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虚度这个 7 月的 31 天

2022-07-06 04:17:02 来源:网络

“仪式感”是一个被说烂了的词,人们往往喜欢给各种事情赋予“仪式感”的标签,却忘了最初为何追求仪式感。在《小王子》中,狐狸对于仪式感给出了解释:“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充满仪式感的日子,时间就不会趁我们不备地流过,每一天都会充满不同浓度,在回望那一段时,我们也可以坦然,“我确实没有虚度时光。”于是,我们拿起手机拍照、拿起钢笔书写……而在插画师天然记录日常的方式,是将每一天都画下来。

一本巴掌大的速写本、一只丙烯马克笔……自称“生活观察家”的天然,在2017年底,决定满足自己一个很久以来的奇怪愿望,那就是:用画填满一整本速写本。

说干就干,从2018年的元旦开始,天然每天用三个小时把属于今天的这一页填满:“我的速写就是我真实的生活,也是我思绪的外露,更是二〇一八年全年每日实体化下来的时间。”

这些被实体化的时间,被收录于天然最新绘本《有一年》中,这是一个生活观察者对美好生活无时无刻的记录,同时也是一个关于美的创作试验:连续365天每天3小时的生活速写,700多幅作品合集,呈现如诗如画的有一年。

下文中,我们从《有一年》里选取7月31天的31幅画,以及其他时间的16幅画。画中色彩饱满、不断变幻的场景,有夏日雨后、有慵懒猫咪、有阳光洒进窗户、有行人步履不停,恰是7月的味道与温度。

本文经出品方授权推送。

七月

七月一日

小野猫正霸道地享用免费冷风

七月二日

湖边有小黄、小粉和它们漫长的夏日时光

七月三日

两人爬梯,双猫黏地

七月四日

在绿色的海里,有我和小狗的张望

七月五日

扯碎白云,湛蓝崩离

七月六日

颠倒世界,骤雨敲开

七月七日

有的椅子喜欢打打闹闹,有的椅子喜欢安安静静。

夏日暴雨过后,后院的椅子被吹得东倒西歪,可是有一对儿桌椅整整齐齐地立着。我想人有品格,有时,物也有性情。

七月八日

他是在窗边发呆,还是在云端散步

七月九日

平平淡淡,干干净净

七月十日

黑色的猫咪,即将纵身消失在夜空。

太阳已经落下,出现在眼前的粉色只是一些没来得及紧跟的余晖。在这自夕阳到夜晚变化的一瞬,门口的小黑猫也一跃而下。我赶紧抓住这个两者一同的瞬间,用画笔把瞬息延长。

七月十一日

夏天被展览在阴凉做成的画框里

七月十二日

月光照亮了云和它张牙舞爪的游戏

七月十三日

雨后,凉爽的气息在脚下蔓延

七月十四日

柔软的水镜,镶嵌在地面

七月十五日

城市的边边角角,泄漏了调皮的颜色

七月十六日

在林中空地,撑起一包包闲散时光

七月十七日

影子方方,云朵坨坨

七月十八日

呆呆的小猫和风,就那样一动不动

七月十九日

那荷塘边呼呼大睡的,是谁家的狗狗呀?

下午一点,天空无云,一切都很炫亮,空气也热得发闷,满眼都是让人眩晕的灰亮色。我抬不起眼,小狗也一样,在池塘边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七月二十日

淅淅沥沥,炎热退去。

雨停了,天气清爽得很,走在路上连脚步都变得晃荡轻快起来。狂风吹弯了路障,铁铸的架子被吹得东倒西歪,映在如今薄如镜片的水面。我喜欢观察并重现这些生活里的对比,平静和热烈,无声与喧哗,这些平衡让我珍惜每一份不同的感受。

七月二十一日

小土狗卷成了圈圈,自顾自地玩耍

七月二十二日

周日的清晨,划向蓝紫色的远方

七月二十三日

荷叶翻卷,花开有声。

荷花才刚刚绽放,北京的天气已经热到闷人。清凉的荷塘也丝毫没有缓解闷热的感觉。天空不仅不蓝,白白的雾霾反射到空中反而让天色更明亮了。荷塘静静的水面也把这亮色完全展现出来。在画湖面的时候,我干脆留白了水面的形状。少了蓝色的朴素背景,绿叶倒被衬得更漂亮了。

七月二十四日

灰瓦绿丛,骑士跃行。

因为历史原因,大连有很多日本样式的三层洋楼建筑。站在最顶层,就能看到整片灰色的起起伏伏的屋顶和绿树连成一片。向窗外望去,发现一只小猫很嚣张地在屋顶间踱步,似一名守着这个不能被忘记的年代的骑兵。

七月二十五日

成熟的夏天,拥有墨绿的沉淀

七月二十六日

夜雨如星

七月二十七日

落日烧云,碎金扬洒

七月二十八日

热浪消退绯红天,地面渐凉宜小憩

七月二十九日

重重的粉色,渗入黄昏的墙

七月三十日

淘气两朋,恬静两友

七月三十一日

轨迹的灭点,将依旧闷热绵长

那一天

一月一日

“你好!”

一月五日

光影盒子。

小时候美术老师说黑色一定要用普兰加深红调和,不然画面里的黑色会特别“脏”。老师说的话很对,我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了很多问题,也一直这样调出黑色来使用。

但那天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我问自己,当我看到的颜色确实没有色相,就是纯黑色时,为什么不用黑色直接画呢?所以我初次尝试了用黑色来叠压亮色光边的方法。感到效果不错之后,我开始更有勇气地尝试打破一些已知规律或画画习惯。这样尝试着,我逐渐发现有时候画面中的黑色部分如果硬要用深棕色去表现,反而会让画面变得过“艳”。能迎接这份改变,我感到很开心。自己的画,自己要做主,我跟画的关系也更进一步了。

一月十七日

红与蓝。

之前买丙烯笔的时候不知怎的,红色和蓝色各买了两次。这天空气透彻得很,天空是深冬的宝蓝色。画天空的时候,就想着多用买重了的颜色,就从上往下用蓝色涂开了。之前我画天空和大面积的同一颜色时,会想着丰富细节而用渐变和混色来处理。但是那天觉得涂一个颜色效果也不错,就只选了红色、蓝色和米色画完了其他的部分。限制性颜色秩序井然,主观性更强。用传统画材的乐趣就在这里了,有时候被工具所限,反而会画出新意。

二月四日

周日的慵懒,被我斜斜地拉长

二月十四日

咔吱咔吱,她的蓝椅子和他的沙发垫

二月二十日

站台路。

春运时坐火车回老家的路上,我在速写本上记录下了扛着大包小包的归客。在这些匆匆的身影里,我捕捉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的停留。那一瞬间我回想起小时候爸爸给我买的朱自清散文朗诵磁带里的那篇《背影》。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一段旋律,一个背影,一股香气,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老地方,时空会穿过它们折射弯曲,把久远的记忆送到眼前。

三月三十日

一条习惯的路,有大“猫”和小猫

五月二十一日

也许正有一千零一句“我爱你”一起奏响,染粉了此时的天空。

清晨和傍晚都是被太阳的余光“烘焙”过的奇妙时刻。但傍晚和清晨最大的不同,是目光所及的景色里的影子以及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傍晚时刻,这些地方的颜色会尤其重,加上没有晨雾的折射,影子里的物像也会比清晨时呈现得更清晰。

我在海边走着,设想同我一同看着这粉色天空的人,会不会对周围的人告白。我想,世界这么大,没准正有一千零一句“我爱你”在此时一起被说出。没过一会儿,那浓重的阴影就从窄窄的一条扩大成了整幅黑夜。

五月二十七日

无法琢磨的人生,却偶然也有一瞬相遇。

有时候我会突然捕捉到路上的一些巧妙重合,比如这里的一个人,一辆小汽车,还有有轨电车的赛跑。在这幅画上,我把背景省去了,因为观察到这组事物的时候,那一刻我脑中的背景就是白色的。

六月二十六日

拨开盛夏的草场,虚掩的悠然,郁郁葱葱。

渐渐入夏后,绿的层次就开始丰富起来。这幅画的是从高架桥向下看去的沿河公园。路过时被这层层叠叠的不同的绿色吸引住了,我拍了好多角度的照片,心中也默记了几种绿的层次布局。第二天早上就把这个小场景还原出来。

比较有趣的是,一边画我一边想起小时候美术老师说颜色要近鲜亮,远灰沉。可我却把最前景里的绿色处理为了青灰色,到了中间的层次才是暖绿。我想因为眼睛最关注的是画面中心,如果把前后处理得灰些,中间自然会被凸显出来。这个和美术老师不一样的看法让我觉得画画这个神奇好玩的事情,有时候有规律可循,有时候也可以打破规律,画得最舒服,自由地画可能就是最好的画面。

九月十六日

优雅地撕扯

九月二十日

有些很重要的书,不能落入人类的手中

十月七日

花把他压向地面,他便可以和爱过的人躺在一起

十月十三日

下盘大棋

十二月十五日

书围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期待再会。”

本文选自

《有一年》

作者:天然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博集天卷

出版年:2022-5

,这样虚度这个 7 月的 31上海个人二手房 天

相关:

《梦华录》收官,我们和赵冬梅聊了聊“宋代热”近期的热播剧《梦华录》将于今晚(7月3日)收官,趁着“宋代热”这波讨论,我们联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史学者赵冬梅,打算和她聊聊宋代社会生活。当然,书评君也觉得最近围绕《梦华录》的讨论已经不少了,那么这次访谈借此热点,还能否提供给朋友们新的东西呢?在“借热播剧谈历史”这件事上,赵老师原来也有同感。她说起,正是借着这样的机会,大家才有耐心,愿意花点时间听她讲讲历史中真实的宋代是什么样子。她还感慨,..

曾经J.K.罗琳的领地,来了一位新的闯入者儿童奇幻小说《永泊镇》。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火爆全球,受其影响,奇幻文学领域的新作品层出不穷。2017年32岁的澳大利亚作家杰西卡·汤森(Jessica Townsend)出版了她的处女作、奇幻小说《永泊镇1》(NEVERMOOR:The Trials of Morrigan Crow),此后这本书在欧美不断获得各种奖项与推荐,并迅速卖出了电影版权。杰西卡·汤森随后又出版了它的两本续集,《永泊镇2》(Wundersmith: The Calling of Morrigan Cro..

巫鸿《中国绘画》:从岩画开始,了解中国早期绘画的独特性格最近,巫鸿的著作《中国绘画:远古至唐》出版,书中巫鸿聚焦于讨论“中国早期绘画”,将“中国绘画”的概念扩大,在材料上把壁画、屏障、贴落等各种类型的图画都囊括于其中;在时代上,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开始讲起,打破始于魏晋终于清代(以卷轴画为主体)的叙事。书中提出,以唐末为节点的早期绘画担负着开发绘画媒材的宏大历史职责,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轴画为大宗的后..

“连兼职也丢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2015 年,一种新型传染病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首尔悄悄流行,而由于信息被隐瞒,无人防备。韩国作家金琸桓用《我要活下去:MERS风暴里的人们》一书记录了这场流行病中几位普通患者的经历。韩国作家金琸桓:“我一直坚信文学应该站在穷苦、弱势和受伤害的人这边”书中,身为一家人经济支柱的图书仓库管理员吉冬华,在病情痊愈后回到了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早已被替代,平时工作所用的物品全都被销毁,转而找..

在文字之前,人们如何回忆过去?科幻小说家特德·姜写过一部小说《双面真相》,说的是西方探险队深入一个原始部落,发现此地的人们因为不使用文字而缺乏“历史”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依赖口口相传。由于难以长期保留历史,部落里的时间是循环行进的。这则小说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前文字时代记忆方式的“缺陷”,但这些记忆方式其实也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澳大利亚学者琳恩·凯利在一次对澳洲原住民祖先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了这种优势。凯利发现,尽..

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时光永远向前,不为每个人而停留。过往的回忆,童年的点滴,总是蛰伏在记忆的深处,等待被一种味道、一段旋律、一个老物件来触碰、来点亮。你家的阳台、后院、床下,是否有一些“小破烂”或“旧物什”,平时或许并未对它们加以注意,偶然一天翻找出来,旧日时光便如潮水般涌来……本文作者吕峰正是通过笔下的“一器一物”来进行纸上的时光旅行。从最不起眼的粗瓷碗到母亲用了二十年的擀面杖,还有“那台伴随母亲走过了三十多年光..

鲁迅与周作人:在北京安家四年后,兄弟俩彻底决裂1919年,鲁迅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卖掉绍兴的祖宅,携全家迁来北京。为此,他“在‘五四’前夜,四处奔波,倾囊买下了新街口八道湾11号,周府终于在北京扎根。”八道湾11号,这里是他和周作人两兄弟思想火花的富集之地——“‘五四’时期周氏兄弟最重要的新文学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如鲁迅的《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著作及译著,数量达百余篇。”这里,也是周氏兄弟的伤心之地——“这两棵血脉相连、同..

我喜爱你身上一切尚未被完全驯化之处 | 小王子的 9 封情书也许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1944年7月31日,44岁的法国飞行员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驾驶着战斗机冲上云霄。他已经超龄8岁,这是他最后一次被允许执行任务。祖国被纳粹占领,他要去为之战斗。几个小时后,他驾驶的飞机从雷达显示器上消失。那天,他所在中队的记录中添了一行字:“圣埃克苏佩里执行法国南部高空飞行拍摄任务,未归。”“..

社会达尔文主义,今天还有人相信它吗?“没钱还生这么多孩子,活该穷一辈子。”“以色列是最聪明的民族。”“应该对罪犯和遗传病人实行绝育。”只要你经常关注互联网舆论,那么你大概率应该听过类似这样的论调。它们的观点和立场不尽相同,但都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范畴。什么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自然科学重要著作的《进化论》如何演变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什么那么多人曾经、至今都相信它?它错在哪里?有什么问题?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在..

江户川乱步:推理小说中的犯罪心理推理小说的本来目的在于探讨复杂谜案解构理论的内涵,却很少从正面描述罪犯的心理活动。由于“罪犯的意外性”是构成推理小说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罪犯的真实面目往往直到小说的最后关头才能得以浮出水面。正因如此,推理小说作家常常无暇详细描写罪犯的心理及性格。一般而言,一旦罪犯身份被暴露即意味着推理小说本身的瓦解。换言之,推理小说是通过侦探之手描绘出来的有关犯罪案件的作品,集中描写的是侦探的性格,而罪犯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