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 | 说

2019-10-24 09:14:10 来源:网络

关注 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

每日好诗 | 说

梁晓明

我走到语言旁边

我看见炊烟

炊烟是东汉的一个故事

一翻开扉页它就上岸

波纹打湿了两岸的语言

我一伸手指

空气向四方荡开

撞到墙上又向我撞回来

我被车子挤到路边

脚下正踩着一片枯叶

枯叶咔嚓一声碎裂脚下

蓝天就在眼睛里拉开

这时我就站在语言的后面

我知道后面往往是墙壁

墙壁上石灰一片洁白

洁白又站在天空的门外

我却站在洁白的家里

家里是前辈混乱的遗产

我站上被风灌满的阳台

栏杆正叩击着空气的瓦片

空气从遥远的树叶上起来

它赶来与我的手指相见

我把一本书翻到诗歌这一页

我大声朗读:

大海的脸上都是皱纹”

再旁边一点

就是咖啡馆

像一个逗号

点在阳光与青草的中间

头发像菊花开在眉毛上

酒杯里于是升起南山

坐在桌前铺开稿纸

把语言与烟灰抹到右边

用一只簸箕把它们装走

提起脚一踢垃圾箱的铁门

哐当一声哗啦啦倒下去

是音乐

不是语言

但是我往后面一站

是语言

而不是音乐。

专 家 点 评

这首诗的难度在于,试图用一种具象的方位学揭示某种抽象的拓扑学,并把这种难度融入一种举重若轻的写作中。称其难,标题就泄密了,只有一个字,“说”。太初之际,神依靠“说”这项本能,造化苍生万物,绵延至今,“说”本然包含着“兑现”“生产”“完成”之意,“说”已经携带着以言行事、知行合一的古老基因。“说”到了,便“做”到了,这是诗人的神话学,也是普天下写作者们甘之如饴的意识形态。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说”,亦乃“语言”“诗”的别称,不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如何写的,它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一只小海螺,总藏有历史上“为诗一辩”的回声,以最直观的形式推动了一种本质之音的传播和迂回,参与到言说和创造的流动性进程当中。

这首诗用词语演绎了一个流动性现场,每读一遍,本来沉寂下去的诗就又活了一次,如同在一幅水墨画中目睹微风吹皱一池春水,也像诗人用一个词推动一次多米诺骨牌运动(整个过程是完整流畅的,但个别诗句偶有脱序和卡顿,因为朝向完善是个无止无限的过程)。全诗以这个句子开端——“我走到语言旁边”——这个领航式的动作,静悄悄地宣示一个极大的写作真理。如果“我”暂时地等同于作者的话,那么作者与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时我们会认为,作者是语言的主人,我手写我口;有时则相反,认为作者只是语言的代理,语言是法西斯,不是禁止我们说话,而是强迫我们说话(罗兰·巴特语)。在这里,“我”和语言的关系,如此明确地被设置为邻近性的:“我”是语言的近邻,如同哲学是智慧的近邻一样。主奴关系被诗人革新为友谊关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翻转。建立了这样一种新的心智视野,我们再往后读,便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了。当“我”走到语言旁边这个象征性姿态发生之后,某个远景呈现出成熟的迹象,这情景被诗人想象成某座依山傍水的小屋升起了炊烟,有新的产品/原则即将诞生,“说”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做”。这个丰富的创造性过程,伴随着一连串随性而至的轻快步履和闪转腾挪,词语的顶真游戏和乔装变脸,空间和时间的微观戏剧,开始了虚实相生的命名、陈述、辨认、调校、内省和抒情,直到语言来到另一位邻居旁边,音乐以其升华的形式,并不停止,而是进入更广阔的流动命运之中。

特邀点评:张光昕

诗人简介

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1963年生。1987年创办中国先锋诗歌同人诗刊《北回归线》。

专家简介

张光昕,文学博士,青年批评家,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诗评论》(北京)编委,《飞地》丛刊(深圳)编辑,2014年与友人发起北京青年诗会,在汉语诗界推动“桥与门”、“成为同时代人”、“诗歌正义”、“荒芜之后的风景”等主题系列讨论。有学术专著《西北偏北之诗》、《昌耀论》(即出)、诗论集《刺青简史》、随笔集《补饮之书》(即出),担任“当代诗人研究集”分卷主编,与友人合编《在彼此身上创造悬崖——北京青年诗会诗选集》,另主编各类诗歌选本若干。

精彩好诗

八声甘州 · 访盐城湿地保护区

镜中人

自然会有办法的

每日好诗 | 说

点 评 专 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栏目主持:王夫刚

一 键 关 注

中国诗歌网

我走到语言旁边

我看见炊烟

,金融超市

相关:

散文|人到中年后,灵魂的安静,很美!(美文)来到必须的年纪,便会不喜欢说话了。玩呗种花,饮茶,念书,和音乐耳鬓厮磨,尽享闲庭信步的岁月,倒也安暖。习惯一个人清静,因此拥有大量归属于自身的時间,能够思索,能够养神,清静,多好啊,不容易让步伐在茫然中负累,不容易让心在喧闹中迷途。清静是一支花...... 浅浅的,淡雅的,在归属于自身的半亩花田里,畅快的享有阳光雨露的滋养,无须释放浓厚的清香,不用开的有多鲜丽,仅仅满不在乎的漂亮。清静是一朵云...... ..

轻薄与厚重近距离地观看一只蝉儿在鸣叫,透明的蝉翼扇动,声音四散开来;蝉翼震动的声音与蝉身抖动的声音形成对比,一只蝉儿,也可以发出如此丰富的鸣叫声,全然不顾人们一会说它轻薄,一会说它厚重。一位散文泰斗,九十五岁了,侨居国外多年。许多仰慕者辗转打听,想一睹先生尊荣。先生避而不见,华人作家的聚会,他也坚决不去参加。就是这位隐居老人,近年杰作频发。老了,就做客厅里的一盏灯光,用时光照亮自己。他不需要再去争辩什么了..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三种能力,定将强大无比如果你感到害怕,那是因为你还不够勇敢;如果你老是说苦喊累,说明你内心还很脆弱;如果你老是抱怨这埋怨那,说明你还不够坚强……如果你想要变得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那你就必须不断锻炼自己,强大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更出色,更优秀,更有本事。本事不是天生的,都是自己不断修炼出来的,只要你肯下功夫,你也可以很有本事。一个人,一旦有了这三种能力,定将强大无比!第一种能力:高度自律,越自律,越出色你永远无法..

人生不跌到谷底,怎么看清世界人生,得如何,失又如何;我们只是世界的匆匆过客感情,聚如何,散又如何;我们只是缘分的体验者财富,多如何,少如何;我们只是金钱的使用者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负累,何必执着很多朋友,合有缘故,分有理由何必挽留,何必强求很多事情,该忘的忘,该放的放何必思索,何必难过!很多时候的很多人;不是我们不尽心而留留得住的,不用你花心思挽留;留不住的,不配你掏深情乞求很多时候的很多事;不是我们不尽力而为..

请善待,每一个遇见《请善待,每一个遇见》佛曰: 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 前世一千次的相识,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爱,友情也好,爱情也罢,都不应该是卑微的存在。若一份感情,没办法给你真正的快乐,转身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离开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缘来了,请用力珍惜;缘走了,也不必感伤。如此,再烦恼的关系,也能巧妙化为过去。感情需要平等,还要懂得尊重,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不会得到真心的情。我们应..

小时候的农村,曾经的我们,回不去了农村长大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比起来,真的很多不一样。走进城市,一切都那么陌生,让人想要退缩,可是回头去看的时候,发现再也回不去了。小的时候,没有什么玩具,折一根树枝,就可以当做一柄宝剑;捏一团稀泥,就可以搭建起一个小房子,甚至还不知道城堡是什么;掐一片树叶,放在嘴边吹响,简单的节奏仿佛一首完整的曲子,一样让人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农村孩子的玩具,只有大日然最简单单调的色彩,泥土的黄色、树枝的褐色、枝..

水有灵兮山有魂,山水相依育京城北京城坐落在华北平原北部三面环山的“北京湾”里,从东向西依次有燕山山脉、军都山脉和太行山脉环绕,最西面的正是群山连绵、巍峨耸立的太行山脉北段,统称“大西山”。一条大河从黄土高原的北部蜿蜒东流,顺着太行山脉与军都山脉的缝隙劈山穿谷,在门头沟三家店附近冲出大山奔向平原,这就是永定河。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山如父,河为母,它们共同塑造了宏伟壮丽的北京城,写就了华夏历史的精彩篇章。 1.悠悠母亲..

托尔斯泰经典《复活》将改编歌剧根据托尔斯泰小说原著改编的歌剧《复活》将于今年底在北京首演,以此向名著致敬,并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复活》改编为歌剧,此前国内外没有先例,剧情结构将分为序曲、结尾和四幕六个部分,剧情按照倒叙方式展开到第三幕,之后顺叙。 本剧通过男主人公涅赫柳朵夫与女主人公玛斯洛娃的情感故事,抒写了一支赞颂人性和生命复活的心灵交响曲。据介绍,这部作品基本按照托尔斯泰小说原著的叙事逻辑和故事脉络改编,但侧重点和人物..

大型原创民族管弦音乐会《新国门畅想》大剧院上演 随着指挥家许知俊挥动手中的指挥棒,编钟、古琴、埙,三件代表中国古韵的乐器,开始在乐手的演奏下发出古朴的韵律……10月22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演艺集团以及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民族乐团与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新国门畅想》大型民族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 从洪钟大吕与古琴带来的《天下首邑》到气势磅礴的交响合唱《国之大兴》,从优美的旋律到铿锵的节奏,从鸽哨的鸣响到..

70余座明清时期墓葬现身天坛南门外,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70余座明清时期的普通墓葬。昨天,文物部门透露,类似动工前先考古勘探的工程已成主流,而五六年前主动考古的工程只占到一两成。 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考古发掘现场已经立起围挡,豁口处有保安24小时值守,防止有人闯入。围挡内,大部分土地被绿色苫布覆盖着,只露出几处长方形的探坑。几位考古工作人员戴着草帽,坐在马扎上记录发掘信息,还有一些穿着天蓝色背心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