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想出去工作,却不想烦神

2023-03-17 16:00:10 来源:网络

端着酒,赏菊花,谈人生,聊理想。不只是我们不想上班考试,古人也是如此。

从标准“废柴流”开局,逆袭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到“高考”落榜后,成为知名“旅游博主”的徐霞客,作者急脚大师在《跟古代学霸握个手》讲述了52位古代“学霸”们的草根逆袭史。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囊括了各个时代的顶尖“学霸”,讲述了他们在功成名就前的学霸时光。

在下文中,作者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孟浩然谈起,在考场失意和诗场得意之间,随性而为的孟浩然是如何“躺平”与“再就业”的?

由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图片

一、告别鹿门山

在依山傍水的襄阳城,有一个平凡的男孩子,他没有所谓的神童光环,也没有特殊的际遇。好在他的家条件还不错,吃喝不愁,也不缺书读。在读书的同时,他还顺便上了个武术兴趣班,学习剑术,比普通文人又多了一分英气。

二十岁的时候,他游览家乡附近的鹿门山,见山间云雾缭绕,桂花飘香,虫鸟欢叫,他震惊了,被大自然折服了。他想,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如果在这里隐居该多好!东汉末年的高人庞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都曾在这一带隐居过。

他回到家,用五言诗写下游记——《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怀着兴致,乘着小船,潭水弯弯,灵芝满岸。试问厚厚的苔藓上是否还留有高人的遗迹?白云飘飘,丹桂妖娆,美丽的夕阳中依然留着我未尽的情怀。

一种独特的诗风从襄阳城吹来,假以时日,孟浩然的时代必将来临。

年轻的孟浩然把隐居的想法告诉了好朋友张子容,两人一拍即合,卷起铺盖,搭起茅屋,一同隐居在鹿门山,说不定他们就成了卢藏用,被朝廷征召了呢!

图片

纪录片《中国》

朝廷直接从民间招聘隐士、名人和学者到京城做官的方式,有个专业的称呼叫征召,在汉朝尤其东汉盛行。皇帝征召聘用社会知名人士到中央担任官职,称为“征”或“特诏”,给个“顾问”(博士)的虚职,也可能给个权力比较大的实职。这种招聘不用考试,难度却非常大。你不仅得有本事,还要会包装,懂营销和策划,搞得声名鹊起,起个“卧龙”“凤雏”的外号,政府知道你了,皇帝也晓得你了,再把你请出来做官。但是,如果没真本领,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你乃欺世盗名之徒,不仅名声被毁,脑袋也可能被削掉。

征召属于双向选择,你可以直接或者委婉地拒绝,皇帝也不能阻拦发怒,来去自由。这些拒绝做官的人,有的不想做官,也有的对官位不满意,想通过拒绝提高名气:你们看,皇帝、官府争着聘用我,我都懒得去!皇帝也赢得重用贤才的美好名声:看看,我是个重用人才的领导,跟着我,有前途!能被皇帝征召的人一般年纪比较大,德高望重,品行端正,学识丰富,在民间与文人中间拥有众多的粉丝,拉拢他们,能给天下人树立良好的导向:你们看好了,国家不会忘记这些有品德、有节操、有学识的人,你们只要向他们学习,要面子有面子,要地位有地位,要官位有官位。征召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统治艺术,让大家知道应该向什么样的人看齐。虽然没有考试,却比考试更难。不过,自从有了科举制度,征召就失去市场了,大家都争相献诗、参加科举考试,皇帝也就不费这劲儿来征召了。

张子容看着家乡的年轻人都出去求前途了,便也待不住了,他决定和大家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孟浩然理解朋友的想法,他作诗一首,送别好友——《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孟浩然是个很率真的人,送别好友时还不忘叮嘱:“兄弟,此番出山,千万不要让世俗中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影响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啊!”

送走朋友后,孟浩然也坐不住了。鹿门山不比终南山,他也有年轻人的冲劲,若想要建功立业,看来必须要主动出击,先打响名气,再参加科举考试。

他挥一挥手,告别鹿门山。

孟浩然下山后四处结交朋友,时常向名流们进献诗歌,也许因为小镇青年的身份,也许因为清淡无痕的诗风,他始终没能打开市场。虽然他认识大诗人李白,可李白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呢。

二、考场失意,诗场得意

时间过得飞快,孟浩然从青年变成了大叔,他再也憋不住了,难道没人推荐就不能参加考试了吗?难道天下就没人赏识我了吗?他收拾好包袱,向长安进发!

三十九岁的孟浩然第一次参加考试,不出意料,他落榜了。

孟浩然流落长安街头,想起故乡的云朵,在这里等明年再考,还是重新归隐鹿门山?万一明年又考不上呢?京城的消费水平这么高,带来的盘缠够不够?京城的贵人这么多,懂他的知心人有没有?好纠结啊!他想起好朋友远上人法师,提笔写下《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我本想隐居山林,却没钱修建庭院。留在长安不是我的志愿,我向往您所在的寺院。如今盘缠消耗干净,壮志消磨殆尽,凉风吹起,蝉声哀鸣,唉!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次考试苦了孟浩然。当老天给你关禁闭的时候,也会给你留一扇小窗户透透光。京城名流贵人众多,总会有人看上你。这不,孟浩然的诗被王维看上了,两个人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老孟进入了老王华丽的朋友圈。

有个传说,王维将孟浩然带到宫中办公场所,两人正聊得起劲,忽然听到皇帝驾临,孟浩然吓得躲在桌子底下,也有说躲在床底下。王维却不敢隐瞒,如实报告。唐玄宗一听,来了兴致,笑道:“你说的那个小孟啊,朕听说过啊,让他出来吧,别害怕。”

图片

孟浩然从桌子底下爬出来,见到皇帝慌慌张张的。唐玄宗予以亲切的慰问:“你能吟一首自己作的诗吗?”孟浩然脑子短路,吟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诗句,皇帝的脸由白里透红变成了黑中带怒,心想:你自己不认真准备考试,反过来怪朕抛弃你?

王维和孟浩然惊恐地看着唐玄宗离去的背影。

这个故事存在两个明显的漏洞:一是孟浩然跟王维相识的时候,王维刚从地方卸任小官,隐居山中,自己都发愁如何再就业,怎么可能有机会帮孟浩然引见皇帝?二是孟浩然此刻已经是个快四十岁的男人了,怎么会躲到床底下?唐朝诗人们并不是躲在书房里的呆子,行卷的过程中也见多了世面,岂会如此慌张?

往往故事越离奇,人们越喜欢听,娱乐八卦远比社会新闻传得快。

当时还在下岗待就业的王维很推崇孟浩然,他凭着自己在文人中的影响力,帮助孟浩然在京城打开了名气。王维曾亲自为孟浩然画像,并带着他到处赴饭局,参加“文学沙龙”。据说,在一次太学聚会中,大家提议搞个诗歌创作比赛。跟着王维来的孟浩然写出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成功让在场的人记住了他。孟浩然考场失意,诗场得意,成了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也许是长安消费水平太高,也许是想念乡亲父老,孟浩然最终还是离开了长安。他一路游山玩水,边走边写诗。回到家乡后,孟浩然耕田砍柴,怡然自得。

三、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性格随意洒脱,很多人喜欢与他交往。李白、杜甫、王昌龄、王维等人都是他的“粉丝”。孟浩然时不时跑到老朋友家里蹭顿饭、喝点酒,这样安逸的隐居日子让他流连忘返。《过故人庄》便写出了他那时的心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端着酒,赏菊花,谈人生,聊理想。

可即使神仙也有烦恼,过日子得要钱哪。孟浩然隐居一段时间后,又前往长安求官,只是这一次不同以往,他俨然是“文坛明星”了。

孟浩然献诗给宰相张九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至于他是怎么认识张九龄的,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十有八九也是王维介绍的。

图片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

可惜那句著名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没有给孟浩然带来官运。孟浩然第二次求官失败,他没有继续留在京城,依然选择归隐襄阳。

当时襄州刺史是韩朝宗。韩朝宗非常喜欢孟浩然的诗,想大力推荐他,于是邀请他来参加自己举办的宴会。

孟浩然没有多想,随口答应了。

到了约定的那天,几个好朋友从远方来看望孟浩然,孟浩然热情招待。有人提醒孟浩然:“你与韩大人有约在先,不准时赴韩大人的宴会,恐怕不合适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现在正尽兴呢,管不了那么多了!哈哈!”

孟浩然长期隐居,脱离社会,做事全凭自己的真性情,加上屡次求官失败,他早已心灰意冷。宰相张九龄都无法推荐我,你一个区区刺史有那么大本事吗?

此事过后,高官权贵们不愿意再推荐孟浩然,他也太任性了!

孟浩然朋友遍天下,经常被人邀请去做客。当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时,就托人带信:“孟老大,我们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见,叙叙旧!”

图片

老友见面,分外开心。离别时,李白拉着孟浩然的手,不舍得走,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一辈子清高孤傲的“诗仙”李白在孟浩然面前始终一副“粉丝”的样子。

四、人生得意须尽欢

玩累了,又有点空虚,孟浩然想找点事情做。

当时张九龄被李林甫陷害,从中央贬到地方,担任荆州长史,他想起孟浩然的老家就在附近,想让孟浩然帮自己做参谋。

孟浩然欣然答应,到荆州做了张九龄的幕府,做着做着,又没劲了!官府的空气并不自由。反正他现在不愁吃喝,干脆“裸辞”了!

这次回到襄阳后,孟浩然染上了背疽,只好安心在家休养。

原本孟浩然的背疽已经治得差不多了,大名鼎鼎的王昌龄来到襄阳拜访他,孟浩然非常高兴,准备好酒菜,要和王昌龄一醉方休!

“来,这是我们襄阳名菜‘查头鳊’(鳊鱼),味道很不错,你尝尝!”

“听说您大病初愈,查头鳊属于发物,能吃吗?”王昌龄不无担心地说。

“嘿,没事,我都好了。再说啦,人生得意须尽欢,此等美食,岂能错过?”

向来随性的孟浩然早把郎中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吃完这顿饭后,很快毒疮发作,五十二岁的孟浩然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

随性而为、不喜拘束,让他纵情山水;粮草不济、渴望建功,又催他走出书斋。孟浩然始终在入世和归隐中徘徊。豪侠的性格让他的朋友圈星光璀璨,他不在江湖,但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把骨感的现实留给自己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孟浩然非得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呢?因为古代读书人不去考试,就没有工作,没工作意味着没收入。

难道没有其他考试了吗?有,但不是诗人们的菜!

唐代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类。前者好比期中、期末等综合考试,是定期组织的;后者好比临时性的考试,皇帝心血来潮偶尔组织一次。常举设置了进士科、明经科(通晓儒家经典)、明法科(法律人才)、明算科(数学人才)、明字科(文字人才)、医科等多种考试,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考试。进士、明经两科的考生最多。进士科一开始只考策问,相当于时事政治论述题,后来加上帖经(相当于填空题,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背诵、理解能力)和杂文(指诗、赋、箴、铭、颂、表、议、论之类)。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杂文变成了纯粹的诗赋题。

皇帝一对比,诗赋写得好,创新少不了,大唐急需这样的人才啊!于是杂文题也就是诗赋写作题占的分数越来越高,成为进士科考试的重点。尤其唐朝中期以后,第一场考试就是诗赋,第二场是帖经,第三场是策问,逐场定去留。第一场最重要,诗赋作得好,才能进科考。真正造就唐朝诗歌繁荣的是考试制度,因为要考试,要行卷,所以文人划重点、勤练习,拼命写诗增强应试能力,官员也认真读书提高鉴别水平。

图片

纪录片《中国》

明经科考试侧重儒家经典的背诵,考试方式是帖经、墨义(对经文的字句做简单的解释)和口试(口头解释典籍中的内容和读书心得)。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考中明经就算晚的了。其他科目如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史科等,录取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录取名额极少,做高官的几率很小,受不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进士科录取数量约为考生的 1%—2%,明经科为 1/10—1/5,其他科目基本忽略不计。有人可能不理解,诗人们为什么不去考明经科、明法科什么的,非要考进士科呢?

首先,这是一个社会热门的选择:进士科相当于顶级名牌大学的顶级专业,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特别高,录取之后受到的闪光灯也最多。诗人张籍曾说:“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皇帝与高官们都非常关注进士科出身的人,提拔时也优先考虑这些人。进士相当于文人身上的顶级奢侈品,绝对的身份象征。大诗人元稹通过明经科进入官场,即使后来名闻天下、位居宰相,依然因为非科班出身而感觉没面子。明经科录取人数多,但属于考场鄙视链的底端,成为中高层官员的机会少。

其次,客观条件影响:进士科虽然难考,但它的录取名额也不少如果要考明经科,家里要有很多经书,从小就必须熟读背诵,对于贫寒子弟来说,哪有这样的条件?唐朝虽然出现了雕版印刷,但这种印刷技术极费时间与人工,一本书要雕刻好多年主要印刷佛经、医书等官府急需的书。普通人能搞到一本儒家经书就谢天谢地了,何况好多本?贫寒子弟既要干活填饱肚子,又没有那么多书可以读,只能选择录取率相对较高的进士科。写诗比明经、明法等更容易出名,即使考不上,也有被人推荐进中央、官府或军队做幕僚、参谋的机会。唐朝科举考完以后并不是马上就安排你做官,还得在家守选(等候编制),进士科守选时间为三年,明经科守选时间一般是七年,其他科目也要等七八年,贫寒子弟哪能等得起?

最后,大众娱乐需要:在唐朝,从皇帝到达官贵人,都喜欢没事吟两句诗歌,显得高雅有情调,不可能喝酒的时候说:“来,背一篇儒家经文劝劝酒;来,解释下法律条文助助兴。”

民间歌女们唱歌也需要歌词,大家对音乐和诗歌的需求暴涨。就算考不上科举,吟诗作赋也能帮文人提升名气,谋个差事混口饭吃。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感叹:“唐朝诗人们咋就活得这么累?”的确,大唐的诗人们把骨感的现实留给了自己,把丰满的理想留给了后人。

图片

下文摘编自

图片

《和唐朝诗人握个手》

作者:急脚大师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品方:捧读文化

副标题:20位唐朝诗人的科举人生

出版年:2023-3-1

,孟浩然:想出去工作,却不版权登记中心 想烦神

相关:

如何阅读马基雅维利:必须暂时搁置关于其著作的一系列流行观点如果想要真正了解马基雅维利的著作,那就必须暂时搁置——甚至质疑——长期以来学者和大众形成的关于其著作的一系列流行观点。其实,它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政治思想史晚近时期才形成的一些观念。如果要对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有一个正确的解读,那就必须首先考察其政治和知识背景。马基雅维利1469年5月3日,马基雅维利出生于佛罗伦萨,当时强大的梅迪奇家族掌控着该城市的政局。1494年,他目睹了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入侵,该..

大众集团开启转型攻坚战:5年投资1800亿欧元!财报全视角凤凰网汽车讯 3月14日,大众集团媒体年会召开。此时,奥博穆任职大众汽车集团CEO已经半年多,这是他第一次作为集团掌舵者参加新闻年会。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无论是媒体还是行业,都好奇“奥博穆时代”的大众集团会拿出什么新思路?奥博穆上任之初提出的“十点行动计划”,如何落实?在决胜转型最重要的中国市场,如何应对特斯拉和本土竞争者的猛烈挑战?而奥博穆的答案从一组强有力的数据开始:未来5..

10年出现9次问题,但未来几年,汽车不会登上3·15“汽车圈今天下班了”,2023年3月15日晚上8点05分,卢月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发了当天的最后一条信息,之后就放下了手机。先导片放完,和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和相关的公关关系PR从业者之前的预测差不多,2023年的3·15晚会没有和汽车相关。至于这种预期,源自3月14日发布的晚会主题“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关键词是,消费信心。再结合到大环境,疫情已经结束、生活回归正常,刺激和恢复经济发展是近几年的主线。出口、房地产、汽车..

猛砸37亿!大众加入降价大战,20款车最高降5万上汽大众为销量拼了!就在16日晚22点3分,上汽大众平地一声惊雷,一下子官宣37亿豪补给到旗下20款车型进行降价,降价幅度从1.5万到5万元不等,可谓将气势完全拉起来了。▲上汽大众降价海报而作为此前常年霸占国内汽车销量榜第一的大众,此次肯弯腰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以价换量,也能够看到大众目前的焦虑。▲上汽大众降价汇总情况不过对于行业来说,这也是一记惊雷。广大民众还没有从2月底到3月初的降价潮里缓过来,上汽大众又来一..

路虎揽胜星脉将国产?售价下调10万你买吗?PK奥迪Q5奇瑞集团2022年销量劲增28%,突破123万辆,旗下合资业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网传:“塔塔集团和奇瑞的合资进入第二阶段,奇瑞持续注资捷豹,并启用电气化架构+智能化全面换新。而路虎则将引进国产卫士和星脉。”目前以进口形式在售的路虎·揽胜星脉官方指导价为56.8万元-73.8万元,市场综合优惠普遍在13万元上下。考虑到新车国产后可以省去15%的进口关税以及车辆通关、仓储物流等费用,预计可以有10万元左右的降价空间,入门版车..

像欧洲一线品牌看齐,静态体验星途全新一代揽月凤凰网汽车·新车解析 作为奇瑞的高端品牌,星途拥有着配置高、外观时尚新颖、操控同级领先等优势。虽然整体表现跟竞品相比较为突出,但身为一个高端品牌却始终没能跟普通品牌拉开很大差距,尤其是旗舰车型揽月,不仅与同品牌其它车型差异化较小,更不能给人带来惊艳的感觉。而此次,由众多海内外高级设计师参与设计,并经过大量车主调研后,全新一代揽月将取长补短,实车不禁让人感觉高级感堪比欧洲一线品牌。首先,新一代星途..

总额达37亿元,上汽大众推出全车系限时现金优惠凤凰网汽车讯 日前,上汽大众推出了“全车系限时现金优惠”活动,优惠总额达37亿元,单车限时优惠至高50,000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本次补贴活动从即日起持续至4月30日,覆盖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旗下全系车型。其中,途昂家族限时优惠35,000元,途观家族限时优惠25,000元,两个SUV车系均可享至高5年0利率,以及6,000-10,000元的置换补贴。车主推新成功,还可各获300-1,000元的等值V豆。轿车方面,帕萨特家族限时优惠25,000元,..

是否会成为又一爆款?试驾五菱缤果凤凰网汽车·试驾 尽管我本人对新能源汽车并不感冒,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新能源车的形势确是一片大好,前有如日中天的“蔚小理”在中高端新能源SUV市场打得火热;后有“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五菱在纯电小车市场玩得不亦乐乎,在宏光MINI EV之后,又推出了一款高颜值纯电小车——五菱缤果。那么,这款五菱缤果到底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亮点一:高颜值无论在什么时代,长得好看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永远都不..

稳中有进,赛道试驾东风马赫动力全家族凤凰网汽车·试驾 日前,以“凭实力造就新标杆”为主题的东风马赫动力赛道体验活动湖北武汉举办。试驾车型包含搭载该款动力的东风风神旗下主力车型,皓极、奕炫MAX、全新奕炫马赫版以及即将上市的全新奕炫GS四款车型。作为东风集团100%自主掌控技术的动力系统,马赫动力目前已推出1.5T发动机和东风马赫MHD混动系统。近期较为热门的全新一代马赫动力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因其45.18%的热效率,成为目前国内首款热效率超过45%的混..

搞钱!搞钱!搞钱!世界杯扩军能让FIFA赚多少?作者 | 乔峰扩军/臃肿版世界杯,真的要来了。3月15日,国际足联正式批准2026年世界杯新赛制,赛事将首次出现48支球队。按照新赛制,48支球队将分成12个小组,每组4队,前两名直接晋级,8支战绩最好的小组第三名球队也将晋级32强,然后开始单场淘汰赛直至决出冠军,赛事周期延长至39天,比赛数量从目前的64场增加至104场。简单理解,世界杯的蛋糕无疑更大了,但味道是否更好,则有待时间来检验。国际足联为什么要这么做?从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