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方志方言文献集成》:深藏于方志中的巨大宝藏

2021-03-13 11:42:55 来源:网络

十余载苦心孤诣,

七千方志呈现八百年间方言之生生灭灭;

两代人薪火相传,

九百文献一览三十二省谣谚之精彩纷纶。

《历代方志方言文献集成》(全十一册)

曹小云、曹嫄 辑校

旧方志中的方言文献,是我们了解、研究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的历史、演变等可靠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历朝历代方言状况、汉语方言音义与民族语音义演变情况,准确释读小说戏曲文献中的方言俗语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编纂大型历史方言工具书提供了新的历史语料。

本书是历代旧方志中方言文献的集大成之作,是对历代旧方志中方言文献的总体状况与学术价值一次全面的记录与梳理。整理者全面系统地调查了 7000 余种旧方志,对其中所见的 966种方言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整理、点校,并逐一撰写解题,对文献修撰者、成稿或刊刻时间、今所在省市县区、所辑文献出自原方志所在卷数、版本等进行了介绍。所辑录方言文献地域上覆盖今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时间上早自南宋,下限为1949年;所涉方言包括官话、晋语、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平话和土话等主要汉语方言,也有少量壮语、苗语、瑶语、彝语、蒙古语等中国境内其他民族语言。书后附篇目索引、条目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方言资料,深藏于方志中的巨大宝藏

我国方志修撰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现存旧志多达八千种以上。所谓“志载百科,事及古今”,地方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料价值巨大。

旧志中的“方言”包括汉语方言和中国境内民族语言两大类,其中汉语方言是主体。宋元之前,方言相关内容尚未纳入方志载记框架之中;大约从明朝开始,修撰者开始有意识地把方言词语、方音、俗语、歌谣等作为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记录。方志修撰者多为当地学术或文化名流,以当地人记录当地方言、方音,准确性相对较高。

这些方志中的方言资料极大弥补了我国传统文献中对方言记录的不足,不仅为我们了解、研究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可靠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也为历代小说戏曲文献中方言俗语的释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大型历史方言工具书的编撰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语料。

苦心孤诣,十余载费心搜求终成巨帙

1928年,目录学家夏廷棫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藏方志中揭出方言资料六十八种;1963年,日本学者波多野太郎影印出版了二百七十多种中国旧志中的方言资料。前贤之功不敢或忘,然而尚有更多未及整理的方志中方言资料亟待发掘。

曹小云教授自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着手进行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彼时,这宗资料的价值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文献的获取与传递也远不如今天这般便捷,种种艰辛可以想见。十余载光阴一刻不敢停滞,七千种方志一一搜求翻检,最终从中搜集到九百六十多种方言文献。文献搜集完成后,曹嫄加入了整理工作,二人又结结实实坐了四年冷板凳,终于把这批500万字的文献全数点校完毕。

曹小云

曹嫄

正是这样实打实的苦功,才带来我们眼前这套纯粹由学者一一经眼得来的文献集成。自南宋至民国,八百年间方言生生灭灭;从东北到海南,三十二省谣谚精彩纷呈。中华语言之丰富多变、博大精深,尽在全十一册的《历代方志方言文献集成》。

条目索引,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检索利器

篇名索引

条目索引

旧方志撰于不同时代,成书于众手,因此记录方言的体例、方式、详略程度往往不一。清中期以前的方志多为方言词语或方音的简单记录,之后的方志则往往会对所记录的方言音义进行考证,阐明方言音义之所出以及方言词在前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正因如此,为这批方志中的方言材料制作索引,便成为了本书编辑过程中看似不可能完成,却必须要完成的重要工作。说不可能,一是因为每种方志的记录体例千差万别,甚至部分方志没有任何体例可言,纯粹是在行文中随意提及,无法使用任何技术手段进行统一提取;二是因为早期方志几乎不加考证,一页之中需要提取的条目多达数百条,全书需要提取数十万条索引项。说必须完成,则是因为索引将会极大方便读者的翻检使用,对方言学、词汇学等相关学科利用这批材料进行研究也将大有助益。

在整理者与编辑的密切合作下,我们最终用了整整一册,来呈现本书的篇名索引与条目索引。也许这两个索引,尤其是条目索引的编纂还有很多不足与疏漏,但我们相信它一定会为读者带来相当大的便利。

作者简介

曹小云,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徽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辞书学会副会长,《安徽古籍丛书》编审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级教学名师;现任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古籍整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全国高校古委会研究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出版《中古近代汉语语法词汇丛稿》《〈跻春台〉词语研究》《汉语历史词汇研究》《〈唐律疏议〉词汇研究》《日藏庆安本游仙窟校注》等;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曹嫄,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东亚语言所访问生。主要从事汉语史、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出版《无为集校笺》(合著)、《白鹿山房诗集》等,在《语言学论丛》《汉语史学报》《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十余篇。

内页欣赏

目录清楚

题解准确

校勘细致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历代方志方药学专业 言文献集成》:深藏于方志中的巨大宝藏

相关:

老师,如果我们待在这儿,可能会死掉!十年前的今天,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随后引发巨大海啸,致使1.8万人遇难。共75个孩子不幸身亡,其中竟有74人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川小学。预警明明已经发出,大川小学的孩子们为什么还是错过了逃生的窗口呢?2011年3月11日那个地狱般的下午,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本文摘自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的非虚构作品《巨浪下的小学》,帕里在六年的研究中发现,可能真正的问题正是日本本身。《旧世界的最后一小时》文/理查德..

刷脸泛滥,人工智能需要处理伦理道德问题的能力吗?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人工智能的建议一再被来自科技界的代表提及。显然,人工智能系统已经为社会带来了巨大好处,并且有潜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波特兰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梅拉妮·米歇尔在《AI 3.0:思考人类的指南》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你可能一直在使用的许多服务都起到了核心作用,有些甚至你都没有意识到,如语音转录、GPS导航和出行规划、垃圾邮件过滤、语言翻译、信用卡欺诈警报、书籍和音..

“世界主义者”陈乐民:做“有灵性的沙粒”《查理周刊》惨案、伦敦的爆炸、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蔓延欧洲的新冠疫情……近年来新闻里不时传来欧洲的坏消息,让我们不由得产生困惑:曾经光辉的欧洲文明已经沉沦了吗?欧洲文明还重要吗?新近出版的九卷本“陈乐民作品新编”可以被看作是对这种困扰的回应。陈乐民生前是著名的国际问题与欧洲学家。解读欧洲文明进程的轨迹,并把这种对异域文明的观察最终落到对本土文明的省察,是陈氏文明史书写的独特思想路径。陈乐民(1930-2..

余华时隔八年写出的《文城》是“纯文学爽文”吗?“尽管我对作为小说的《文城》评价有很大保留,但我依然要承认,《文城》背后的余华有些打动我——与此相比,《第七天》背后的那个余华就会让我感到不适,他功成名就,却偏要来不可靠地代言我们这代年轻人的愤怒和残酷。”好故事不等于好小说:评余华《文城》文 | 李壮让我们开门见山地说:在我个人看来,余华的新长篇《文城》,是个好故事,不是个好小说。接下来,让我来具体解释一下这句很短却又很绕的话。01“小说”和“故..

有人把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都画出来了卡尔维诺在经典作品《看不见的城市》里假借马可·波罗之口,向忽必烈讲述了自己在旅途中所见过的城市。书中,马可共讲述了55座城市,卡尔维诺将这些城市固定在11个系列里,每个系列5个片段,这些片段被重新组合,显示了城市的秘密——吸纳众多,无所不包,始终是希望的体现,又是郁积负罪感的源泉。《看不见的城市》小说的历史背景带出真实存在过的两座城市:忽必烈帝国的都城和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这两座城市的对峙显示了..

这一次,我们听她说——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故事在属于“妇女”的节日里,我们见到最多的称呼却是“女神”“小仙女”“少女” ,似乎超脱于俗世烦恼、家务琐事、岁月流逝,女性的魅力才真正焕发。有这样一群少女,她们的呼喊隐没于战争史诗中;有这样一些 “仙女” 和 “妖精” ,她们成为英雄凯旋故事里的 “花边” 和 “作料” ;还有那样几个女人,被称为 “毒妇”“巫婆”“疯女” ,背负上 “祸水” 的骂名。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们她们在奥林匹斯山巅俯瞰人间冷..

成为母亲后,她写下母职的另一面过去几年,在关于女性话题的种种讨论声中,母职与女性身份的冲突问题常常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母职是否与生俱来?成为母亲,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任何一个当代女性来说,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想要从中厘出个头绪,也绝非易事。在又一年的“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想要重拾母职话题,探讨常常被主流话语所掩蔽的“母职暗面”。为此,我们请到了今年刚出版《我本不该成为母亲》的加拿大作者阿什莉·奥德兰(Ashley..

白先勇:王国祥走后,我孤独至深以下文章来源于往事叉烧 ,作者叉少说起华语文学,白先勇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出身名门,父亲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马佩璋是官家小姐,导演谢晋称呼他为“最后的贵族”。白先勇不到三十岁就写出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到今天为止,这本书在20世纪中文小说中依然名列第七,是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白先勇一生只写过一本长篇小说《孽子》,《孽子》为华语同志文学开山之作,曾推动台湾地区同志运动的发展。白先勇一生..

埃莱娜·费兰特:作为女性,我们要建立丰富广阔的文学世界“我只有采用一种简洁、清醒、强悍的女性声音,类似于这个时代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声音,我用这种声音开始写,才会觉得能写一个好故事。”——埃莱娜·费兰特注:本文摘自埃莱娜·费兰特的书信、访谈集《碎片》,原文刊登于2015年《巴黎评论》。因篇幅限制,内容有删减。妇女节快乐!埃娃:你觉得男性写作和女性写作之间有什么根本的差别?费兰特:我通过我的个人经历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从小——十二三岁——就非常确信,一本好书..

《我的心迟到了》:佩索阿爱情诗中奇特的四重奏佩索阿在文学中创造了“异名”奇迹。对众多异名的使用使佩索阿的爱情诗成了一座爱的迷宫。大体而言,卡埃罗是爱的实践者,佩索阿是爱的描述者,冈波斯是爱的反思者,雷耶斯是爱的倾诉者。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爱情诗中奇特的四重奏。撰文丨程一身《我的心迟到了:佩索阿情诗》作者:(葡)费尔南多·佩索阿译者:姚风版本:果麦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年12作为佩索阿的译者,我知道他有过短暂的恋爱史,其情诗有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