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有所立就必须先有破

2021-03-22 16:47:06 来源:网络

自 序

《辛德勇读书随笔集》系列中的这一册《史事与史笔》,大致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论述一些历史问题;二是讲说自己出版的一些书,所谓“史笔”,是指这些书的写法。

这些文稿所述及的历史问题,看起来比较零落,相互之间没有多大联系。这当然是由于我没有定性,做研究没有计划和目标,因而也就没有确定的主题和范围,遇到什么好玩的问题就研究,高兴了就随手写下一篇,所以就成不了一个体系。

我“起家”的学术专业是历史地理学,可是离开核心学术圈稍微远一点儿的读者,很多人却完全不了解这一点。这种情况,固然同我这些年来对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做得比较少有关。但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地理这个学科比较偏僻,了解它的人比较少;特别是那些很专门、很深入的学术探讨,大多数这一行之外的历史学者都根本看不懂,更不用说那些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了。

收在这本小书里的《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合理认识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黄河水患的影响》这篇讲稿,就是如此,讲的是非常专门的历史地理问题。这篇稿子是根据旧日一篇很长的论文改订而成的,虽然相对于原来的专题学术论文,已经浅易了很多,外行恐怕仍然不大容易理解。在这里和大家稍微讲讲这篇文稿,并不是要说服读者一定去读懂它的内容,而是想借助它来说明一下我的研究方式和表述方式,还有我解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近年来很多人对我有所了解,同《制造汉武帝》《海昏侯刘贺》《发现燕然山铭》《生死秦始皇》这几本书具有很大关系。其中有些读者,对我直截了当地否定某些著名学者的经典性观点或是学术界作为定论通行已久的说法,觉得有些诧异。

在大的学术研究表述方式方面,这些读者是看惯了近几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官样学术论著,以为那种写法就是标准的模板。殊不知所谓学术研究,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看法。

你要是模棱两可,自己都不知所以然或者不敢明明白白地讲出个所以然,那还写它干啥?在我看来,对于绝大多数历史问题来说,正与误,是与非,都是汉贼不两立的事情。在已有值得重视的成说存在的情况下,有所立就必须先有破;旧的不破,新的就不得立。这是学术研究应有的定规。

在私心旧情方面,某些只了解自己狭小专业状况的人,一看到我对他和他这个学科内部所尊崇的学者提出不同见解,就以为这是越界者才会做出的刻意的冒犯,完全不知道敝人做研究一向是这种态度,对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不管是哪一个学科的学者,我都一样对待。

《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合理认识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黄河水患的影响》这篇讲稿,其主旨乃是直接针对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先生的重要学术观点而展开的(具体的论述,见于谭氏《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一文),而谭其骧先生是除了我的导师史念海先生之外,我最钦敬的历史地理学家。

透过这一研究,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的学术态度。那么,有些读者或许会问:“既然你那么钦敬谭其骧先生,为什么非要做这项研究不可?历史地理研究有那么多题目,为什么不去研究别的问题?”

这是因为这个问题重要,而且不是一般的重要,是太重要了。谭其骧先生论述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将其首要原因归结为中游的水土流失。后来包括史念海先生在内,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对黄土高原植被变迁与水土流失的研究,对全国其他地区植被变迁与水土流失的研究,可以说都是渊源于此。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项在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强自比较一下,若论在各自学科里的价值和影响,它可比田余庆先生《论轮台诏》一文在秦汉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大得太多,只是由于懂得历史地理学的人很少,即使是中国古代史领域的大牌教授们也是知之者无多。正因为如此,我提出的同谭其骧先生不同的看法,也就不会像写《制造汉武帝》那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做学术研究,尽管我会尽量努力接近更多的社会公众,但还是讲不得流行不流行、接受不接受的道理,这终究是一个孤寂的行道;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天知地知还有自己心知的事业。

谭其骧先生这一研究对后来研究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的方法和范式上,而我所提出的不同意见,恰恰就是直指这样的研究方法和范式。

在这一研究中,谭其骧先生紧紧抓住植被变迁与水土流失的因果关系作为着力点,这本来极具学术眼光,至今仍无可非议。可是研究历史地理问题同研究所有历史问题一样,如果一上来就把着眼点过分聚焦于某一项要素,往往就很容易忽略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以致未能捕捉到真正的主要因素。

按照我的看法,谭其骧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的不足或者说失误,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影响黄河下游河道决徙频发的诸多其他因素,特别是河道的情况——战国中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固定河道以及此等河道的变化状况,应该是更加重要的因素。由此出发,进一步引申,自然又会触及黄河中游水土流失过程中的“自然侵蚀量”和“人为加速侵蚀量”的问题。这反过来会促使我们更加合理地认识人为因素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中的作用——历史时期所谓“人为加速侵蚀”,只不过是在“自然侵蚀”基础上的很小一部分叠加而已。

这样思考问题与对待问题,我们的认识才能逐渐走向深入。由这个具体的研究事例,我联想到胡适先生一段关于古代文史研究方法的话:

治历史的人,应该向这种传记材料里去寻求那多元的,个别的因素,而不应该走偷懒的路,妄想用一个“最后之因”来解释一切历史事实。无论你抬出来的“最后之因”是“神”,是“性”,是“心灵”,或是“生产方式”,都可以解释一切历史:但是,正因为个个“最后之因”都可以解释一切历史,所以都不能解释任何历史了!……所以凡可以解释一切历史的“最后之因”,都是历史学者认为最无用的玩意儿,因为他们其实都不能解释什么具体的历史事实。(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之《导言》)

这话比我所谈的又升高了一个层次,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按照我的理解,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面向每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解决每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而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往往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缘,这就意味着用某种单一的、贯穿一切的方法或范式来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是贫乏的,也是有害无益的,它往往会误导我们失去对那些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个性化机制的关注,从而丧失揭示历史真相的机会。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胡适先生所讲的那句话,即“凡可以解释一切历史的‘最后之因’,都是历史学者认为最无用的玩意儿,因为他们其实都不能解释什么具体的历史事实”。

除了《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合理认识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黄河水患的影响》这篇讲稿所涉及的历史研究的复杂性之外,这本《史事与史笔》中研讨史事的文稿,在所探讨的具体对象之外还会顾及的一个普遍性方法论问题,乃是历史活动的偶然性。

关于这一点,在《谈谈所谓“卫氏集团”和“李氏集团”》这篇讲稿中,有比较突出的体现。这篇讲稿,针对以“集团”划定政治斗争派别的通行观点,特别强调了具体个人利害关系对国家政治进程的影响。研究者若是忽视显而易见的历史活动而刻意求深,非要用个人头脑里既有的“规律性”脉络强自归拢史事,则只能构建出一座座虚幻的空中楼阁。希望读者在具体史事分析的基础上,对我这一研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也都能够有所关注。

至于这本小书中属于“史笔”的那几篇文稿,都是就我已经出版的书籍加以说明,都属于对既有成果的进一步表述,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属于对历史认识的表述形式问题。希望这些文稿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不过从更深一层实质性意义上来看,所谓“史笔”的运用,同对“史事”的认识,本是合二而一的事情,二者之间是具有内在关联的。

,辛德勇:有所立就肖军 必须先有破

相关:

世界睡眠日专题:深夜不想睡,白天不想起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关注人类睡眠的全球性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世界睡眠日正式进入中国。每年的世界睡眠日,人们都会赋予它一个独特的主题。什么是当下人们睡眠的主题?恐怕是“失去睡眠”。根据2020年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我国国民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92小时,相比2013年减少了1.58小时。人们的入睡时间通常迟至凌晨,同时,拥有深度睡眠的..

我们的一种“不幸”,在于只能活在自己的时代里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一种“不幸”,那就是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活在自己的时代里。但可幸的是,我们可以借由历史去回顾、去检测人类经验的广度,去寻找生命的诸多可能性。可惜的是,往常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总是倾向去寻找标准答案,寻求某种盖棺定论的确定性,甚至会因为找不到确切答案而焦虑。然而,我们不曾留意的是,就算能够获得所谓的“确定”,或许也会因过度设限,反而失去了探知生命多样的可能。在看理..

春分:一曲清歌无误顾,浅黛春山处处纱倏尔春分已至。从云贵回京,也有两天了。沙尘暴之后,北京的花还只开了迎春、连翘、早樱和紫叶李,路边刚有一点明黄淡粉的春意,却连日阴沉,不见日头也迟迟不雨,仿佛时间都在这料峭的倒春寒里冻住,我却已踏遍了祖国西南的春色归来了。想起刚过去的带父母同游的半个月,恍惚间却像是做了一场梦。上一次写惊蛰还是和他们一同坐车从娄底去贵阳,在两个多小时的高铁上完成文稿最后的改定;再回北京,竟然已经是下一个节气了。分者..

“凝视这匹失明的老马,让我看见年迈母亲的样子”又是一年春季,再过几天就是春分了。而六年前的春天,一如以往,约翰·伯格(John Berger)是在阿尔卑斯小镇昆西度过的。他的忘年好友蒂尔达·斯文顿携团队造访,拍摄他在乡村的宁静生活。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会是他生前最后的影像记录,他的人生也只剩下两个春天了。这部影片叫做《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张肖像》(The Seasons in Quincy: 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春天只是其中一个章节。蒂尔达坐在木桌前..

农村大学生是该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其核心是要实现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使农村的工作生活水平不亚于大城市。哪一天农村大学生及其父辈不再把在城市体面生活当作梦想,使他们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没脸回家”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吕德文《基层中国》1农村毕业生成为就业“夹心层”每年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都会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令人向..

“殊死搏斗”或“虚张声势”:动物繁殖斗争图鉴当一只动物被天敌逼入绝境,它会奋起争斗。这可能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不过,同一种动物之间的个体斗争其实才最普遍,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春天这一繁殖季节。二十世纪生物学家尼可拉斯·廷伯根在行为科学奠基之作《动物的社会行为》将其称为“繁殖争斗”,并作了开创性的发现和探索。以下内容经华夏出版社授权节选自《动物的社会行为》一书。摘编有删节。尼可拉斯·廷伯根(Nikolaas Tinbergen,1907-1988),荷兰裔英国动物学家与鸟..

从B站学习直播到CoStudy,抱团自习何以流行?学习当然是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在学习,也就是在“自己学”,但是,学习却又经常是在群体中完成的。从离开家门进入教室那一刻起,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就在和其他人一起朗读、复习,即便放学回家,也可能会去同学家做作业。这是一种共同记忆。到了大学,到图书馆似乎才可能静下心复习,不然“缺少学习的氛围”。如果已经毕业工作,报名参加各类技能考试、考公,也可能会感叹“缺少学习的氛围”。大概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当直播兴起时..

《红楼梦》中只出场一次的元春,为什么如此重要?元春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位被正面塑造的宫中女性,对她的直接描写,小说中只出现两回。这位宫闱深处的女子与读者仅有“一面之缘”,却在千万人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悲叹。元春。来源/87版《红楼梦》剧照高贵荣耀的皇妃人生几何,她悲从何来?元春:贾家的好女儿元春生于大年初一,其生日和贾府的太祖太爷同日。“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红楼梦》第2回)开篇只知元春早早便入了宫,没有更..

三十岁那年,我出家了野村馨是一个三十岁的小伙子,在设计公司上班,每天觉得身心倦怠、前途渺茫。突然他决定到以严厉著称的永平寺修行,在一日日的苦修之中,荡涤内心的欲望。一年后他重返职场,在通勤的电车上完成了这本回忆录《云水一年》。关于出家,从起心动念到变成一股决心,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我要去永平寺了哦。”在爸妈家的餐桌上,我一边吃晚饭一边对他们说。“是吗,什么时候去?”对我所谓“去”的意思完全理解错误的妈妈,用那种好..

周国平:名利也是一种贫穷“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01独处的充实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待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