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就是这个时代的形式

2023-07-03 02:35:36 来源:网络

短视频就是这个时代的形式

如今,短视频正在改变互联网用户的浏览和消费习惯,成为现代人“杀时间”的第一大利器,其内容的碎片、杂糅免不了被众多人诟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却为短视频做出辩护,她认为短视频带来的不一定就是浅阅读,短视频里藏着这个时代的灵魂,“全世界短视频创作者联合起来,未尝没有时代美学的新可能。”或许可以说,短视频正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短兵相接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本文原刊于公众号“文汇报”,公众号“保马”推送其完整版。

短视频就是这个时代的形式

文 | 毛 尖

作家毕飞宇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现代小说发生后,三十万字就应该是小说的天花板。为什么呢,因为时空变化了。这是一个“读秒时代”。以前,我们从上海到北京,火车要开一天一夜,我们等恋人的信,一个星期,很正常,后来,列车提速,三天信不到,死期。再提速,12个小时。然后有BP机。然后有手机。然后有微信。微信后的度量衡还可能是以前的度量衡吗。一个微信过去,一天没回,基本可以分手了。所以,在爱情“秒回”的时代,三十万字足足够了。

三十万,三万,微信上看到三百字,就已经是长篇。影像也是,八十集电视剧,八分钟看完,搞得短视频满天飞,专家学者一脸肃杀出来警示,短视频横行天下,以后人类会失去长阅读能力。

但我不这样想。坦白说,作为一个短视频服用者,我也没脸以人文学者的调门批评短视频。我承认我在短视频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我始终坚定地认为,短视频,就是这个时代的形式。虽然这个形式本身可以被批评,但用碎片化阅读,返祖返图像、短注意力经济、内容变现、流量变现来批评短视频也实在太容易,说到底,时代的选择总有其强劲的理由。

► 中国短视频平台生态图谱(图源:公众号“艾媒服务号”)

► 中国短视频平台生态图谱(图源:公众号“艾媒服务号”)

詹姆斯伍德有一个词,用以批评当代小说,叫“歇斯底里现实主义”,他把扎帝史密斯的《白牙》,鲁西迪的《她脚下的土地》,还有托马斯品钦的《梅森与迪克逊》,还有华莱士的《无尽的玩笑》放在一起批评,他说这些小说都像是永动机,“充满了非人的故事,人物不是真正的活人,不是完整意义的人。”伍德的批评是否准确另说,不过,我很赞同伍德的一点是,对这些文本的歇斯底里状态的抓取。

► 《无尽的玩笑》[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著/ 俞冰夏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初版 / 2023-4

► 《无尽的玩笑》[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著/ 俞冰夏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初版 / 2023-4

这个歇斯底里现实主义,已经是当代宇宙的运行法则。别的不说,我们人文学科就非常歇斯底里,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一个课题接一个课题。文艺逻辑更如此,看看我们的影视剧,就是不断地制造爱情事故,你事故我事故他事故,结束之后再来一轮大中小型各款事故。刑侦剧也是,一个嫌犯整不出新戏,那就再拖一个嫌犯进来,这种游戏式扩句,构成今天的全部语法。而短视频是什么?短视频不过就是把时代的这种歇斯底里结构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出来,它们快速地把过程抽干风干,用神经病批评神经病。

在这个意义上,短视频就是时代的自我揭露者。它们有时确实像文化恐怖分子,予取予夺,但短视频创造的文化极端主义,也会迫使冗长的歇斯底里文本改变套路,迫使他们改变速度和长度。

► 影视剧《甄嬛传》截图,如今演变为日常交流或表达情感的表情包

► 影视剧《甄嬛传》截图,如今演变为日常交流或表达情感的表情包

同时,短视频,作为一种文化胶囊,我也不觉得会必然引发长注意力的涣散。再说了,长和短,已经需要被重新定义。AI时代的阅读,GPT整理给我们的阅读任务,都是巨无霸的,即便是整本书阅读,在AI时代,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的碎阅读。而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也不能再用传统的视野去看短视频。相比长视频、长阅读来说,很多人会觉得短视频就是浅阅读,但实际上短视频带来的不一定就是浅阅读,《甄嬛传》里的某些经典台词,在短视频里不也被无数用户理解和创造出了几十种意思,甄学十级,不也是在短视频里发生的吗。

► 《甄嬛传》十周年甄学十级学者统一考试(来源:豆瓣“后宫·甄嬛传”小组)

► 《甄嬛传》十周年甄学十级学者统一考试(来源:豆瓣“后宫·甄嬛传”小组)

所以,我是愿意站在危险的位置上为短视频辩护。不管怎样,短视频里藏着这个时代的灵魂。全世界短视频创作者联合起来,未尝没有时代美学的新可能,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同归于尽的很大可能。但我们也可以想想,如果没有短视频,工地小天鹅,田间舞者和歌手,也不会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多任务打开”的阅读新时代,极短主义带来的新狩猎阅读,我们用不着在新时代刚刚发生的时候,就慌不择路地进行围剿吧。而说到底,这个时代还能带着人文研究者一起玩,就比任何其他巨变时代都仁慈很多。

,短视频就是这奥特蓝星 个时代的形式

相关:

黄永玉:你想我嘛,你看看天看看云嘛逝者黄永玉1924年8月9日-2023年6月13日酷老头儿黄永玉走了。他那么爱笑,那么乐观,仿佛已提前就这件事劝过我们一样,朋友们呀,不要哭。1924年,黄永玉出生于湖南的凤凰小城。十二三岁的年龄,就离家外出谋生,开始漫长的漂泊,他去过福建、上海、香港、北京,也到过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翡冷翠,在山区小作坊里当过童工,也在街头巷尾支摊画过画。木刻和画画呢,都靠自学的,一路学下来画下来,自成一派,后来成了中国画院院士,当..

“身为一名鱼贩,我很努力,很努力了”本文的作者林楷伦在《清晨鱼市与深夜书桌》中,讲述自己作为第三代鱼贩的经历。父亲赌光家产之后,对正在读书的他说,不要读书了,回来卖鱼。对于鱼贩这个职业,林楷伦讨厌过它、拒绝过它,但现在他熟悉它、理解它。林楷伦以鱼贩的视角,记述鱼市的竞标、商业与人情,除了卖鱼之外还有情感的一面。记忆中对生活和贩鱼永远耐心的阿公;有在台风天卖客人涨价鱼的烂咖仔;他会一边吐槽一边细数身为鱼贩的职业病,也会从行业的角度出..

上海是不需要介绍的城市上海,其身份声名远扬,魔都、东方巴黎、国际都会……许多人倾慕其独特的现代化景观、艳羡那份文艺的氤氲气氛。就像杨早在书中写道:“上海是不用介绍的都市。常常被用来与北京比较,‘双城记’。它越大,越迷人。你就越容易迷失其中。”然而,当精明、雅致、排外等形容词成为这座城市的刻板印象时,追踪其过往,探寻根系和缘由,似乎成为了一门文化的必修课。在近期出版的新书《城史记》当中,杨早讲述了他经历过的十座城市,其..

卞之琳:沟通中西诗艺的“寻梦者”中国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挣脱传统诗歌文言用语和韵律形式束缚的要求下,接受西方现代诗歌影响而进行创造的。当它脱离了民族传统诗歌的轨道,努力重建自身艺术传统的时候,始终面临着一个与生俱来的、带有永恒性的命题:如何在外国与民族诗歌艺术营养的双重吸收中,寻找和沟通中西诗歌艺术之间的深层联系,建立现代民族诗歌新的道路和规范。这是中国新诗八十多年来一个最美丽的梦想,现代许多杰出的诗人都为这个梦的实现做过..

韩旭收获女篮亚洲杯MVP,李梦入选最佳阵容韩旭持球进攻。北京时间7月2日,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国队73-71力克日本队夺冠。赛后,中国女篮中锋韩旭当选本届亚洲杯最有价值球员。对阵日本队的决赛,韩旭出战34分钟,投篮17中12,三分球2中2,砍下26分10篮板2助攻2盖帽。而在此前四场比赛,韩旭场均出场30.7分钟,得到21分12.3篮板2.2盖帽,效率值29.3,这四项数据均高居赛会第一。两年前的女篮亚洲杯,韩旭打出的数据是场均出场15.8分钟,得到13.0分6.6篮板,如今,韩..

尴尬!中国女篮女足亚洲杯双双夺冠,男篮男足均止步8强直播吧7月2日讯 中国女篮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国女篮73-71力克日本夺冠!值得一提的是,2022女足亚洲杯,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时隔16年再次登顶亚洲之巅。女足、女篮在最近一届亚洲杯双双夺冠!而男足方面,上一届亚洲杯球队止步八强;男篮则是在2022年亚洲杯排名第八。

李梦哭了!中国女篮时隔12年再夺亚洲杯冠军,日本队教练无奈点头北京时间7月2日,2023年澳大利亚女篮亚洲杯冠亚军争夺战结束。最终,中国女篮以73-71战胜日本女篮,时隔12年再次获得冠军。赛后李梦哭了,流出了幸福的泪水。本场比赛,中国女篮曾一度落后9分,凭借着韩旭、李梦、王思雨等人的出色发挥,最终逆转取胜。有趣的是,比赛最后时刻,日本女篮被中国队反超比分,日本女篮主帅在场边一直做着无奈点头的动作,这一幕或许就是这场跌宕起伏的比赛的最好写照!状态出色 亚洲杯盼收复失地女..

李梦哭了!中国女篮逆转夺冠,日本教练无奈点头北京时间7月2日,2023年澳大利亚女篮亚洲杯冠亚军争夺战结束。最终,中国女篮以73-71战胜日本女篮,时隔12年再次获得冠军。赛后李梦哭了,流出了幸福的泪水。本场比赛,中国女篮曾一度落后9分,凭借着韩旭、李梦、王思雨等人的出色发挥,最终逆转取胜。有趣的是,比赛最后时刻,日本女篮被中国队反超比分,日本女篮主帅在场边一直做着无奈点头的动作,这一幕或许就是这场跌宕起伏的比赛的最好写照!状态出色 亚洲杯盼收复失地女..

逆转日本!中国女篮,亚洲冠军北京时间7月2日,中国女篮在2023女篮亚洲杯决赛中73:71击败强敌日本队,时隔12年重夺亚洲杯冠军。这也是中国队第12次在亚洲杯(亚锦赛)中问鼎。登顶亚洲杯本场比赛,中国女篮队长杨力维因伤缺战,中国队排出了王思雨、李梦、潘臻琦、金维娜和韩旭的首发阵容。图片来源:FIBA国际篮联官方社交媒体比赛开始,中国女篮和日本女篮都展现了极佳的竞技状态,双方攻防对抗激烈,比赛节奏很快,中国队连续反击得手,但也在快节奏中出现..

20岁殷若宁夺大满贯,中国高尔夫或迎「群芳斗艳」文|罗冉峰“冯珊珊是我追赶的对象,但更大程度上是激励我的人。”夺得2023美国女子PGA锦标赛冠军后,殷若宁说。北京时间6月26日、美国东部时间6月25日,这位20岁上海姑娘在巴特斯罗高尔夫俱乐部18号洞推进10英尺“小鸟”,全天交出67杆、低于标准杆四杆,总成绩276杆-8杆,一杆优势击败日本球手笹生优花,赢得个人职业生涯第一座大满贯冠军。11年前,冯珊珊在同一项赛事——当时赛事名为“LPGA锦标赛”——同样末轮爆发,最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