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

2019-10-31 00:57:51 来源:网络

在这个监狱里,许多无形的力量在束缚和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让我们拘泥于狭小之地自娱自乐。

电影《哪吒》里申公豹说:

人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你无法撼动它。

我们热衷于讨论这种“偏见、成见”这种人性基因,是因为比起自己的看法,我们更容易在乎别人的眼光。

我们渴望被关注,又害怕被凝视,我们希望获得认可,却发现无力摆脱那些百口莫辩的成见。

今天要讲的电影,不仅是关于成见,更是关于我们如何摆脱自己的成见,走进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不同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让我们每个人都很独特,独特到或许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能理解你的内心深处。

这种不理解,像是人和人之间的心灵高墙。

这堵高墙又高又险,攀爬它去追求彼此尊重和信任的过程伴随着惊喜和失望,甚至会中途放弃。

独特又盲目的我们,要怎么翻阅一层层高墙壁垒,去到达彼此最真诚的领域坦诚相待?

可幸的是,现实难以实现的事情总会在电影短暂有限的时空里呈现,它不一定会成真,但却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


Top250之触不可及

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

一开始选择《触不可及》只是因为豆瓣评分高达9.2分,牢牢挂在豆瓣电影Top250的榜单里,这样省去了信息检索的成本,降低浪费时间的风险。

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奥利维埃·纳卡什的巅峰之作,包含跨越种族和阶层的友情、艺术、人生等宏大主题。

叙事母题是种族对立,也就是讲白人和黑人相处过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评分很高的《绿皮书》也属于这类母题电影。

故事从瘫痪的白人富翁Philippe招聘贫穷的黑人混混Driss做全职陪护开始,到二人相互被“驯养”结束

“驯养”来源于《小王子》,表示和另一个人成为牵绊。

故事的走向并没有什么惊喜之处,结尾也是皆大欢喜。

而我想说的,是尝试从电影中的几段对话发现白人和黑人,或者说上流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价值观差异,特别是其中折射出的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对比。

我甚至有点怀疑,导演是不是有意无意在调侃法国高雅艺术的落败。

另外需要多余强调两点:

一是之所以只说价值观差异,是因为电影整体很温和,没有表现明显冲突;

二是这里提到的所有标签只针对本电影,比如电影里的白人(Philippe)代表上流社会,黑人(Driss)就是底层社会,但现实并不一定是,也不代表本人立场。


三席精英与大众的对话

  • 对话一:初次见面,肖邦遇上库尔邦
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

Driss:(自信)我有喜欢的歌手,比如:库尔邦、地球、风与火乐团,我品味不错吧。

Philippe:(平淡)我不认识他们。(有一种“我不认识这种三流歌手”的感觉)

Driss:(傲慢)如果你连他们都不认识,那你对音乐是一无所知。

Philippe:(试图掌控局势)听着,我可不觉得我是个没有音乐涵养的人,即使我没听说过你说的什么“苏尔什么的·······”

Driss:(打断)不,是库尔邦。(法语发音,不是很懂)

Philippe:(优越)那你呢,你认识肖邦、舒伯特、柏辽兹吗?

Driss:(不屑)我不认识柏辽兹?你知道柏辽兹才让我感到奇怪呢。

Philippe(自信):我可是专家。

Driss:(调侃)是吗?在那里你认识谁?你知道哪幢楼?

Philippe:(懵逼)什么哪幢楼?·······天啊···柏辽兹在成为街区名字之前,他可是个有名的作曲家,19世纪的作家和批评家。

Driss:我开个玩笑,我当然知道谁是柏辽兹。我还看出,无论是音乐知识,还是幽默感,你都没有。

Philippe:让我们看看你的文件吧······

显然,关于音乐的对话最后难以为继。

对应在文化领域,二人的对话也是高雅文化(也叫精英文化)和流行文化(也叫大众文化)的对话。

而两种文化就是我们学习语文时熟知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谈到精英和大众,谈到流行音乐,不得不提到欧洲文化研究的其中两大学派。

一个是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其主要是批判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过度商业化的大众文化对社会改革的阻碍、以及对精英文化的侵蚀。

该学派中有位名叫西奥多·阿多诺①的研究者写了些文章来批判流行音乐,如《论音乐中的拜物教特征和听觉的倒退》、《论流行音乐》等。

①西奥多·阿多诺: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评论家,批判电子机械复制技术,推崇印刷艺术。

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是一种伪个性化策略下生产的同质化产品,这种音乐使文化消费变得消极被动,虽然为大众提供了心灵庇护所,但也让大众在千篇一律的节奏中丧失批判思维,由此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稳定。

通俗点讲就是,流行音乐是某几个固定主题、重复旋律模板下经过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一边盈利一边愚民。

总之在阿多诺这里,普通大众没有什么批判性欣赏能力,只能接受流行文化的精神腐蚀。

另一个是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文化研究学派”,该学派关于文化的主张是大众文化有其消极面,但却是生活必要的一部分,大众对流行文化的消费是有反抗性的,直接反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主义取向②

②精英主义取向:唯有“有理性有知识”的人才能真正的推动社会进步。

在主张大众具有“消费积极性”路上越走越远的人是约翰·费斯克③, 其代表性言论是文化生产经历生产和消费两个阶段,而大众具有“文化生产性”,能够从流行文化中自己生产出“意义和快感”。

也就是说,虽然流行文化在生产阶段只是作为商品而生产,但到了消费阶段,生产者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过往和情感倾向去理解流行文化,一千个消费者有一千场内心戏。

与法兰福克学派相反,费斯克把大众文化具有的积极性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③约翰·费斯克:英国传播学研究者,大众文化迷,十分喜爱麦当娜。

  • 对话二:一帧艺术的感动与一摊血的离谱
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

Driss:我们走吧,你都在这儿呆了快1个小时了,该换个地方了。

Philippe:这幅画传达了一种安谧祥和,甚至还有一丝冷暴力。

女职员:我也觉得这幅画很让人感动。

Driss:这些白布上的血迹让你感动?这幅画多少钱?

女职员:应该是3万欧(约二十二万七千多RMB),要不要我去确认一下?

Driss对女:我看是要去确认一下,这个价格太离谱了。

Driss对Philippe:你不会花3万欧买这一摊血吧?这不可能(这么贵)。

Philippe:不不,有可能。

Driss:这家伙流了一摊血在画布上要求3万欧?

Philippe:告诉我,德瑞斯,你认为人们为什么对艺术感兴趣?

Driss:不知道,为了卖钱吧。

Philippe:不。因为这是人们来过这世界后所留下的唯一的痕迹。

Driss:这是屁话。我去建材店,然后完成我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如果你愿意,我还能加点蓝色作为馈赠。

Philippe:别胡说八道了,给我巧克力····

女职员回来:不好意思,我刚才搞错价格了,应该是41500欧(约三十一万四千多)。

Philippe:我买了。

Driss:真的???

一幅画,在白人眼里是祥和、感动、冷暴力诸如此类的抽象体验,价值千万;

而在黑人眼里只是一摊血,不可思议。

这像极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学者瓦尔特·本雅明④描述的声光复制时代机械技术带给艺术的影响,与该学派的其他学者不同,他似乎是个民主派。

④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哲学家、艺术批评家,研究领域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历史、神学、语言学等。

在本雅明看来,电影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复制技术从印刷复制走向声光机械复制,这种变化带来的是艺术灵韵的丧失,其展示价值超过崇拜价值。

所谓灵韵和崇拜价值,就是电影中P观望名画时带给他的艺术感动,这种感动是不可复制的;

所谓展示价值,就好比我们去了艺术展览馆,拍了许多照片然后发微博,再由许多人转发,于是艺术的震撼感由此结束。

但本雅明还觉得,机械复制技术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权威,拓宽了观赏者数量和层次,使普通大众有了接触高雅文化的途径。

传统艺术权威的打破在这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D后来在P的家里用颜料和画布即兴发挥了一幅似乎也很“抽象”的画,P帮D以不错的价格拍卖了这幅画。

这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在暗示,高雅文化的灵韵在于精英们自作多情的观赏和买单?

  • 对话三:一场静默与一颗会唱歌的树
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

Driss:(演员亮相)噗哈哈······他看得见吗?

Philippe:嘘····

Driss:好,我闭嘴,哈哈······

······ ······

Driss:这是一个树,哈哈······一颗会唱歌的树,哈哈哈······

Philippe:嘘······

Driss:他唱的是德语,哈哈······

旁人:嘘····

Driss:嘘什么嘘,是德语吗?哈哈竟然还是德语,你真是疯了。真受不了,这个演出要多久?

Philippe:4个小时

Driss:······

歌剧是欧洲古典艺术的代表,一般来说是贵族精英才能观赏的节目。电影中D因为成为P的陪护才有机会看到歌剧。

但在周围人安静的欣赏时,只有他在一旁很聒噪的调侃,显然D无法理解这种所谓的高雅艺术。(其实我也看不懂)

这里和对话一形成对比。

对话一中P没有听过D所说的流行歌手,文化精英不能欣赏下里巴人,但在欧洲的文化研究中能找到关于为什么文化精英不能欣赏大众文化的解释。

他们的解释是:“大众文化没有灵魂,难登大雅之堂”。

实则背后的隐喻是,大众文化的出现与普及危及的高雅文化的存在,危及高雅文化观赏者在文化领域的“话语权”⑤。

简单讲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谁来听我讲话,我怎么靠这个赚钱,所以要捧高踩低。

但反过来看对话三,当D无法理解歌剧,普通大众无法理解阳春白雪,却只能因为文化层次不高,艺术鉴赏力低等原因。

这种话语不对等的隐喻,其实存在于生活日常,也就是所谓的双重标准。

也就是双标,我不欣赏你的是因为你的不好,你欣赏不了我的是因为你没文化。

⑤话语权: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控制舆论的权力,以权威的身份说话并要求人承认其真理性。

走出我们的“文化监狱”

你认为我低俗,我觉得你装十三,所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为什么要相互鄙视呢?

在这场精英与大众的对话里,重要的不是哪个好哪个坏,而是为什么好,为什么坏。

如果不是凭借一个标准去评价,那么这背后必然存在话语权的不对等,反正谁权力大、谁占的资源多,谁说了算。

话语权的不对等自然带来双重标准,以及民主科学、互相尊重等则成为乌托邦幻想。

此外,美国文学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曾把文化比作监狱,在这个监狱里,许多无形的力量在束缚和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些无形的力量就好比无形的高墙,使不同监狱的人缺乏开放民主的交流,久而久之产生文化隔阂。

当然除了这种文化内在性的束缚,还有外界人际交流、市场流行趋势等的影响。

这些因素从内到外使我们拘泥于狭小之地自娱自乐,阻碍着我们发现更广阔的天地,更别说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

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

电影的最后,遵循法式温情电影的戏法,Philippe和Driss最后成为互相欣赏和理解的朋友。

Philippe开始听流行音乐,学会了抽烟解愁,Driss也尝试以礼貌温和的方式去处理事情。

现实中,要去改变一个人很难,改变意味着彻底否定自己,而否定自己牢固的习惯并不容易。

但也会很简单,你不需要以个人标准去评价好坏、去责令改变,长久以往的相处就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人类文化纷繁多彩,值得我们走出自己的文化监狱,敞开心扉去欣赏。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如果人人都愿意攀过高墙坦诚相见,这种二元对立的话语会不会逐渐消失?

,撼动别人加湿器的作用 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

相关:

最牛班主任的讲话,不要做趴在窗户上的苍蝇有位老师对学生们曾说了一番话:我今天的讲话,主要是对那些我放心不下的同学说的。我想说:不要当趴在窗户上的苍蝇——只有光明没有前途!有的同学可能想,我现在还很小,这叫前途无量。我想说,因为你年轻,所以你还有光明,但不能保证你有前途。如果你做不到我以下这三句话,你只有光明,没有前途,说白了叫前途不“亮”。第一句话 不要以为小,就不想努力跑吃饭要靠自己的嘴,走路要靠自己的腿!任何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

最经典的20部电影,浓缩了20个经典人生哲理,句句精辟1.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的人,等你获得真正的幸福之后,就会明白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珍惜你爱的人。《泰坦尼克号》2.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飞屋环游记》3.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当哈利遇见莎莉》4.拿起剪刀我没法拥抱你,放下剪刀,我没办法保护你。《剪刀手爱德华》5.爱情,要么让人..

| 都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年少不知李宗盛,长大才知林忆莲。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李宗盛说:“ 真的要断了过去 让明天好好继续 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 ... ”林忆莲说:“ 不必给我安慰 何必怕我伤悲 就当我从此收起真情 谁也不给 我会试着放下往事 管它过去有多美... ” 集歌手,作曲家于一身的歌坛才子李宗盛,从经典代表作之一的《梦醒时分》,到多年后推出的两首自己演唱的《给自己的歌》、《山丘》,字字直抒胸臆,句..

电影《少年的你》戳心台词大集合1 我就是个小混混,没必要装什么教养。2 在这儿写,陈念欠小北一次,我又没说欠什么,也有可能是饭啊。我又没说是饭,也有可能是别的。3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4 你太干净了,你不懂。5 陈念,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6 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是,没脑子,没钱,也没有未来,可是我喜欢一个人,我就要给她最好的结局。7 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8 你先走,你先去安全的地方。9 你长大之后,我们还会再..

送给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你我还有改变的可能性。一想起这一点,我就心潮澎湃。——北野武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没有那个人,我就做那个人。 ​​​——中岛美嘉精美书摘短句|经典语录|电影台词,关于爱情|友情|生活。

唯美散文《等你,在烟雨江南的墨色里》,值得一读读你,我用江南的烟雨为墨,蘸上春的颜色,用心去勾勒,用想象去临摹,你温暖的容颜如昨。寻你,梦里千百度,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口,倾城回眸,你正在灯火阑珊处。只因一次不经意的擦肩,我便开始了漫长的守候。而与你的相见,也就是一朵花开的时间,我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的美好,只愿,将所有与你相约的每一次芳香,精心典藏。——题记水墨江南,是我梦中的缠绵。碧水蓝天,芳草青青,飘逸的柳丝伴着柔柔的暖风,轻轻抚慰着多情的..

撼动别人的成见很难,但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监狱在这个监狱里,许多无形的力量在束缚和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拘泥于狭小之地自娱自乐。电影《哪吒》里申公豹说:人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你无法撼动它。我们热衷于讨论这种“偏见、成见”这种人性基因,是因为比起自己的看法,我们更容易在乎别人的眼光。我们渴望被关注,又害怕被凝视,我们希望获得认可,却发现无力摆脱那些百口莫辩的成见。今天要讲的电影,不仅是关于成见,更是关于我们如何摆脱自己的成见,走进不一样..

遇见花海--彩虹谷晨光熹微,我睡眼惺忪地起床,简单收拾后,和妈妈以及她的同事们踏上了心心念念的金川花海之旅。五颜六色的风车映入我的眼帘,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彩虹谷。数不尽的风车随风转动,沙沙作响似大自然送给游人的见面礼。尽管不像音乐会那样音色繁多,却依旧萦绕耳畔,以至于回来好多天,风车长廊给我的美好感觉依然在心中挥之不去。遇见就是幸福金川花海风光旖旎,让我大饱眼福。步步高、黑心菊、福禄考在蓝天白云下争奇斗艳,可..

散文:怀念桑林怀念桑林怀带着孩子的那段时间,竟非常地想吃桑葚子,脑海中不免闪烁出关于桑葚子的记忆。儿时,村里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耕作,为了发展蚕桑业,大队里在一些贫瘠的丘陵地上栽种成片的桑树,离我们家最近的那片,成了我和邻居小伙伴的乐园。春天,我们在林子里挖野菜,时常边挖菜边玩耍,或比赛爬树,或在枝桠间打秋千,或坐在树上哼唱刚在学校学会的歌谣,桑林上空便不时地起伏着我们无忧无虑的欢笑。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春夏之交桑..

俄外交官:俄罗斯关切美国在太空的卫星数量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30日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副代表安德烈·别洛乌索夫近日表示,俄罗斯对美国在太空部署超千颗航天器组成的卫星群感到担忧。据报道,别洛乌索夫在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上发言称,美国卫星群的卫星数量超过1000颗,接近其他所有国家的卫星总和,俄方对美国的卫星群表达“严重关切”。同时,他指出,美方把所有卫星注册为通讯或气象卫星的做法目的不明。资料图:当地时间1月11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