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作家获得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

2023-09-24 10:40:31 来源:网络

9月2日,第二届(2022-2023)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在北京老舍剧场揭晓。薛超伟、大头马、三三这三位青年作家获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活动。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人民艺术家王蒙,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爱军,以及莫言、阿来、陈彦、阎晶明、邱华栋、刘亮程、黎紫书、乔叶、徐则臣等70多名作家、评论家代表参加启动活动。开幕式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主持。

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王蒙先生捐出个人稿费,在中华文学基金会设立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该项基金设立后,运作开展的第一个持续性项目即为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首届年度特选作家已于去年揭晓,今年为第二届。

此次荣誉颁授仪式上,邱华栋介绍了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和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的设立评选情况,宣布了第二届获选作家名单,并宣读推荐语。邱华栋表示,这一专项基金的设立,寄托着王蒙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情担当,对新时代文学、对一代又一代青年写作者的热情期望。中国作协党组对专项基金的工作高度重视,决心通过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打造出推动青年文学繁荣发展的活跃平台。

王蒙向三位获选作家颁授“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荣誉。王蒙表示,活动现场,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向三位获选作家颁发证书和纪念牌。

王蒙说,从对三位作家的介绍中,我深深感觉到他们有一种青春的活力,有一种精神的能量,有一种全面的文学素质。写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要一步一步来的事。不但要有文学的能量,还要有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学问的积累。希望青年作家的精神能量既潇洒,也厚重。希望大家对生活能有欣赏的态度、灵动的把握,也能有一种较劲和苦钻的精神,面对生活一切的挑战和问题,能够做出自己的回答。除了写作,生活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比如吃饭,工作,事业,家国,希望青年作家们能从全面的努力中获得文学的成绩。

三三代表获选作家致答词。三三表示,来自文学前辈的鼓励是巨大的,更是温暖的;文学给我们慰藉,让人与人真正的交流得以发生,自己一定会继续书写,将文学的精神流传开去。

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全称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青年作家支持计划。该计划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邀请十位青年批评家作为特约推荐人,每人推荐三位在过去一年中出版或发表重要作品的40岁以下青年作家,由评审委员会对推荐人选进行评选,产生2-3名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以更好地加强对青年文学创作及青年作家队伍建设的支持,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

据悉,第二届(2022-2023)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荣誉揭晓后,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主题论坛将于9月3日在十月文学院举办,论坛主题为“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

第二届(2022-2023)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

薛超伟,出生于1988年12月,汉族,温州瑞安人,现居杭州。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就读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无固定工作,从事多种兼职。现于某辅导机构教授中学生作文。

薛超伟,出生于1988年12月,汉族,温州瑞安人,现居杭州。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就读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无固定工作,从事多种兼职。现于某辅导机构教授中学生作文。

获选作家推荐语:

薛超伟的小说流动着道法自然的空灵之气与天真果敢的少年真气。小说家都是造梦者。每个梦境深藏着建造师的自我。在小说集《隐语》中,薛超伟营造了一个自在而宽阔的世界。在这里,物与物相随,彼此镌记;时间与时间相交,恒久如故。无用而庄重的事物,自有审美的意义。万物倏生倏灭,生生不息,散淡的物哀背后藏着悲悯之情,那是轻与重、闲愁如梦与死亡预感的奇妙混合。现实、历史与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喻与指涉方式,轻盈地化入小说之中,丰富了小说的意蕴,也暗示了青年作家身上潜藏的可能。

大头马,女,汉族,出生于1989年9月,安徽合肥人,现居南京。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小学开始写作发表作品,2011年以来曾先后从事新浪网产品经理、《壹读》杂志社文化记者、影视戏剧编剧等工作,目前为职业写作者,主要创作领域为小说、剧本和旅行文学。

大头马,女,汉族,出生于1989年9月,安徽合肥人,现居南京。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小学开始写作发表作品,2011年以来曾先后从事新浪网产品经理、《壹读》杂志社文化记者、影视戏剧编剧等工作,目前为职业写作者,主要创作领域为小说、剧本和旅行文学。

获选作家推荐语:

大头马笔下的故事是明快飞扬、极富想象力的。在她的小说集《国王的游戏》、旅行文学《东游西荡》中,幻想与现实相互推动、虚拟与真相彼此映射,共同织构出繁复而斑斓的文学界面。如同是对时代生活的一种热烈致意,大头马敏感于日常经验背后的信息刺激,并将其赋形为变构一新的故事形式。而在旅行徒步、视听文化、电子游戏、前沿科技等一系列极富时代感的青年文化元素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她纯正的文学教养与广博的阅读视野、更是她对生活的孩童般的信任与好奇。

三三,女,出生于1991年,汉族,现居上海。本科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曾任知识产权律师。

三三,女,出生于1991年,汉族,现居上海。本科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曾任知识产权律师。

获选作家推荐语:

三三的小说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开阔的题材视野。在以小说集《晚春》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三三所聚焦的,是曾经的戏剧冲突在个体心灵中留下的漫长撞击;是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深处,那些波折而壮阔的精神历险。其语言之灵动、想象之跳脱、节奏把握之自如、结构掌控之精准,无不体现着青春的才华与自信。同样引人瞩目的,还有她对人情伦理纤细如发的洞察能力,对当代心灵既锋利又轻柔的剖析能力,以及在意外与庸常、疏离与热爱、清淡与稠浓之间切换自如的平衡天赋。

,这三位作家获得第二peizi114 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

相关:

熊式一传记出版:重新认识“中国莎士比亚”熊式一是20世纪海外最知名的中国作家之一,陈寅恪曾以“海外林熊”之句将他与林语堂并举。他在1934年将中国传统剧目改编为英文戏剧《王宝川》,曾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莎士比亚”,小说《天桥》也被翻译成多个语种。而在中文世界,熊式一的名字在很长时间里“消失”了。近日,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荣誉教授郑达为其所作传记《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出版,让他的故事呈现在更多中国读者眼前。在近日的一场新书分享..

什么是阅读阿伦特的……正确方式?《我愿你是你所是:汉娜·阿伦特传》,[美]萨曼莎·罗斯·希尔著,胡晓凯译,中信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273页,59.80元萨曼莎·罗斯·希尔(Samantha Rose Hill)的《我愿你是你所是:汉娜·阿伦特传》(原书名Hannah Arendt,2021)在“序言”中谈到一个问题:“近年来,许多人都开始阅读汉娜·阿伦特的作品,试图去理解我们今天面对的危机。阿伦特的文字中到底有什么,在今天让如此之多的人找到共鸣?为什么我们总要把目光..

赵英男评《韦伯传》孩子,接过我的长矛《韦伯传:思与意志》[德]迪尔克·克斯勒著高星璐、黄自勤译阎克文审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3年7月出版1032页,198.00元━━━━文︱赵英男2020年6月17日,是我博士生活结束后的第一天。迟来的清晨,仿佛让“恶战苦斗”般的生活暂时告一段落。时光倒流一百年,在1920年的6月17日这一天,同样有一个人感受到了人生中这种久违的宁静。他静静地躺在床上,聆听着家人与挚友的最后告别。三天前,1920年6月14日的夜晚,在那场..

十九世纪的妇科男医生波齐:没有空窗期,每次都很真诚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是个地道的法国迷,对这个国家的种种如数家珍,奉福楼拜为文学偶像,曾被评价为“最具法国味的英国作家”。据《巴黎评论》的记者写,他家图书室的墙上,挂着一张乔治·桑中年时的绝佳照片,是纳达尔于1862年拍摄的,还有福楼拜一封短信的原件。尽管如此,在邂逅萨金特这幅《在家中的波齐医生》之前,他也从未在19世纪的法国著作中见过这位塞缪尔·波齐医生。画中人的猩红色长袍实在是很精美,它很长,从脖..

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 | 聂鲁达逝世50周年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马尔克斯说:“巴勃罗·聂鲁达是二十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聂鲁达1904年生于智利帕拉尔,19岁出版第一部诗集,20岁享誉全国,被誉为“人民的诗人”。1971年,聂鲁达获诺贝尔文学奖。于他自己而言,固然任何一个作家都想获诺奖,但媒体的叨扰和多年陪跑带来的疲惫却也让人烦恼。他戏称,诺奖获奖者的庆典和外省小城的小学发奖仪式相似。或许..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爱?“好想恋爱啊!”虽然年轻人嘴上这么喊着,但肉眼可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爱了。嗑CP、追星、找搭子……他们似乎更倾向于服用”爱情代餐“。既然动动手、花花钱就能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何必要花功夫经营感情?而在山田昌宏看来,这不单单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困境。下文摘编自山田昌宏《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拟。01找不到恋爱对象的年轻人据说“逆向巧克力”蔚然..

从郭襄开始,金庸笔下的女性不再是陪衬了金庸笔下有很多“女侠”。而在金庸的早期作品中,女主角大都是男性角色的镶边陪衬。郭襄可能是罕见的、没有最后去找哪个男性角色依附的存在。她没有获得完美爱情,也没有找个人凑合凑合嫁了。在郭襄之后,金庸塑造了程灵素、李文秀、殷素素、赵敏、殷离、纪晓芙……她们皆有侠气,又都各有主见、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坚持自己,不肯迁就,这样的女性角色,在金庸小说中自郭襄始。下文摘选自张佳玮《侠客的日常》,经出版社授权推..

好莱坞某些重要构思,与《西游记》十分相似《西游记》是刻进每一代中国人DNA中的文化记忆。《西游记》“虽述变幻恍惚之事,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是一部嘲谑人生、有趣好玩的奇书。“名著总是如初见,而《西游记》更是迷倒世界无数读者的永恒经典。”马瑞芳将《西游记》与现代生活相连,将《西游记》与好莱坞电影剧情同构,把《西游记》的写作看成中国神话“5G”网络的构建。“《西游记》是本开卷有益、常读常新的书。它展..

“1986年生,作家。热爱黄昏、山野。喜欢走小路、绕远路。”“可能”和“比如”,是和七堇年将近三小时的聊天里,她最常说出的词,分别是171次,135次。拿来作为对她本人的注脚也刚好合衬:一个善用喻体的,敏于感知的,思路发散的,而又时常摆荡在确定性之外的形象。七堇年保持写作快20年了,拥有她的“那一代读者”,也因为出道于著名的新概念,活跃于彼时盛名如潮的柯艾(知道这个名字的朋友们想必也都年纪不小了)而身负很难抹去的标签:一个难以取悦母亲的文艺少女,一个优秀却自卑的..

影响费翔一生的作家安·兰德,曾被误解为庸俗价值观的捍卫者“在一般的采访中我提到安·兰德,没有人会认得,只有你会认得,我特别高兴。”在《十三邀》对费翔访谈中,初代偶像费翔和许知远谈到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位作家,他说:“安·兰德是一个蛮有争议的作家,我看了她所有的书,不止一遍。”美国作家安·兰德曾写下《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等数本畅销的小说,她的哲学和小说里提倡理性与个人主义,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在节目中,费翔讲到安·兰德对极端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