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爱?

2023-10-12 19:10:03 来源:网络

“好想恋爱啊!”

虽然年轻人嘴上这么喊着,但肉眼可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爱了。

嗑CP、追星、找搭子……他们似乎更倾向于服用”爱情代餐“。既然动动手、花花钱就能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何必要花功夫经营感情?

而在山田昌宏看来,这不单单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困境。

下文摘编自山田昌宏《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拟。

01

找不到恋爱对象的年轻人

据说“逆向巧克力”蔚然成风。

情人节在欧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夫妻、恋人之间互赠巧克力的日子。然而在日本,这一天女性为向自己心仪的男性告白而赠送巧克力。这种风俗据说源自巧克力厂商的营销,大概在20世纪70年代固定下来。

从那时起,又产生了女性给一般男性友人送“义理巧克力”、朋友间互赠“朋友巧克力”、过白色情人节等习俗。“逆向巧克力”也是巧克力厂商的营销话术,指的是男性向喜欢的女性告白时赠送的巧克力。

这显然对应了男性“草食化”(不善与人交际,性格腼腆害羞,编者注)现象。从前在日本,男性无论何时都可以向心仪的女性告白,但是女性就比较消极,很难自己主动向男性开口。因此,创造一个特别的日子,让女性也可以积极地倾诉爱慕之情,这本来应该是日本情人节的初衷。也就是说,“逆向巧克力”这个词的出现,可能代表了当下男性若非纪念日或节日,就无法向女性表达好感的现状。

年轻男性在男女交往中的消极化趋势,据称始于数年前。不过因为缺乏可用于比较的调查数据,也就无从考证。但根据关西大学教授谷本奈穗所做的杂志内容分析,到80年代为止,劝导男性积极主动表白的新闻报道还比较多,自泡沫经济崩溃后的90年代后半期起,媒体的主流导向就变为提倡不动声色地暗示。据说这是为避免被拒绝的尴尬,而有意倾向非积极进攻式的表白(《恋爱社会学》,青弓社,2008)。

翻阅不同的调查结果,可以肯定的是,这十年间未婚男女的交往似乎变得比较低迷。

2010年开展的被广泛报道的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第14次出生动向基本调查显示,未婚男女中没有结交异性的(18-34岁)男性比例为61.4%,女性为49.5%,为1987年以来的最高值)。

这项统计数据里包含了异性友人,所以其中有恋人(包含结婚对象)的人数实际上更少,男性比例为24.6%,女性为34.0%。未婚男性每四人中有三人、女性每三人中人都是没有恋人的。

男女交往不活跃的现象显著发生于不满20岁的年轻人中间。18—19岁的年轻人中,不要说恋人,连异性朋友都没有的,男性比例为69.9%,女性为59.8%。

虽然至十年前为止,这项数据都是一路攀升,但未婚男女中的性经验比例也在18-19岁这个年龄段开始趋于减少,男性为26.0%,女性为28.1% (2002年男性比例为33.3%,女性为32.3%)。

与异性交往的意愿也较低迷。针对无交往对象的18—19岁年轻人进行调查,询问其是否有与异性交往的意愿时,回答“没有”的男性占整体的34.7%,女性占33.0%。这个年龄段的人几乎全都未婚,因此18—19岁年轻人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不仅没有恋人,连异性朋友都没有,也没有结交的打算。

日本性教育协会的调查也显示,对异性没有兴趣、毫不关心的初高中生正在增多。不只是“草食系”,甚至开始出现“绝食系”等新字眼,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把这些数据介绍给其他国家的人,大家无一例外都非常吃惊。一个法国记者说道:“这样岂不是少了一半的人生乐趣?”同时,我问了身边没有恋人的学生,得到的是“太麻烦了”“没必要”“没有一样很快乐啊”这样的回答。

02

两极分化的恋爱关系

关于年轻人交往欲望低迷的原因,一时众说纷纭,其中一种称为“两极化说”。

因为男女交往有低龄化趋势,所以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人之间产生了很大差别。很多人在中学时就意识到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一类,很早就放弃了主动结交异性的想法。

的确,根据日本性教育协会调查显示,和多名异性有性体验的大学生在不断增加,与此相对,从整体上看性经验率却波动不大。

此外,“虚拟现实说”也比较有说服力。年轻一代已经在电脑、网络等构成的二次元空间,女仆咖啡馆、偶像等可以寄托情感的想象空间,或风俗产业等满足了男女关系的欲求,所以在现实世界里对于和异性交往的欲求就日渐稀薄了。

每当听到电车里的高中男生们一边打手机游戏,一边议论“游戏里这个女孩背影好可爱啊,但是转过去看正面就不了”,我自然就会想让他们“在现实中跟女同学交往看看”。

听说也有人满足于可以重置的虚拟恋爱游戏中的恋人关系。此外,看到追星的女生、为了和偶像团体AKB48握手而反复排队的男生,我都不禁会想:为何不把你们这些精力的一小部分用于现实的恋爱呢?

并且,据说日本单身者的风俗业体验率在发达国家中是通遥领先的(根据某项调查显示,日本单身者中风俗业利用者占到10%以上,而欧美仅为1%—3%)。我也开始听到这样的声音:“只要花钱就可以体验虚拟的男女关系,何必非要那么麻烦,找真人来谈恋爱呢?”

03

恋爱代餐

如今有许多志愿者旅行的项目。出国学生的人数整体上在持续减少,唯一一个人数不断增长的项目就是这种志愿者旅行。旅行内容包括从去菲律宾的孤儿院和孩子们玩耍,到去往南部海岛的珊瑚礁潜水回收垃圾等,各种各样。

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在回答采访时说的大多都是“非常感动”“无法忘记孩子们的笑脸”等肯定的回答。据说多次参加的回头客也比较多。

这种旅行的价值在于不仅是去游玩,还让学生同时感受到“作为一名志愿者为人类为环保贡献力量的价值”。旅行社看似在售卖旅游产品,实则在贩卖“情感体验”。

一种新型的咖啡馆,就是起源于东京秋叶原,随后广为人知的“女仆咖啡馆”。我曾试着询问一个经常光顾女仆咖啡馆的男生的感受,他说打开咖啡馆的门,就会听到女仆们热情洋溢的问候“欢迎回家,主人”,这时就会觉得自己极受重视。

这个学生接下来又迷上了“妹妹咖啡厅”。一打开门,身着热裤和T恤的女孩子们就会迎上来:“欢迎回家,哥哥。你今天要喝点什么呢?帮你准备好一杯xX哦。”离开的时候会以索要零用钱的方式来结账。于是,我问:“你家里不是有妹妹的吗?”他回答:“我妹从来没给我倒过一杯茶!”

据说在这样的店里,一杯非常难喝的咖啡都要500日元,然而当“女仆们”“妹妹们”问道:“主人,接下来给您拿杯什么喝的呢?”“哥哥,接下来你要喝什么?”即便知道难喝,最终客人还是会一杯接一杯地点饮品。

女仆咖啡馆看似是在售卖咖啡,实则是在贩卖“被关爱”这样一种情感体验。

自己被某人需要、被某人关爱,可以说是非常特别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唤起自我认同的感受,带给人存在论意义上的安全感。它通过市场以商品的形态呈现,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是我所谓的“情感体验产业”繁荣的原因。

04

被贩卖的“安全感” ‍‍‍

如果日常有没被满足的需求,就会产生满足其需求的市场,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恒常的规律。如果有结婚的需求,且有这样需求的人数不断增加,那么就会出现提供结婚信息服务的产业。

寻求存在论的安全感的需求如果广泛存在,这本身就说明会逐渐出现满足该项需求的产业。存在论的安全感就是指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被人重视与关心的意识,因此如果有提供这种体验的产业,对此有需求的人自然就会出钱购买该项服务。

上文我提到的志愿者旅行、女仆咖啡馆,正是提供此类体验的案例,宠物产业等也可以归入这个范畴。志愿者旅行参与者在充当志愿者期间不仅可以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且可以和一同参加活动的人成为朋友,最终彼此还会在网上聚会、在旅行以外的地方会面(据说也有这样的例子),志愿者旅行就成为给彼此创造存在感的契机。

当然,也有意见认为用金钱购买安全感,并将其市场化这种行为不妥。如果想体验做志愿者就去参加志愿者旅行,如果想被女生关爱就去交女朋友,让她给自己沏茶,这样做有何不可?自然也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既然得到的都是一样的体验,何必低声下气地在志愿者小组打杂?既然交女朋友也要付出成本,直接花钱购买不是更轻松吗?很明显,用钱来买这种体验感,会感觉更轻松愉快。

即使这种体验只是一时的,但愿意用钱来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因为通过组建家庭、通过工作得到的安全感也逐渐变成暂时性的了。

今后,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形态的情感体验产业以贩卖暂时性的安全感吧。

本文摘编自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作者:[日]山田昌弘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23-6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爱crew ?

相关:

影响费翔一生的作家安·兰德,曾被误解为庸俗价值观的捍卫者“在一般的采访中我提到安·兰德,没有人会认得,只有你会认得,我特别高兴。”在《十三邀》对费翔访谈中,初代偶像费翔和许知远谈到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位作家,他说:“安·兰德是一个蛮有争议的作家,我看了她所有的书,不止一遍。”美国作家安·兰德曾写下《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等数本畅销的小说,她的哲学和小说里提倡理性与个人主义,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在节目中,费翔讲到安·兰德对极端个人主义..

最高炒到3600元!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一书难求瑞典文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挪威作家约恩·福瑟。随后,他的作品在中国“身价大涨”,许多读者表示一书难求。据当当网平台显示:诺奖公布后,约恩·福瑟的获奖作品《有人将至》搜索登上热搜榜第三,该书目前已进入预售状态。《有人将至》登上当当网热搜榜第三线上告罄,线下书店难买到对中国读者来说,约恩·福瑟是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名字。上海译文出版社曾出版约恩·福瑟的戏剧作品选《有人将至》《秋之..

为什么小王子居住的行星那么小?小王子居住的行星为什么那么小?安部公房笔下的箱男为什么住在一个箱子里面?卡夫卡《审判》中的城市为什么像是一个迷宫?……这些看上去丝毫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细节,甚至毫不相关的几篇小说,在著名建筑师张永和笔下,却有了另一种视角,他试图分析那些经典文本中的建筑设计,从文本中为自己的建筑设计找寻灵感——“请不要认为我企图得出(某些)文学家等于建筑师的结论。奥布莱恩不是建筑师。卡夫卡也不是。而是我相信他们的..

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疫情放大了性别不平等前几日,202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出,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以表彰她“增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作为经济史学家与劳工经济学家,劳迪娅·戈尔丁40多年来的研究话题广泛,包括移民、收入不平等、科技变革等等,不过其中最为知名的,还是她在女性劳动方面的研究。其代表作之一《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的百年旅程》就是对女性劳动市场长达10年的深入研究之作。戈尔丁将20世纪初..

被一个小偷成就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太出名了——社交媒体上总会流传许多关于《蒙娜丽莎》的传说,甚至有一些无稽之谈,比如画里有外星人、蒙娜丽莎实际上是男人、蒙娜丽莎怀孕了,等等。那么问题来了,达·芬奇笔下最初其实很普通的女人,后来为什么如此出名?人文科普作家吕宸从《蒙娜丽莎》被盗开始讲起,抽丝剥茧分析一次次使其出圈的事件——被误以为是毕加索偷窃、被当时欧洲热衷于《福尔摩斯》的“名侦探”们追着破案、出国展出时被法国政府上 ..

丰子恺译《旅宿》特装版:随夏目漱石走进山林最近,丰子恺翻译的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旅宿》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丰子恺翻译出版《旅宿》65周年全新纪念版。《旅宿》既可以看作是一本小说,也可以看作是游记散文。书中描写的是一位画家为了摆脱俗世的羁绊,背着画箱来到深山,一路沉醉于旖旎的春光和秀丽的风景。到达落脚的旅宿后,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和各种离奇的故事让画家在“非人情”的世界流连忘返。奇妙的故事情节中充满了夏..

残雪这位中国作家,为什么在国外更受欢迎?近两年诺奖颁奖前后,残雪的名字就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今年尤其如此,她的长篇小说《新世纪爱情故事》今年在瑞典出版,译者正是当年翻译莫言作品的那位,出版后引起瑞典各大报刊媒体的讨论。诺奖结果公布前的几个小时,残雪高居博彩公司赔率榜第一名。然而,一旦获奖者不是她,她的名字便再次在国内消身匿迹。残雪是谁?如果不是因为诺奖,知道她的人并不多,读过她作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一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得诺奖的..

“五月的玫瑰”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23,与北岛、贝列西共赴诗的国度深秋时节,诗意生长。10月15日-11月6日,由诗人北岛发起、创办的香港诗歌节基金会,将在北京、秦皇岛、上海、杭州、中国香港等地举办“五月的玫瑰”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23系列活动。10月21日-22日,部分活动将在秦皇岛·阿那亚开展,以朗诵、舞蹈、音乐、对谈等多种形式,对话阿根廷当代国宝级诗人迪亚娜·贝列西(Diana Bellessi),邀请所有爱诗者的参与。本次活动由唐小兵策划。“请不要畏怯于诗歌,她如人类心灵一般深..

写作是超脱,也是壮胆 | 9月新书,推荐这 14 本9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请查收本月新书推荐——如果你对女性写作感兴趣,本月书单既涵盖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本月有两位推荐人不约而同推荐了她的作品)新近在国内出版的两部作品——小说《羞耻》与对谈录《写作是一把刀》,又有直接探讨女性创作的“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第一部《我不想知道的事》。如果你对更为广泛的女性主义话题感兴趣,上野千鹤子的新书《无薪主妇》与孔慧怡《五四婚姻》不容错过。上..

民间文艺走向新时代,有哪些变与不变?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久远的历史、广泛而丰富的内容与复杂深厚的社会关联性,二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李守白在开幕式上发言9月26日,第五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展厅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变与不变——走向新时代的民间文艺”,力图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展现当下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可喜景象。展览内容包括长三角名家大师邀请展、优秀作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