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25周年:英媒谴责出版商对J.K.罗琳的集体冷落

2022-07-06 10:07:34 来源:网络

2022年是《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出版25周年。然而,作者J.K.罗琳近年因跨性别言论频受抵制,围绕其系列作品的纪念活动也因故延迟。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公开发文批驳,指出《哈利·波特》曾拯救了出版界,25年后,作者本人却遭遇集体冷落,这是“出版商对她的亏欠”。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照。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照。

《哈利·波特》25周年:英媒谴责出版商对J.K.罗琳的集体冷落

编译 | 申璐

“过去,《哈利·波特》系列一直被视为童书,但如今,它已然被20岁以上的成人读者所喜爱。”英国《书商》周刊执行主编汤姆·蒂夫楠(Tom Tivnan)认为后哈利·波特时代已经到来。在该系列书籍此前的周年节点上,英国各地均会举办大型纪念活动。但近年来,作者J.K.罗琳频繁因跨性别言论受到抵制,原定于今年的《哈利·波特》25周年出版纪念活动也迟迟未见进展。

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公开表示出版界应为冷落罗琳而感到“羞愧”。文章认为《哈利·波特》系列曾拯救了出版界,但25年后,出版商却对作者本人视而不见,这既是“纯粹的伪善”,也是“出版商对她的亏欠”。

据蒂夫楠称,今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多国出版商对《哈利·波特》系列周年纪念日“保持沉默”。“如今,即便出版方只是在社交媒体上提及罗琳的名字,他们也可能因此陷入争议。”对此,英国《新政治家》杂志童书评论员阿曼达·克雷格(Amanda Craig)也有相似的观察。在她看来,罗琳本人十分勇敢,但这份勇敢可能会使她不受欢迎,“而对于出版界的千禧一代来说,他们太害怕自己不受读者欢迎了”。这导致多数出版商不敢公然支持罗琳。

文章中,克雷格还回忆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一个场景,觉得“颇为讽刺”。不起眼的配角纳威·隆巴顿曾被众人排挤,只有哈利·波特三人小组愿意接纳他。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是否会因为担心失去朋友,而在与对方意见不一致时选择让步?在这一点上,纳威选择坚持自己的立场。小说中,他最终因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为格兰芬多赢得了学院杯。罗琳曾在书中写道:“反抗你的敌人需要过人的勇气,而在朋友面前坚持自己的立场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剧照。

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剧照。

1997年,《哈利·波特》系列首部作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当时几乎没有人预料到这个戴眼镜的巫师形象会在日后大受欢迎。该系列的出版对此前长期低迷的童书市场影响显著。据蒂夫楠称,2000年,整个童书市场的年销售量约为1.9亿本书,但截至2007年《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出版时,该数字已升至3.2亿本,七年间增长约70%。同时,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受到重视,出版界掀起了一场“寻找下一个哈利·波特”的热潮。蒂夫楠认为,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下每一位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都应该感谢罗琳。

克雷格认为,罗琳开启了童书创作领域的“第三个黄金年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和伊迪丝·内斯比特(Edith Nesbit)为代表的一批儿童文学作家为公众所熟知,他们写下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丛林奇谈》《铁道儿童》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20世纪60年代,挪威籍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则宣告“第二个黄金年代”的来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成为许多儿童读者的枕边书。如今,在《哈利·波特》之后,一批新人作家能够再度以书写儿童文学作品为生。

然而,自2020年6月,这位曾被认为拯救了出版界的作家却多次身陷跨性别言论争议,多家《哈利·波特》粉丝网站先后删除了罗琳的个人主页链接与照片。“即便如此,无论你如何看待罗琳的立场,出版界所欠她的债都无可否认。”克雷格表示。

参考链接:

1. Shame on publishers for snubbing JK Rowling.

https://www.telegraph.co.uk/books/what-to-read/shame-publishers-snubbing-jk-rowling/

2. JK Rowling should be a national treasure - so why have so many spent a year destroying her?

https://www.telegraph.co.uk/women/life/jk-rowling-should-national-treasure-have-many-spent-year-destroying/

3. JK Rowling: from magic to the heart of a Twitter storm.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jun/14/jk-rowling-from-magic-to-the-heart-of-a-twitter-storm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编译:申璐;编辑:青青子;校对:赵琳。封面题图出自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照。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编译:申璐;编辑:青青子;校对:赵琳。封面题图出自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照。

,《哈利·波特》25周年:英上海seo培训 媒谴责出版商对J.K.罗琳的集体冷落

相关:

汪曾祺先生晚年的走红,大概是他也未曾料到的后人提及汪曾祺,多冠以“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美誉。他的文章多是陈年往事的淬炼,文人、艺人、手工业者、画匠、和尚……皆是另一个时代的留存。他在《菰蒲深处》中曾写道:“我的小说多写故人往事,所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消逝的或正在消逝的时代。”汪曾祺对那逝去的时代和人物始终保持着一种敬意。这敬意不仅在于那些故人故事蕴含着的情感,还在于这消逝的时代背后所承载的久远的文化。在学者孙郁看来,汪曾祺虽然与传统有分不..

这样虚度这个 7 月的 31 天“仪式感”是一个被说烂了的词,人们往往喜欢给各种事情赋予“仪式感”的标签,却忘了最初为何追求仪式感。在《小王子》中,狐狸对于仪式感给出了解释:“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充满仪式感的日子,时间就不会趁我们不备地流过,每一天都会充满不同浓度,在回望那一段时,我们也可以坦然,“我确实没有虚度时光。”于是,我们拿起手机拍照、拿起钢笔书写……而在插画师天然记录日常的方式,..

《梦华录》收官,我们和赵冬梅聊了聊“宋代热”近期的热播剧《梦华录》将于今晚(7月3日)收官,趁着“宋代热”这波讨论,我们联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史学者赵冬梅,打算和她聊聊宋代社会生活。当然,书评君也觉得最近围绕《梦华录》的讨论已经不少了,那么这次访谈借此热点,还能否提供给朋友们新的东西呢?在“借热播剧谈历史”这件事上,赵老师原来也有同感。她说起,正是借着这样的机会,大家才有耐心,愿意花点时间听她讲讲历史中真实的宋代是什么样子。她还感慨,..

曾经J.K.罗琳的领地,来了一位新的闯入者儿童奇幻小说《永泊镇》。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火爆全球,受其影响,奇幻文学领域的新作品层出不穷。2017年32岁的澳大利亚作家杰西卡·汤森(Jessica Townsend)出版了她的处女作、奇幻小说《永泊镇1》(NEVERMOOR:The Trials of Morrigan Crow),此后这本书在欧美不断获得各种奖项与推荐,并迅速卖出了电影版权。杰西卡·汤森随后又出版了它的两本续集,《永泊镇2》(Wundersmith: The Calling of Morrigan Cro..

巫鸿《中国绘画》:从岩画开始,了解中国早期绘画的独特性格最近,巫鸿的著作《中国绘画:远古至唐》出版,书中巫鸿聚焦于讨论“中国早期绘画”,将“中国绘画”的概念扩大,在材料上把壁画、屏障、贴落等各种类型的图画都囊括于其中;在时代上,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开始讲起,打破始于魏晋终于清代(以卷轴画为主体)的叙事。书中提出,以唐末为节点的早期绘画担负着开发绘画媒材的宏大历史职责,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轴画为大宗的后..

“连兼职也丢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2015 年,一种新型传染病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首尔悄悄流行,而由于信息被隐瞒,无人防备。韩国作家金琸桓用《我要活下去:MERS风暴里的人们》一书记录了这场流行病中几位普通患者的经历。韩国作家金琸桓:“我一直坚信文学应该站在穷苦、弱势和受伤害的人这边”书中,身为一家人经济支柱的图书仓库管理员吉冬华,在病情痊愈后回到了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早已被替代,平时工作所用的物品全都被销毁,转而找..

在文字之前,人们如何回忆过去?科幻小说家特德·姜写过一部小说《双面真相》,说的是西方探险队深入一个原始部落,发现此地的人们因为不使用文字而缺乏“历史”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依赖口口相传。由于难以长期保留历史,部落里的时间是循环行进的。这则小说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前文字时代记忆方式的“缺陷”,但这些记忆方式其实也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澳大利亚学者琳恩·凯利在一次对澳洲原住民祖先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了这种优势。凯利发现,尽..

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时光永远向前,不为每个人而停留。过往的回忆,童年的点滴,总是蛰伏在记忆的深处,等待被一种味道、一段旋律、一个老物件来触碰、来点亮。你家的阳台、后院、床下,是否有一些“小破烂”或“旧物什”,平时或许并未对它们加以注意,偶然一天翻找出来,旧日时光便如潮水般涌来……本文作者吕峰正是通过笔下的“一器一物”来进行纸上的时光旅行。从最不起眼的粗瓷碗到母亲用了二十年的擀面杖,还有“那台伴随母亲走过了三十多年光..

鲁迅与周作人:在北京安家四年后,兄弟俩彻底决裂1919年,鲁迅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卖掉绍兴的祖宅,携全家迁来北京。为此,他“在‘五四’前夜,四处奔波,倾囊买下了新街口八道湾11号,周府终于在北京扎根。”八道湾11号,这里是他和周作人两兄弟思想火花的富集之地——“‘五四’时期周氏兄弟最重要的新文学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如鲁迅的《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著作及译著,数量达百余篇。”这里,也是周氏兄弟的伤心之地——“这两棵血脉相连、同..

我喜爱你身上一切尚未被完全驯化之处 | 小王子的 9 封情书也许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1944年7月31日,44岁的法国飞行员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驾驶着战斗机冲上云霄。他已经超龄8岁,这是他最后一次被允许执行任务。祖国被纳粹占领,他要去为之战斗。几个小时后,他驾驶的飞机从雷达显示器上消失。那天,他所在中队的记录中添了一行字:“圣埃克苏佩里执行法国南部高空飞行拍摄任务,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