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最残忍一幕,读懂已不再少年

2021-03-22 11:43:51 来源:网络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部西游,一路走一路不同的心情。

就像吴承恩在《西游记》的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小时候把西游记当喜剧看,长大后才读出它的悲剧色彩。

这尘世最擅长磨平疏狂者的傲骨,斩灭叛世者的孤狂。

再离经放纵的人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这,就是“成长”。

从前只知紧箍咒,如今方懂成长难

孙悟空是女娲补天石经百世蕴灵育的石猴,生性潇洒任性爱自由。

后来孙悟空拜在菩提老祖的门下,一个筋头云能飞出十万八千里,拔一根汗毛就能七十二变,一只金箍棒更是所向披靡。

“这天再也压不住我,这地再也困不住我。”

年少轻狂时,总以为藐视规则是一种霸气。

此时花果山美猴王已经不能满足悟空的膨胀,他霸气喊出那句震惊天庭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孙悟空自负有通天本领,大多数神仙早已不是他的对手,稍有不满便闯地府、闹龙宫。

然而玉帝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请他到天庭做官。

直到蟠桃宴,孙悟空才知道“齐天大圣”不过是个幌子,天生反骨的他像一个赌气孩子大闹天宫试图为自己正名。

可即便他独战天庭,看似打得十万天兵天将丢盔卸甲,最后才发现自己竟然连如来佛祖的手掌心都逃不出,落得个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下场。

人生在世,步步皆是迷局。

五行山的金木水火土,寓意是人世间所有的规矩。

春夏秋冬五百载,沧海早已变桑田,孙悟空饮铜汁、吞铁胆才终于明白:

自由的代价,就是归顺他人。

所以五百年后唐僧揭了六字真言,孙悟空甘愿剃了胎发,戴上金箍。

紧箍咒,就是修剪悟空最有利的武器。

生性自由的他,终于还是回到了俗世规矩里。

纵使孙悟空神通广大,但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几句咒语便可将他治得服服帖帖,那一刻他的戾气便已经被去了一半,半身也已经归顺了天庭。

孙悟空成佛后,《西游记》中这样描写:

“此时行者稳重,只因道果完成,自然安静。”

那个上蹿下跳、最无拘无束的美猴王在九九八十一难中,早已看透这世间规则不过是天庭的弹指一挥。

所以孙悟空再也没有回到花果山和猴儿们共乐天真,而是跟着唐僧回了东土大唐普度众生,成为无悲无喜的 “斗战神佛”。

小时候大都喜欢看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长大后才注意到他头上的紧箍咒。

其实人人都像孙悟空,最初是一只年少勇猛的泼猴,之后慢慢被生活束缚,活成另一个自己。

曾经看有人这样评论:

“西游就是很悲壮的故事,它是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失去理想的故事。”

从前的孤傲狂放,不过是未经历过现实残酷的一腔孤勇。

就像当年的热血少年,经过“成长”的紧箍咒束缚过,如今却淹没在人海中,每天按部就班地过完一天又一天。

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

年少只知行侠勇,中年才懂现实怂

二郎神杨戬一出场,吴承恩有过这样的一段描写: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短短几句,不难看出他的锋芒。

杨戬母亲原是玉帝的亲妹妹,因为和凡人结合犯了天规,便被玉帝亲手压在桃山之下思过。

杨戬的童年是在被天庭追杀中度过,虽有神仙血统,却从未享受过天潢贵胄的荣耀。

杨戬虽是半人半仙,但从师玉鼎真人后,从肉身修炼成圣,不仅玩转八九玄功,也是天庭里唯一一个打败齐天大圣的神仙。

杨戬一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只身一人劈山救母反抗无情腐朽的天条。

即便威严如天庭,他也敢放出狠话:“只听调,不听宣。”

这时的杨戬,可谓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孤胆英雄。

可二郎神虽然标榜“听调不听宣”,然而玉帝一道诏书下来,他还是欢欢喜喜接旨去战孙悟空,战胜后又小心翼翼到天宫领赏:“待我请了赏,讨了功,回来同乐。”

从未受过重用的二郎神,对于玉帝的赞赏竟然受宠若惊,就像从未吃过糖的孩子,给一点甜就以为是全部的爱。

杨戬就这样接受了玉帝的招安,后来妹妹下凡爱上凡人儒生,为了面子,他也是学着玉帝把三圣母压在华山脚下。

杨戬最终也变成了他所痛恨的舅舅模样,成为了“二郎显圣真君”

当年斧劈桃山,叫板天规的霸气模样,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年少只知行侠勇,中年才懂现实怂。

虚幻的神话故事中,隐藏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世俗世界。

哪个人不被生活劈成两个自己:

一个在白天艰难地捡着地上的六便士,一个在黑夜孤独地望着白月光。

初生牛犊不怕虎,欲与天公试比高

哪吒的特殊出生方式,就注定他不是一个普通人。

他的元神是女娲补天的灵珠子,只是借了凡人的肚皮,怀胎三年才降生在陈塘关总兵李靖家里。

这个本就反叛的小哪吒出生后又拜了太乙真人为师,不仅学会了手眼通天、三头六臂的本领,还得到了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法宝。

所以他童年很是潇洒恣意,无所不能,更是无人敢惹。

那一年天下大旱,陈塘关百姓诚心献上贡品向东海龙王求雨不得时,哪吒便大闹东海只为打破这种不公平的“潜规则”。

年少轻狂的哪吒用混天绫把海水搅得翻腾,扰得东海龙宫震荡不安。

因为看不惯坏人作恶,他便打死了龙王派来的夜叉,又活活打死龙宫三太子,还抽了龙筋给父亲做腰带。

这时的哪吒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完全不计较后果。

龙王岂能受此大辱,四海龙王齐聚欲水淹陈塘关,那日的乌云翻滚、浊浪滔天直直逼向一个孩童。

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被天庭降旨问罪,哪吒为了不连累父母便挥剑自刎,将自己剔得血肉模糊,只剩下一副小小的骨骼,后来又将一根根骨头拔除,直到身形崩散。

这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胆识,岂是几岁小孩能轻易做到的。

然而前半生天生反骨的哪吒,后半生却选择归顺了天庭。

削肉剔骨后,如来用莲花藕给哪吒重塑身体,他才得以复活。

然而复活之后的哪吒早已没有了之前的反骨,他“面如傅粉,唇似涂朱”,却再也没有属于自己掌控的三魂六魄。

有诗这样记录:

“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历代圣人为第一,史官遗笔万年新。”

哪吒用自刎换来了复仇后的片刻自由,然而重生之后再无哪吒,最终他还是沦为了天庭的工具。

哪吒就这样灭了反骨,成为了玉帝座前的一员悍将。

此时的哪吒再也不管事情的是非对错,只懂奉命去收服孙悟空,去大战青牛精、老鼠精,凡是大小纠纷他都是冲在前头的“先锋官”。

前半生嫉恶如仇的小哪吒,后半生塑了莲身成为了体制的捍卫者,从此无怒无嗔,安心做他的三太子。

我们很多人,都曾是那个不被理解的肆意叛逆少年。

年轻时初生牛犊般不怕虎,喜欢用棱角四处冲撞这个世界,才能体现自己是“孤胆英雄”。

后来一边哭泣一边屈服,才学会了成年人的模样。

电影《白银帝国》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生活,就是妥协。”

兵荒马乱的生活中,我们小心谨慎地生活着,从叛逆的热血少年渐渐活成一个不断劝自己妥协的成年人。

妥协,早已成为成年人的保护色。

因为每一个成年人的改变,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一部西天取经史,也是一部成长蜕变史。

西游记中最残忍的一幕,就是那些曾经都用最悲壮方式反抗天庭的人,最后都归顺了权威,成为满天诸佛中的一员。

三个盖世英雄,终还是敌不过漫天神佛的规矩,最后都他们被磨平了锋芒,一个成佛、一个成仙、一个成圣。

任你有通天本领,都敌不过“长大”二字。

年少不懂西游记,读懂已是中年人。

长大后的我们,终将要学会去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默默与生活战斗。

或许每一个人,都会成长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电影《熔炉》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成长不过是修剪自己“叛逆”的羽翼,直到能够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人生就是这样一列无法倒退的列车,纵然长大的过程有些扫兴,但以后的路一定要尽兴。

愿你能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

作者 | 苏沫,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西游记》、《宝莲灯》、《封神榜》剧照

,萧璇 《西游记》最残忍一幕,读懂已不再少年

相关:

苏宁最后的努力无果,江苏队确定大概率退出中超北京时间3月22日,据《足球报》报道,江苏苏宁在今年将大概率退出中超联赛,这其中一波三折,曾出现的希望最终也无疾而终。《足球报》报道称,苏宁在经过最后也是最大的努力后,江苏队大概率退出今年的中超联赛。回顾这个过程,在停运公告发布后,苏宁一直在通过各方资源寻找新的投资者,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除了零转让零兑价外,也承诺将承担相关债务。但最终还是无疾而终,要么是没人出手,要么有意向的投资方不能满足足协对..

王元化的三重精神底色2020年是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王元化先生百年诞辰,学界素有“北钱南王”之称,王水照《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与吴琦幸《王元化传》适时出版,亦为一时雅事。两书均为后辈追怀先师,王为钱先生私淑弟子,吴为王先生入室弟子,早前曾出版《王元化谈话录》《王元化晚年谈话录》等,已为传记撰写做了前期准备。去年推出40余万字《王元化传》,全景展现王元化的人生轨迹、人格特质、治学风格、处世心态,聚焦于作为文艺理论家与..

“听说你们城里有买那种隆胸霜的?”图片来源:公众号@喵呜不停《散步》有一天我妈从地里回来,反复向我夸赞今天遇到的一只神猫:“它寸步不离地跟着人走。人到哪儿,它也到哪儿。我都见过它好几次了,每次都是这样。”我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她问:“那你见过整天跟着人到处跑的猫吗?”我细细一想,啧,还真没见过。我见过的猫统统特立独行,只有人跟着跑的份儿,哪能忍受给人类当走狗——哦不,走猫。我见过的猫,除非生命遭到威胁——比如天气极寒,或受伤..

历史上最后一个“侠客”时代《侠隐》:武侠文化为什么迷人文/韩松落很多人都有过武侠梦,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长大的我们,都曾读过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独孤红、陈青云,看过很多武侠片,对狄龙、姜大卫、施思、苗可秀像老友一样熟悉。很多人不只满足于读和看,而是已经身体力行地开始练武了。我曾在后院空地上照着《武林》杂志上的拳谱练武,还有好几个朋友曾经逃学到少林寺去学武术,在少年的心中,似乎技艺一旦修成,整个世界都会任我游走,再也..

世界睡眠日专题:深夜不想睡,白天不想起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关注人类睡眠的全球性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世界睡眠日正式进入中国。每年的世界睡眠日,人们都会赋予它一个独特的主题。什么是当下人们睡眠的主题?恐怕是“失去睡眠”。根据2020年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我国国民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92小时,相比2013年减少了1.58小时。人们的入睡时间通常迟至凌晨,同时,拥有深度睡眠的..

我们的一种“不幸”,在于只能活在自己的时代里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一种“不幸”,那就是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活在自己的时代里。但可幸的是,我们可以借由历史去回顾、去检测人类经验的广度,去寻找生命的诸多可能性。可惜的是,往常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总是倾向去寻找标准答案,寻求某种盖棺定论的确定性,甚至会因为找不到确切答案而焦虑。然而,我们不曾留意的是,就算能够获得所谓的“确定”,或许也会因过度设限,反而失去了探知生命多样的可能。在看理..

春分:一曲清歌无误顾,浅黛春山处处纱倏尔春分已至。从云贵回京,也有两天了。沙尘暴之后,北京的花还只开了迎春、连翘、早樱和紫叶李,路边刚有一点明黄淡粉的春意,却连日阴沉,不见日头也迟迟不雨,仿佛时间都在这料峭的倒春寒里冻住,我却已踏遍了祖国西南的春色归来了。想起刚过去的带父母同游的半个月,恍惚间却像是做了一场梦。上一次写惊蛰还是和他们一同坐车从娄底去贵阳,在两个多小时的高铁上完成文稿最后的改定;再回北京,竟然已经是下一个节气了。分者..

“凝视这匹失明的老马,让我看见年迈母亲的样子”又是一年春季,再过几天就是春分了。而六年前的春天,一如以往,约翰·伯格(John Berger)是在阿尔卑斯小镇昆西度过的。他的忘年好友蒂尔达·斯文顿携团队造访,拍摄他在乡村的宁静生活。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会是他生前最后的影像记录,他的人生也只剩下两个春天了。这部影片叫做《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张肖像》(The Seasons in Quincy: 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春天只是其中一个章节。蒂尔达坐在木桌前..

农村大学生是该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其核心是要实现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使农村的工作生活水平不亚于大城市。哪一天农村大学生及其父辈不再把在城市体面生活当作梦想,使他们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没脸回家”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吕德文《基层中国》1农村毕业生成为就业“夹心层”每年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都会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令人向..

“殊死搏斗”或“虚张声势”:动物繁殖斗争图鉴当一只动物被天敌逼入绝境,它会奋起争斗。这可能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不过,同一种动物之间的个体斗争其实才最普遍,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春天这一繁殖季节。二十世纪生物学家尼可拉斯·廷伯根在行为科学奠基之作《动物的社会行为》将其称为“繁殖争斗”,并作了开创性的发现和探索。以下内容经华夏出版社授权节选自《动物的社会行为》一书。摘编有删节。尼可拉斯·廷伯根(Nikolaas Tinbergen,1907-1988),荷兰裔英国动物学家与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