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2020-01-15 12:21:32 来源:网络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这届年轻人,好像越来越不爱出门了。

对他们来说,蹦迪、聚餐、逛街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对周末的计划,就只有简单的一个字:宅。

就在昨天,微信刚刚公布了一份“过分真实”的报告:

在2019年的周末中,有1200万成年人(微信用户),步数没有超过100步。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2019微信数据报告》 / 微信派

数据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

有23%的“百步青年”,会在微信运动里被朋友点赞。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微信运动点赞界面,右侧的绿色数字为当日步数

点赞背后,可能是揶揄和提醒,或许,还有羡慕和默契。

放眼身边的80、90后,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都对“出门”不怎么感兴趣。

一个人在家,打游戏,刷微博,睡到自然醒,外卖搞定一天伙食,不用化妆、不用应酬,更不用和陌生人说话。

足不出户,成了他们对周末最起码的尊重。

1宅,生活里的高光时刻

周末开始前,许多人在下班的地铁上,就开始规划完美的休息日。

满格WIFI,外卖,耳机,游戏,视频APP……

概括一下,就是手机和床。

床上一躺,房门一关,世事纷扰,与我无关。

“宅”,从一个略带贬义的名词,变成了许多人忙碌生活里的高光时刻。

至于选择周末宅在家的原因,每个人都能给出不同的理由。有的是因为懒(没)得(钱)折腾。

钱包的厚度,直接影响周末的活跃度。

为了出门而早起的那一瞬间,就感觉自己损失了一个亿。

人均200元的餐馆吃完(拍完、修完、定位完),又遇上刚刚爆火的网红奶茶,端着刚买的去冰三分糖,顺路就走进了电影院……

一天快要过去,差不多到了回去的时候,打车意味着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挤地铁和公交又毫无幸福感可言。

终于回到属于自己的小单间,进门的一刻,免不了要发出满足的叹息:可算回来了。一瞬间真是懊恼万分:这么累的周末,和上了一天班有什么区别?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百步青年”们已经参悟出了人生哲理。

那个需要妆容精致、举止得体的世界,被隔绝在了门外。

抱着手机用各种姿势瘫在床上,放松的不仅是颈椎和腰间盘,感觉整个灵魂都被捋平了、心灵复苏了。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足不出户的他们,在假期成了“一滩烂泥”,但只看到“懒”和“宅”,可就太冤枉他们了。

2被工作榨干的年轻人

在2020年还没到来的时候,“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冲上了微博热搜。

“90后中年危机的表现”、“90后的老年生活真香”,玩笑与自嘲背后,是“90后”与日俱增的压力和用生命工作的苦衷。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我已经不爱笑了,脾气也越来越没那么温顺,就像一只随时准备炸毛的猫。”

一个刚刚工作的网友如此形容工作后的自己。

有一个关于“工作后压力”的调查,点赞数最高的一些压力来源,个个让人窒息:

“忙碌不堪却没有变强。”

“日复一日做一样的事情,量变却不能引起质变。”

与人相处很复杂,想法意见从来不被采纳,越来越没有工作的激情。”

有个段子说:工资,就是公司给的精神损失费。

调侃之余,工作带给成年人的疲惫让人笑不出来。

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47%的青年选择将“奋斗”作为时代关键词;2018年有1400万青年晚8点后叫外卖到办公区。

工作日的白天让人疲惫,下班回家后,也只想躺着,失去了做事的欲望。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不是我不想打游戏,我只是太累了,想一个人静静

不经意间,时间又跳到了第二天零点,整个人也会瞬间变沮丧:

又是新的一天了,新的工作、新的社交、新的客户、新的方案,不变的,是不高的薪水和遥远的KPI……

有时候不是不想睡,而是不敢睡。

“90后”梁女士在某IT公司任市场部负责人,在她的工作群里,领导凌晨1时、3时、4时、5时都发过消息,经常要回“收到”。

“上次凌晨4点收到消息没回复,结果领导第二天还拿到会上来说,说不回复是工作态度有问题。”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凌晨4点没回消息,第二天被领导说态度有问题” / 成都商报 新华网

有过类似辛酸经历的人不在少数。

凌晨冷不丁发来的一条消息,一秒把人拉回工作时间;

领导无视双休日,发过来一项新任务,“今天就要”

下班路上收到消息,立刻抱着电脑坐在公交站改稿;

同事遇到了芝麻大点的问题,一个求助电话就打了过来。

必须秒回,不能失联……

人人喊着“到点下班”的口号,身体却诚实地执行7*24小时超长待机。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在职场中打拼,可以不在办公室,但不能身边没手机。

想请一天假,暂时逃避一下工作压力。

可不断“有人@你”的微信群,一个接一个打来的工作电话,让请假在家,变成了只是换个地方工作。

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全都被工作挤占,自然会产生“我太难了”的疲惫感。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挣脱工作的束缚、屏蔽微信工作群,允许自己手机静音,拥有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做,已经成了深陷职场的成年人最大的奢望。

3成年人,逐渐被社交拖垮

席慕蓉在《独白》中说:

“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一副模糊的面目”,戳中了多少成年人。

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我们熟悉地扮演着各种角色,却渐渐找不回真正的自己了。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社交的累,并非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带来的劳累,更多的是一种心累。

要忙着揣测领导的暗语:“看着办”,是怎么办?“知道了”,然后呢?突然甩过来的链接,是要我干什么?

还要琢磨同事的小心思:怎么我一出现,他们都不说话了?她的朋友圈是什么意思,我该点赞吗?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日常给同事的各大社交平台点赞 /《风平浪静的闲暇》

这些都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堪重负。

复杂的社交规则,比困难的工作还难以弄懂。

被称为“辩论之神”的黄执中在接受采访时,他多次强调自己“不会聊天”的个性。

在黄执中看来,社交场合是有语言“模式”的,他弄不懂,因此他选择一言不发。

什么时候该捧,什么时候该踩,什么时候该打岔,什么时候该附合,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社交中充斥着察言观色,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在生活带来的疲惫之上,再加一层暗流涌动。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是一个生活极其规律的人,就连坐沙发,都几年如一日地坐在同一个位置。

直到某一天,朋友们发现,他经常在下午2点后,神秘消失20分钟。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朋友们开始跟踪谢尔顿,发现了他消失时的“秘密基地”:一间储藏室。

储藏室内空空如也,只有黑板上一个数字:43。

朋友们纷纷开始猜测它的含义,认为谢尔顿可能在研究“虫洞”,又或许43是宇宙被毁灭的次数……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但其实答案很简单,这个储藏室,并不是什么捕获外星人的“秘密基地”,而是谢尔顿一个人踢毽子的地方。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43,是谢尔顿踢毽子的个数。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当工作和社交占领了我们的生活,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和情绪,连无所顾忌地开怀大笑都成了奢侈品。

找到与自己独处、放空的时间,反而是年轻人最珍惜的时光。

周国平曾说:“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想宅就可以宅,想躺就可以躺;

想不回微信就直接屏蔽,想不接电话就完全静音……

毕竟,独处时你需要取悦的,只有你自己。

4与自己独处,不丢人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曾经,“合群”意味着成功,意味着被喜欢,意味着被社会所接受。

现在,“不合群”却成为了年轻人拯救自己的方式。

他们“不合群”,并非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不会做人,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合群。

《奇葩说》中,颜如晶说过一句话:

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独。

合群了,就是真的内心孤独。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这正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自己的小窝里宅着度过周末的原因。

与朋友圈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比,宅在家里显得有点普通。

但是普通的“宅”,可以让人获得喘息的机会。

在自己的小窝里,让自己完全属于自己。

疲惫的身体能得到放松,给“被生活掏空”的自己再次加满勇气。

然后带着更好的自己,继续前行。

让我们沉迷的,不是一个小小的房间,而是那一份小小的自由、小小的治愈。

",刚发布的微信大数dafenqi 据,公开了1200万又宅又丧的成年人

相关: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出现罕见低水位 内陆多处河道干涸近日,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出现罕见的低水位现象,内陆河流水位平均低于海拔35厘米左右,多处河道出现干涸,过往船只无法通行。据悉,2019年11月,威尼斯曾多次出现潮洪,导致城市陷入一片汪 洋,最高水位曾一度达到1.87米,仅次于1966年遭遇洪水时的1.94米,很多著名古迹被水浸泡。根据官方统计,威尼斯当时遭遇的洪灾,导致城区超过80%的的陆地过水,地标圣马可广场一度遭潮水浸泡。初步评估,潮洪为市政设施造成的损失达3.2..

炒土豆丝时,醋到底是先放还是后方,什么时候加醋很重要炒醋溜土豆丝,很多人都会放醋,只是放醋的时间不一致,方法如下:① 醋水泡土豆丝② 先放醋,再炒土豆丝③ 炒土豆丝,再放醋④ 出锅前放醋65%以上的朋友都选择第三种,先炒土豆丝再放醋,你平时炒土豆丝是什么时候放醋的,你会选哪一种呢?不同的时间放醋,做出来的土豆丝口味是不同的。第一种方法,土豆丝切好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加入白醋和盐。后面炒的时候不加醋;第二种方法,土豆丝切好后,清水浸泡;炒土豆丝前,锅..

这几种海鱼,便宜又好吃,不是行家不知道民以食为天,特别是我们这个喜欢美食的民族,餐桌上怎么会少了鱼类呢?清蒸、红烧、煎炸、慢炖等等各种鱼的做法,让我们大饱口福。鱼要做的好吃,就得有好的食材,还不能太贵,我们普通老百姓得消费得起才行。因此,鱼老板透漏给大家几种便宜又好吃的海鱼,快来看看吧。1、鲳鱼鲳鱼,又称昌候鱼、昌鼠、鲳鳊、镜鱼、平鱼、叉片鱼等,属于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鲳鱼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

做菜时,为什么要放蚝油?听听大厨怎么说​哈喽大家好,这里是简食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厨房里的油盐酱醋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刁钻的口味了,现在一种更鲜美的调味品——蚝油,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无论是炒菜,还是凉拌,亦或者是调馅,它都占据一席之地。有句俗语“一勺蚝油尝遍天下鲜”,蚝油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菜肴的鲜美度,可是您知道做菜时,为什么要放蚝油吗?加入它有什么好处吗?应该怎样使用?其实,很多人做错了,导致做好的菜肴不香,更不鲜。今天小简就..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馍馍富了一方人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1月7日一大早,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龙二村的保广梅就把前一天做好的“青海大月饼”仔细地包好,放在车上,去乡里参加“舌尖上的塘拉滩——东沟乡第三届土族民俗传统馍馍大赛”。   50岁的保广梅是土生土长的土族妇女。精明干练、心灵手巧的她有着一手好厨艺,她做的土族传统馍馍更是远近闻名。这是她第三次参加馍馍大赛了,2018年她的炸馍得了一..

高铁供电巡检员:用“火眼金睛”守卫春运安全畅通  春运渐趋繁忙,高铁供电巡检员也越来越忙   一只塑料袋就可能拦停高铁   本报记者 吴崇远 通讯员 陈烽 周建国 罗嗣骁   一列飞驰的高铁满载着旅客行驶在浙中大地上。29岁的葛烨端坐在驾驶室,两眼紧盯前方,生怕漏过任何蛛丝马迹。   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并不是高铁司机,而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供电段的一名巡检员。昨天,他带着专用的检测仪器,在列车上为高铁的供电接触网“拍个片”。 ..

扶贫第一书记成“网红” 拍“云端餐厅”吸粉百万  扶贫第一书记拍“云端餐厅”吸粉百万,老铁快来双击666!   四川阿坝州小金县麻足寨,天蓝如洗,幽谷新雪。正午时分的暖阳下,白云似触手可及。红烧牦牛筋、腊肉香肠、红苕稀饭等一道道菜肴,从一间农家小屋里新鲜出炉,端到海拔3200多米的悬崖旁的方桌上。   悬崖边的家常菜。安源 摄   甘家沟村扶贫第一书记张飞一如往常的打开手机,记录下村民们用餐的场景,这是他在麻足寨拍摄的第295条短视频。不一会儿,..

杂志回应主编在核心期刊发表10岁儿子散文:正在处理  杂志回应主编在核心期刊发表10岁儿子散文:正在处理,会有官方回应   中新网客户端1月15日电(记者 宋宇晟)15日,有报道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而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银行家》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当日,《银行家》杂志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杂志方面“正在处理”此事,稍后肯..

浙江青田检侨联动成功规劝犯罪嫌疑人回国投案  中新网丽水1月15日电(记者 周禹龙 通讯员 钟伟锋 叶森峰)2020年1月14日凌晨4时20分,一架从西班牙马德里飞往北京的客机,经过8小时的长途飞行后,徐徐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一位特殊的客人——从西班牙马德里被规劝回国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刘某从飞机上下来,回到了中国。   时间回到一周前,北京时间2020年1月7日19时,马德里时间1月7日12时。   在青田县检察院与西班牙青田同乡会之间跨国召开了一场特殊的涉侨案件多..

核心期刊岂能沦为主编父子“自留地”  近期,一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另类论文,引发舆论热议。争议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   日前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记者检索知网发现,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银行家》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王松奇还曾在该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