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性侵疑云再起:艺术家就能免于道德指控吗?

2021-04-09 05:42:20 来源:网络

你最喜欢伍迪·艾伦的哪部电影?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知道:在我七岁那年,伍迪·艾伦牵着我的手,把我带到我们家二楼的阁楼。那是个昏暗、狭长的空间,他让我趴在地上玩哥哥的电动火车玩具。也是在那里,他性侵了我。

他边做边小声对我说,你是个好女孩,这是我们的秘密。他向我保证会带我去巴黎,会让我成为他电影里的女主角。我只记得自己盯着那辆玩具火车,专注地看着它绕圈,一圈又一圈。直到今天,我仍然无法直视任何一辆玩具火车。

这段话出自伍迪·艾伦的养女迪伦·法罗之笔,刊发于《洛杉矶时报》2014年的评论板块。题目是《一封来自迪伦·法罗的公开信》。这也是迪伦·法罗成年后第一次公开写下自己遭遇养父伍迪·艾伦性侵犯的过程。

1992年,伍迪·艾伦被指控涉嫌性侵养女迪伦·法罗。同时间被曝光的还有他与另一名养女宋宜的地下情事。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疑团重重,最终,检察官决定撤诉。这也让这场轰动一时的性侵指控不了了之,成为跨越长达20多年的疑云迷案。

△伍迪·艾伦、米娅·法罗与孩子们

近日,HBO四集纪录片《艾伦对决法罗》上线,将我们重新带回到这桩悬案现场。纪录片收录了大量未曾曝光的家庭录像、证人证词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存档资料。久未露面的米娅·法罗与家庭成员们也在影片中公开发声,回溯这桩历史遗留案件的发生过程与此后漫长的爱恨纠葛。

△HBO纪录片《艾伦对决法罗》

该片播出后,导演被指责公开站队米娅·法罗一家,偏向性太过明显,不足为证。随后,伍迪·艾伦携妻子宋宜发表公开声明,否认纪录片再次提起的性侵指控,并将它描绘为“充斥着谎言的恶毒诽谤”。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纪录片的导演也曾拍摄过一系列关于校园、军队性侵案件。

我们当然无法从纪录片中厘清这桩性侵疑云的真相。至少在法律层面,伍迪·艾伦还未被定罪,只能被称为性侵养女案件的嫌疑人。我们也无意在此做出“道德审判”。但这部纪录片重新将一个普适性的问题抛到了我们眼前:作为观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创作者与作品、道德与艺术之间的纠缠关系?

从虐待妻子的奈保尔到杀妻灭门的罗曼·波兰斯基,从迷奸多名女性的比尔·科斯比到被指控性虐待的荒木经惟,艺术史上不乏才华横溢却恶迹斑斑的天才型艺术家。长期以来,艺术界的共识是“别把人与作品混为一谈”,甚至还流行着“艺术家特权”(artist excuse)的说法。这也让“道德缺陷”被塑造为艺术家的天才属性之一。

伴随过去一年西方“政治正确”运动与“取消文化”带来的种种纷争,艺术家的作品与人品问题变得更为棘手。一方面,“政治正确”的泛滥化使得创作本身受到约束与监管。许多主流电影节沦为“政治正确”的样板戏舞台。但另一方面,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犯下现实的罪行,又因其艺术特权得以豁免罪责时,我们是否真的能够黑白分明地区分艺术家的作品与人品呢?


△电影《阴风阵阵》截图

,伍迪·艾伦性侵宋晓波 疑云再起:艺术家就能免于道德指控吗?

相关:

唐诺:严肃文学的读者该不该有“消费者意识”?《从读者到消费者》文/唐诺编辑有两种屡屡不相容如双面间谍的忠诚,他得同时服侍财富之神和声誉之神;读者一样也两种身份集于一身,就财富世界的供需位置他是顾客,一个高出于书(商品)的身份,而就声誉世界的古老规矩他则是学徒,一个由最底处开始的谦卑身份─人在(实体)书店的经常性肢体姿态,巧合但不无巧妙的大致呼应着他的此一双重身份,他总是俯视、随手翻拣摊平热卖的书,也仰起头搜寻,伸手向书架上层的某一本书。本..

我会买上车票,在鲜花盛开的日子与你告别有一天,你在图书馆,在书店,在某个昏沉的午后,或是夜晚,在某个架子上,拿到了一本书。你随意地翻开第一页看到故事的开头,或者随意地翻到了故事的结尾,一颗心便忍不住嘭嘭嘭地狂跳起来。你被深深地吸引着,直觉告诉你书里藏着更多让你颤抖的惊喜和秘密,当下决定就是它了,你要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它,沉浸到它的世界里,让莫可名状的氛围笼罩你,尽情地沉沦。可开始的激情未必能持续到结束。经历千山万水,筋疲力尽,几度想要..

清明:日落狐狸眠冢上,湖色春光净客船前两日与友人小聚,凌晨踏出小酒馆门尚有薄醉。等出租车来的时候,刚好看到路旁一大树不知名的繁花在路灯下灼灼盛放如焰火,仰脸看时,几点轻湿落在面庞上,微细得像夜几不可闻的叹息,恰逢杏花春雨时节,心下一动,知道不日就要清明了。在颐和园,遇见一条红金鱼我们家是不大过清明的。就算回乡扫墓,也大都避开这日子,改成春节或其他合适时候。因此对我来说,清明节的意味更多只是踏青,况且还有无数好吃食与此有关。明前龙井..

从党史中找寻赢得民心的致胜法宝来源:新华网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作出的精辟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作出的深刻概括,为站在百年新起..

外国童书里的种族主义与反歧视:我们离平等还有多远?美国知名儿童读物“苏斯博士”系列图书因含种族问题而被下架的新闻读来令人唏嘘,苏斯博士不仅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童书作者,也位列中国许多童书推荐读物榜单里。苏斯博士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创造的启蒙读物欢快又押韵,避免了孩子们最反感的说教,然而他激进的政治倾向却遭到了忽视。事实上不仅苏斯博士创作的童书,包括广为人知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也包含种族歧视的内容。种族问题向来是西方世界的..

叶嘉莹与顾随:师生情谊七十年葉嘉瑩在天津大劇院講座上講授古典詩詞师生情谊七十年叶嘉莹诸位老师、诸位同学:我非常高兴今天又来参加我们新年的晚会,同时还有我们两项奖学金的颁奖典礼。我今天想要讲一个师生情谊七十年的故事,因为今年是2012年。我出生在1924年,1941年十七岁考上了当时北平的辅仁大学。那时我们的系主任是余嘉锡先生,他教我们目录学,刘盼遂先生教我们经学史,陆颖明先生教我们声韵学,另外还有赵万里先生,他是王国维先生的学生,教我..

质疑观众,却又需要靠他们生存:罗兰·巴特眼中的先锋戏剧近日,一档戏剧类真人秀《戏剧新生活》让原本小众的戏剧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也让本就热爱戏剧的票友看到了戏剧更多的可能:离开华丽的布景、直面生存的压力、用最朴素的道具和最大胆的尝试打动人心。戏剧能带来新生活吗?60年前,罗兰·巴特就已给出过答案。原作者丨[法]罗兰•巴特摘编丨肖舒妍《罗兰·巴特论戏剧》, [法]罗兰•巴特著,译者: 罗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1月(点击书封可购买)01先锋戏剧之定义何..

严肃音乐:装逼之外,别无他用?世界上有那么多简单动人的声音,要那些艰涩难懂的音响干什么用?这是刘索拉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中的一句感叹。在故事中,一位叫森森的作曲系大学生苦心孤诣地探索现代派手法,想写出富有个性的杰作来,结果他的努力不但折磨了自己,也让乐手和听众的耐心备受考验。当他无意间听到有人弹出技法传统、谐美悦耳的曲子时,就扪心自问地说了这句话。这句话所追问的,就是那种深奥、小众的音乐创作究竟意义何在。当然,小说中并没..

一个单身男人的白日梦单身男人的白日梦世上最浪漫的人无疑是那些无人与之浪漫的人。正是在我们身处孤独、没有工作或朋友来干扰内心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爱情的精髓和必要性。整整一周时间电话寂静无声,每顿饭都是罐装食品,一边吃一边听着BBC播音员沙哑的毫无慰藉作用的声音——这个声音在描绘肯尼亚羚羊的交配习惯——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柏拉图曾声称没有爱的男人,就像一只仅有一半躯体的动物。在这种遗世独立的时刻出现..

男性墓志铭数量高于女性,重视墓志铭的却是女性史研究墓志铭是一种私人撰著的、以纪念死者为目的的传记,作为一种文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正史人物传记的基本成分,但也深受其他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家族制度、祖先崇拜以及孝道至上的传统。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