但鉴于时下复杂国际形势及各方政治的角力,孟晚舟案也许会陷入“持久战”的漩涡,有关方面应有相应的准备和应对,据理力争,维护权利。▲孟晚舟。图/新京报网文 | 李厚何北美太平洋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副首席大法官福尔摩斯(Heather Holmes)就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是否涉嫌“双重犯罪”作出裁决。“双重犯罪”在今年引渡听证..

美国因疫情死亡破10万 这88天来特朗普都说过什么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突破10万人。从2月29日公开第1例死亡病例到5月27日死亡人数突破10万,仅仅用了88天。但特朗普却在26日还公开表示,“多亏有效防控,否则死亡人数将是现在的25倍”。

蓬佩奥威胁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港府回应【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近期,美国方面频频粗暴干涉中国香港问题,总统特朗普甚至扬言,美国将对中国计划中的“港区国安法”作出所谓“强有力”回应。27日,国务卿蓬佩奥紧跟特朗普“节奏”,叫嚣根据去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涉港法案,香港已不再“高度自治”,威胁取消特殊地位。若特朗普决定进行下一步行动,那么签证、经济的制裁都是可能的“选项”。但专家预测,不管美国妄图实行签证还是经济制裁,最终都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

斯科塞斯拍摄疫情隔离短片 将于5.28在BBC首播马丁·斯科塞斯 据外媒报道,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疫情期间拍摄了一部关于隔离的短片,短片将于5月28日在BBC节目《与玛丽·比尔德讨论封锁文化》(Lockdown Culture with Mary Beard)中播出。据了解,短片是一个设定在疫情隔离大背景下的纽约故事,斯科塞斯将会探讨隔离与封锁对自己的意义。 美国导演李·丹尼尔斯也将在节目中现身,解释为什么他认为目前好莱坞的停滞对电影制作人来说是一个刺激创作的机会。此..

不缺钱了!苹果将承担小李《花月杀手》2亿预算小李、马丁和德尼罗合作《花月杀手》 由马丁·斯科塞斯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新片《花月杀手》预算达2.25亿美元,这一超高预算不得不让派拉蒙寻找财力雄厚的合作伙伴,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在与派拉蒙进行最后的谈判,苹果将以创意工作室的身份承担制作费用,派拉蒙负责发行,具体交易数额暂未公布。电影《花月杀手》改编自大卫·格雷恩创作的小说《花月杀手:奥色治系列谋杀案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

导演刘家成: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刘家成接受新华网专访,从文艺工作者角度出发,关注文化自信、探讨影视创作、建言自媒体管理,分享了对推进影视行业发展的看法与观点,并表达了整个行业团结一心投入创作的决心与期许。坚定文化自信 强化中国影视影响力影视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担当。“坚定文化自信,第一就是要对我们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第二一定要清楚..

首都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野生黑鹳栖息范围已扩展至全北京  “房山黑鹳”变身“北京黑鹳” 首都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野生黑鹳栖息范围已扩展至全北京  本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根据最新候鸟监测显示,曾经只在房山拒马河流域出现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如今已在房山、海淀、大兴、顺义、平谷、密云等区现身,这表明黑鹳栖息和取食范围已经基本扩展到了全市,成为首都北京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标志。  生性“挑剔”的黑鹳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

被疫情困于加勒比海 24名中学生驾帆船横渡大西洋回家  被疫情困于加勒比海,24名中学生驾帆船横渡大西洋回家  还原荷兰少年派“奇幻”漂流背后的真相  ◎李婷婷  一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前些日子在一些中文自媒体流传。24名荷兰中学生和4位老师在离家8000公里外的加勒比海域进行为期5周的帆船航海训练,原计划在训练完成后从古巴乘飞机返回荷兰,可是在完成第3周计划内容时,新冠疫情全球暴发,飞机停航。一个大胆的决定“横空出世”:驾驶名为“威尔德天鹅号”的百年..

云南贡山泥石流致1041名游客滞留 现均得到妥善安置  中新网昆明5月28日电 (施颖)记者28日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受连日强降雨影响,贡山县多地发生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部分道路中断,导致部分外地游客滞留贡山,并有2名游客受轻伤。目前,滞留游客已得到妥善安置。   据介绍,截至目前,共有1041名外地游客滞留贡山县,其中滞留独龙江乡382人、滞留丙中洛镇309人、滞留茨开镇345人、滞留捧当乡5人。所有滞留游客均已在安全地带得到妥善安置。   ..

疫情之下 青年农民工就业如何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疫情之下,青年农民工就业如何保障  对王健康来说,今年的春节是他在家待得最长的假期。此前,这位来自四川安岳的青年农民工还从没有在家待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今年,因为疫情,他在家待了足足两个多月。  这两个多月对他来说是纠结的,在家待着,意味着没有收入,他希望早点开工。让他欣慰的是,3月他终于开工了,当地政府包车把他们送到他打工所在的温州。  这是很多青年农民工的普遍状态。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