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被删出教材?历史上真的有吗?

2018-10-10 15:37:12 来源:网络

原标题:网传“张衡地动仪”被删出教材,历史上真的有“张衡地动仪”吗?

科技日报记者李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那个被印在教材上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由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开始淡出当代青少年的视野”。

对此,人教社回应,地动仪相关内容确从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上撤下,不过是改编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

实际上,每过一年半载的,类似的讨论总要在网络上“卷土重来”。支持者们从不同角度寻找历史依据,以求为“张衡地动仪”的历史正本清源——《后汉书》的记载被认为是铁证;反对者则坚信,地动仪是历史杜撰,经不起推敲。

那么,张衡地动仪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它能预报地震还是监测地震呢?我们看到的张衡地动仪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千多年前的张衡地动仪是真是假?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史书上的简短记载后来演变为流传甚广的故事——东汉时期,地震灾害频繁,太史令张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探究,于公元132年创造了地动仪,成功监测到了包括陇西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地震。

一千多年前,张衡是否有能力造出如此高科技的地动仪?检验地动仪神奇的“陇西地震”是否属实?一直以来,各方学者争议很大。

质疑者认为张衡地动仪在原理上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有的甚至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这其中尤以奥地利人雷立柏最为尖锐,他曾撰写《张衡:宗教与科学》,认为中国人对张衡地动仪的情绪是一种宗教式的崇拜,在他看来,地动仪失传了,就说明它不科学、无实用性,没有不失传的道理。

但更多学者相信地动仪真的存在过,因为“如果明确记载的历史都不相信的话,一切历史都会变得虚无”。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陈天嘉博士认为,张衡地动仪是存在的,而且具有地震监测的功能,但复原工作暂时还没能完成。

地动仪长啥样?你看到的那个是“假货”          

大家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直观印象大多来自于课本中一张形似酒樽,外侧有龙珠、蟾蜍的图片,实际上这个在历史教科书中和科技馆里频繁亮相的地动仪,只是20世纪50年代一位叫王振铎的老先生制作的复原模型。由于存在原理性错误,这个复原模型并不能真正进行地震监测。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是《后汉书》中关于地动仪的全部描述。后世的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这段文字的基础上。多少年来,学界对于这段记载逐字逐句都进行深入分析,仅其中“都柱”的理解,就产生了“立柱”“倒立摆”“悬垂摆”等多种。

陈天嘉表示,一直以来关于张衡地动仪的研究不少,复原工作也一直在做,但因为古文记载太简略,后人的复原工作面临很多挑战,人们对于地动仪的争论也很多。

复原工作进行中,100%复原无法实现

1800年前的地动仪什么样?不仅是我们好奇,我们的前辈也很好奇。从100多年前开始,对地动仪的研究和复原就开始了。

近代地震学奠基者、英国人米尔恩,曾经用立柱做过实验。但实验中立柱在受到轻微的震动后就会向四面乱倒,根本不能指示地动方向,后来他提出“悬垂摆理论”。1936年,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的学生王振铎画出了第一套自己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稿,并在1951年根据“直立杆”模型的工作原理进行推断,做出了张衡地动仪的展览模型,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一模型广为流传,但其真实性和工作原理一直受国内外科学家质疑。

20世纪初,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冯锐和他的课题组做了大量研究并做出复原模型,但学界对这一版本的模型同样存在质疑,认为其关键之处与原始文献记载不能密合。陈天嘉表示,100%还原难度比较大,目前确实没能实现完全的复原。

最近一些年,尽管民众对地动仪的关注热度不减,但学界对张衡地动仪的关注热度有所减弱。对许多网友期盼的“复原地震仪实现地震监测和预报”,学界并不看好。在陈天嘉看来,科学界对张衡地动仪的研究和复原,历史意义多过现实意义。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张衡黄石天气 地动仪”被删出教材?历史上真的有吗?

相关:

国家明确!明年起工资条必须包含这些内容 否则违法国家明确!明年起,工资条必须包含这些内容,否则违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8月31日通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通过的税法不仅提高了个税起征点,还对工资条上的一些展示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起,工资条必须包含这些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版)第十条规定:扣缴..

开法拉利接送孩子被踢出群,到底是谁“玻璃心”?原标题:开法拉利接送孩子被踢出群,到底是谁“玻璃心”?假装差距不存在,世界已经“大同”,只能是自欺欺人。假如由此产生“仇富”心理,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家长群越来越成为新闻富矿了。近日,杭州的李先生就遭遇了一场家长群“危机”,因为他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理由是: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李先生回怼,竟然被踢出了群。在家校关系本就敏感..

湖南一高校清退22名成绩未达标学生,40人留级本文图片均来自潇湘晨报潇湘晨报10月10日消息,“只有打碎一批次品,才能打造系列精品。”10月9日,记者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获悉,为全面从严治校,狠抓“校风、学风、教风”,该校党委经研究决定,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而这样的结果一经公布,在全校师生迅速引发巨大反响。据悉,这是该校第三届党委成立以来,狠抓“三风”,全面推进从严治校的重要举措..

三大运营商“不限量”套餐改名,限速依旧原标题:三大运营商“不限量”套餐改名,限速依旧日前,曾被称为各种套餐中“忽悠之王”的不限流量套餐终于“消失”了。在被工商认定为虚假广告、遭消协质疑、被工信部点名批评勒令整改后,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叫停“不限量套餐”的说法,改头换面后亮相的则是“畅享套餐”等。△不限流量套餐宣传图三大运营商“不限量套餐”更名剔除“不限量”字眼日前,来到北京电信静安营业厅的市民肖先生突然发现,流量“不限量套餐”没了。营业..

深圳政法委书记落马 前任被称“五毒干部”曾被判无期原标题:深圳政法委书记落马,被称“五毒干部”的前任去年判了无期10月9日,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社工委主任李华楠落马。记者发现,李华楠的前任,深圳市原政法委书记蒋尊玉已经被判了无期。简历显示李华楠曾任深圳中院院长,而该院副院长、蒋尊玉的“亲家”已被公诉。此外,李华楠任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期间,任职光明新区党工委委员、公安分局局长的杨永平也于7月份落马。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华楠被查已在政法..

近半重点城市二手房价下跌,快看你家值多少钱原标题:金九失色!近半重点城市二手房价下跌,快看你家值多少钱中新经纬资料图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0日电(王永乐) 楼市素有“金九银十”之称,意指九、十月份是楼市销售较为旺盛的时期。但在政策持续调控下,今年楼市“金九”失色不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从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了解到,9月份,在其监测的100个重点城市中,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下跌城市达46个。其中,热点城市下跌数量较多,三四..

竞拍张大千作品后"反悔" 男子被起诉赔偿逾1038万原标题:拍张大千作品“反悔” 男子被起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认为张大千的作品《荷影缤纷》被拍走后,竞拍者未付款,也未领走拍品,北京某拍卖有限公司起诉,要求杨先生支付落槌价、佣金、逾期付款利息等共计10386684.5元。今天上午,此案在朝阳法院开庭审理。原告:没付款不领拍品北京某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拍卖公司)起诉称,2017年12月16日至20日,该公司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诚轩二零一七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杨先生于..

林郑月娥发布施政报告:积极推动基本法23条立法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来源:路透社)原标题:林郑月娥发布施政报告:积极推动基本法23条立法海外网10月10日电 10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新一份施政报告主题为“坚定前行,燃点希望”,全篇长达6万字。报告提出接近250项新措施,涵盖香港市民关心的土地房屋、医疗、福利、安老、民生等政策,篇幅较去年长约20%。以下为部分报告内容:1、积极推动《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不可容忍分裂..

太反常!金秋十月,北京竟然下!雪!了!金秋十月,还没从诗与远方的美好中过神来,一股冷空气就席卷而来。这股冷空气不仅给北京带来了大风和降温,更是在昨日,给北京的房山、延庆、门头沟等京郊山区送来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每年北京的第一场雪,都备受关注。而今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都要早一些,不少网友疑问:为什么今年北京10月份就下雪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图片来源:中国天气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下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较好的动力抬升条..

邯郸学步的腾讯:汽车业务想稳还想赢   腾讯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让业界为其“发力B端”的决定欢呼。除了为这家互联网巨头最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感到唏嘘外,亿欧汽车突然发现,百度与阿里的大刀阔斧:抢先占领人工智能与车联网  目前看来,百度是三家里第一个想通的。早在2013年1月,百度便成立了深度学习实验室。随后2016年3月,该公司正式发布“智能汽车战略”,其中包括智慧互联、智慧地图以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