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该多些扬觯

2018-12-11 09:54:13 来源:网络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礼记.檀弓下》有篇文章。说是春秋晋国的大夫知悼子死了。灵柩还没有下葬。国君晋平公就饮酒作乐。御用厨师杜蒉认为这是违反礼制的。但是他地位卑下。不便。也不敢犯颜直斥平公的不是。于是。他采用了很巧妙的迂回策略。先是罚乐师旷一杯酒。又罚平公的宠臣李调一杯酒。接着给自己斟了一杯酒。面北坐下自罚。然后快步匆匆走开。平公对他的奇怪举动很是好奇。把他喊回来问他为什么要罚师旷喝酒。他回答说:"大夫死了。是不允许奏乐的。现在师旷奏乐了。所以要罚他一杯酒。"平公又问他为什么要罚李调喝酒。他回答说:"李调为了自己的饮食。明明君主有不对的地方。也不加以劝说。所以。罚他一杯酒。"平公接着问为什么他自罚一杯。他回答说:"我只不过是个厨师。却干预朝堂上的事。所以自罚一杯。"终于。平公明白了杜蒉的意思。也醒悟过来了。说自己有错。要求杜蒉罚他一杯酒。杜蒉就把觯(酒杯)洗干净。斟满酒。恭恭敬敬地递给平公。平公一饮而尽。还把觯高高举起给周围的侍从和大臣们看。说:"我死后。一定要把这个酒杯好好的保存起来。"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不能不佩服杜蒉的睿智。设想一下。如果当时他不是用这样的策略。而是直接跑上去指着晋平公说"你这样做是违反礼制的。"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又为他劝谏的对象是能及时醒悟的晋平公而感到庆幸。如果他面对的是残暴的殷纣王。那估计他的下场肯定也就跟比干的差不多了。

后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礼仪习惯。就是当别人给你敬酒时。喝完酒后你得双手把酒杯高高举起。对着敬酒的人和所有在场的人稍微转动转动身体。表示感谢。这个传统延续到现代。称为"杜举"。或"扬觯"。

其实。几乎所有的人。上到一国之君。下到平民老百姓。都不想听太刺耳的话。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谓"忠言逆耳"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有多少忠臣。因为苦谏、力谏而丧命。这且不说。毕竟那离我们普通人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但提意见要有提意见的艺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劝人家要劝到点子上"。却是我们应该知道。而且在实践中应多加贯彻的。你在单位里。给你的上级提意见。你得"候着他开心的时候"提。而且要善于"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还得"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一旦不对劲。就得赶紧刹住。给你的平辈同僚提意见。虽然不必向对上级那样小心翼翼。但你也得注意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你的下属。你千万不要以为人家比你级别低。你就可以依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得留点小心。说不定没多久人家变成了你的上级。而且还是顶头上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古代圣贤真是伟大。早就告诫我们。凡事不可过头。哪怕你做好事也不能过头。更何况某些好事或许只是你自己认为的。对方反而觉得你是在干涉他的私事。

反过来说。如果你有过错。有人给你提意见。那你就得像晋平公那样。幡然醒悟、欣然接受。并且要对给你提意见的人表示感谢。这个道理。恐怕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但是要真正做到这点。却是很难。尤其是那些"刺耳"的意见。你心里或许赞许对方的观点。但你的"老面子"却不愿意放下。因此。我们在平时就得有意养成一个习惯。在听到别人不同意见的时候。自己的反应要慢一拍。甚至两拍。先在心里盘算盘算。人家讲的话是否有道理。是否是"为你好"。对于人家是"为你好"的话。你当然得接受。而且要感谢;如果人家的话并不是"为你好"(或许是你自己认为是这样的)。那你也没有必要立马爆发出来。你大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罢了。

不啻在单位里要如此。在家里跟你的亲属。也是这样。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家里人。讲话就可以随随便便。你得知道还有"夫妻相敬如宾"、"亲兄弟明算账"呢。但确实有很多人于此是个失败者。他们往往在社会上可以从容地跟各色人物打交道。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仅仅有条。可谓交际方面的"老手"。然而。他们在家里却是沟通的"婴儿"。夫妻关系处不好。翁婿婆媳关系处不好。甚至连与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的关系都处不好。真是"不如天天在单位加班"了!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他不会沟通。而是他在家里根本就没用心地沟通。总以为自家人就得"以真面目相见"。说"在社会上不得不带着面具"。如果在家里还得"带着面具"岂不人生没有意义了?

然而。这个想法却是真正的错误。也是很害人的。古代哲人早就知道并告诫我们"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可见。和谐之家的重要。所谓"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在家里也得多些"扬觯"才好!

,vsync 生活中你该多些扬觯

相关:

爱相思▼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雨雪敲打前门窗。 奈我不能夜里狂。 不知相思如何守。 儿女红酒醉三更。

撒哈拉之夜▼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繁星点点 是缀满黑幕的钻石 总有几颗最大的 恍惚中眨了眼 谁悄悄移了位 在眼皮张合之间 一颗星向一颗星的靠拢 窗寒露深 四下静谧的神秘 夜立中宵 只为你 看在眼前 伸手才觉遥不可及 喷泉声 骤起 四周越发孤寂

从未忘记,最美的青春遇到的老师▼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沏一壶茶。就这样坐着。遥望着漫长的黑夜。看着头顶的灯光。我心里想着:这个时候应该思考些什么。 但具体要思考些什么呢?我不知道。但凡是人。无论何时何地。脑子里总该有些东西吧。我回想着刚才读过的弘一法师的书。接着我想到了我高三的语文老师。我想起在我刚开始接触李叔同的时候。看到他拿着李叔同的《一轮圆月耀天心》。在我了解了一些李叔同之后。看到他拿着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如今。..

想要你的臂膀▼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豪饮 无法消除离别前的忧伤 无法抑制 感情的生长 理智去了远方 我们相互张望 找能够靠近的地方 一颗心努力地 感受另一颗心 距离有些远 感觉那么真实 却又那么飘忽 无法破译 兀自迷乱 那么热 那么烫 调整的都是一个方向 左边是你 右边还是你 想要的 你的臂膀 转眼陌路 何必有相逢 人那么多 为什么独留我念想

更漏子.更听肠断猿▼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暮云归。万山暝。寂寂斋房人静。孤独夜。冽风寒。无俦只影单。 尘缘路。多风雨。一曲阳关别去。其中味。好悲酸。更听肠断猿。

更漏子.人生多别离▼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聚香斋。春宵短。一夜蓬莱清浅。天欲晓。敛愁眉。心情如乱丝。 琴弦断。清泪潸。总想西窗共剪。无奈别。好伤悲。人生多别离。

更漏子.江楼邂逅梅君▼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江畔玉楼缘邂逅。赋诗作对添枝。探今论古乐怡怡。临别语襟期。 情缱绻。与丝齐。风风雨雨相依。尊杯酒罢各东西。泪流胡马嘶。

蒸年糕▼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拌粉筛箱稻饼蒸。胭脂点色一层层。 甜香软糯千家喜。万户尝糕步步登。

夜班怅题▼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穷腊霜天冷月高。轩窗夜啸怒风号。 孤灯只影班来上。注定今生命里劳。

执着做自己,何必管旁人闲言碎语▼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执着。每个人都有坚持。都有属于自己的底线。有些事我们必须去找。这是执着…即使你知道这件事是错的。即使对你损害很大。可依旧坚持着。倔强着。不顾别人的反对与嘲讽。在这一片怀疑和鄙视的目光中。咬着牙。继续坚定的走下去。不回头。你没错。错的是我。可即便是错。我也要这么做……!