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北《六姊妹》:故乡淮南的三代女性故事

2023-06-29 11:26:56 来源:网络

周迅和黄磊主演的电视剧《小敏家》和正在热播的《熟年》让原著作者伊北走进读者的视野中,也让很多人喜欢上了伊北讲故事的方式:以小见大浓缩万家灯火,呈现笑中带泪的生活百态。

最近,伊北推出了最新长篇小说《六姊妹》,这是作者目前为止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1960年写起,一直写到21世纪之后,写了一个平民女性家庭的六十年奋斗故事。

《六姊妹》书封

《六姊妹》可看作是一部家庭伦理小说,写的是中国普通人家的家长里短、烟火人生。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叫何常胜,共和国成立后,他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携家带口从扬州江都移居安徽。他渴望生个儿子顶门立户,却在后来的二十年里连得六个女儿,他也最终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何家老太太带着儿媳妇刘美心和六个孙女,开启了女人当家的时代。故事从困难时期讲起,到改革开放、下岗潮、下海经商潮,以何家六姊妹这一平民女性的角度切入,既有一家六姊妹的家长里短,也有女人们奋斗向上、争取独立自主的现代精神。

《六姊妹》开篇即简练而有力度地交代着在荒蛮年代中人草芥一样的命运:

多年之后,何家丽才赫然发现原本不该她当何家老大。按照来到世间的顺序,不该她是老大。她上头还有一个姐姐,叫何家美。家字辈,单名叫美,是从母亲美心的名字里取出来的。据说家美是漂亮女孩,大眼睛,小嘴巴,小家碧玉的模子,一出生不哭反笑,人人喜欢。只可惜她福薄,长到一岁多跌进火盆里呛死了。死了就没了。待家丽出生,打开始便自自然然升一级,成为这个家的大姐和长女。不过算命先生说,何家的第二胎原本应是个男孩,是家丽抢着投胎,挤走了他。家丽命硬。

之后徐徐展开的六十年沧海桑田中,何家六姊妹经风历雨,见证了纯真,遭逢过时代巨变,也有自己想要守护的美好。在生活的磨砺中,她们渐渐明白父亲生前反复强调的“家”的含义。无论是何家与汤家的前尘恩怨,还是何家的内部冲突,都会随着岁月的变迁,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化解。

《六姊妹》有些《小妇人》的色彩,小说聚焦于女性的成长,性格迥异的姐妹六人,在相聚与离别中,感悟亲情、爱情与友情,品尝人生况味。

伊北说:“我希望用喜剧的形式写出中国社会市井小人物的顽强。纵向看,她们活在大的历史变迁当中,但作为市井人物,她们仍旧有不变的部分。家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矛盾体,既想逃离,又深深眷恋。小说中六姊妹的人生故事不外乎生老病死,恋爱结婚,但放到具体的背景当中,又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从《小敏家》到《熟年》,伊北的作品被改编时总是以女性视角切入,伊北也因此被贴上类似“女性主义”的标签,伊北在访谈中谈道:“对女性主义我没有太多了解,但是我支持女性争取她们的权益。但小说以女性人物的视角展开与女性主义思潮,是两个层面的事情,要做好区分。”伊北也表示:“我没有特别关注某一个群体,而是从人物和故事出发,从观察生活出发。当然中年女性故事现在先出来了,只是一种暗合,因为时代需要,影视公司觉得有新意要买,但我的创作没有刻意为之。”

如果说之前的作品没有刻意以女性角度切入,那么这部长篇中,如书的标题——《六姊妹》所显示的,女性色彩将更加凸显:强势能干的老太太、温厚的有超强的忍耐力的母亲和六个女儿,时代中她们跌宕的命运,这样的人物组合似乎已经暗示出这部作品即将呈现出的故事的厚重与真切。

另外,伊北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刘姊妹》也将故事的发生地置于淮南,书中在交代故事背景时写及:“家丽不算美。一出生就暴哭,三天三夜不停,美心不太喜欢她,没满周岁就丢给婆婆何文氏,她跟着丈夫何常胜坐马车,转水路,一路向西北,从扬州江都老家到安徽淮南这个刚成立的工业城市支援建设。”

“淮南是个煤城,但因为是新建的城市,士农工商一应俱全。何常胜来了就落在‘皮毛号’——一家专门做皮毛加工的公司,没几年,20世纪50年代初,公私合营,皮毛号和其他工商业公司都并了并,归外贸局管。刘美心跟着丈夫来,刚开始没工作,后被安排在‘酱园厂’——负责生产酱油、醋、料酒、咸菜的地方。”

关于故乡淮南对于自己的写作的影响,伊北曾谈道:“当地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生活的经历,但很多影响可能是无形的,因为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另外,淮南这座城市本身的特点,一方面是一个文化的古城,有它独特的文化传承,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崭新的五十年代才建市的工业城市,工人子弟比较多。工人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还是比较淳朴的。”

伊北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对话,直来直去,干脆利落,仿佛只道家常,但悲喜都分外熨帖。目前《六姊妹》已做影视化改编,筹拍进行中。

,伊百度传课 北《六姊妹》:故乡淮南的三代女性故事

相关:

不足够坚韧,只会去适应的人,会生锈黑塞赫尔曼·黑塞可以说是一位虔诚的信件作家,除了小说、诗歌、散文以外,他还在诸多信件当中留下了自己思想的痕迹。黑塞也是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作家,他不仅与朋友和家人通信,还与他的读者通信。相比于寄给父母那些兼存尊敬和叛逆的家书、写给文学友人那些真实的喜乐和抱怨,面对读者,黑塞更多是一个“智慧锦囊”,常常从独特的角度答疑解惑,金句频出、一针见血。当有读者要求他多写点战争时事的时候,他认为作家不应被这种“时..

屠格涅夫致信福楼拜:那件俄式睡袍您收到了吗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写作人:天才的怪癖与死亡》的后记。作者哈尔维·马里亚斯用放大镜在才华里寻找古怪,试图用别具一格的角度,打破我们对那些久负盛名的大作家们的刻板印象。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精通多国语言,他长期生活在法国,跟莫泊桑这帮人感情非常好,与福楼拜的友谊直到晚年也丝毫不减。下文刻画了福楼拜和屠格涅夫这对挚友晚年的部分生活事迹。同样作为19世纪鼎鼎有名的作家,屠格涅夫性情爽朗外放,每日有花不完的精..

中国女排又输了!蔡斌选人遭质疑,主攻严重拖后腿,李盈莹太累了北京时间6月28日晚,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韩国水原站比赛揭开战幕。晚场阶段,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上演了一场强强对话,最终,中国女排以大比分1-3负于对手,吞下第三场败仗。赛后,不少球迷指出,除李盈莹之外,中国女排的其他主攻均难堪大任,甚至可以“退货”。下一轮,中国队将与多米尼加队交手,这场比赛将是中国女排争夺总决赛席位的关键一战。连输强队 球队急需调整早在世界女排联赛开打之前,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在接受..

“有事情可以抱怨总比没有好。” | 雷·布拉德伯里“有些时光就像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有些夏日拒绝结束。”——雷·布拉德伯里今天分享的是雷·布拉德伯里的短篇小说《废公路》。主人公一家自驾开上一条乡野的废公路,一路上景色惬意怡人,但妻子总担心这条无名之路上会有未知的危险出现,尽管如此,在儿子和女儿的欢欣鼓舞下,男主人公还是把车继续开了下去。这场短途冒险会遇上什么,谁也料想不到。惊喜还是惊吓?最终你总会有所看见,有所收获。读雷·布拉德伯里的短篇小说,..

专访《两种孤独》译者侯健:回归拉美文学爆炸原点,理解孤独《两种孤独》记录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的一次对谈。那时,拉美文学正处于“爆炸”盛况之中,对谈的双方都还是年轻的拉丁美洲小说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刚刚问世,而略萨凭借1966年出版的《绿房子》获得了罗慕洛·加列戈斯文学奖。在这本书的译者侯健看来,现在的读者回过头再看他们五十多年前的谈话,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自己“回归到1967年去,..

自卖自夸和自怜自伤是小说家的大忌乔治·奥威尔“世间已不再会有像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样的小说……这不仅是因为奥威尔‘简洁、质朴、精练‘的语言风格鲜有人能企及,更是因为这本小说在题材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小说创作大师班》的作者威廉·凯恩这样评价奥威尔。美国文学理论家、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则说:从美学上讲,奥威尔作为散文家的成就远胜于他作为小说家的成就。奥威尔的许多散文同样具有一种非凡的力量,不只是文学或美学上的,更是社会性的力量..

法国小说《大莫纳》中的青春历险与成长破碎《大莫纳》是法国文学中被翻译得最多、受众最广的作品之一,仅次于《小王子》。自1913年在《新法兰西评论》上以连载形式刊发以来,截至二十世纪末,《大莫纳》的简装本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销量超过了400万册。在2023年5月6日上海图书馆“‘如此年轻,如此勇敢,却已经如此严峻’——《大莫纳》新书分享会”上,《大莫纳》译者、浙江大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许志强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江晔和字句策划苏远共同探讨了《..

玫瑰、雾与火焰:埃科小说中的符号游戏一天,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在书架上发现了一本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从第一百二十页“喜剧艺术”部分开始,湿气与污渍导致书页严重受损,多处黏连。这本书的形象似曾相识——它出现在埃科最著名的推理小说《玫瑰的名字》中。唯一的区别在于,小说涉及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卷,是被狂热的修士用毒药黏在一起的。埃科恍然大悟到,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此,他感慨道:我在年轻时买下了这本书,匆匆翻了一下,很讨厌它污秽不..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人之外的大英雄林冲被诱骗,持刀误入白虎节堂,高俅想借开封府的刀砍林冲的头。这时,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买上告下,使用财帛,要救林冲性命。林冲刺配沧州牢城,董超、薛霸押送林冲出开封府,林冲的丈人和众邻舍在府前接着,到州桥下酒店里坐定,翁婿之间此时有一段对话,明万历袁无涯刻本眉批曰:“此一番往返语,情事凄然,使人酸涕。”金圣叹的眉批曰:“一路翁婿往复,凄凄恻恻,《祭十二郎文》与《琵琶行》兼有之。”他们都看出了这段对话中..

你穿什么,决定了你是谁每天早晨工作、上学之前,我们经常苦恼的第一件事:今天穿什么呢?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无伤大雅,但从整个社会看,却有着群体性的意义——比如,牛仔裤是对自由的追求、厨师的白衣是为了展示公共卫生、邮递员的制服则让他们看起来值得信赖。《制服:你穿什么决定你是谁》的作者保罗·福塞尔从制服看社会。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只要穿上制服,就表明他是有工作的……制服将一个人与成功联结在一起。”通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