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全民检测,西方媒体这样报道

2020-05-27 19:27:01 来源:网络

今天,多家国内媒体在报道中表示,武汉在过去短短9天里完成了对650万人次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一事,引来了大量西方媒体的关注和惊叹。

可这些报道是否可信呢?外国人对中国武汉的这一大规模检测的看法,到底如何呢?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阅读了包括《纽约时报》、CNN、彭博社以及《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以及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报道原文,并同时翻阅了境外社交平台“推特”上外国网民对于此事的观点。

我们首先可以确认的是,武汉此次在短短几天里就完成了如此大量的检测,确实是引发了所有这些西方媒体的惊叹的。

如下图所示,CNN、《纽约时报》、《新闻周刊》以及彭博社,都在他们的报道标题中,直接明了地突出了武汉此次在“仅仅9-12天”里就检测了“650万-700万人”的信息。

而在不少美国的报道的正文中,还都出现了将武汉这一惊人的检测效率与美国的检测效率进行对比的部分。

CNN就提到武汉在周五一天就进行了147万检测,而美国全国截至目前最高的单日检测量仅为41.6183万。

▲截图来自CNN的报道

《华尔街日报》则在其报道中写道“上周五一天,武汉就进行了147万人次的检测,这已经超过了美国单日最高检测量的三倍”。

▲截图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纽约时报》也在其报道中先后提到“当其他政府都在为如何进行更大范围人口的检测发愁时,中国已经(在武汉)推行了一个覆盖全市的检测运动,竭尽所能地防止疫情复燃”、“(中国的)实验室之前一天平均可以进行4.6万个检测,如今仅在上周五就进行了多达147万次检测。相比而言,纽约州自今年3月4日以来测试的人数为170万。”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不过,《纽约时报》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虽然在报道中都引用中国媒体的说法以及武汉居民的说法,展现了武汉此次检测的规模和效率,但也在报道中包含了一些不认可这种大规模检测的声音。

其中《纽约时报》采访的部分武汉居民就表示,他们担心这种大规模检测反而会导致新的传染出现,哪怕官方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该报采访的一名来自香港的专家也认为给这么多人做检测没必要,会给医护人员造成过大的压力。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的专家也表示,虽然这种大规模检测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一方面也会加大医护人员和检测人员的压力,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结果不准确。

另外,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纽约时报》还在报道中提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曾在接受中国央视采访时表示“主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必要人人都做”。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截图来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

《纽约时报》还在报道中提到了为什么武汉这种大规模检测无法在美国等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复制的原因,称武汉采取的快速“混检”方式,即将多个不同样本(5-10个)混合在一起进行一次检测的方式,只适用于感染情况不严重的地方,因为一旦检测中出现阳性,那么就得将被混合的样本拆开一个个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所以,若在疫情严重的地方采用这种检测方式,就意味着每一个合并检测的组恐怕都要拆开再进行单独检测,这样反而事倍功半了。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华尔街日报》也在报道中指出了同样的情况。在肯定了武汉的这种检测方式本身没问题、一些国家包括美国一些地方在疫情早期也曾采用后,该报指出这种检测方式更适合疫情不严重、感染率低的地方。

▲截图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最后,在美国的社交网络上,武汉在过去几天里完成的数百万人的检测规模,也吸引来了大量的关注,其中多数美国网民、媒体人和学者,都在用武汉的这个检测效率刺激美国的特朗普当局,表示中国的做法才是对疫情负责的态度。

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网民,也在拿武汉的检测量督促自己的国家对检测的事情认真起来,比如下面这位印度网民:

但也有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或是常年追着中国“黑”的反华势力,在无脑地攻击武汉此次的大规模检测。

比如,在《华尔街日报》关于武汉大规模检测的推文下面,有的留言者就直接甩出了“武汉病毒”这个标签,有的则宣称这种强制检测是“不自由”的,是“拿枪顶着脑子”做出来的,还有人指控报道此事的美国媒体“通中”,指控这些媒体故意不说病毒是中国传染给全世界的。但这些无脑黑的观点都遭到了评论中其他网民的驳斥。

但在一些反华或敌视中国的账号下面,评论里就是纯粹的恶臭扑面了。比如下图中这个敌视中国的澳大利亚民间账号就宣称武汉的检测规模只是一种“宣传”,根本做不到一天能检测那么多人。他的评论也充斥着“共产党说的什么我都不信”这样的留言。

同样讽刺的是,有人还把报道此事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也给扣了一个“通共”的帽子。可这家在近些年一直在不断炒作中国在“渗透”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是“间谍”等阴谋论的媒体,按理说应该算是这群人的“队友”才对啊…….

,武汉全民检测,西方媒体这经典幽默笑话大全 样报道

相关:

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吸引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栖息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于立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7日通报称,首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以及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白尾海雕等珍稀濒危鸟类在今春现身北京。   黑鹳在全球分布仅有3000只,其中,中国约有1000只。目前北京的黑鹳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约有100只。作为重要环境指示性动物的黑鹳,近几年在北京市房山区“落户”,而且栖息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

专访登山协会主席:为登山队员喝彩 珠峰登顶意义大不同  为登山队员喝彩 珠峰登顶意义大不同——专访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记者周欣)27日上午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时间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他为登山队员们不畏艰辛、永不放弃的登山精神喝彩,更为登山运动和我国高程测量科考工作的紧密结合而骄傲。   2020珠峰登顶意义大不同   曾于1988年登顶珠峰的李致新指出,2020年登顶..

西藏路政:“云端”执法 风雨兼程  中新网拉萨5月27日电 题:西藏路政:“云端”执法 风雨兼程   中新网记者 贡桑拉姆   今年5月是全国第六个“路政宣传月”,主题为“防疫情、守安全、保畅通、优服务”。到今年,西藏路政在青藏高原“云端”执法已走过25载风雨历程。 图为5月26日,西藏路政执法人员向过往的司乘人员发放宣传册。中新网发 童永富   “路政执法工作起步较晚,早期在西藏阿里地区、那曲、昌都等有过‘帐篷执法’‘板房执法’治..

曾认为已灭绝 广东茂名发现珍稀濒危植物兰花蕉群落  中新网广州5月27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27日消息,广东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近日发现两个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兰花蕉小群落,活体植株数量达三位数。   据广东省林业局专家介绍,兰花蕉属于渐危物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在植物分类上属芭蕉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湿环境,分布区域十分狭窄,记录只分布在广东茂名信宜和广西上思的密林沟谷中,其根茎民间常作清热药用。   1932年,兰花蕉..

新疆:棉花秸秆微贮技术助农牧民脱贫致富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7日电(薄晓岭) “南疆(新疆南部)饲草缺乏、无充足的土地种植饲料,给当地养殖业带来极大的难题。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解决农牧民饲草供应,使南疆农牧民通过牛羊养殖脱贫致富始终是我们团队考虑的首要问题。”说起在南疆推广应用棉花秸秆微贮技术的初衷,孙新文如是说。 团队成员进行裹包效果查验。(资料图) 薄晓岭 摄   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孙新文是饲草研究专家,一直带领动物科技学..

柴达木自然资源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中新网青海茫崖5月27日电(孙睿 马春香)5月27日,柴达木自然资源研究中心、海西州盐湖管理局、海西州盐湖资源保护利用中心、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海西州自然资源调查分院正式揭牌成立。   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   海西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这才是真正的,珠穆朗玛!  她是地球上   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周身披覆着的   却是来自远古海洋深处的铠甲   在藏语中,她寓意为“第三女神”   可她终年积雪、空气稀薄   是人类的“生命禁区”   她举世瞩目   却又恒久孤寂   她身居“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脚踏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   以世界第一高峰的姿态   屹立在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线上   她,就是世界之巅   她,就是珠穆..

求职、创业有补贴 江西财政十条“硬举措”稳大学生就业  中新网南昌5月27日电 (记者 王剑)今年以来,江西省财政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补助投入,统筹资金落实十条硬举措,全力帮扶毕业生就业创业,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给予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江西省统筹资金支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活动,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岗位对接。   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对中小微企业..

决战脱贫在今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数据看中国丨决战脱贫在今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   2019年底,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48%。2020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   近日,环江县毛南族群众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当地毛南族实现脱贫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坚定..

沉痛送别!援鄂护士梁小霞  26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同志,因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5月26日12点27分在南宁不幸逝世。   广西、湖北卫健委:沉痛哀悼   26日,广西卫健委发文对梁小霞同志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梁小霞同志的家人和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当天,湖北卫健委也发文向梁小霞同志表示深切哀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梁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