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素:久别重逢,我写,我在

2023-03-16 12:01:47 来源:网络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万名女工举行街头示威游行,早春的街头飘来五大湖的雾气,女工们呼喊的热浪冲破了它,“面包与玫瑰”的口号响彻摩天的楼宇。

是啊,“面包与玫瑰”,这个节日的应有之意。一百年来,全世界的女工又何不为它欢呼、为它戚戚。这个口号,有一天,落在了一位叫范雨素的中国女工的故事里

2017年,北京,44岁的家政女工范雨素,用一篇自述体的文章《我是范雨素》,把她的名字写在了那一年中国互联网的文化记忆里。她的经历,正是妇女节口号的缩影。

在苦难与劳动中,她寻找生存的面包;在书籍和写作中,她摘得自己精神的玫瑰。

范雨素 / 摄影师:马俊岩

范雨素 / 摄影师:马俊岩

那个月,《我是范雨素》在全网累计获得数千万的阅读量。她在文中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做服务员、做育儿嫂,作为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

北漂、打工者、单身母亲、农村女性……集合在范雨素身上的这一系列“关键词”引发着读者的共振,个人故事里的苦难与文学,让人们惊于劳动者之终于开口,讲述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些天,名牌大学毕业的媒体人蜂拥而至,来采访这个寂寂无名的“育儿嫂”。有人去了她在襄阳打伙村的老家,翻出了她小学写的诗歌。有人送来二十万,指明要出版她的作品。

那时候,范雨素一天要说十几个小时的话。她恍若隔世,她受宠若惊,她没有被巨大的曝光率冲昏头脑。她保持了自己的坦然和从容。

这一切,用范雨素自己的话说,是“偶遇一场沙尘暴,莫名奇妙成为了网红”。当公众与媒体的关注转向别处,撤出她与她的生活,范雨素自嘲是从“车如流水马如龙”到“门前冷落鞍马稀”。

生活,并没有因为“网红”发生什么根本的变化。她还住在北京郊区的城中村,边打零工,边写文章、看书。

早在“成名”的前两年,范雨素就在写她的长篇故事。而《我是范雨素》可以看做是这部作品内容的提前展演。后来,为了写完这部小说,她放弃了育儿嫂的工作,用零工支持家庭,攒出闲暇时间,在一张一张纸上写出手稿。

如今,这些十几斤重的手稿终于付梓成书,便是这本《久别重逢》

《久别重逢》作者:范雨素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2023-1-1

《久别重逢》作者:范雨素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2023-1-1

下文《我写,我在》,即摘选自其新书《久别重逢》,文中范雨素称自己为“我那种从农村出来的普通女性,懵懂、惊惶、倔强、坚韧”,然而行文中却有着不普通的坚定:“要写好这本小说,不管能不能出版,能否赚到钱,我要做好这件事”……

我写,我在

文 | 范雨素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作家,我觉得自己是撞大运了。我属于那种从农村出来的普通女性,懵懂、惊惶、倔强、坚韧。二十岁时,我刚来北京,那时候整个人是混沌的,什么也不懂,就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觉得不如人家城里人好。

我这一辈子都糊里糊涂地活着,麻木地赚点儿钱,养活自己的孩子。2012年春节,我和孩子一块儿看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小品叫《荆轲刺秦》。第二天,我跟孩子说,这个小品我能写一个小说,你看你舅爷爷不就跟项羽一模一样。大孩子说是啊,舅爷爷不就跟项羽一模一样。

直到2014年,我参加了文学小组,才开始写这部科幻小说。等到2017年,我凭借《我是范雨素》一举成名,仍然没有写完这部小说。成名后,我辞掉了月薪六千的育儿嫂工作,每天上午去做家政工,下午和晚上读书、写作

忽然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写好这本小说,不管能不能出版,能否赚到钱,我要做好这件事。虽然每天箪食瓢饮,吃得特别差,住得也特别差,但因为有了目标,就有盼头了,有精神头了。

我们都知道生存是第一位的,为什么还要做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儿?我觉得跟人的生命有限是有关系的。我们文学小组有个家政工朋友叫施洪丽,她有一次去拜访曹雪芹纪念馆,看到两棵古老的槐树,她感慨:“这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会消逝的,什么能让它们留下来呢?大概只有曹雪芹那样的文字吧。”

我很清楚,我写小说,弄不好几年的时间都扔了,也赚不到一分钱,那也没关系,扔就扔了。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死亡有三次,一次是呼吸停止,一次是葬礼,最后是当所有你爱的人也都离世或者把你遗忘了。但如果一个人有了文字,有限的生命就进入到无限的时空中了。

文学小组开办到今天,有好几百人参加。北京这样的地方,免费的文学讲座多极了,但有时候我们这些人是不好意思进的。你说考上“985”“211”的农村学生都有天然的自卑感,何况我们。我们文学小组在皮村工友之家,不是那么冠冕堂皇的地方,甚至看起来破破烂烂,谁都能推门就进。我们有一个公众号,有一本文学期刊,还有一个教室当课堂,这些跟工友的气质相吻合。大家觉得,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

皮村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范雨素上文学课的地方。

皮村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范雨素上文学课的地方。

文学小组的老师都来自著名学府。张慧瑜老师坚持至今已有七年。在我和工友眼中,他做我们的老师是一件只是奉献没有收获的事,因为有的工友要生存,连晚上上课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在这种看不到成果的劳动中,慧瑜老师仍默默地奉献着。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这些奉献的人,而变幻出诗意的篇章。

我的工友们大都写自己的故事或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我们写作的意义是什么?不会为我们带来名和利。有的说,写作使我们被看见,使我们受到尊重;有的说,写作使我和别人不一样了,使我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了非凡。每个阅读的人,都能提起笔来写作,有一个文学梦,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隐秘的愿望。你具备了写作能力,你具备了表达能力,你被别人看见了,那你就不在阴暗的角落里,就没有人敢忽视你了,至少不受欺凌了。有一次,一个家政工跟我说,她写的一篇文章在公众号发表了,高兴得一夜没睡觉。她的人生经历被看见了,文章被发表了,再小的公众号发表对她也是一种认可。

当然,我们也感谢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就不会被那么多人看见。

莫迪亚诺说,我们都是海滩人,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村上春树说,经过一段岁月之后,再以旅行者的身份去拜访一个曾作为居民生活过的场所,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在那里,你好几年的人生被切割下来,好好保存着,就像退潮后的沙滩上一串长长的脚印,十分清晰。

苏东坡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民国初年,有个日本政治家说,活着,就要在地球上踩出一个个大大的脚印

科学家说,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把信息保存得最长久的方式,还是古老的文字。我们写下文字,就是把海滩上的脚印做成了一件大地上的田园石刻,做成了一件与大地永恒的雕塑,它使我们的精神生命永恒。著述和繁衍是仅有的能对抗死亡的两种方式。

感谢万物互联的互联网,使历史不再是帝王将相的家史,每个普通人都能写作,都能留下自己的文字,都能被看见。

我写故我在!

,范雨素:久别重逢,我磅礴的近义词 写,我在

相关:

20世纪女性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进步故事本文系《女性史:20世纪卷》一书序言,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经授权,澎湃新闻转载,现标题为编者所拟。了解那些人生经历跨越了20世纪的女性,你将被她们的不幸和伟大所震撼。她们受到战争、革命和独裁统治的打击,也见证了两性关系的巨变。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到达了女性史的“终点”,到达了多年来稳定的、不可避免的解放进程的顶点?并非如此。如果诞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旋涡之中的20世纪地缘政治现在已经告一..

杰里·萨尔茨:艺术家是猫。艺术是狗。《如何成为艺术家》是普利策奖文艺批评奖得主、资深艺评人杰里·萨尔茨写给艺术从业者的创作生存指南,从创作前需要思考的事情、如何真正开始创作,到学习如何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再到踏入艺术世界并在其中生存,萨尔茨的63条建议和12项练习,既是艺术家的进阶指南,也是关于艺术的有趣思考。本书摘自该书,澎湃新闻经上海人民出版社授权发布。伦勃朗,《自画像和两个圆圈》,1665—1669 年艺术都是主观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虽然..

孟浩然:想出去工作,却不想烦神端着酒,赏菊花,谈人生,聊理想。不只是我们不想上班考试,古人也是如此。从标准“废柴流”开局,逆袭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到“高考”落榜后,成为知名“旅游博主”的徐霞客,作者急脚大师在《跟古代学霸握个手》讲述了52位古代“学霸”们的草根逆袭史。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囊括了各个时代的顶尖“学霸”,讲述了他们在功成名就前的学霸时光。在下文中,作者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孟浩然谈起,在考场失意和诗场得意之间..

如何阅读马基雅维利:必须暂时搁置关于其著作的一系列流行观点如果想要真正了解马基雅维利的著作,那就必须暂时搁置——甚至质疑——长期以来学者和大众形成的关于其著作的一系列流行观点。其实,它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政治思想史晚近时期才形成的一些观念。如果要对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有一个正确的解读,那就必须首先考察其政治和知识背景。马基雅维利1469年5月3日,马基雅维利出生于佛罗伦萨,当时强大的梅迪奇家族掌控着该城市的政局。1494年,他目睹了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入侵,该..

马尔克斯:我的天职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是讲故事的人1927年3月6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阿拉卡塔卡,一个很小的哥伦比亚镇子,附近有一座叫做“马孔多”的香蕉种植园。40年后的1967年,经过创作上多年的挣扎与挫折之后,他的第五本书《百年孤独》出版,“马孔多”即是书中神话般的大陆。《百年孤独》一经出版便引发了“一场拉丁美洲的文学地震。批评家们将此书视为虚构艺术的杰作,公众有条不紊地将新版本抢购一空……”此后两年间,《百年孤独》各个语种的译本获得..

“是不是和我在一起,你比一个人的时候还要孤独?”2006年,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作者是哲学家安德烈·高兹。《致D》是一封情书,高兹写给他久卧病榻的妻子。第二年,作家打开煤气,与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于是,《致D》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爱情墓志铭。一向严肃的思想界轰动了,情书中的爱意汹涌缱绻,承载着太多哲学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小猫露出肚皮,只向爱人展示专属的柔软和真诚。在这个速食年代,我们很难再相信爱情和婚姻,但这封情书却..

我们只有放弃自己的心爱之物,才能有朝一日重新拥有它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这是萨特《什么是文学》一书的中心论点。“创作行为只不过是作品生产过程里的一个不完整的、抽象的时刻;如果世上只有作者,那么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但是作为‘对象’的作品就永远不会问世了……写作行为必然牵连着阅读的行为,阅读是写作行为的辩证的关联品。”自然,也有另一种观点,它出自马拉美的《关于书》:“书册是没有人称属性的,就像它会与作者脱离一样,它也不会呼唤读者……作为事实,作为..

纯电驱动2023,宝马全力以赴电动化凤凰网汽车讯 面对极具挑战的国际市场环境,宝马集团在2022年展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纯电动产品表现强劲。现在,宝马将这一势头带入2023—2024年,并提出了更加令人期待的全面电动化攻势——将“一键三连”发布创新纯电动BMW i5、创新纯电动BMW iX2和创新纯电动BMW i5旅行车。今年,纯电动车型将是宝马集团的主要销量增长点,纯电动车型将占到集团全球年度总交付量的15%。“历经考验的雄厚实力、面向未来的创新科技和2025..

美菲军演“以守为攻”?专家:南海局势将越来越紧张据菲律宾阿尔托广播系统-纪事广播网(ABS-CBN)13日报道,菲律宾陆军和美国陆军自周一开启“盾牌”联合军事演习。专家表示“今后美国在菲律宾的军演将会常态化,而且会继续增加美国在菲的军事存在。南海局势恐怕也会因此越来越紧张。”报道称,“盾牌”演习是美菲两国一年一度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旨在加强双方军队在各种军事行动中的协同能力。今年的演习将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定于3月13日至4月4日和第二季度举行。路透社称,共..

美军无人机坠入黑海 俄国防部:监视未攻击CNN援引美国欧洲司令部发言人消息称,被俄罗斯战机击中后坠毁的美军“死神”无人机尚未在黑海被找到。报道称,在早些时候的一份声明中,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詹姆斯·赫克称,这架无人机“被一架俄罗斯飞机击中,导致坠毁并完全损失”。据媒体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4日,俄罗斯国防部就当天在黑海水域上空发现美军无人机一事发表声明。声明指出,14日早上,俄罗斯空天军的空域监控设备在黑海水域上空发现一架美国MQ-9无人机正在向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