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哥 |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

2022-12-20 06:32:10 来源:网络

30年前,

他放弃国外高薪工作,毅然回国

以科技报国的赤诚之心,

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30年来,

他坚持711工作制,刻苦钻研

以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

为推动我国学科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时代有我,君品相传。由凤凰网出品,贵州习酒联合打造的访谈节目《君品谈》第三季节目,本期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聆听他的科研经历。

放弃高薪与荣誉 毅然回国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科研大军中一流的年轻科学家寥寥无几,学术界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于是,旨在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百人计划”在中科院正式启动。王恩哥放弃了在美国的高薪和荣誉,毅然回国,成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第一位从美国招聘全职回国的青年物理学家。

谈起当年回国,王恩哥说:“从小我就在想,我应该为国家做点事,这是我从心里头的想象。另外一点我也很自信,我一直要求自己回来做的工作,不能比我在国外做的差”。

王恩哥 |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

王恩哥谈及当年回国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1995年回国后,面对不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没有助手的困境,王恩哥直面问题,与同事一起动手翻修实验室,刷漆、清洁、设计……“我就想我们现在还落后,国家还落后,但是我们要有干劲”。

为了做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赶超国外,王恩哥不懈努力,基本全年无休。当时,王恩哥在物理所办公室的门牌号是711,这意味着他每天早上7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才离开,节假日也不例外。

以初心致未来

“物理能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王恩哥的大半辈子,都潜心于物理学科的基础研究。从他最初回国至今近30年的时间,物理学界发生了飞速变化。

对此,他非常骄傲,“从早期跟着别人跑,到我们可以跟别人一起来竞争,到现在我们在某些领域里,我们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这是王恩哥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一语中的道出了材料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王恩哥 |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

王恩哥谈物理

物理学科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发现和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则主要是做物理研究的材料往往还都离应用有一定距离,俗称“没有用的材料”。

谈及学物理的意义,王恩哥说,“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往往能抓住一个复杂事情的最重要最本质的地方,使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这是其他的学科做不到的”。即使经过物理初步的训练后,对它没有那么强烈的兴趣,这些基础对于改行也有帮助。“如果真的喜欢这门学科,将来从事做物理是蛮享受的”。

悟物穷理、启迪未来

从学习、创造知识到利用知识

2017年,王恩哥退休,但并没有停止探索。面对产业链、供应链中“卡脖子”、“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他想要尝试实践,打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他提到,科技成果研究的水平只是一个方面,在实践中,还要面对市场的需求,政策时机、百姓习惯等。

“科学研究是在不断的进步,问题也是在客观的环境中不断的提出来”。2018年4月,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牵头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级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揭牌成立。

王恩哥 |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

王恩哥讲述科研与生产的关系

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后,王恩哥不断加强实验室顶层设计,为搭建“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全链条,布局了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共四大核心板块,实现“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两条腿走路。

谈及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关系,他说“我一直讲从学习知识到创造知识,一直到利用知识,这是一条完整的链”,就像接力赛,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每一棒都很重要,“千万不能在某一个时期强调第一棒最重要,也不能强调最后一棒撞线就光荣”。

悟物穷理、启迪未来。多年来,他身兼数职,与科研团队一起开展科研攻关、带领中科院物理所走向世界一流、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如今他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新事业以及他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期望。他的君子精神正在激励着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王恩哥 |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

习酒用匠人精神,酿造君子品质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锁定贵州习酒《君品谈》,继续关注凤凰网,更多丰富的君品故事和富于哲理的君品人生,主持人小莉还将继续与您分享!

,炽天之翼 王恩哥 | 君子以仁为己任,心忧天下

相关:

《纽约时报》2022年度十大好书书单是灵魂的编年史今年是《纽约时报》“书评”栏目第126周年,也是栏目公布年度十大好书的第18年。11月29日,2022年度十佳书籍作品名单也正式出炉啦。很多人会将这份一年一度的TOP10书单,作为下一年看书的重要参考。这份榜单综合了作品价值、社会性、市场表现等多重因素,也成为国内版权引进的一个“风向标”。关于“好书”的定义,《纽约时报》书评编辑帕梅尔·保罗(Pamela Paul)曾在新闻社交网站 Reddit 回答了相关问题:“我总是认为,(..

下一个季节正缓缓淡入,我想按下暂停键“下一个季节正缓缓淡入。我想按下暂停键。”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在最新散文集《暂停键》中如此写道。2021年出版长篇小说《流俗地》之后,散文集《暂停键》于近日再版。35岁时,黎紫书从工作了十三年的新闻机构辞职,开启全职写作之路。《暂停键》写于多年旅居之后,从北京到伦敦,从城市到乡间,她以文字重新整理此刻与过往。时间流逝无声响,但生活需要“暂停”,需要我们“努力屏住呼吸,在这喧闹的世界尽量腾出一点空寂”。下..

我在北京做门窗,最喜欢读加缪的《异乡人》北京双桥像一个江湖,每日来往着各行各业务工的人,其中包括来自江西安义,做门窗生意的老杨。老杨17岁的儿子军军读高中,在题海挣扎之余帮父亲代理门窗品牌,他懂事,也想把书读好。但作为典型的留守儿童和“寒门学子”,军军依旧在教育选拔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纠结过后,他放弃读大学,继承了和父辈相同的宿命——来北京做工,在奔波中不断消磨他少年时期的理想。不忙时,军军爱读加缪的《异乡人》,他尤其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这些品牌,押中了世界杯冠军伴随着阿根廷的夺冠,又一届世界杯落下了帷幕。而除了名利双收的国家队自身之外,诸多押宝阿根廷的品牌,也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豪赌」的彩票。事实上,对于很多品牌而言,在世界杯前签约国家队,以盼借助世界杯大事件打造品牌影响力的方式,一直是世界杯赞助策略中的重要方向之一。▂文 / 宋鑫宇编 / 殷豪男当加时赛第117分钟,姆巴佩站在点球点前,面对蒙牛那句「今晚彻底不慌了」的广告牌,一副新的足坛「世纪名画」就此诞..

本泽马宣布退出法国国家队本泽马在个人社媒发文,宣布自己将从法国国家队退役。他写道:我犯了错也付出了努力,才走到了今天,我为此感到自豪。我写下了我的故事,而我们的故事结束了。在卡塔尔世界杯开赛前,本泽马遭遇了伤病,他因此退出了球队集训营,没有跟随法国队参加本届世界杯比赛。今天也是本泽马的35岁生日,他2007年上演法国国家一线队首秀,至今共为法国队出场97次,打进37球,是法国队史第五射手。

法国足协官方:法国队将在巴黎举办游行集会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法国队点球大战不敌阿根廷没能卫冕成功,获得亚军。法国足协官方宣布,法国队将在北京时间20日2点30分抵达巴黎,3点30分在巴黎举行游行集会活动。“法国国家队将乘坐AF4001航班返回法国,该航班将于当地时间下午2点30左右从多哈起飞,于晚间7点30左右抵达巴黎。今天晚上8点30分左右,他们将在巴黎的协和广场向公众致意。”而对于主教练德尚来说,马克龙表态:决赛不是提前写好的剧本,希望德尚留任!

《红楼梦》:曹雪芹的挣扎与超脱2004年4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于每天中午12:45——这一远非黄金时段的“睡眠时间”——播出节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没想到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反响,“男女老少,追踪观看”。在《红楼梦》研究领域,继“红学”“曹学”“脂学”之后,刘心武以“秦学”名世,驰誉海内外。“秦学”不仅从秦可卿原型的研究入手,揭示《红楼梦》文本背后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权力之争;还以秦可卿为钥匙,打开《红楼梦》这座巍峨..

欲治气血两亏、虚弱颓丧,更须读辛弃疾做词人不是辛弃疾的本意。一个立志于“弓刀事业”且曾建立奇功的铁血英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望,却因生不逢时,失去了做名将、做宰相的机会,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词人,南宋词坛第一人。临死前,还在呼喊:“杀贼!杀贼!”不过还好有诗词,能够为辛弃疾烈性的情绪谋一个出口。一字一句间,闪烁的不止是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英雄失意,还有柔情百折,纤细风流与随遇而安。爱辛弃疾..

李煜:一个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千古之后,当我们依依别离时,心头依然会浮现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在某个黯然神伤的时刻,我们或许会写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当孤独与惆怅来临,我们也会禁不住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要人间还在上演着世事的繁华与幻灭,李煜的词就将永远流传下去。失去了一世的江山,慰藉了万世的人心。李煜,你是另一种意义的胜利者。”——周公子《宋词群星闪耀时..

韩炳哲:拒绝一切痛苦的生命,是被物化了的生命痛苦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对痛苦的恐惧和对幸福的绝对要求,这导致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韩炳哲在《妥协社会》中指出,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而真正让人痛苦的恰恰是漫长而无意义的生命本身。原文作者|韩炳哲《妥协社会:今日之痛》,[德]韩炳哲 著,吴琼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1月版(即将出版)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告诉我你和痛苦的关系,我就会说出你是谁!”恩斯特·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