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唐诗宋词里的春色有哪些?

2021-04-12 07:19:26 来源:网络

以下文章来源于菊斋 ,作者任淡如

本 文 约 408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周处《风土记》里说:“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 杨万里《诚斋诗话》里说:“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花朝,为扑蝶会。” 《翰墨记》里说:“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光山县志》里说: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之说。

但我们不须记得这么多,我们只须记得——花朝过后,春色开始 。

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

宋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

有多少流年,

来了,又去了?

公元743年,李白四十三岁。

倾城的才华就如那倾城的牡丹,

倍受君王赞赏。

牡丹

北漂长安的这些年他总算没有白过,玄宗唤他同饮同食,赐他宫锦袍,待他有如最亲近的近臣。

那时候,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奉诏写下《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可惜君王的恩宠向不长久。

第二年,李白上书请还山,离长安而去。

就在李白离开长安的这一年,

王维买下辋川别墅。

在辛夷坞里静静看着辛夷落了又开,

开了又落。

辛夷

辛夷就是木笔。我常觉得辛夷的美,是独来独往的沉静,它是适合居住在山中的。

自公元744年王维得宋之问辋川别墅以来,到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王维陷贼前的12年中,王维在公余闲暇或休沐之时,常到辋川别墅小憩。

750年正月至752年3月,王维丁母忧时,曾长居辋川。在这里,他写了很多的诗,集成《辋川集》。集中就有一首《辛夷坞》。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开落之间,它似乎也并不关心其它的花卉在这一季如何喧哗。

公元758年,

李白卷入永王叛乱案,

被判流放夜郎。

紫藤

李白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 (今贵州桐梓) ,途中路过藤州,寓广惠寺,正是紫藤盛放的时节,便留下《紫藤树》一首。

【紫藤树】 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不得不说,诗仙就是诗仙啊,都谪到夜郎去了,还是元气满满呐!

紫藤也是元气满满的、热烈的花。

花开时节那照眼的明艳,和灼灼的桃花一般炫目。

公元796年,

后人记不得崔护进士及第,

记住的是他的“桃花人面”。

桃花

进士及第以后的崔护,不到五十岁就官拜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

不过,人们并不关心广南节度使崔护,留在所有人印象里的,还是那个写桃花诗的书生崔护。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

我们愿意相信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里这样的说法:

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后出游,在长安南郊偶遇一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

少年心境,多的是绮丽情怀。

公元838年,白居易67岁了,

眼中花事烂漫,而他不复少年心情。

樱花

自太和年间起,他在洛阳已近十年。宦海浮沉几十载,如今年近古稀,人世的繁华和冷落,他也愈加看得开了。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 白居易 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 烂熳岂无意,为君占年华。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 失尽白头伴,长成红粉娃。停杯两相顾,堪喜亦堪嗟。

他不畏老去。

他更不畏天才的少年人越过了他的风头——就如同他对李商隐说的那样:“若有来世,我希望能做你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白老”。

公元851年,

李商隐也40岁了。

榴花

这年,柳仲郢任东川节度使,商隐为节度书记,随之入川。临行前,他去见了曾经的好友令狐绹。

清冯浩如此描述: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也。

【无题】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所有写榴花的句子里,独有这一句,令人惆怅难禁。虽然,李商隐伤心的并不是榴花。

他的伤心,世间无人可破解。

总有些事,是命中注定,该当你承担的,总是逃不掉。

公元972年,

李煜的南唐,

面对宋的步步进逼,

已无路可逃。

梅花

宋朝将李煜弟弟李从善扣留为人质,并在汴梁建礼贤馆,待李煜投降。李煜上表求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从此李煜每登高北望,则泣下沾襟,左右不敢仰视,这首《清平乐》就是为从善写的: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梅花总要落尽的。恰似他的南唐,终将并入宋的版图。

公元1008年,盛世繁华的汴京,

简直便似人间天堂。

年轻的柳永终日沉醉于这销金窟中。

桐花

他浪游于秦楼楚馆中,因为词写得好,教坊乐工纷纷求着他写词,名传一时。

三月清明,桐花烂熳,他兴致勃勃写下京都男女郊外踏青的热闹:

【木兰花慢】 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欢乐都一晌。他哪里知道,后面多的是凄风苦雨的日子——多少风流,会被雨打风吹去。

1081年,苏轼贬居黄州,

收到一首同事寄来的杨花词。

杨花

这是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居黄州的第二年。

是年春四月,章楶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写了一首水龙吟词咏杨花。苏轼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很多年后,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原作,只记得苏轼的和作:似花还似非花……

也很少有人会记得,苏轼有个门生叫李格非,他是李清照的父亲。

1100年,17岁的李清照正是韶龄,

就如那绝美的海棠,娇艳不知风雨。

海棠

官宦之女,才名满城,即将嫁给门当户对的郎君——这一年的李清照,满心只是少女的伤春情怀罢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就在李清照的海棠绿肥红瘦的这一年,赵佶刚刚嗣位为宋徽宗。

“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她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在这一年已经悄然注定。

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被掳北行。

北行道上,徽宗偶见凋零中的杏花,不胜唏嘘。

杏花

这是北宋史上著名耻辱的靖康之变。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统统押往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

北宋亡了。花木若有情,会知愁么?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也许赵佶心中仍然存着“愿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皇帝”的念想,但赵构,已在临安建立了新的宋朝。此后北宋的春天只能存在赵佶梦中。

1162年,年方23岁的辛弃疾,

带着勇闯金营的大功投奔赵构。

荼蘼

但多年以后,他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眼睛里,看到的却是即将谢去的荼蘼。

这首词的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他问自己:我是不是就象这荼蘼一般,无所作为了?

但有人说:不,不是。

1203年,姜夔给辛弃疾寄了一首词:

老将军你不是荼蘼,是木香。

木香

1203年正月,辛弃疾被召入京,将被任命为浙东安抚使,姜夔写此词相赠,表示了对这位坚持抗金的老将由衷的崇敬。

【洞仙歌 黄木香赠辛稼轩】 姜夔 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乍见缃蕤间琅叶。恨春见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醿又娇绝。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更老仙、添与笔端春,敢唤起桃花,问谁优劣。

木香一名锦棚儿,藤蔓附木。叶比蔷薇更细小而繁。至若高架万条,望如香雪,望之实在是有令人震惊的气势。

1227年,

丘处机在长春宫逝世,

时年80岁,

瑞香氤氲整个北京城三日。

他一生钟爱梨花。

梨花

丘处机一生独钟梨花。

有好事者问丘长春曰:“神仙惜气养真,何故读书史作诗词?”

曰:“天上无不识字神仙。”

他的梨花词妙,答得亦妙。

【无俗念 灵虚宫梨花词】 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在他生前,他曾拒绝了南宋朝廷的邀请,却接受了蒙古朝廷的邀请去往燕京,他认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

莫非,这位真人早已洞穿了历史的先机?

1279年,南宋亡于崖山之役 。

绣球

宋亡之后,曾经锦衣玉食的勋贵之后,张俊的六世孙张炎,漂泊落拓,大半辈子都在“北上求官”还是“南下守节”的痛苦中度过,终于以南宋遗民之身,老死于临安。

【玉蝴蝶 赋玉绣球花】 张炎 留得一团和气,此花开尽,春已规圆。虚白窗深,恍讶碧落星悬。扬芳丛、低翻雪羽,凝素艳、争簇冰蝉。向西园。几回错认,明月秋千。 欲觅生香何处,盈盈一水,空对娟娟。待折归来,倩谁偷解玉连环。试结取、鸳鸯锦带,好移傍、鹦鹉珠帘。晚阶前。落梅无数,因甚啼鹃。

张炎是宋词里最后一声清响。如同一春的花事消残,终将飘零。

我们迎春归来,也终将送春归去。

END

者丨任淡如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李栋

排版 | 孙蔚

经公众号 “菊斋” (微信ID:juzhai02 )授权转载。

,那些藏在唐诗宋词里的春色有哪售后宝 些?

相关:

简·奥斯汀:伊丽莎白是有史以来最讨人喜欢的书中角色1811年,东汉普郡五月的清晨,简·奥斯汀家的奥尔良李树正含苞待放。借着她的书信和亲人的回忆录,我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这位作家坐在她最喜爱的地方——靠近农庄大门的——一张胡桃木小多边桌旁,在一小沓稿纸上写作。一听到“吱呀”的开门声,她就迅速地收起了稿纸。这天,她的家人难得能给她一份清净,甚至安静。她娟秀的字迹涂满了一页又一页稿纸。她用笔蘸蘸墨水,执笔沉吟,草草写几笔又划掉、涂抹,然后再蘸蘸墨水。她写..

从兰波到瓦雷里,波德莱尔的继承者们自波德莱尔开启象征主义先河之后,法国相继出现几位杰出的象征派诗人,如“通灵者”兰波、“颓废”的魏尔伦、晦涩的马拉美,以及瓦雷里。他们继承波德莱尔的遗产,又通过个人探索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共同组成象征主义诗歌让人眩晕的多彩图案。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太胜,与他聊了聊波德莱尔的“继承者们”各自的特质、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发展与继承。采写丨张进01“叛逆”表现于语言的激进让·尼..

波德莱尔:年轻诗人的致敬让我害怕得像一条狗当我们站在此时此地回看波德莱尔,回看《恶之花》,就像一场溯流而上的旅程,我们由此回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端现场:一片新颖、茂盛且荆棘丛生的诗性森林,一个孤独、狂热又忧郁的灵魂。充满悖论的“恶之花”在巴黎长出,也只能在巴黎。大都市的繁华与荒芜、芳香与腐臭、光明与黑夜、希望与焦虑,共同容身在巴黎街头。波德莱尔迷恋地游荡其中,独自一人又被人群包裹。在这包裹中诗人警觉地睁大眼睛,在寻找着什么。“他寻找什么?..

叶嘉莹与顾随:师生情谊七十年葉嘉瑩在天津大劇院講座上講授古典詩詞师生情谊七十年叶嘉莹诸位老师、诸位同学:我非常高兴今天又来参加我们新年的晚会,同时还有我们两项奖学金的颁奖典礼。我今天想要讲一个师生情谊七十年的故事,因为今年是2012年。我出生在1924年,1941年十七岁考上了当时北平的辅仁大学。那时我们的系主任是余嘉锡先生,他教我们目录学,刘盼遂先生教我们经学史,陆颖明先生教我们声韵学,另外还有赵万里先生,他是王国维先生的学生,教我..

质疑观众,却又需要靠他们生存:罗兰·巴特眼中的先锋戏剧近日,一档戏剧类真人秀《戏剧新生活》让原本小众的戏剧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也让本就热爱戏剧的票友看到了戏剧更多的可能:离开华丽的布景、直面生存的压力、用最朴素的道具和最大胆的尝试打动人心。戏剧能带来新生活吗?60年前,罗兰·巴特就已给出过答案。原作者丨[法]罗兰•巴特摘编丨肖舒妍《罗兰·巴特论戏剧》, [法]罗兰•巴特著,译者: 罗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1月(点击书封可购买)01先锋戏剧之定义何..

严肃音乐:装逼之外,别无他用?世界上有那么多简单动人的声音,要那些艰涩难懂的音响干什么用?这是刘索拉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中的一句感叹。在故事中,一位叫森森的作曲系大学生苦心孤诣地探索现代派手法,想写出富有个性的杰作来,结果他的努力不但折磨了自己,也让乐手和听众的耐心备受考验。当他无意间听到有人弹出技法传统、谐美悦耳的曲子时,就扪心自问地说了这句话。这句话所追问的,就是那种深奥、小众的音乐创作究竟意义何在。当然,小说中并没..

一个单身男人的白日梦单身男人的白日梦世上最浪漫的人无疑是那些无人与之浪漫的人。正是在我们身处孤独、没有工作或朋友来干扰内心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爱情的精髓和必要性。整整一周时间电话寂静无声,每顿饭都是罐装食品,一边吃一边听着BBC播音员沙哑的毫无慰藉作用的声音——这个声音在描绘肯尼亚羚羊的交配习惯——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柏拉图曾声称没有爱的男人,就像一只仅有一半躯体的动物。在这种遗世独立的时刻出现..

男性墓志铭数量高于女性,重视墓志铭的却是女性史研究墓志铭是一种私人撰著的、以纪念死者为目的的传记,作为一种文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正史人物传记的基本成分,但也深受其他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家族制度、祖先崇拜以及孝道至上的传统。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

“文科黑话”,当然并不深刻所谓“黑话”,简而言之,是指一般只限于内行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术语、措辞。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行话。上世纪30年代的《江湖丛谈》一书是这样说的:“黑话也就是黑社会的行话,行话也叫切口,切口是指清末流行的跑江湖人之间的暗语。”话说,在清朝民间,跑江湖经商之人游走于灰色地带时,往往需要且只需要与接头人心照不宣,为了规避风险,尤其善于使用一些避免被外人听懂的暗语,也就是某种黑话。《功夫》(2004)剧照。圈内人心..

林徽因:香闺里的封面女郎林徽因照片,1925年《图画时报》刊载林徽因:香闺里的封面女郎文/肖伊绯1925年9月20日,上海。《图画时报》第268号出刊,头版的封面女郎,是20岁左右的林徽因(1904-1955)。头版组照,一张是她的家居照片,一张是其戏装照片,正青春年华,光彩照人。照片加有附注,称"林徽音女士为林长民先生之女公子,明慧妙丽,誉满京国。精通中英文,富美术思想。平居无事,辄喜讲求家庭布置之方。小至一花一木之微,亦复使之点缀有致。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