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2022年度十大好书书单是灵魂的编年史

2022-12-06 10:23:12 来源:网络

今年是《纽约时报》“书评”栏目第126周年,也是栏目公布年度十大好书的第18年。11月29日,2022年度十佳书籍作品名单也正式出炉啦。

很多人会将这份一年一度的TOP10书单,作为下一年看书的重要参考。这份榜单综合了作品价值、社会性、市场表现等多重因素,也成为国内版权引进的一个“风向标”。

关于“好书”的定义,《纽约时报》书评编辑帕梅尔·保罗(Pamela Paul)曾在新闻社交网站 Reddit 回答了相关问题:“我总是认为,(年度10大好书)在出类拔萃和所具有的抱负外,其实没什么共同点。所谓‘好书’,我们认为它在方方面面做的都十分出色:涉猎的视野,观点的原创性,在每个句子层面的雕琢,以及叙述故事的方式。这跟哪本书包含最‘重要’的讯息,或者我们最认同哪种立场没有必然的关系。有关系的是,我们认为它们会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5年,10年,20年之后,人们还是有想要阅读它们的欲望。”

今年的十本书仍然依照惯例,虚构和非虚构各占一半,评选对象是在美国发行的英文著作。有科幻般的Web技术下,集体意识与数字遗产存在的分歧;狄更斯与美国之间碰撞出的火花;女性作家思想隐私下的虚构阅读自传;亚裔在无法融入的社会文化中,穿越世界寻找意义和归属感的成长回忆录。今年,有超过半数的作品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讨论关于个人记忆和人们的日常情感世界。

在美国本土的议题中,《纽约时报》则聚焦于华尔街财富的真相与虚构,种族主义对非裔美国人医疗健康带来的不公正和隐蔽伤害。当然也关注到了妙趣丛生的大千世界,人类如何探索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感官意识和惊人存在。

以下是《纽约时报》2022年度的十大好书及内容简介,分享给大家。

虚构/Fiction

The Candy House

《糖果屋》

作者:〔美〕Jennifer Egan

某种程度上,它是作者2010年《恶棍来访》的续集,该书获普利策奖,上榜2010年度“纽约时报十大好书”。写的是时间这条“恶棍”,依次造访13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青春逐渐消逝,梦想消耗殆尽,在时间这条长河的岸边回望逝去的爱情、友情、遗憾、创伤。

《糖果屋》讲的则是科技巨擘布顿,10年内研发出了一个无意识平台,它可以让人造访自己拥有过的记忆,还能让人分享记忆以换取探视他人的记忆。作者以环环相扣的叙事手法,展现许多角色努力应对革命性技术带来的后果,《糖果屋》也是人类对于联系、家庭、隐私和爱的渴望的坚韧和超越的动人见证。

书名“糖果屋”取自对诱惑的反复隐喻:娱乐和怀旧的诱惑。就像格林童话《糖果屋》里的主人公兄妹Hansel和Gretel一样,我们被邀请进入到一座由“记忆”糖果打造成的房子里大快朵颐,我们的欲望、我们的记忆,也都在菜单上。

Checkout 19

《19号收银台》

作者:〔英〕Claire-Louise Bennett

Bennett是一位居住在爱尔兰的英国作家。2015年,她凭借处女作《Pond》崭露头角,这是她的第二本书,同样的语言艺术和黑色幽默,但还要更有趣一些。讲述了在伦敦郊外的一个工人阶级小镇,一位年轻女子爱上语言的故事。

这是一封写给书的情书,也是对书的一个论证。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安静的女性,她总能意识到自己想法的古怪和特殊性,随着成长,她遇到的每个人、周围的一切都成为燃烧天赋的养料,她试图逃离熟悉的事物,因为她知道自己非常容易被这些东西所暗示。越来越多的书籍,她在其中迷失了——也找到了——自己。通过叙述者思想的隐私,揭示了小说中也是作家的她崇拜的“书面文字的力量”。

Demon Copperhead

《恶魔铜头蛇》

作者:〔英〕Barbara Kingsolver

小说以当代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为背景,重述了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作者写到了童年贫困、鸦片成瘾和农村剥削等问题,更大的主题是艺术家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跟狄更斯一样,Kingsolver的书也体现出政治性,以及其他广泛的描写范围。

The Furrows

《皱纹》

作者:〔美籍赞比亚裔〕Namwali Serpell

Namwali Serpell 是一位美籍赞比亚裔作家。2020年,她凭借她的第一部小说《古老的漂流》(The Old Drift)获得了英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亚瑟·克拉克奖。

第二部小说《皱纹》的叙述者在她12岁时失去了哥哥,成长过程中她不断遇到与他相似的男人,她跟其中一位建立了亲密关系,那个人同样也为过去所困扰。这本书层次丰富,探讨了悲伤的本质,以及悲伤如何延长或压缩时间,重塑记忆,让我们梦想出另一种现实。叙述者说,“我不想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我想告诉你感觉如何。”

Trust

《真相》

作者:〔美〕Hernan Diaz

本书揭露了20世纪初美国一笔财富的秘密,详细描写了一位纽约金融家的迅速崛起,以及他妻子高深莫测的才能。小说的四个章节分别以不同的角度讲述所谓的「真相」,从读者未曾预料的方向重新叙事,同时向亨利·詹姆斯、博尔赫斯等文学大师致敬。我们该相信事件的哪一个版本?作者挖掘了资本主义背后的运作机制,以及所谓的历史伟人背后的无名之辈。

非虚构/Nonfiction

An Immense World

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Realms Around Us

《广袤的世界:动物感知如何揭示我们周围的隐蔽领域》

作者:〔英〕Ed Yong

Ed Yong 是《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他因报道COVID-19流行病获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

这本书无疑是作者给自己的一个艰巨任务:让人类走出自己的“感官泡泡”,思考非人类动物如何体验世界。但是,认知知觉的难度也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只抓住了现实的一小部分。Ed Yong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大量关于动物的惊人事实让我们意识到:这个广袤世界下,人类到底有多渺小。

Stay True: A Memoir

《忠于自我:一部回忆录》

作者:〔美〕Hua Hsu

作者是《纽约客》的撰稿人,回忆录从90年代中期他在伯克利的日子讲起,他爱好音乐,结识了一个日裔美国人 Ken,Hua 和 Ken 唯一的共同点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图融入,美国文化似乎都没有适合他们的地方。两人的友谊也由此开始,他们成为了朋友,在深夜抽烟谈话、沿着加州海岸长途驾驶,以及教科书般成功和羞辱的日常大学生活。直到 Ken 在一次劫车事故中丧生,这段友情持续了不到三年。

这是一部关于友情、悲伤和自我寻找的故事,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找到慰藉Hsu追溯了他与Ken的关系发展——起初似乎不太可能成为朋友,最终却成为了相互的支撑,两个年轻人都沿着一个无形的框伸展和成长。

Strangers to Ourselves

Unsettled Minds and the Stories That Make Us

《陌生的自己:不安的心灵

和造就我们的故事》

作者:〔美〕Rachel Aviv

作者是《纽约客》的专栏作家,这本书写给那些精神处于极度痛苦的人。作者自6岁起被诊断为患厌食症,这种个人经历使她敏感地关注到,故事可以如何阐明或扭曲一个人的经历。这不是一本反精神病学的书——它所做的是给同理心和不确定性留出空间,探索故事的多样性,而不是一时冲动地去解释它们。

Under the Skin

The Hidden Toll of Racism on American Lives and on the Health of Our Nation

《肤色背后:美国种族主义之殇》

作者:〔美〕Linda Villarosa

Linda Villarosa 是一位记者,她通过历史案例和独立报道,追溯了奴隶制的遗留对黑人健康的影响:生殖、环境、精神,等等。这部非虚构从作者自己对一些结构性不平等的觉醒开始,结合持续攀升的黑人孕妇死亡率、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增多,证明了医疗保健系统中的种族主义。

We Don’t Know Ourselves

A Personal History of Modern Ireland

《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一部现代爱尔兰的个人历史》

作者:〔爱尔兰〕Fintan O’Toole

O’Toole 是一位高产的随笔作家和评论家,他把这部作品的叙事称为“现代爱尔兰的个人历史”。“我的生活对于写回忆录来说太无聊了,”他在后记中写道,“但现代爱尔兰历史并不缺乏。”

本书记录了六十年的爱尔兰历程中他的个人生活,既描绘了一个国家的急剧变化,也是一部幽默、感情丰沛的个人自传。 书的副标题是“现代爱尔兰的个人历史”。 事实上,它不是回忆录,也不是绝对的历史,也不完全是个人的反思或者黄昏暮年的信条。 而是所有这些东西的组合: 个人生活,国家,人的思想、疑虑、愤怒、得意、怀疑,所有的这些也都属于时代下的我们。

,《纽约时报》2打草惊蛇 022年度十大好书书单是灵魂的编年史

相关:

下一个季节正缓缓淡入,我想按下暂停键“下一个季节正缓缓淡入。我想按下暂停键。”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在最新散文集《暂停键》中如此写道。2021年出版长篇小说《流俗地》之后,散文集《暂停键》于近日再版。35岁时,黎紫书从工作了十三年的新闻机构辞职,开启全职写作之路。《暂停键》写于多年旅居之后,从北京到伦敦,从城市到乡间,她以文字重新整理此刻与过往。时间流逝无声响,但生活需要“暂停”,需要我们“努力屏住呼吸,在这喧闹的世界尽量腾出一点空寂”。下..

我在北京做门窗,最喜欢读加缪的《异乡人》北京双桥像一个江湖,每日来往着各行各业务工的人,其中包括来自江西安义,做门窗生意的老杨。老杨17岁的儿子军军读高中,在题海挣扎之余帮父亲代理门窗品牌,他懂事,也想把书读好。但作为典型的留守儿童和“寒门学子”,军军依旧在教育选拔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纠结过后,他放弃读大学,继承了和父辈相同的宿命——来北京做工,在奔波中不断消磨他少年时期的理想。不忙时,军军爱读加缪的《异乡人》,他尤其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变相羞辱韩国?巴西换34岁门将助其圆梦,26人皆登场创纪录在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结束的世界杯1/8决赛一场焦点战中,夺冠大热门巴西4-1完胜韩国队晋级8强。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队竟然在比赛尾声更换门将,变相羞辱韩国队。本场比赛,巴西队一改小组赛进攻便秘的毛病,在王牌内马尔复出后他们恢复了水银泻地的进攻配合,36分钟内便灌了韩国队4球。此后,巴西队明显为了避免受伤和体能消耗,开始收着踢,给了一些韩国队得分的机会。比赛第79分钟,巴西主帅蒂特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换人,他..

自取其辱?韩球迷举“7-1”标语,巴西队36分钟进4球还击在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结束的世界杯1/8决赛一场焦点战中,来自亚洲的韩国队1-4完败给世界排名第1的夺冠大热门巴西队。而这场堪称惨案的失利,也狠狠给傲慢的韩国媒体和韩国球迷泼了一盆冷水。此前,韩国在小组赛末轮2-1逆转巨星C罗领衔的葡萄牙,奇迹般以进球多的优势力压乌拉圭小组第2出线。而在晋级世界杯16强后,韩国举国欢庆,部分韩媒和韩国网友甚至在憧憬1/8决赛淘汰巴西。在日本被克罗地亚点球大战淘汰后,知名韩媒naver..

输球又输人!韩国队小动作太脏了,韩媒豪言被打脸12月6日,世界杯1/8决赛,韩国队面对五星巴西,吃到了一场1-4的惨败。巴西队的内马尔复出,维尼修斯、理查利森和内马尔等人火力全开,白昇浩在下半场为韩国队打进了挽回颜面的一球。这样巴西队连续8届世界杯都可以至少闯入八强,韩国队则被淘汰出局。这场比赛韩国队的小动作很多,尤其是在上半场,可以看出在实力不占优的情况下,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打乱巴西队的节奏,期间包括:第5分钟,米利唐被金珍洙拉扯半天,裁判才给..

巴西4-1狂胜韩国晋级8强!亚足联球队全部出局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2022卡塔尔世界杯1/8决赛在巴西和韩国之间展开,上半场巴西就攻入4球;下半场,白昇浩远射世界波破门。最终巴西4-1击败韩国,轻松挺进8强,他们将与克罗地亚争4强名额。至此,3支晋级16强的亚足联球队全部出局。比赛关键时刻:第6分钟,拉菲尼亚右路突破后倒三角回敲,内马尔门前包抄没能踢到皮球,维尼修斯后点推射得手,巴西1-0韩国!第10分钟,理查利森禁区内上抢时被郑又荣踢倒,裁判判罚点球。内马尔..

热议韩国1-4巴西:让别冲出亚洲非不听 比20年前国足还惨直播吧12月6日讯 世界杯1/8决赛,韩国1-4不敌巴西。微博上众多媒体人、记者对这场比赛发表了看法。马德兴:已经四个了,比20年前国足打巴西还惨宋承良:差距太大了,有没有内马尔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情,第三个进球太写意,第四个进球是羞辱了石庆圣:韩国战术完全失败——守不住,就不守了,打对攻!这就是和比自己强的对手打对攻的下场!日本能赢下德国 西班牙 ——守不住,坚持守,重视定位球,防守反击,后发制人!这就是..

日本球迷败人品!全队核心隐身+丢点成头号罪臣本届世界杯的第一场加时赛和点球大战来袭,在世界杯1/8决赛,上届亚军克罗地亚以总分4-2淘汰日本队,晋级八强,常规时间内双方战成1-1平。加时赛没有进球,拖入到点球大战。刺激的点球大战克罗地亚的门将利瓦科维奇超神,他3次扑点,扑出了南野拓实、三笘薰、吉田麻也的点球,成为克罗地亚队晋级八强的头号功臣,比赛结束之后,克罗地亚队欢庆晋级,他们杀入到八强。日本队非常遗憾,他们在比赛中一度率先取得进球,但可惜没有守..

众生相!日本队出局后南野拓实跪地痛哭,克罗地亚狂喜庆祝12月6日,卡塔尔世界杯1/8决赛,克罗地亚队和日本队常规时间内战成1-1平,点球大战日本队4罚仅仅1中,南野拓实、三笘薰、吉田麻也全部罚丢了点球,被克罗地亚门将利瓦科维奇扑出。克罗地亚队以稳定的发挥,点球大战3-1,总分4-2淘汰日本队,晋级世界杯八强。日本队非常遗憾,在上半场取得领先的情况下被佩里西奇扳平,点球大战又连续罚丢,无缘创造队史最佳战绩,依旧止步于16强。比赛结束之后,克罗地亚的球员们疯狂庆祝,包括..

日本点球大战不敌克罗地亚,国足克星成唯一亮点,曾多次打爆对手日前,日本队在卡塔尔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跟克罗地亚相遇。这场比赛踢得非常激烈,双方都在进攻中创造出了一些机会。日本队进攻主要靠伊东纯也的边路突击,让克罗地亚防不胜防。伊东纯也在边路参与进攻,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加速过人后传低平球。伊东纯也的一招鲜,差点就让日本队取得进球。其实,克罗地亚在赛前进行战术研究时,肯定也想到过如何遏制伊东纯也。伊东纯也一招鲜看似很容易防守,其实日本队在本届世界杯上踢了多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